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

第93章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第93章

小说: 嫡女重生:将军,耍个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内院摔个碗都怕弄出动静来,他发泄的不痛快,就跑去了演武场,痛快淋漓的甩了一套枪,又拉着儿子冯思远对打了一柱香,才算是勉强压制了心里的火气,提着笔,写起大字来。

    翡翠过来的时候,先跟冯冀元的长随冥青通了气,“国公爷这会儿心情怎么样?”

    冥青皱着张脸,摊开手,“世子爷先前差点没被国公爷的枪扎着,得了国公爷一通训跑开后,国公爷便进了书房,谁也不宣,茶水、点心一概不许送,至于现在干什么,咱们都不知道。”

    翡翠听得直翻白眼,觉得冥青能跟在国公爷身边,真是祖坟冒青烟了,才能长长久久的呆下去,没被撵走。

    哪有主子发脾气,下人躲在外面不露面的,就算主子说不要茶水,不要点心,可你不会自己看着点时间,估算着什么时候主子口干,送点水进去,什么时候主子会饿,送点点心进去,就这样躲着不露头,啧啧

    也就是跟在国公爷身边的,若是后宅内院的小丫环碰到冥青这样的,少不得翡翠就要训一训,让她长长教训了。

    不过,这会儿她领了差事,没功夫冥青唠叨,既然他一问三不知,索性,她还是自己过去问吧。

    冥青瞧着她大步流星的准备进书房,忙好心的提醒道:“翡翠,你忘了,国公爷的书房,要是没有他的吩咐,是不准随便进的。”

    满府都知道的事儿,她翡翠会忘?

    真是想不给他个白眼,都对不起他的智商了。

    翡翠白了冥青一眼,抬手指了指与门口相隔了一面墙垛子的窗棱,耐着性子告诉他,“我是打算站在那儿请国公爷的。”

    冥青,败北。

    眼睁睁的看着翡翠隔着窗棱唤了两声,“国公爷,国公爷。”

    还真是没到书房呢。

    冥青嘴角微抽,觉得翡翠真奸诈。

    明明夫人是那么温厚,亲切,热心的人,怎么就挑了翡翠这么个奸诈的人放身边呢?

    这个问题,姚氏自然不能给他答案,只等着翡翠寻了冯冀元回来,好与她商量商量。

    冯冀元发脾气以后,尤其是发了大脾气以后,通常会用写字来沉淀心情,或者说,有的时候,他有脾气,却发不得,也会用写字来沉淀心情,这种时候,通常也不喜有人打扰。

    往常,身边伺候的人自会把握着分寸,不是重要的事儿,通常都不会唤他。

    这会儿,他听着窗棱外翡翠这一唤,手上的提笔的动作便停了下来,将刚蘸了墨汁的饱满笔尖扔进笔洗了,瞬间,那清润的水窝,便被墨色铺开,一场水与墨的融合大宴,刹那铺开。

    冯冀元一眼都没看,绕过书桌,大步朝着门口走去,待他亲手开了门,刚刚站在窗棱边的翡翠已经快步上前见了礼,“国公爷,夫人请您过去。”

    “阿昭回来了。”

    冯冀元抬步就往院外走,一句问话,被他笃定的说出来。

    翡翠忙应,“是,郡主回来了。”

    应了这一句,又自人主张的汇报道:“墨姑一直在等郡主,这会儿,郡主回来了,墨姑就跟着郡主去了郡主的院子。”

    “夫人可是安顿好了房间?”

    冯冀元可不是软柿子,就算太皇太后把墨姑当眼睛来用,可在他府上,想探听点什么,只怕不是一、两番功夫可以促就的。

    只是,这人得多防着些。

    翡翠知无不言的说道:“郡主院子下午刚腾出来一间东西屋的倒座,夫人问了墨姑的意思,得她同意了,便把她安置过去。”

    倒座。

    甭管几间,冯冀元都觉得倒座比耳房,主子不用的西间来得巧妙的多。

    若是太皇太后挑刺,完全可以说怕懈怠了墨姑,怕她在宫里住惯了大房间,忽然到国公府,房间一下子变小,不习惯,影响了睡眠,到时候,郡主出嫁,她精神不济,可就不美了。

    想好了这番说辞,冯冀元就到了自己的姚氏与他休息的那间屋子。

    姚氏还没沐浴,却也吩咐了下人准备热水,瞧着他进来,忙迎了过去,问道:“国公爷可还要回前院?”

    “不用,直接歇息了。”

    冯冀元配合着姚氏脱了外面的长薄锦袄,只着了里面的中衣,坐到了内室临窗的炕前,看着姚氏接了碧岫新沏的热茶,欲递给他,忙亲自起身接了,还不忘说她,“这些事,让她们做就是了,刚沏的茶,最热不过,烫着你怎么办?”

    虽说是数落,可姚氏知他其实是关心她,心里熨帖的好像把之前自闷的伤口都抚平了。

    看着冯冀元捧着茶杯又坐了回去,姚氏便跟过去,会到了冯冀元的左手边。

    两人中间隔着檀木的炕几,冯冀元把茶杯放到了炕几上,脱了鞋,盘腿坐到炕上,看着姚氏道:“行了,你想说的,我都想过了,既然她以为这样就能你继续掌控我,那就让她这样以为去,左不过,我都忍了这么些年了,再继续忍一忍,寻到时机,总会把事情的真相,查明白的。”

    “国公爷”

    姚氏就知道,事实会是这样,不由的,就难过起来。

    翡翠瞧着情形不对,忙打眼色给碧岫等人,碧岫会意,托了珊瑚,珊瑚又托了玳瑁,几个丫环悄无声息的退到了外间,离帘子几步远。

    冯冀元看着几个丫头这么有眼色,心知这是姚氏的功劳,再瞧着她难过,不由就更心疼一些。

    比自己难过,还要难受一般。

    他踩着脚踏,鞋子顾不得穿,几步走到了姚氏身旁,与她并肩坐了下去,顺便,伸手揽了她的肩,让她靠在自己的肩头,安慰道:“好了,我们都再忍忍,回头,阿昭那里,你也交待几句,还有姚嬷嬷,怕是跟过去也不是墨姑的对手,不如就按着太皇太后的意思,留下来,暗地里,我再给阿昭安排几个可用的人。”

    不用姚氏插手的可用的人,极有可能是家里隐形开销里养着的那部分人。

    姚氏心里有数,便不多问,靠着冯冀元点了点头,哑了声音道:“国公爷放心,阿昭那里,我会说清楚,等回头方便的时候,国公爷把人交给我,我再安捶到阿昭的陪嫁里去。”

第205章 算计() 
冯冀元夫妇为着寿康宫送来的墨姑发愁,冯昭却不知觉得这事有多可笑。

    带着墨姑回了自己的院子,寻了由头,打发了采蒿、采颦去做别的事儿,屋子里只留了琼琚伺候,且也只是守在门口,跟着她进宴息室的,只有墨姑一人。

    坐到了宴息室的落地罩旁,冯昭便开门见山的问她,“太皇太后怎么忽然把你安插到我这儿了?”

    虽然事是这么回事,可康宁郡主直白的让墨姑都替太皇太后脸红的问话,着实尴尬了片刻,才直言不讳的说道:“娘娘交待奴婢两件事,一件事,就是到了郡主身边后,把郡主身边发生的事儿,挑捡着与国公府,与显阳殿相关的,报呈太皇太后。”

    冯昭丝毫不意外太皇太后的掌控欲,而且,这般做法,还真像太皇太后的手笔,不过,听墨姑的意思,除了这一件,还有别的?

    “那另一件呢?”

    “现在还不知道。”

    墨姑答的糊涂,冯昭听得皱眉,语带疑惑,“太皇太后没有说?”

    墨姑点了头,“是,娘娘只说到时候,自有人联系奴婢,再吩咐奴婢照他(她)的意思做。”

    “她(他)”

    冯昭喃喃的嘀咕着,对这个不知是男是女的他(她),颇为防备。

    以她对太皇太后的了解,这个他(她),指不定就是太皇太后埋在哪处的暗棋。

    那是在哪一处呢?

    眼见冯昭锁了眉,墨姑低低的唤了声,“郡主”。

    思索被打断,冯昭一时想不明白,便暂时将这个他(她)扔到了一边,抬眸看向墨姑,示意她接着说。

    墨姑其实得到的吩咐,也就这两件,都说给冯昭听了,余下的

    扑通

    墨姑跪到了冯昭面前。

    虽然意外,冯昭却不见半分惊惶,更没有失色,神色间,仿佛对墨姑这般行为,还有几分笃定。

    因着笃定,她便不主动开口,将开口的机会,留给了墨姑。

    孰不知,墨姑这一跪,是打定了主意要等着康宁郡主开口问话,她再把所求道出,让郡主成全她一份拳拳爱子之心。

    可康宁郡主不开口,墨姑的所求就没办法说,这一跪,便把自己弄得被动了。

    不甘于此,墨姑咬了咬牙,快速的拿定主意,冲着冯昭结结实实的磕了个头,再抬起时,眸光里多了十分的殷切,求道:“奴婢自请随郡主出行,鞍前马后为郡主效劳,不求有功,但求郡主能看在奴婢一片真心的份上,替奴婢圆了母子团限聚的梦。”

    话落,不待冯昭作答,她又连磕了三个响头,以示所求诚心。

    只,若真追究起来,她这样的作派,不免就有些强人所难之嫌。

    冯昭有些不喜,可又真的答应过她,会有一日,让她母子团圆。

    她虽然不是诚信的君子,可在她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允诺,她也没必要毁掉。

    “你起来吧。”

    见她磕完了头,还跪着不起,冯昭便唤了她起身。

    语气不冷不热的,墨姑听得心下微凉,脸色也由先前的急促,变得发白,甚至,有些悲伤。

    这一去,只怕没个三、五年不能得回,虽说差事是她自己主动领的,可当时她心下就有这样的盘算,想着在洛城,在太皇太后的眼皮底下,她不可能做到这样,郡主就算想帮她,也不可能在她还在寿康宫当值的时候,把孩子送到她身边来。

    所以,她觉得这次是个契机。

    虽然把一个小孩子从家人身边带走有些艰难,可世家子弟早早出去游历的,也不在少数,更有年纪小的时候,被德道高僧看重,带在身边培养到及冠之年,再还给家人的。

    墨姑记得,先皇在位时,洛城就有一家勋贵的小儿子从出生后,就几经病患,后有道长做法,说是家里风水与这个孩子相冲,需要换一处风水宝地静养几年,才能再接回府。

    这事儿,太皇太后当时听了还说了一句胡闹,可那户人家却不以为胡闹,生怕小儿子冲了风水,几次病后,就把身体糟蹋了,若是再早夭,岂不是心疼死当爹娘的。

    索性就狠了心,把孩子送到了那道长说的地方。

    后来,那位夫人再进宫请安,太皇太后当真就问过,那孩子送走了,身体可见得好转,她虽然没亲耳听到,可在寿康宫里伺候的人,当时可是都听到了,那夫人笑得简直是见牙不见眼了,一个劲的夸那道士道法高深,孩子自打去了那道士选的地方,身体一直没有小病小痛不说,大病更是一次没犯过,除了第一年没能回府见过爹娘外,其余的几年,每年都会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回到府里住上半月有余,后来,那孩子大了,能娶媳妇了,道长就放了人回来,娶妻生子,和和美美,身体再没闹过大毛病。

    墨姑跪着把也知道的这些都说给了冯昭听,虽然觉得冯昭的语气有些冷淡,可她觉得只要冯昭愿意去做,就一定能帮她达成心愿。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墨姑便舍下了脸,装作没看出冯昭的不高兴,一味的求道:“郡主,你若不信,大可派人去打听打听,这事儿,洛城中大户人家知道的即便不多,也总有知道的,如今,安远侯世子虽然得了九珍堂吴大夫的诊治,身体愈见好转,可他还这么小,郡主也说了,他身体受了损,总要调养几年,只要寻了能说会道的人,拿这件事吓唬安远侯夫人,再把世子的去向,定到淮阳,郡主的封地,想来,安远侯夫人就算再心疼孙子,也要为孙子的健康让步。”

    “想得可真周全啊。”

    还真不知道,这墨姑为了儿子,真算是掏尽了心血啊。

    冯昭这话听起来贬义比褒义多,墨姑不敢接,只垂着头,不说话。

    也是,该说的都说完了,剩下的,也不是她能说的了。

    “既然,法子你自己想到了,道士,你便安排你在码头上做工的兄弟寻吧。”

    “郡主?”

    墨姑颓然的唤道。

    听着那语气,好像很不满意她的决定,冯昭不由就往前移了移身体,坐到椅子的前半边,倾斜向下,拉近了与墨姑的距离,看着她眼里的不可置信,勾唇道:“无中生有,再没有比你兄弟更合适的人选了。”

    墨姑的兄弟,长了一双巧舌。

第206章 准了() 
考虑的可真周全啊。

    到底是跟在太皇太后身边的人,只这份心计,周全,还真是让人不能小视呢。

    不过,计较起来,若没有这份心计,手段,怕也得不到太皇太后的信任。

    若没有太皇太后的信任,她怎么会拉拢墨姑?

    就像一条往返循环的链条,一人选了一端,既然都被链扣锁住,也算是同一条阵线吧。

    冯昭虽然心里并不高兴被人胁迫着去做什么,可为了能安墨姑的心,让她踏踏实实,全心全意为太皇太后“做事”,这个忙,她还真得帮。

    既如此,她也没什么好不高兴的,抬了抬手,“起来吧。”

    “奴婢多谢郡主,奴婢一辈子记得郡主的大恩大德,奴婢一定为郡主肝脑涂地。”

    墨姑感激得都有些语无伦次了,再是咚咚咚的朝冯昭磕了三个头,才从地上爬起来。

    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墨姑也不久待,站定时,便告了退,“奴婢帮郡主唤了琼琚进来服侍,还请郡主早些歇些。”

    竟不问冯昭打算什么时候帮她,期间,需要她做点什么不?

    呵

    还真是打算坐享其成啊。

    冯昭心里忖着,到也不与她计较,看着她退出去,心道:“既然是自己下的棋,总要把这盘棋走活。”

    不过,想要走活这盘棋,可不是因为墨姑几句话就能把人家捧在手心上的小孙子给带走的。

    这件事,还得寻个名正言顺的途径。

    一想到途径,冯昭就琢磨起墨姑那番话来,暗忖,“要不,真像她说的,寻个道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