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我目光深处-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雯涓心思细腻,能够深切体会到女儿言语里的无奈。
当顾清瞳讲至江渠小学的季仲赟校长,她的手掌心已被冷汗浸透。岳雯涓打断道:“孩子,歇会儿再说,别累坏了。”
顾思危在本职工作上心细如发,在共情同理心层面却像个门外汉,他的关注点始终停留在伍珉华身上,不知不觉忽略了女儿的感受。
“季珩是桦禹学校的老师,这一点没有实质证据支持。”顾思危叹道,“小瞳,如你所说,你们系统数据库里根本查不到季珩的信息,说明他身份造假!”
顾清瞳回忆季珩的种种反应,否定了父亲的观点:“爸,他明确说过,他是土生土长的槿阳人。”
“你怎么知道他不会骗你?”顾思危面色凝重。
“通过走访,我发现季珩说的都是真话。”顾清瞳逐一列出辅助的证据,“季珩深受桦禹学校学生的欢迎,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槿阳一中志愿者花名册里有季珩的资料,校内博物馆的鹰也认得他,我相信动物不会撒谎;还有,他带我去江渠小学那次,看门的大爷应该认得他,问都不问就放行了”
顾思危不想继续听下去:“这些只是你的臆想。”
顾清瞳反驳道:“爸!伍校长总不是假的吧?她信任季珩,不在乎他是否能在教育系统里注册,而是看重他的能力才华直接聘用了他。”
顾思危遗憾地说:“孩子,你太容易轻信别人了!单凭伍珉华做的这件不靠谱的事,你就应该有所警醒!”
顾清瞳据理力争:“爸,我曾经怀疑过季珩的身份,可是潘队却在关键时刻打消了我全部的疑虑。”
“潘队?他也被季珩灌了迷魂汤?”
“您——”顾清瞳按捺住升腾的火气,说,“季珩是技术部的编外人员,副主管肖树能够证明。”
“这不是好现象。你们内部都被渗透了”顾思危心里直犯嘀咕,随即话锋一转,“小瞳,我和你妈妈六月份返回援建工地,你跟我们一起出去散散心吧!暂时放下工作,重案组不是缺你不可的,你那些同事照样应付得来。”
“爸,真相大白之前,我是不会走的!”
顾清瞳拒绝了父亲的建议,她起身离开沙发,径直踱到门口换鞋。
岳雯涓连忙加以阻拦:“快十二点了,哪儿也不许去,乖乖回房睡觉!”
“妈,我得到一条新线索,必须尽快回去干活。”顾清瞳抬腕看表,“您和我爸早点休息。如果时间允许,明天晚上我回家吃饭。对了,麻烦您帮我留一碗排骨汤!”
说完,她已闪身出门下楼。
“傻孩子,你又不是铁打的”岳雯涓自言自语,“点灯熬油的,身体熬坏了怎么办?”
如岳雯涓担心的那样,顾思危的心揪得更紧了。他不住地叹气,另外提醒妻子:“假期结束前的这半个月,咱俩要是再遇见季珩,一定好好盘问这小子——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来路!”
闷热的空气使人头脑昏沉,偶尔起了一阵凉爽的风,却又毫无预告地骤然终止。
沿路树木的枝叶间,喧嚣的蝉声此起彼伏,更为加重了人们体感上的燥热。
天边墨黑色的云层越积越厚,一场大暴雨即将来临。
顾清瞳返回刑警队,第一个要找的人就是技术部的肖树。
她在电话里拜托肖树查询超市周边道路天眼的监控录像,从而找到伍珉华和季珩沿着哪条路逃走的。
逃,这个字眼,不该用来形容季珩。
他连大火中炽腾的烈焰都不怕,又怎会因为害怕而逃跑?倘若不是为了保护伍珉华的安全,他不可能选择悄无声息隐藏自己的生存方式
顾清瞳定了定神,叩响肖树办公室的门。
“请进!”
肖树的声音听上去不大对劲。
顾清瞳稍感迟疑,她只将门推开一条缝隙,朝里看去。
背对门伫立的那位没穿制服的男人,身量挺拔,双臂自然垂在身侧,黑t恤黑裤子,肩宽腰窄腿长,体型比例恰到好处,不是季珩又会是谁?
突然消失、突然出现,他往往只记得“惊”却忘了“喜”。顾清瞳顿住脚步,停在了门口。
“顾姐?”肖树从走廊另一头大步走来,“学长在里面,你怎么不进去?”
顾清瞳说:“我本来请你帮忙查他的行踪,这会儿他主动现身,我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你们聊,我正好回去找潘队汇报情况”
“站住!”
顾清瞳的步子应声而止,但她没有转身。
一秒、两秒、三秒,季珩的手触到了她的肩膀,隔着衬衫薄薄的布料,她感受到他一如既往的灼热体温。
“小瞳,”他的声音略微颤抖着,“我有话对你说。”
顾清瞳静静地目视前方,不发一语。
季珩揽过她的肩:“小瞳,我要离开一段日子。这一次,不知多久才能回来。”
顾清瞳依然默不作声。
走廊天花板的声控灯,忽的灭了。肖树想要拍手将灯点亮,又不敢惊扰到眼前这一对情侣,他只得慢慢退回办公室,轻轻掩上了门。
“你走你的,不用和我打招呼。”顾清瞳说,“一路上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
季珩蓦然笑出声来:“亲爱的,假的,我骗你的!”
头顶的声控灯再次亮起,柔和的光映照在顾清瞳脸上。她垂下眼帘,睫毛投落的阴影与睡眠不足的青黑眼圈重叠在了一处。
她说:“不走吗?不走你就好好待着。”
季珩低声道:“伍校长没走。我给她找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房子,等时机成熟,她会出庭作证。”
“告诉我这些干吗?”顾清瞳摇头,“你自己有把握就好。”
季珩转到她身前,抬手摸摸她的脸颊:“亲爱的,至少冲我笑一下”
顾清瞳移开视线:“对不起,我没心情。”
“你不想笑,那我笑给你看。”季珩眯起双眼,做了一个奇怪的表情,他眼角的笑纹仿似水波荡漾的涟漪,呈散射状漫向发际边缘。
“别傻笑了,”顾清瞳口不对心,“很难看。”
忽然,季珩半躬了身,嘴唇轻轻吻上顾清瞳的耳垂。
同时,他以细不可闻的声音说:“小瞳,记住——从现在开始,除了我,你不要相信任何人。”
顾清瞳身体一僵,却并未做出过度的反应。
她下意识地展开双臂,箍住季珩的腰,然后用极其轻微的声音回答了一个“嗯”。
蔡详理的秘书小孟,成为重案组针对本案的最新怀疑对象。
经过调查发现,这个小孟身世清白,一向是家中的乖乖女、学校里的好学生,就连小孟勤工俭学打过工的快餐店,都给出了中肯的好评。
电话调查难免失真,顾清瞳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她要找小孟的室友当面谈谈。
时值五月中旬,大四学生或忙于毕设答辩,或忙着与各家公司签订就业协议。
好不容易与小孟的室友敲定了见面时间,孰料江北大学女生公寓楼管理森严,对来访者很不客气。
顾清瞳表明来意,宿管阿姨不为所动。
“怎么证明你是警察?现在社会上骗子那么多,你凭什么让我相信你?”
“”
顾清瞳一时语塞,她思索片刻,打给潘队求助。
潘绍方立即联系了江北大学辖区的派出所,所长一听,赶忙联络江北大学保卫科,进一步讲明了顾清瞳的身份。
保卫科的电话直接打到了女生公寓值班室:“警方在办案,请你积极配合。”
尽管如此,宿管阿姨仍旧恪尽职守地拨给上级主管,征得同意才愿意呼叫601寝室的女生。
确定寝室有人,宿管阿姨便叫顾清瞳填写来访登记,然后放了行。
女生公寓的楼道打扫得干净整洁,迈上台阶,顾清瞳心底油然而生重返校园的亲切感。然而,601寝室门口却一片狼藉。
一套被褥和一个大号拉杆箱,三大包垃圾,胡乱地堆在墙角。最底下的垃圾袋破了,剩菜的汤汁洒落一地,散发着阵阵酸腐的臭味。
顾清瞳叩响601的门:“您好,鲁佳在吗?我是昨天约好见面谈”
她还没说完,寝室门就被人野蛮地拽开了。
“非得等我给你开门?”女生顶着一头乱发,不满道,“阿姨都呼了八百遍,你直接进来不就完了吗?”
“我是”
不等顾清瞳自报家门,女生拍了一张学生卡在她手心。
“警官姐姐,我叫鲁佳,如假包换!你想问什么尽管问,但凡我知道的,我连背后的猛料都一并告诉你!”
顾清瞳领教过各种类型的问讯目标人物,面前这个女生的表现,却不经意地刷新了她的认知。
“好,你是爽快人。那咱们进入正题。”
鲁佳反身关好门:“问吧!”
顾清瞳观察了寝室内的四张床铺:“哪一张床是小孟的?”
鲁佳指着一张光秃秃的床板,说:“窗口靠东边那张。她3月起就住在外面,行李打包也不拿走,我闻着有股怪味,就全都给丢在门外头去了。”
“门外的行李是小孟的?”顾清瞳好心问道,“你这样擅自处理她的东西,会不会引发你们之间的矛盾?”
“解决矛盾是我的强项。”鲁佳大言不惭,“不瞒你说,警官姐姐,我还怕小孟不回来找我算账呢!”
顾清瞳饶有兴趣地反问:“此话怎讲?”
“喏,你看,这张乱糟糟的床是我的。”鲁佳又指向另两张床铺,“收拾得很整齐对吧?其实都是假象。从大一新生报到算起,这俩妹子就没在学校住过,一个是槿阳本地人,她家离大学只需走五分钟路程;另一个自己在外租房住,偶尔回寝室打一头,也是为了应付宿管科的检查。”
顾清瞳彻底明白了:“601寝室,四年来只住着你和小孟两个人。”
鲁佳重重地点头:“警官姐姐,我和小孟真的很有缘分——你既然调查到我头上了,肯定知道小孟的大名吧?”
顾清瞳回答:“孟佳是她的本名,不过她有个习惯,总是喜欢自称小孟。”
“哈哈,我和她真可谓异姓姐妹了!”鲁佳说,“大一刚入学,开班会大家自我介绍,我先上讲台说的,紧接着就是小孟。她说我比她大三个月,出于尊重,请同学们以后叫她小孟。”
顾清瞳眉头微蹙:“你的意思是,不管你如何对待小孟,她都不会有异议?”
鲁佳前一秒钟还嬉皮笑脸的,后一秒就收敛了笑意,变得面无表情。
“只有一次例外。”
一个想法在顾清瞳脑海中渐渐成形。
“鲁佳,你说的‘例外’,时间是不是本周一?”
“哇!”鲁佳情不自禁地大呼小叫起来,“警官姐姐你太牛了——没错,就是周一那天,因为下午五点有例行班会,小孟从她打工的地方回了学校。她脸色很差,全程一句话不说,连老师问她论文的事她都不理不睬。”
借着这番话的导向,顾清瞳理顺了思路。
周一,何星遇害。
性情温和的小孟一反常态,对外界的一切充满敌意。
换个角度,由时间点切入分析的话,何星是在读博士生,小孟是大四学生,两人是否早已认识,又或者是到了大学之后才有了交集?
她问鲁佳:“你了解小孟的个人生活吗?”
“她没有男朋友。”鲁佳回答得异常干脆,“我们早就约定好,等考研成功了再找喜欢的人表白。”
顾清瞳问:“你们考研的成绩理想吗?”
鲁佳吐吐舌头,顽皮地嘲讽自己:“我遭遇滑铁卢了。小孟不错,跨专业考上了经济学院。可惜,她一直不说她喜欢的男生是谁,我旁敲侧击了好久都没用。”
何星的资料,顾清瞳烂熟于心:他26岁,来自泠海市,是当年高考的榜眼;本科时他学习成绩优异,经学院推荐和考核,获得了唯一一个硕博连读的名额。
泠海市?
顾清瞳打听小孟的生源地,鲁佳想了想,极为认真地答道:“泠海市,小孟在那里长大。她讨厌她的家乡,大学四年的寒暑假,她没有回过家。”
“勤工俭学自己赚学费,”顾清瞳问,“可能她好强又自立吧?”
“才不是呢!”鲁佳说,“小孟她们老家风气不好,很多人家生了女孩不当亲生孩子养活。小孟告诉我,她从小就穿哥哥的旧衣服,直到上了中学有了统一校服,才真真正正穿上属于自己的衣服。她还说,饭是能吃饱的,其他方面,一点要求都是奢求。”
顾清瞳陷入了沉默,目光飘落在小孟住过的那张床铺。
床板正上方的墙壁,贴了一张a4纸大小的明星写真。这位明星不算大红大紫,但他的脸型和眉眼都与何星有几分相似。
鲁佳补充道:“小孟念念不忘邻居家的大哥哥,她说那个人是生命中的阳光。全世界只有大哥哥对她好,帮她买作业本,帮她讲题,帮她赶走那些欺负她的坏男生,连过年吃的年糕也会分给她一半。我想,她考研成功要表白的人,就是那个男的吧?”
至此,本案的人物关系图谱已然明晰。
顾清瞳诚挚地感谢鲁佳提供帮助,临走前,她留下一张紧急联系卡片。
“上面是我办公室的电话,你要是发现什么不对劲,记得联系我!”
鲁佳大大咧咧地笑了:“警官姐姐,我不会有什么事情需要麻烦你——不过,聊胜于无,我会好好保存这张卡片的!”
接连两场暴雨,将槿阳市大大小小的街道巷子冲刷一新。
天空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明净,路边树木也透着新生般的绿色光彩。
太阳虽躲在灰云后面,却不遗余力地持续释放光和热,为暮色笼罩下的城市平添了一份鲜活之美。
顾清瞳盯着显示器发呆:何星遇害案虽有进展,付玉丽一案却像走进了死胡同,停滞不前再加上没有转圜的余地,僵局似乎变成了死局。
华灯初上时,季珩打来电话,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