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悲歌:梦断莱茵河-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试问满清之后,我华之‘服章之美’何在?夏之‘礼仪之大’何在?今人复兴汉服,恢复礼仪,本是民族之幸,国家之幸,却落得被本族人讥笑为‘韩服’、‘和服’或‘无聊’之举,何其痛心疾首!?”
回想起那名染有酒红色头发的女子之言,以及自己先前的种种误解,雨薇不由尴尬得面红筋涨,强作镇定地问道:“何谓‘民权沦丧’?”
46。第46章 断章3:蓝雨薇篇 愈【八】()
陈美亦把玩手中的花生壳,言语犀利:“民权沦丧,即思想沉沦,伦理涣散!龚自珍曾言‘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先灭其文’。你所提及的清宫戏,部部皆夸康雍乾皇帝圣贤如神、十全老人,呸!你可知这百年内,竟有三百多起文字大狱么?
康熙时期,一本私著《明史》,作者、刊者、阅者、传者,无不斩首杖毙!雍正时期,雍正从翰林院庶吉士徐骏的诗集中,查找出‘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等诗句,竟以徐骏存心诽谤,照‘大不敬’律斩立决。
乾隆时期,常为乾隆润色御诗,被誉为‘老名士’的沈德潜,只因《咏黑牡丹》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一联,便遭抄家株连、开棺戮尸之祸,导致广大士子不问国事、家事、天下事,整日埋首于考据!芸芸众生,悲喜不得语;铮铮英雄,敢怒不敢言!万民一盘散沙,只求抬旗入籍,奴才包衣,毫无爱国、报国之心,这便是‘圣贤如神,十全老人’之‘功德’?怎么不谓之‘欲灭其族,先灭其文’!?
而宋明两代,臣子上书痛斥君王过失而不被斩,论及时政而不获罪,这与满清如何相提并论【8】?雍正有书籍《大义觉迷录》,分明有‘朕非中国之人,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之记载,俨然一副殖民者的狂傲嘴脸!试问我等今人如何将其定义为‘中国人’!?何况中华典籍精深博大,被查封、焚毁竟达七十万卷有余!烧不掉的,凡有‘明’、‘华’字样,恣意篡改!
可怜岳武穆《满江红》中,一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竟被篡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这难道不是‘欲灭其国,先灭其史’?而我宋明两朝重视对经史典籍的刊印、出版,更诞生《明儒学案》、《天工开物》等巨著【9】人才凋敝,文治废弛,岂不是‘思想沉沦,伦理涣散’!?”
雨薇听罢,抚额叹息不止:“‘民不聊生’又当何解?”
慷慨激昂多时,陈美亦已觉清亮的嗓子转而沙哑。她从袋中取出一水壶,少许润了嗓子,恨声道:“西域蒙藏等地,划作禁区;辽东柳条之域,不得出关;迁沿海同胞于内地,严惩出海者。《台湾外志》记载:‘一时人民失业,号泣之声载道,乡井流离颠沛之惨非常……老稚填于沟壑,骸骨白于荒野’,如此行径断汉唐之丝绸之路,宋明之远洋贸易,可谓‘众民安乐’?如今史学界吹嘘‘康乾盛世’,实则年年饥荒,人人相食【10】!这难道不是‘民不聊生’?明末火器何等发达,满清却坚持骑射,有议火器者杀无赦!而八旗子弟真的坚持骑射?非也!实则跑马圈地、提笼架鸟,致使我华夏科技停滞,越发落后西方!只得自十九世纪起,共签下一千多项屈辱条约,不停地割地赔款,满足洋人的无尽贪欲!待洋人胃口更大,炮火压阵,咸丰便吓得避居承德,慈禧仓皇西逃,让我同胞任由洋人欺侮宰割!这难道不是‘民不聊生’?满清不以为耻,反而宣称‘宁与外贼,不与家奴’、‘保大清,不保中国’,把我同胞膏血悉数跪送与洋人,令我华夏民弱、财匮、技穷,积弱数百年!这不是‘民不聊生’又是什么?”
注释:
【8】宋明两朝,民间言论自由程度很高。明朝郑瑄《昨非庵日纂》记载:宋仁宗朝,四川有一举子献诗成都知府云:“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公然鼓吹分裂割据。成都知府将其逮捕上报,宋仁宗却不以为然:“此乃老秀才急于仕宦而为之,不足治也。可授以司户参军,不厘事务,处于远小郡。”结果其人到任不一年,便“惭恧而死”。明朝万历时期,朝中大臣们争相如暴风骤雨般地抨击皇帝。《明实录》记载:臣子李三才历数历代昏庸君王,在奏疏中大骂万历皇帝:“陛下迩来乱政,不减六代之季。”甚至说出“天神共愤,大难将作”的大逆不道的话。结果李三才不仅不被治罪,还几乎被大家拥戴入阁,这道奏疏也被朝野传颂。
【9】宋明鼓励作品刊印、出版。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所言:“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中国出版史大事记》所载:“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明时官刻书只准翻刻不准另刻》载:福建提刑按察司给建宁府下牒文,要求翻刻四书五经时必须重视校刊质量,不得粗制滥造,贻误学子,同时要求按照官定版样,照式翻刻,方许刷卖。”
【10】顾炎武记载:“今来关中,……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至征粮之日,财村民皆出,谓之人市。其逃亡或自尽者,又不知凡几也。何以故,则有谷而无银也。”、《答徐甥公肃书》所载:“关辅荒凉,非复十年以前风景。而鸡肋蚕丛,尚烦戎略,岂顾民生。至有六旬老妇,七岁孤儿,挈米八升,赴营千里。”“山西汾州米价,每石二两八钱,大同至五两外。”以致“人多相食。”
47。第47章 断章3:蓝雨薇篇 愈【九】()
“民族压迫、民权沦丧、民不聊生……所以,孙中山先生为了复我中华,倡导‘民族、民权、民生’之革命纲领,其意便是如此?”待陈美亦逐一分析完毕,雨薇心中已然雪亮,领悟了其中奥义——彼时同盟会呼吁的“民族”即解放满清的“民族压迫”,“民权”即揭露满清的“民权沦丧”,“民生”即改变满清的“民不聊生”,虽然起义失败多次,但终究辛亥革命一役获得了胜利。
陈美亦微微颔首,肃容道:“不错!不过辛亥革命迫于时局所限,因此并不彻底,以致如今,西方人仍对我中华抱有歧视,将我华夏印象定义为金钱鼠尾、马褂旗装,反*华媒介甚至仍称呼我国‘东亚病夫’,这病根难道不是满清一手种下?目前我国上下盛行崇洋媚外之风,全无华夏之荣耀感、自豪感,此乃满清所致!你先前所提及的那些清宫戏,清穿小说,看似哗众取宠,实则卑劣地教唆我等认贼作父,不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不为炎黄之裔而成汉奸之辈,其行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仍叫嚣的所谓‘和平演变’何异?”
雨薇闭紧双眼,心中越发后悔自己过,她欲为之辩护。然而陈美亦运用大量史料,将满清之真相揭露得体无完肤,合情合理,让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如对方所言被谎言蒙蔽了双眼。她一时面色讪然,不知如何开口。
“蓝同学,目前你还有四问。”陈美亦见雨薇面露尴尬,坐立不安,浅浅一笑,“请放心,我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见对方笑得镇定自若,雨薇倍觉懊恼。她舒了口气,力图将其问倒:“既然满清是国,明朝是国,国与国之争理所当然。何况秦灭六国,白起坑杀赵军六十万之众,与满清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何异?战争总是要死人,汉人难道不曾屠杀异族?这点你又如何解释?此乃第六问。”
“问得好。战争总是残酷的。一旦卷入,谁也不得幸免。”陈美亦稍许整理了裙角,不疾不徐地道:“但我也问你,汉朝与匈奴之间,唐朝与突厥之间,明朝与瓦拉、鞑靼之间,究竟是谁先悍然发动了战争?若是汉人先挑起战事,怎有汉唐之和亲,两宋之岁币?明朝虽有‘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之美誉,也不得不承受‘土木堡之变’。当然,你或许不满汉唐、两宋之外交。那么我且问,敌我实力悬殊之际,你是选择不顾一切,让将士、百姓们白白牺牲,还是效仿秦孝公、勾践忍辱负重,奋发图强,最终一雪前耻?”
“这……我……”雨薇顿时张口结舌,心中苦思该如何作答。不待她给予答复,陈美亦已爽朗一笑:“治大国若烹小鲜,人才是治国的真正关键!图一时一刻痛快而不讲求策略,只能将国家、民族卷入不可挽回的局面。至于秦灭东方六国与满清窃华有何不同,两大方面:一论制度,秦与六国都自认是中国,因为它们都属于周天下分封的大小诸侯国,其性质与西汉初期的各分封国几乎相同。二论文明、文化,各国倡导、施行的礼仪、祭祀与文字等,实则基本一致。国与国之间,以‘雅言’,即周朝时期的‘普通话’而毫无障碍。这如何不是华夏内部之事?
48。第48章 断章3:蓝雨薇篇 愈【十】()
国与国之间,以‘雅言’,即周朝时期的‘普通话’而毫无障碍。这如何不是华夏内部之事?而宋明时期,蛮夷和汉显然风俗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试问这属于同一个民族?无论蒙元、满清末期,朱元璋、孙中山都提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可见蛮夷从不把自己当做中国人,被他们奴役的人民也完全清楚这点。而秦末,起义军的口号是什么?是‘伐无道、诛暴秦’,这证明了彼此是类似于楚汉之争的内战,根本不存在民族解放之内容!所以你怎可以将蒙元、满清入侵与秦灭六国相提并论?谈到屠杀,更是可笑,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屠杀大多是赵军骑兵,是战俘,而满清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什么?是平民百姓、老弱妇孺!是等同于日本鬼子的‘南京大屠杀’!
条条引经据典的分析,宛如针尖剑刃,直将现实中的谬论谎言戳得千疮百孔。展露了那些被历史教科书所掩藏的细节,不由愧疚自己对历史的认知不足,以致被蒙蔽了太久、太久……更想起外祖母的经历,愈发觉得心中愧疚。她侧首抬眸,直视不远处,那些乌发明眸女子的霓裳之姿,不知如何将埋藏心中多年的困惑如实相告。与此同时,她越发好奇陈美亦的专业与身份,暗忖既然对方如此歌颂华夏之风,揭露满清之恶,其目的虽有正本清源,肃清学界谬论之举,但其间是否另有别意?
该念头如电般闪过后,雨薇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可是汉族由于与异族杂居,血统早已不纯。你过分谈及华夏血统,岂不是有种族主义之嫌?”说罢便狠狠扳开花生外壳,连同其中的果仁捏得扁平,沾得拇指、食指指端一片油渍。
是的,曾几何时,由于她的外貌,尤其与那双与旁人相异的双眸,不知为此遭来多少耻笑与奚落,即便自己将耳朵捂住,将双目紧闭,也隔不开那不堪入耳的谰言,避不了那一副副嘲笑的面庞。
由此,多年的愤怒化为沉默,乃至变为至今的自卑,深深埋在心中,更一度为自己身上所流淌的血液,深感困惑。
陈美亦淡淡扫了眼雨薇,视线落在对方双眸上。不待雨薇开口,她的唇角已勾起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这便是第七问?有趣!试问蓝同学的身份证究竟是汉族,或是其他民族?若是汉族,为何有此一问?难道你一直顾忌身上的某些‘物质’,才始终不愿认同自己的炎黄血统?”
如此探问宛如一把尖锐的匕首,正中雨薇多年来试图掩藏的伤疤——当她面对镜中自己那双隐隐泛有蓝晕的眸子,想起了自己拥有的1/4德国血统,想起过往多少邻里、同学的奚落与排斥时,只恨不得用剪刀剜掉它们。于是,多年的疤痕被一霎挑开,露出了血肉模糊的创口,难以承受……她登时沉下面色,抡拳朝陈美亦的面庞狠狠击去。
49。第49章 断章3:蓝雨薇篇 愈【十一】()
孰料这充满杀气的拳锋,竟让陈美亦面无惧色,更在距离对方脸颊不过五厘米处猝然停下。与此同时,雨薇只觉上腹部被什么击中,痛得她倒抽一口凉气,垂手避让,她愣愣望定对方的笑靥,以及竖起的左手食指、中指两根指头。
简直难以置信,这陈美亦竟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利用自己怒然挥拳,却不慎疏忽了防身的纰漏,先发制人!所幸,那二指虽然正戳在脆弱无比的膈肌处,但力道分明减了几分,否则……
目前唯一让自己不敢小觑的对手,只有自童年便朝夕相处至今、练了几年空手道的死党发小胡若彤了。而今,自己在这陌生女子面前,不但得不到半分便宜,反被其以区区二指轻松制住,不敢想象对方究竟有怎样深藏不露的身手。
“其性如火,其行如风,散打练了几年?”目视雨薇的震惊之色,陈美亦依然笑得气定神闲,复又眉峰一蹙,“但是,逞匹夫之勇又有何用?人不敢面对真相,民族不敢正视史实,只能产生可笑的自尊心与愚蠢的爱国主义!”
雨薇周身一震:“愿闻其详!”
“汉族血统分析,此乃遗传基因学领域,你既然非此专业人士,怎能妄下定论?”陈美亦神色傲然,“华夏历来重视血统,但从不拘泥于血统。讲究血统,是为了告知炎黄子孙有关姓氏、家族、民族的来源与归属,所以修家谱、建宗祠、定祭礼,敬天法祖!此外,华夏注重文明、文化认同:拥有炎黄血统者,心中认同华夏文明,守护并延续华夏文明,自然是我炎黄后裔。
反之,虽拥有炎黄血统,却投敌卖国,奴役我族,这人便是汉奸,譬如历史上的秦桧、范文程、吴三桂。所以,华夏属于炎黄血统、文化认同合二为一的民族,缺一不可。这与犹太民族将信仰犹太教、拥有犹太血统的人视为犹太人是同一道理。
海外人士欣赏我华夏文化,认同并诚心参与建设我华夏文明,我炎黄子孙将其视同为亲友,惺惺相惜,这难道成了‘种族主义’?如果这是‘种族主义’,那么八年抗日战争,你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