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二战悲歌:梦断莱茵河 >

第17章

二战悲歌:梦断莱茵河-第17章

小说: 二战悲歌:梦断莱茵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外人士欣赏我华夏文化,认同并诚心参与建设我华夏文明,我炎黄子孙将其视同为亲友,惺惺相惜,这难道成了‘种族主义’?如果这是‘种族主义’,那么八年抗日战争,你该如何定义?难道我万千抗日好儿女都成了‘种族主义者’?难道那屠杀犹太平民的纳粹,奸*淫掳掠的日本鬼子,都他*妈的成了爱好和平的‘友好人士’了?哈哈哈哈!”

    嬉笑怒骂的言辞让雨薇感到瞬间如释重负——自己虽拥有1/4德国血统,但更多是炎黄血统,更认同华夏文明,这已然告诉自己的的确确是中国人,是真正的炎黄子孙!至于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日军对中国犯下罄竹难书的暴行,若以她先前提问加以定义,必将犯了严重的认知错误。那时,屠夫成了英雄,英雄沦为屠夫……这混乱的历史观、认知观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将产生何等可怕的后果?

    不是不曾耳闻,如今学界文坛,时不时传来有人公然将秦桧平反,宣称岳飞不是民族英雄,其目的究竟何在,真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些被伪造的谎言应该及早揭穿,这些被隐瞒的真相应当尽快公之于众!唯有这样,如此小丑跳梁、哗众取宠之举,才能不蒙骗了天下,滑稽收场。

50。第50章 断章3:蓝雨薇篇 愈【十二】()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先灭其文。果然,果然。

    “第八、第九问皆涉及今日。且问如今,我国西化甚为严重,人才流失令人惊心,如何救我这泱泱民族,实现它的伟大复兴?”雨薇再度展颜一笑,故作刁难,“陈学姐,你前七问的解答无不切中史料,辛辣刺骨,厉害厉害!最后这两问,我只得如炎黄血统、华夏文化般合二为一,还望学姐不吝赐教。”

    陈美亦抚掌大笑,将遮着面颊的碎发一霎捋至身后,愈显爽朗洒脱:“我先前说过,满清荼毒华夏数百年,尤其鸦片战争后所遭受的民族精神创伤,让我华夏文明至今尚未恢复元气,炎黄子孙的心态仍未恢复正常,遇到欧美等西方人士,要么奴颜婢膝,要么目无一切,说白了无非是这枚‘崇洋媚外’硬币的两面!

    正如辜鸿铭生前所言:‘这头顶上的辫子剪掉了,可这脊梁骨里的辫子还没剪去哩’!眼下,正如你所见到的,仅在传统文化复兴上,便是困阻重重,饱受非议。如何找到炎黄子孙的自信,复兴泱泱华夏文明,任重而道远,所谓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嘱托。

    由于满清遗毒甚深,自其覆亡后这风风雨雨的岁月里,每逢我们谈及复兴传统文化,总是自动地将满清的玩意儿一并复兴,譬如今天充斥荧屏的清宫戏、清穿小说,待我们发现它并不是所要复兴的文化时,又误以为我们华夏文明的落后,搞了诸如‘打倒孔家店’、‘汉字拼音化’极端之事,最终盲目地追慕西方的一切,诬陷华夏文明的落后,甚至将人类的劣根性等同于我民族的劣根性,真是洋奴得可以!这些年内,国家反反复复地进入这个怪圈,不得脱身!所以跳出这怪圈乃当务之急!

    当然,除了要根除满清之毒外,作为‘百年大计’的教育更要值得重视,培养族人关于奉献、牺牲、团结等思想教育,从而让我族人甘愿留下报国为民,而不让其误以为我民族再无崛起之日,以致面对国家的暂时落后,不但不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报效,反而执意留在国外,甚至改了国籍,认一个陌生的国度为祖国,这是何等悲哀!?

    你在申请外国国籍时,可曾想起身为炎黄子孙的你,该为这泱泱中华做些什么?换言之,既然你执意地认为自己‘非常不幸’地生在这个落后的国家,但你为什么不选择去建设它、改变它,让这个国家有幸拥有你,为你的诞生、为你的存在而永远自豪!?”

    话音方落,雨薇已泪流满面。她频频颔首,语声哽咽得无法自已:“有劳学姐解答九问,我已心如明镜!请您放心,若我有朝一日真能留学海外,无论遇到何等境地,必当以自豪于炎黄子孙的身份,骄傲于华夏文明,学成后必定回国效力。纵然国家目前有百般不足,我也会如期回来!异乡虽好,终非华夏;祖国再弱,仍为我家!学成报国,理所当然!”

    陈美亦噙着笑意,颔首赞许:“有此见识,后生可畏!”她忽然站起身,拍拍粘在布裙上的草梗与尘土,悠悠而道,“洋人的船坚炮利师,让满清知道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道理;日本虽景仰孔子,也在别人问及‘若孔子带兵攻打日本,该怎么办’时,从容应答‘抓住孔子、杀了孔子,便是我们对孔子的景仰’。

51。第51章 断章3:蓝雨薇篇 愈【十三】() 
话音方落,雨薇已泪流满面。她频频颔首,语声哽咽得无法自已:“有劳学姐解答九问,我已心如明镜!请您放心,若我有朝一日真能留学海外,无论遇到何等境地,必当以自豪于炎黄子孙的身份,骄傲于华夏文明,学成后必定回国效力。纵然国家目前有百般不足,我也会如期回来!异乡虽好,终非华夏;祖国再弱,仍为我家!学成报国,理所当然!”

    陈美亦噙着笑意,颔首赞许:“有此见识,后生可畏!”她忽然站起身,拍拍粘在布裙上的草梗与尘土,悠悠而道,“洋人的船坚炮利师,让满清知道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道理;

    日本虽景仰孔子,也在别人问及‘若孔子带兵攻打日本,该怎么办’时,从容应答‘抓住孔子、杀了孔子,便是我们对孔子的景仰’。既然异族能有如此见识,我辈必当吸收国外科技,奋发图强。

    满清之后,民国建立,然而内有军阀割据,财匮民困,外有各国列强环伺,虎视眈眈,其前车之鉴不可轻视。恢复汉服仅仅是第一步,真正复兴的是华夏文明。当实现伟大复兴之日,必是我炎黄子孙真正崛起之时!”

    雨薇朝陈美亦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懂了。”

    “好。那么这个,我就交给你了,将来说不定对你有用。我还有事,先走一步。”陈美亦从之前提着的袋中取出塑料水壶,将袋子递给雨薇,端肃道,“无论将来你身在国内还是国外,治世还是乱世,切莫忘记你的身份,你的使命,你的归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学姐,等等!”雨薇接过那袋子,急忙站起。不想肩膀被谁狠狠一拍,她扭过头,却见死党胡若彤与其男友正手拎肩扛,面带嬉笑——原来这对小情侣刚旅游归来。很快,若彤察觉了雨薇双眸泛有泪光,登时吃惊地问:“薇薇,你怎么哭了?谁欺负你了?”

    雨薇微笑着摇摇头,将手探入那袋中,却是一件被透明塑料袋精心叠起的衣服。细看这粉色衣服无一纽扣,只有数根细带——俨然是那些举办上巳节的女子们的服饰。回头望去,那一身黑红,配饰珠链的女子,却早已不见了踪影。

    “汉服……陈美亦学姐……”她喃喃自语。

    “陈美亦?”正当雨薇隔着塑料袋,小心抚摸那衣服之际,若彤身旁的男友忽地大喊一声,“我的天!她回来了!?怎么可能!?”

    见男友如此失态,若彤秀眉微蹙,不由得埋怨地斜睨了他一眼:“去你的!那是什么人,把你吃惊成这样?”

    若彤男友浓眉一挑,望向雨薇时,眸中闪过一丝异色。他随即转向若彤,痞痞一笑:“身为九零后自是不知八零后的她啦!她是苏州大学法学系高材生,曾留学美国耶鲁大学!据说与我们学校曾经的风云人物之一——欧阳希言,一同创办了很多社团,什么‘竹林诗社’、‘越剧苑’、还有什么‘汉’……哎呀!反正很多啦!你们才读大三,自然不如我这大四生清楚啦!”

52。第52章 断章3:蓝雨薇篇 愈【十四】() 
汉……难道,那汉服社社长就是她?

    难怪她能如此从容地应答那九个疑问,招呼那些学生示范坐姿,娓娓讲解华夏礼仪。

    雨薇攥紧袋子,心中豁然开朗。

    “早就听说学校接受了某个留美归国,目前某大型出版社社长‘欧阳氏’的巨款捐赠,准备新建一栋新式教学楼,还有图书馆!难道是……欧阳希言!?莫非这已就职于华尔街的女人,居然放弃了美利坚的优厚待遇,回国发展了?她们有没搞错?对了,你们有所不知,据说欧阳和陈美亦都没有加入美国国籍!她俩既然在那里的日子过得舒适,为什么还要执意回国?有没搞错啊?”

    ——其实我并不是这所名校的学生,只是替我的好友探望她的母校,最近她实在太忙了。

    ——你在申请外国国籍时,可曾想起身为炎黄子孙的你,该为这泱泱中华做些什么?既然你执意地认为自己“非常不幸”地生在这个落后的国家,但你为什么不选择去建设它、改变它,让这个国家有幸拥有你,为你的诞生、为你的存在而永远自豪?

    “还有还有,那陈美亦品学兼优,拳脚也不错。我曾经听一个已毕业的学长提及,陈美亦在美国时,曾遇到两个持枪劫匪。结果那试图劫财劫色的白人,被她用什么招式揍得当场吐血,他的黑人马仔顿时吓得落荒而逃,从此再也不敢露面!听说那白人三天后死在街头,死因是心脏爆裂。哈哈,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欺负中国人?”

    若彤闻之点点头:“就是!这些洋鬼子还当我们是清朝啊?要是我将来去了国外,谁若胆敢欺负我,说我中国不是,哼!我非揍死他不可!”说完她挺胸叉腰,学着某个伟人的姿势,昂首开口,“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复兴泱泱华夏文明,任重而道远。切莫忘记你的身份,你的使命,你的归宿。华夏文明真正复兴之日,必是炎黄子孙真正崛起之时!

    谆谆教诲,犹在耳边回响;

    铮铮九答,誓将铭记心间。

    那天风和日丽,众人或踏青嬉戏,或祭祀祖辈,或重拾礼仪。

    只是谁也没想到,对于蓝雨薇、胡若彤二人而言,这一天将是未来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完】

53。第53章 卷一 莱茵河印象() 
第三章姊妹情儿女痴【第一幕】修好(1)

    晨曦透云而出,照得慕尼黑火车站前一排排照明灯更加微弱。但那些昏黄光线仍竭力聚敛,试图驱散仍不曾消散的丝丝寒意。不多时,从极远处隐隐有汽笛声传来,入站口两侧的十余名原本带着睡眼惺忪的青年顿时齐声欢呼,拿起各自行李急欲奔向月台。

    “请同学们不要急!待列车停下后再凭票上车,注意安全!”见学生们激动万分的神情,随行的几名教授忙伸手拦下他们,以免因为拥挤而造成危险。

    不多时,那汽笛声由远而近,一列军绿色车子携裹着团团蒸汽缓缓驶入车站,稳稳停靠于月台前,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师生们才在列车员的指引下,顺序排队登上列车。

    注视着醒目的红灯与车顶不断喷出的白烟,雨薇终于意识到这时代的火车与她在21世纪乘坐的磁悬浮列车的迥异:相较于后者如箭般速度,前者缓慢而笨重,尤其弥漫于四处的烟雾,更是阻隔了数米之内的所有景象,仅映出影影绰绰的人形轮廓,视野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她轻叹一声,想如今还未完全适应慕尼黑大学的生活,现在又要前往另一处陌生城市了。

    那么身为纳粹德国的中央之地,如今的柏林又将是怎样一番局面?

    雨薇攥紧手中的车票,想起看过的各类影视作品中展现的柏林街景,心中隐隐充满期待,毕竟对于现代人来说,只能在电视电影里才能看到纳粹德国时的柏林,而她却身处其间,如果有天回到现代,不知是否会有人相信她这段离奇的经历呢?

    她笑了下,回头瞥了一眼那座仅停留了三天的城市,转身随在同学身后踏上了列车。

    暂别了,慕尼黑!

    上午八点,明净的车窗外的阳光晃眼,而这列车上其中一节车厢内则鼾声不绝,师生们东倒西歪的靠在椅子上,以致列车员必须蹑手蹑脚地经过此处,以免惊扰了这些因为早起而睡眠不足师生们的好梦。

    也许鼾声过于吵扰,雨薇始终无法入睡,她取出一件外套,给身旁早已酣然入睡的克里斯蒂娜盖上,从纸袋中取出昨日购买的黑面包。不如克里斯蒂娜的榛仁果酱面包松软可口,价格低廉的黑面包十分粗硬,她不得不就着水才能勉强咽下,心中庆幸柏林实习期间仍是免费吃住,不然真不知这一个月要如何度过?林静如的钱财,不到万不得已,她实在不愿再动用分毫。

    耳旁传来一阵纸张翻动声,雨薇循声望去,只见坐在斜对面的许平君将手中的《慕尼黑日报》仔细叠好,瞥了她一眼后拿起坤包离开座位,走出车厢。

    目送着同窗背影,先前诸多疑虑再度涌现——

    她在心中暗自思索:眼下,该如何向许平君探询她与若彤之间的神秘联系?

    ***

    车厢过道,两名衣着光鲜的女子以手绢紧捂鼻子,从陈旧的盥洗室内匆匆而出后,许平君旋开门把手,径直走入其间。透过掌心中两寸梳妆镜看去,身后那些男女的目光已移向别处,显然布于这趟列车中的密探、线人暂时放弃了对她的监视。她锁住铁皮门,将坤包用临时挂钩悬在其上,看似无意地遮住上面的猫眼,随后环顾起这狭小的空间。

    许是开往首都的列车终究特殊,相较曾乘坐的各类班次,这看似陈旧的盥洗室不仅显得更宽敞,公用设施也周全:为了方便乘客,不仅设有梳妆镜,便溺池更布置在角落,如未来厕所般配有门板阻挡,既隔离了秽物,又很好地保护了乘客的**,只是——

    “一、二、三、四——”凭借着国内时刘戈青倾囊传授,许平君轻易地发现这狭小的空间内竟装有七个微型窃听器,还不包括门外那盏指示灯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