周琳的古代幸福日常-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坦吗?”
“你就是太仔细,东西都吃到肚子里了,又不是糟践了,孩子也是好心表现一下,你不夸两句也就算了,还反过来责怪她。”周奶奶看不过去了,孙女弄点好吃的,又不是一个人吃了,都享了口福,难道还是孙女的错不成。
周爷爷更是用实际行动表示自己的支持,“我看大人孩子都爱吃着呢,回头我再背一袋子麦子去磨了,油自家进的货里就有,不就这点东西,管够。”
周琳亲爹更是心疼女儿,只是毕竟没有分家,他也不好明着支持偶尔有点败家的行为,见除了因为立场不太好说话的妹子一家,大哥和大娘都开了口,才跟着说,“可不是,换个人就是给她这些好东西也做不出来什么好吃的,也就我们二丫手艺好,只要不天天这样吃,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赵氏这时也不说什么了,毕竟没有分家,一家子住在一起,现在还有小姑子一家,要是行事落了话柄,难免没有摩擦,不过还好周家人都通透,不在意这些,眼下倒显得自己像个小心眼的后娘了。罢了,她也不管了,“既然都这样说,就让二丫隔三差五给大家表现一下自己的厨艺吧,能者多劳,我和嫂子也歇歇。”
得到家人的支持,周琳更是热衷于采野菜了,成天不着家,只知道往后山钻,惹得赵氏一再叮嘱她不准进深山,免得被狼掉了去。这倒不是哄孩子的瞎话,后面深山里是真的有狼,荒年没有东西吃的时候还会下山到村子里找食物。
周琳自然也不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她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一起在挨着村子的几个小山包上采野菜,不过现在她都尽量做些用料简单的菜式,也免得她娘都担心周家被要她吃空了。
☆、第19章 楚不就
野菜也就三四月里最是鲜嫩可口,周琳生怕错过这段时间,每天吃了早饭就进山,家里野菜堆了一堆又一堆,吃不完的就滚水炸了晾干,随吃随取。
这天周琳跟往常一样奋力挖着野菜,却听到堂弟周鑫站在山脚下,双手拢在嘴边对着上面大喊,“二姐,你下来一下,我有事找你。”
周琳纳闷地放下铲子,拍了拍手下山,到了堂弟跟前问他,“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还要我过去?”这样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搞什么。
“二姐,有人给了我好处,要见你呢,快来这边!”周鑫一边挤眉弄眼,一边引着她往小山的背阴处走。周琳却不动,“不说清楚是谁找我,我是不会去的。”她担心堂弟被人哄着来骗她。
不过显然十二三的男孩子已经有了判断力,周鑫并不是被一块糖就能哄骗的小孩子,“是我姐夫,要是别人我会帮这忙吗?我又不傻。你快去吧,我看他提了一个布兜子,不知道装的什么,是送给你的。”
周琳听到是蒋福生来约她,还以为这木头终于开窍了,要跟她来个花前月下?结果等她在一丛灌木边见到他,只听他说了一句话,就知道自己先前还是太甜了……
“我听说最近你经常在山里挖野菜,想着你是爱吃这个的。我家门口有两棵楚树,结了不少楚不就,这个比好多野菜都好吃。”蒋福生一直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直到说完了话,借着递东西的机会才看过去:小媳妇又大了一岁,更好看了,轻薄的春衫下,已经有了玲珑的曲线,看得他一阵耳热心跳。
周琳接过少年递过来的布兜,心情复杂地打开看了看,果然是楚不就,她还是前世**岁那年吃过一次,因为外形很像青色的毛毛虫,她印象十分深刻。当时她还很害怕,但是当妈妈裹上面粉油炸了之后,禁不住诱惑的她尝了一口之后就爱上了,口感十分像炸小鱼,但是又少了几分腻味,更加爽口。
只是,她这段时间疯狂挖野菜的行为已经传到了隔壁村公婆家了?(她并不知道这只是某人比较关注她才发现的。)这还没嫁过去估计就给人留下了一个吃货的印象,也太丢人了吧?想坚定拒绝,挽回自己岌岌可危的淑女形象,又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她的选择困难症又发作了。
粗枝大叶的少年不理解女孩子这点关于面子的小心思,见她看了一眼就犯起了难,只以为小媳妇是不喜欢,又不知道如何拒绝,殷切地解释,“怕是你们村里没有这个,你别看它样子不大好看,但是真的好吃,回去蒸了煎了都好吃的,我从小就最爱吃这个了。”
看蒋福生很怕送的楚不就被退回去的样子,周琳狠了狠心,还是果断收下了,“不是,我很喜欢,刚才只是在想怎么做,还好你提醒了我”。她告诉自己,权当日行一善,不能伤了一颗纯朴的少男心。虽然楚不就也很好吃就是了,但,这只是顺便罢了,她才不是吃货呢。
蒋福生看小媳妇收下了,脸上的笑容比这春日近午的阳光还灿烂,随后又从怀里掏出一个木雕的小玩意,“之前那个小兔子是你的属相,这个是我的,你能收下吗?”
周琳接过来一看,发现是一只小老鼠,兴许是为了迎合女孩子的喜好,并没有老鼠那种狡诈的感觉,反而有几分憨意,看久了也有些莫名的可爱。“原来你属鼠的?”她问,有些没话找话,他大她三岁,属什么一算就知道了。
“是啊。我想明年才能娶你回家,想让它陪着你,就当我在你身边一样。”难得说情话的蒋福生越说声音越小,头也慢慢低了下去,但是通红的耳朵还是暴露了他的情绪。
窘迫的蒋福生正不自在自己的大胆唐突,却错过了小媳妇此时的美态,十四岁的少女脸上就像这山间的桃花粉红一片,羞煞春光。
“二姐!走啦,要吃午饭啦!”不远处周鑫的喊声惊醒了好像玩“123木头人”的两个呆头鹅。周琳慌张转身,丢下一句话,“我要走了,你也赶紧回吧。”说完顾不得矜持就一路小跑走了。
周鑫看到堂姐就一顿抱怨,“早知道就不帮蒋福生见你了,这半天还不回来,要是你被他占了便宜,家里人还不打死我。二姐你也是,拿完东西说两句话回来就是了,还跟他单独在一起那么久,还好我看着时间差不多就叫你了。”
周琳这时已经平复了情绪,假装淡定地说,“就他老实得跟个二傻子一样,还能干出什么事,再说不是还有你放风吗?”说完就解开兜子转移话题,“他特意送了楚不就过来,晚上回去煎了吃。”
都说物以类聚,周琳这个吃货的堂弟显然也是个同好,“哎呀,原来是楚不就,有两年没吃了,这一说还真想得慌,等什么晚上,现在回家估计还没做饭,正好中午就吃了。”
心动不如行动,两个吃货紧赶慢赶回到家,果然赵氏和李氏刚开始忙活。赵氏看到周琳倒出来的楚不就非常惊讶,“这山里还有楚树?之前怎么没发现?”
周琳听到这话脸一红,扯着衣角小声说,“是蒋家那个,他送来的。”李氏哈哈一笑,“二丫,跟伯娘说说,那个他又是谁?”
周琳不自在的翻捡着楚不就里夹杂的碎叶子,不敢接话。只是翻了半天,什么也没找到。早知道楚不就必须用手一个个小心摘下,不然就散了,蒋福生因为要拿来讨她欢心,更是仔细,哪里会容许有碎叶子杂物在里面。
赵氏却有些纳闷,“好端端怎么想起送这个给你?”周琳不好说是她挖野菜狂人的名头都传到婆婆家那头了,假装无辜,“我哪里知道,送来了吃就是了。”
只是一点春天的野物,赵氏也没追究到底,快成婚的两个人,偶尔见上一也没什么。只是到底还是叮嘱一句,“以后他但凡私下找你,必须要有家里人在边上,女儿家总是容易吃亏一些。”
周琳自然知道在古代名声对女孩子有多重要,虽然相信蒋福生是个正经人,还是决定下次他要来还让周鑫放风,堂弟还是靠得住的,上午那会儿不就恰到好处地解了围吗?想想当时两个人不说话呆呆站了半天,就觉得不是一般的傻,果然一恋爱智商就下降吗?
等到中午煎好的楚不就上桌后,很快就被抢光了。不知道是因为穿越后好吃的有限,还是这原生态无污染的野味更好,周琳只觉得嘴里的楚不就比记忆中还要好吃,也许,还是因为里面有某人的心意吧。
周奶奶看着一桌人意犹未尽的样子,说起了一件事,“原本咱们院里挨着前面老铁家屋根子那边,也有一棵楚不就,长得老好了,要是留到现在,不知道能结多少果实呢。”说着看了周爷爷一眼,“都是这老头子,非说那树占地方,就砍了。”
周爷爷却不服气,“那地方现在不是盖了杂物房吗?要不砍了树还能有现在的铺子?你们是吃这点东西,还是想开铺子?”老头儿扫了眼儿孙,大有你们说想吃就拆了铺子种树的架势。
都不傻,比起铺子,楚不就根本不重要好嘛。这样一想,周爷爷这样说完全没毛病好嘛。再说就算家里没种树,不还有人癫癫来送上门吗?周家人完全没想到,一年后抱得媳妇归的某人再也没有送楚不就来——真正想送的人已经被自己搂回窝里了好嘛。
☆、第20章 书包和进学(修)
收了人家两个木雕,吃了一兜子楚不就,周琳难得有点不好意思,自己也就送年礼的时候给他做过一双鞋子,而且只是亲手做的鞋面而已,鞋底还是她娘提前纳好的。想到蒋福生最近经常在镇上做活,还是给他做个单肩的包吧,还可以斜挎,带些东西也方便。
一个包用不了多少布,家里过年做新衣服还剩下不少碎步布,周琳问赵氏要了过来,准备做一个撞色拼接的“时尚”挎包——其实是没有现成的整块布罢了。
虽然都是一些碎布,但是还有不少用处,赵氏不想给闺女糟践了,“你要碎布是想做什么?你的喜服还没裁好呢,这个月净惦记着挖野菜了,一家人的脸都要吃成绿的了。”
“我想做个挎包给蒋二,好歹他也送了不少东西过来,我总得意思意思,做点东西回过去吧。等这个做完我就裁喜服,梅子还要给我绣点花样呢。”被打趣多了的周琳提起未婚夫和嫁衣丝毫脸不红心不跳的。
“你这些碎布头子能做啥?纳鞋底啊?”赵氏有些纳闷,闺女也不太会纳鞋底啊。
“我做好了您就知道了,现在保密。”周琳揣起碎布就溜进周奶奶屋里,神神秘秘开工了。一边做还一边还叮嘱奶奶不管看到什么都不要说。
周奶奶乐呵呵地答应了,不过刚看了一会儿,她就明白其中的名堂了,“别说我二丫不善针线,我看这心思倒是挺巧的,这个包还能这样做,倒是节省又好看。”
这些碎步在家里也就能纳个鞋底,大些的还能做个鞋面,别的就没有多大用处了,就算去店里买布,大块的布和布头子价钱也差多了。要不说人老成精,只看了几眼,老太太就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和背后的好处。
因为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周琳一个上午就做好了一个挎包,看了看成品,自觉很满意。虽然拿好几块不同的布拼成,但因为染色技术的稀缺,百姓家的衣服颜色大多都很暗淡,颜色种类也不多,看着倒不花俏,男人背着也合适。
等赵氏看到女儿献宝时,也吃了一惊,没想到还真能让她捣鼓出来一个能用的东西。正好给女婿送过去,也让蒋家看看自己女儿的心灵手巧,也能再高看她一眼。谁家公婆都是喜欢巧媳妇的。
挎包是做好了,周琳却不知道该怎么送过去,主动约他见面未免有些不矜持了,但是她也想问问蒋福生最近在镇上都做了什么,看能不能帮他一把,好歹他也是为两个人的将来努力呢。昨天见面只顾着害臊,倒忘了问他。
虽然决定找堂弟约他出来,周琳倒不着急,不然人家昨天送了东西过来,自己隔天就巴巴送了回礼过去,不就显得太看重他了?男人还是不能太惯着了,还是要抻抻他才好。
周琳和堂弟商量三天后约蒋福生去后山见面,把包送给他。周鑫却趁机提了一个要求,“二姐,找我办事自然没有问题,但是你得给我做一个一样的包。”他眼馋二姐做的挎包多时了,他娘又不愿意费力给他做,正好周琳有事求他,就赶紧求了二姐做给他。
“给你做个包倒是不费什么,但是你要这包做什么?背着上学不成?”周琳这才想起家里除了大堂哥上过一年私塾,认得一些字,其他人都是文盲,我的天,这真是个恐怖的事实。
“二姐说什么笑话,我才不要上学呢,大哥上了一年,虽然认得几个字,但束脩可出了不少,花费太大了。”周鑫想起大哥上学那一年,家里明显难过了不少。
周琳这才知道,在古代,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不过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一些,让周鑫去读两年书倒也供得起。他年龄不小了,考功名什么的也不现实,但是能学点东西,明白些道理,也是一件好事。再不济也能跟石头哥一样,会些算术,找活计都容易得多,工钱也比别人高些。
晚上在饭桌上,周琳跟全家人说了想让周鑫读书的事情,还拿了周磊举例,“咱们家越过越好了,将来多攒些钱还是要在镇上开铺子的,到时候除了石头哥,其他人连大字不识几个,账目也算不清楚,被人骗了都不知道呢。”
周德山家自然没有意见,闺女说得也有道理,再说了,大房日子好了,宝儿日后也有个依靠,女儿总要嫁出去的,儿子还是要有兄弟帮扶的;娘家日子过得好,周雪莲只有更高兴的,而李氏两口子自然是更不用说,一时间,十几只眼齐刷刷看着一家之主,看得周爷爷压力山大。
老头儿捻了捻山羊胡子,多感受了一下被众人瞩目的感觉,不紧不慢地说,“金子年龄大了些,又是个调皮的,虽然也是个机灵的,但是恐怕读起书来坐不住啊。”
一时间全家人都很失望,只有周琳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爷爷,“然后呢?爷爷您既然同意就直说了呗。”问完全家人又抬起头看过去,周爷爷对小孙女的拆台也不生气,继续说,“我看金子是个活络的,就跟二丫说的,找个专精算术的先生好生学上两年,将来在镇上开开了铺子也好做个掌柜。”
李氏这才放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