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 >

第5章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第5章

小说: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0章 魂归处() 
“你当真我老糊涂了是不是?如果不赶在太子书信之前到达洛阳。去面见皇上、皇后。谋害公主,一旦皇上震怒,圣旨一下,敏之这个孽障必死无疑。

    我必定要先过去帮他解释几句。”武杨氏气极攻心,声嘶力竭地喊道:“快去准备马车。”

    “是——”众人慌乱地回答道。

    一时之间卫国夫人府,灯火通明,人仰马翻。

    ※※※

    洛阳城外,冬风呼啸。黄昏中,古道寂静,只听马蹄声声,更添空旷。

    “到了吗?”武杨氏撩开轿帘问道。

    “老夫人,快进城了。已有小厮前去报信,不多时皇后娘娘应该就会来接您了。”仆妇答道。

    “那就好,那就好。”武杨氏虚弱地放下轿帘。连日轻车从简,只顾奔波赶路,风餐露宿,她消瘦苍老了许多。

    “老夫人,不如我们先在驿馆吃点东西,休整一番。你已好几日没有好好吃东西了,就是皇后娘娘看见您这个样子,也要担心的啊。”玉榴见武杨氏头发散落,细心地帮她栊着头发。

    “好……”武杨氏确实连日食不知味,只求早一刻赶到洛阳,以勉圣旨已下,毫无转圜。

    她此刻疲惫不已,再无精力。困乏地靠在丫环肩膀上,有气无声地答道。

    “先去驿馆。”玉榴朝外吩咐道。

    “是。”卫国府总管应声道。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进城。早有探路的小斯打听到了驿馆所在之处。递上了卫国夫人的贴子。就有驿长领二十多个驿夫恭敬地夹道迎接。

    见过礼后,驿长亲自安排众人梳洗,服侍老夫人用过食饭。大家刚刚坐定。就有驿丁前来通报,武杨氏只当是二女儿来了,满心欢喜。只听驿丁禀道:“……周国公前来拜见老夫人。”

    武杨氏一愣,心中暗道:这个孽障,在长安还见不到他的人影。想不到他也跑到这里来了。必是知道自己祸闯得大了。

    “叫他进来吧。”武杨氏揉了揉眉心,头痛不已。

    “外祖母——”门帘动处,一个身高八尺有余,魁梧挺拔,英俊潇洒的的年轻人,箭步如飞地踏了进来。只见他容长脸面,双目犀利阴郁。

    还未等他站定,武杨氏眉头紧锁,已是大声喝道:“你这个孽障,跪下。你还有脸来见我。”

    “不知敏之何错之有,外祖母如此生气?”武敏之说完竟不明所以,用狭长的眼睛,一脸无辜地望着武杨氏。

    “你还敢说……”武杨氏随即将手边一个青瓷茶杯摔得粉碎。震怒道:“你为何要骗你表妹私自出府去逛庙会?她那么小。你还派人去掳了她。你想干什么?”

    “外祖母,我不知道您在说什么……我只是一时贪玩而已。并无恶意。”武敏之笑得坦然,他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继续说道:“再说表妹她不是没事吗?”

    “这种话,你骗骗我就罢了。以当今皇上的英明、皇后的聪慧,一查便知。你以为真能骗得过她们吗?”武杨氏被他死赖脸的模样气得直发抖。

    “难道祖母是去告发我的吗?”武敏之不屑一顾地看着她。

    “你这个畜生,你说的是什么话?你连自己亲生表妹都想害,我真是白疼你了……

    不如赶紧承认了错误,争取让皇后娘娘看在你那死去母亲的份上,从轻发落吧……”武杨氏说着,不觉悲从中来。

    “哼,外祖母还记得你有个死去的女儿啊,我以为你只知道当今皇后呢?”武敏之不屑冷笑,双手握拳。

    “你说的这是什么浑话?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我的女儿,外孙子、外孙女、我能不疼吗?”武杨氏垂头落泪,玉榴忙递上帕子。

    “是吗?那武曌害死我的母亲,我的妹妹,你为何不闻不问?我的母亲和妹妹不是人吗?”武敏之不听还好,一听之下更是怒不可遏。他面目扭曲,气血上冲,满脸阴恻。

    “你这个孽障,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浑话?我怎能不闻不问,你母亲既然已经嫁了人,就该好好过日子。哪怕夫死,也应该守节。

    还有你妹妹,家世好、出身好、样貌儿也是极好的、为何不找个如意郎君嫁了?偏偏都要去招惹当今圣上,这像什么话?

    要说你二姨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历尽种种磨难?好不容易挣到个夫妻琴瑟和鸣的局面。她与你母亲,妹妹亲近,常常令她们进宫相陪,那是提携家人。

    让世人高看你母亲和妹妹一眼。没想到……”武杨氏以帕掩面,哭得不能自已。“反而惹上祸事啊……”

    “所以我母亲和妹妹就该死吗?皇上他懦弱无能,色令智昏。将我贺兰家的女性玩弄于股掌,我要也让他家尝尝这个种滋味,败尽他李家女子的名声。”

    武杨氏一听这话,急了,气得随手拿了榻上的鸡毛掸子就作势要打武敏之。

    武敏之气血方刚,哪里怕个鸡毛掸子,恶狠狠地将她推开。正要去抢夺她手上的鸡毛掸子。玉榴见状忙上前一把抱住他。劝道:“表公子,你就行行好,快住手吧……”

    哪知武杨氏年世已高,已有九一岁的高龄。连日来舟车劳顿,心力交瘁。就那么一推,她打着踉跄站立不稳,就摔倒在地。一口气没喘上来。面色僵紫,竟晕死了过去。

    武敏之吓了一大跳。手足无措地立在那里。

    此时玉榴也傻眼了,她一声哀嚎扑了过去。急忙大声唤人……

    武敏之看着丫环们进进出出。眼前一片乱象,他也趁机溜了出去。

    ※※※

    武杨氏再次睁开眼睛,是掌灯时分。她感觉面前模模糊糊有人影在晃动。

    “老夫人,老夫人……”有人欣喜地喊道。

    “母亲——”武杨氏听出来了,这是自己二女儿武曌的声音。她激动地伸出手胡乱摸索着……一只温暖的柔荑紧紧的反握住了她。

    只见武曌满眼焦虑,泪光闪闪,她赶到的时候,就看到母亲倒地不醒,她吓坏了。赶紧命人宣太医,叫来武杨氏的贴身大丫环玉榴仔细审问,才得知,是武敏之与母亲起了争执。才将母亲气得昏了过去……

第11章 皇后怒() 
武曌自知这个侄子,一向不懂事,仗着自己的宠爱,胡作非为惯了。想不到如今连外祖母他都敢顶撞。

    她辰时已收到来自李弘的八百里加急,得知武敏之竟敢趁着自己不在长安,算计自己的小女儿李令月。

    当真该死,只是眼下,却不是计较的时候。回头她定要好好查清楚,再细细的算算这笔账。

    不知为何母亲突然长途跋涉的赶到洛阳,可是洛阳出了什么事?还是为了武敏之的事?她心中虽有几分了然,仍是有些不安。

    经过几番诊治,太医也无奈的摇头。谨慎地禀道:

    “……请武皇后为老夫人准备后事,老夫人年事已高,又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只能针灸试试,看能否有一丝回光返照。”

    武曌悲痛万分,肝肠寸断地望着自己白发苍苍的母亲。

    “皇后娘娘……”武杨氏拉着她的手,泪眼婆娑。

    “母亲,都这种时候了,又没有外人,您还何必拘礼。你有什么话就告诉女儿,我一定会为你办妥就是了。”武曌紧握住母亲的手,极力掩映着眸中泪水。

    “我的儿……母亲只求你一件事,你……一定要答应我。”武杨氏面无血色每说一句话,都显得非常地吃力。

    “母亲……”武曌心疼不已,她的母亲一生只生了三个女儿,在婆家本来就不得势。自从父亲死后,在家中地位更是一落千丈。前嫡母所生的两个哥哥时常排挤打压她们母女四人,可以说她母亲为了将她们三个抚养长大成人,真是吃尽了苦头。

    现在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如今她武曌可以说是出人头地,人中之凤。大仇也得报。只想让母亲安度晚年。

    没想到,武敏之这个不肖子孙……武曌心里气得只咬牙。

    “我的儿,不管武敏之……做错了什么事,你……都要答应我,饶他不死……”武杨氏仿佛看破了她的所有心思一般,她含着老泪,祈求道。

    “母亲……这是为何?”武曌虽是明白母亲的心思,但仍是万般无奈地恨恨问道。

    “我的儿……你姐姐走得早,她就这么一个独子啊……武家也要绝后了……母亲求你了。”武杨氏说完,潸然泪下。

    “我的儿……”见武曌半天没有反应,武杨氏气若游丝地喊道。

    “好。”武曌坚定地握住她的手。

    武杨氏一听,老泪纵横,慢慢地阖上了眼睛……

    “母亲——”武曌情不自禁,哀恸大哭。

    公元670年,冬,卫国夫人武杨氏薨于洛阳。寿高91岁,赠鲁国太夫人,谥号忠烈。

    ※※※

    “什么?你说卫国夫人武杨氏薨于洛阳。”黄逸云惊诧道。

    “是啊,师傅。圣上已经赐其鲁国太夫人封号,谥号忠烈。灵柩只怕早就土了。”小道童禀道。

    消息传回长安,已经三个月后的事。

    “无量寿佛。”黄逸云摇摇头,执三清礼长叹。见一旁的杜六叶不动如山地撰录着《道德经》,不仅奇道:“六叶,你怎么看?”

    杜六叶仍是头也不抬,边撰写着,边暗暗道:到是比历史上迟了几个月。可见历史还是可以被改变,只是不知道结局能不能被改变。

    嘴上却沉稳地应道:“这也不足为奇,她日后还会被封为周忠孝太后。”

    “周忠孝太后?”黄逸云难掩惊讶。她被封为鲁国太夫人已是荣极。太后嘛,那不是……?黄逸云还待细问。又有小道童禀道:“师傅,师姐,太子殿下和公主求见。”

    “无量寿佛……她们还是来了。”黄逸云颂道。杜六叶轻笑,说道:“只怕日后还要长住。”

    黄逸云疑惑地看了她一眼,不及多问,忙带着众人出门接驾。

    李弘和李令月这次来可谓声势浩大,光是道谢的金银财宝就摆了满满几箱。更别提奇珍异宝简直是数不胜数。

    黄逸云带着杜六叶等众人迎到前院,只见箱笼堆放在地,占了大半个院子。

    “参见太子殿下,公主殿下,不知太子殿下驾到,有失远迎……”黄逸云领着众人下跪行礼。

    李弘亲自搀扶起黄逸云,连声道:“大师切莫多礼,我们今日也是进观上香祈愿的。”

    “无量寿佛,殿下里面请。”黄逸云将李弘让了进去。

    李令月一见杜六叶,就蹦蹦跳跳地跟了上来,十分亲热地握住了杜六叶的手,两人轻言细语地不知道在嘀咕什么。慢慢的随着众人进了会客用的知行院。

    一行人分宾主坐下,茶毕。

    李弘问起了他的病,因他时常头痛,之前就派人向玄青观讨要了些丹药。服过之后果然是痛得轻些了。只听他道:“……多谢天师上次赐的药,只是我这个病,不知能否彻底医好?”

    “无量寿佛,殿下这个病主要以静养,不得操劳过度,日后或可痊愈……”黄逸云也颇为无奈,自从听杜六叶说太子的病有可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便知医好的可能性甚微。不过是捡些好听的话安慰他而已。

    李令月却不明所以,见天师说自己的哥哥病并无大碍,拉起杜六叶的手,就说想要去后院到处走走。

    杜六叶怮不过她,只得陪着她向太子和天师告辞,随她四处看看。

    太子更是仔细叮嘱了她一番,令她不得顽皮,还派了两个贴身的侍女紧随其后。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他再也不敢大意了。生怕父母回来责怪。

    得到了杜六叶的保证,李弘才放李令月离开。

    ※※※

    玄青观在长安城中,山脚三面环街,酒肆萦绕。南边却是一条长河,两岸杨柳依依。

    过了河却是农庄田舍,阡陌桃花,景色醉人。

    玄青山虽不大,却也古树参天,盘藤罗结,苍翠浓郁。

    李令月边走边道:“……皇兄令人去查了,那清福贵果然是被冤枉的,不日就被放出来了……”

    “多谢公主,清江酒楼的饭食的确非常好吃,公主改日一定要去试试。”杜六叶指着一棵大树道:“公主可见过这么大的银杏?”

    “原来这就是银杏树啊?我听学堂里的夫子讲过,只是宫里却没有这么大的银杏树。”李令月好奇不已。仰望着银杏还未落尽的金色树叶,满眼欣喜。

第12章 天威测() 
“我的父皇母后都快回来了,你知道吧?”李令月站在一块石头旁边,就有侍女怕其着凉,忙上前在石头上铺上两方锦垫。

    李令月坐了下来,杜六叶坐在她旁边。

    “你们下去吧。”李令月对侍女说道。

    “遵命。”侍女行了一礼,远远地退到一旁。

    “听说了,如果不是仪驾随从众多,只怕早就到长安了。”杜六叶捡起地上一片金色树叶,把玩着。

    “外祖母去逝了,她那么大的年纪,为何一定要千里迢迢地赶到洛阳去一趟?难道是为表哥?

    我表哥想要害死我,我真的应该忍气吞声吗?”李令月有点难过,也有点自责。

    “忍气吞声那说明你还有命在,如果连命都没有了,你又拿什么忍?”杜六叶很理解她此刻的心情。但贺兰敏之的心里早已变态了。只会疯狂复仇,他虽然不敢硬怼上武曌,但从年幼的孩子下手,却易如反掌。

    杜六叶继续说道:“你的外祖母,已经年逾九十,也算驾鹤西去,早登极乐。你不要太难过,如果你实在愧疚,就常来玄青观,为你外祖母抄经祈福吧。

    到是贺兰敏之他多行不义必自毙。但这段时间更要小心,以防他回长安以后还要想办法报得你。”

    “枉我自小对他掏心掏肺的好,想不到他是这样的人。”李令月委曲万分。随后恨恨道:“不知道芷晴那个贱婢去了哪里。”

    “你皇兄派人打听了吗?”杜六叶问道。

    “打听了,只怕不是跟那寥管事有了首尾,而是跟贺兰敏之有了私情。回来的人是这样对我皇兄说的。”李令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