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

第94章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第94章

小说: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还得寻个名正言顺的途径。

    一想到途径,冯昭就琢磨起墨姑那番话来,暗忖,“要不,真像她说的,寻个道士,或者高僧?”

    “郡主怎么会想寻高僧?可是身上有什么不妥之处?”

    琼琚前脚送了墨姑,后脚就回来伺候冯昭,人还没等近前,就隐隐约约的听她嘀咕什么高僧不高僧的,一时讶异,又透着关心。

    冯昭不知自己已将心里的暗忖自言自语流露出来,被琼琚捕捉了后半句,由她这么一问,还懵了一下。

    也就这个空档,琼琚已经站到了冯昭身前,仔细的打量起她的面色,愈加不敢怠慢的问她,“郡主觉得哪里不舒服了?这个时间,有些晚了,怕是去请景明寺的高僧有些来不急,到不如先回了国公夫人,打发人请了太医过来,给郡主把把脉可好?”

    这样一来,怕是要惊动姚氏,冯冀元了。

    可琼琚也没办法,郡主若是真病了,或是怎么样了,且不说她们这些跟前伺候的会不会受罚,只看着郡主难受,她们就比郡主还要难受百倍。

    只,她这般担忧显然是错付了。

    冯昭压根就没理会她说请太医的话,而是在她提到景明寺的时候,眸光陡然放亮。

    心里刚刚的忖度好像有了出口,她仔细的问着琼琚,“景明寺的高僧是哪位,他很厉害吗?”

    琼琚哪知道那高僧厉害不厉害,都是宫里的姐妹们传的,再加上,太皇太后前几年好像对那位高僧挺礼遇的,宫里的人还说,先皇在的时候,对那位高僧也极度推崇,也就到了太后娘娘掌权,现在的皇帝年纪也小,在这方面并不诸多在意,便把景明寺的高僧丢至一旁了。

    她刚才也是怕郡主被什么入体了,才有了那么一说。

    但,好像郡主一听到她提了高僧的字样,整个人都比之前有精神了?

    琼琚忍不住去想,难道,这高僧已经厉害到只提到它的称号,便已能吓走那些不好的东西?

    一想到此,琼琚更加肃然,神情中透出的景仰、虔诚,真是再真诚不过了。

    她恭敬的说道:“奴婢所知,景明寺的这位高僧便是本寺的主持,流光大师。”

    “流光大师?”

    冯昭喃喃的嘀咕一句,眉宇间透着疑惑,“我怎么觉得自己没听过呢?”

    这还真不奇怪。

    琼琚仔细的解释道:“奴婢听说,流光大师十几年前就闭关了,说是有仙人指点,他要闭关二十年,再行开关,能够度化修为,他朝有可能飞升。”

    度化、修为、飞升

    这是要成仙得道吗?

    冯昭对这几个词刚生起一丝嗤嘲,还来不及由齿间溢出,脑子里却像刚想到什么,面色陡变,那几欲溢出齿缝的嗤嘲霎时消失无踪,变成了满目错愕。

    如果是前一世,她听到这样的事,一准会当做笑话,也可能会暗地里跟刘宪嘀咕,这大和尚可能是招不来香客了,所以才出了这么一招,盼着寺里的香火更盛些,骗得那些善男信女多供奉点银子,好让寺里的开支宽裕许多。

    可现在的她,不再是前世的她,而是走过了前世的劫难,再度重生的她。

    如今的她,再跟她谈这些诡谲之事,再不敢轻而视之,也不敢说这样的人不会存在。

    毕竟,她都可以重活一次,别人,为什么就不能度化飞升,得道成仙呢?

    想明白这种可能,冯昭对这位大和尚没来由的就生了几分怵意,颇有些排斥道:“那现在,流光大师可到了二十年出关的时间。”

    “这个,奴婢也不太清楚。”

    琼琚实话实说。

    不出来更好。

    冯昭心里琢磨着,就算要出来,也等她离开洛城后再说,到时候,她得寻个稳妥的人,探探这流光大师的底。

    冯昭心里琢磨着寻谁办这个事儿能稳妥些,大哥显然是不行的,他那性子,不说个七七八八,怕是不会当成大事来办,可说个七七八八,连她自己都糊涂着,怎么跟他说?

    尤其,有些话,她也不可能告诉他。

    比如,她是怎么重生的。

    重生前,她都发生过什么。

    且不说重生这一项都够骇人听闻了,若是再告诉他重生前,她都发生了什么,冯家发生了什么,大哥保准沉不得气,提枪就得杀进平顺王府。

    所以,冯思远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托付人选。

    那还有谁呢?

    冯昭想着自己在这洛城里可托付的人,能为她真心实意办事,不敷衍糊弄的人,算来算去,也许,只有陶阳了。

    唉

    看来,她就算不想麻烦陶阳,也没人可托了。

    这件事儿,暂且放下,冯昭还得安排墨姑口中那位“得道高僧”。

    既然洛城的人对景明寺如此推崇,那

    “大师闭关期间,寺里最有威望的是谁?”

第207章 眼线() 
琼琚也没出过几次宫,也就从去年近小年前后,才因着康宁郡主要到武国公府住些日子,这才有了出宫走动的机会。

    对宫外,她了解的实在不多,细思量过后,她才说道:“应该是现在主持着寺里工作的掌院吧。”

    听着琼琚回的含糊,冯昭也反应过来,怕是她知道的也不多。

    这件事儿,虽然有些急,可也不在这一时半刻,冯昭想了想,便对琼琚交代,“明天一早,你去寻了陶世子,让他帮着打听打听。”

    一事不烦二主,若是寻冯思远,回头安远侯府那边传出什么风声,冯思远没准就能窥视什么,到时候,再有别人试探,或者多说什么,他万一绷不住,就可能被有心人猜测了去。

    相比起来,陶阳在这方面,性格、忍耐力,承受力,都比冯思远好一些,再加上,他又是陶太后的姻亲,这事儿就算他心里存疑,可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他也没有推脱不管的理由。

    回头,她再跟他商量盯着点流光大师出关的事儿,便顺理成章了。

    原来觉得墨姑的事是个麻烦,可这会儿反倒成了一个梯子,冯昭心里便不再烦闷,也少了不情不愿的念头,精神陡然一松,人就开始犯困。

    用手背遮着嘴角打了个呵欠,她又变得没多少精神,吩咐琼琚,“准备洗澡水吧,我困了。”

    是真困了。

    话才落,冯昭又连打了三、四个呵欠,直打的一双黑葡萄般的眼眸,都转出水花了。

    琼琚还想问问郡主这会儿身体是否不觉得不适了,可瞧着她这一个呵欠接着一个呵欠的,若是再不洗澡,没准转个身就能睡着了,这话,便不敢再问了,心里暗道,“晚上还是警醒些,多听听郡主的动静吧。”

    到也不是过于散漫大意,琼琚也是看着冯昭虽然打起了呵欠,可脸上的神色,眉宇间的沉凝,似乎都柔和下来,整个人周身都散发着慵懒,与她的困倦心意相连,也就觉得她可能真的没什么事。

    转过身安排了洗澡水,又伺候着冯昭洗了头,拿着帕子把湿头发擦干,好容易坚持到最后一缕都被擦干,冯昭眼睛都快要闭牢了。

    采蒿、采颦不由分说的一个失头,一个扶脚的把冯昭放倒在炕上,让她平躺着,又替她摆好了姿势,褪了室内穿的软底绣鞋,又拿了大红杭绸的锦被为她盖好,这才轻手轻脚的直了身,相视一眼,均都透出绵绵笑意。

    视线交融中,两人默契的想到,还好琼琚姐姐有先见之明,让她们二人服侍郡主在炕边擦干头发,不然,这若是坐在妆奁旁,郡主就这么上眼皮下眼皮没完没了的打架,她们不只要扶着她,怕她摔着,这会儿擦干了,还要把人扶到炕上。

    这一折腾,也许,郡主就醒了。

    到时,又是一半会儿的睡不着觉。

    庆幸之后,采蒿、采颦各自又放下了俩人身旁的床帐,站在原地,听了会儿帐子里冯昭绵稳的呼吸声,采蒿悄悄的凑到采颦身边,不敢说话,怕惊到里面睡得安稳的冯昭,便抬手指着帘门口,意思是两人该出去了。

    采颦配合着点了点头,示意采蒿先行。

    采蒿并没客气,先她一步,出了内室。

    琼琚沏茶以待着,见二人出了内室,便放轻了动作,提了水壶,将茶海里的茶杯,还有茶壶都清洗了一番,这才用眼神示意二人过来喝茶,而她自己,行动流水般的沏起茶来。

    茶香溢人,沁人心脾。

    采蒿、采颦的馋虫都被勾了出来,也不跟她多客气,手牵着手凑到桌边,笑嘻嘻的小声道谢,“喝了茶,姐姐就先去睡吧,今晚,我来守夜。”

    采蒿揽了差事,捧了茶杯,示意采颦别急着喝,先闻闻茶香。

    采颦果真照着采蒿指示的去做了,半眯着眸,享受在茶香茶海里。

    琼琚等着两人饮了茶,才把差事重新揽回来,“今晚还是我来守吧,郡主先前有些有适,原本,我想着回了国公夫人,派了府里的管事,去请太医过来给郡主看看脉的。”

    这个时候不舒服,采蒿、采颦都不敢大意,茶杯放下,面色都是一肃,盯着琼琚,问道:“是郡主不让姐姐请吗?”

    有这样的想法,却没实施,只能说被人识破,或是主动招供,被否决了。

    采蒿、采颦不由又回想着之前她二人伺候着郡主沐浴时,郡主的状态。

    采颦心思少,在采蒿和琼琚面前说话,少留心思,便把自己想到的说了出来,“我觉得,郡主的身体,好像没什么大事。”

    采蒿也有这种感觉。

    人不舒服和舒服的状态,她自问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只,琼琚也不会撒谎。

    那就可能是之前郡主的状态,有一段不好过。

    而这一段,恰恰是她们二人不在郡主跟前伺候,墨姑留下来陪郡主说话那段。

    “是不是墨姑说了什么,惹郡主不高兴了?”

    采蒿大胆猜测着。

    采颦跟着皱眉,语气,有些怀疑,“应该不会吧。”

    墨姑虽然在太皇太后跟前伺候,可康宁郡主在宫里都不曾看她脸色过日子,如今,到了武国公府,又要出嫁萧家,总不会开始顾忌墨姑了吧?

    采颦摇了摇头,觉得这种可能,根本就不会存在。

    采蒿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与采颦对视一眼,俱都觉得不会有这种可能,目光,不由重又调回,看向琼琚,“姐姐也别卖关子了,这会儿,有什么话,咱们姐妹自该共同进退,而且”

    采蒿话音一落,微偏抬了抬下颌,目光看着门口偏东的方向,正是墨姑落脚的地方,说道:“姑姑这一来,怕是甘愿被架空,我琢磨着,怕是郡主的后院,都要交到她手里去。”

    这样,到不失她的身份,也不会让冯昭被人诟病。

    但,这样一来的弊端就是她们这些在郡主屋里常年伺候的,没准就会受到墨姑的排挤。

    光排挤,她们三个也不怕,就怕墨姑使了手段分化她们,回头,郡主用人的时候,她们三个各揣心眼,耽误了郡主的差事,那就不美了。

    琼琚一眼就看透了采蒿的担心,不去安抚,反而笑夸了她一句,“现在,到也学会揣摩心思了。”

第208章 投其() 
陶太后把萧家聘礼差点被劫的案子交给了枢密院、大理寺、刑部共同审理,这架势一摆,便是非要问出个究竟来。

    接了差事的枢密院徐大人,大理寺卿黄良,刑部尚书田奇庸,再带着两个侍郎袁渭珉、陶寅方只觉得这事儿蹊跷之余,怕是还暗藏着什么玄机。

    可让他们立刻寻到玄机巧妙处,不说假话,一时间,几个都还想不到。

    不过,话又说回来,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

    这几人平时瞧着关系一般,可真到了集体上场的时候,还能破格的团结起来,商量对策。

    枢密院的徐大人作东,宴请了大理寺卿黄良,还有刑部尚书田奇庸,并他属下的两个侍郎。

    黄良爱曲,田奇庸爱画,这宴请的地方就安排在了青阳门的珠羽阁。

    在洛城,珠羽阁的姑娘,拂芳楼的酒,小相馆的小相公,若羽馆的菜,都是极为出名的特色。

    而这几个特色还有个特点,就是门门相对,两两相邻。

    比如,珠羽阁与小相馆隔墙而临,拂芳楼和若羽馆也是隔墙而立。

    后者,一酒一菜到还好说,这前者

    虽说都是为男人服务,珠羽阁好歹是男人跟女人那啥,到了小相馆,可就是男人欺负男孩子了。

    这种事情,让那些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势的人,想想,都觉得血脉贲张。

    这个想想的人里面,就有枢密院的徐大人。

    听说,黄良对小相馆的曲还挺感兴趣的,只是小相馆那种地方,到底不如珠羽阁这般方便,所以,许多时候,他也都只在是心里想想罢了,并未付诸实践。

    但,今晚又有不同。

    徐大人这宴开珠羽阁,竟然不知不觉的把小相馆的名伶给带了过来,还安置到了黄良身边,一时间,黄良明白这细皮嫩肉的伪女子竟是小相公时,心里那种感觉呦,还真不是几句话能说明白的。

    只意会的笑着朝徐大人拱手,“徐大人真是慧眼啊。”

    这话说得可够颠倒的。

    分明是他一眼就认出了小相公,怎么就变成徐大人慧眼了?

    徐大人因是宴请的东家,便不客气的坐到了主座,听了黄良的话,哈哈大笑,毫不见扭捏作态,“黄大人也是有耳福,碰巧下,遇到这么位有好嗓子的人。”

    说话间,他抬手指了指差不多被黄良裹进怀里的小相公,风趣道:“黄大人若是喜欢他的嗓子,回头,我跟他的妈妈说,当初买这人花了多少银子,黄大人照着银子少减点,把人带走就是。”

    “带走”

    这在外面玩,和带回家玩,完全是两个性质的东西。

    黄良不免有些犹豫,偏头,看了眼眼前的小相公。

    货色,真是不错。

    是黄良喜欢的标准。

    黄良甚至觉得,莫不是这人是徐大人特意挑给他的?

    “礼下于人,徐大人有什么,不妨开门见山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