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皇兄派人打听了吗?”杜六叶问道。
“打听了,只怕不是跟那寥管事有了首尾,而是跟贺兰敏之有了私情。回来的人是这样对我皇兄说的。”李令月气得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就狠狠地扔到山脚下,大声道:“这个贱婢,贺兰敏之怎么敢勾引我身边的丫环。贱人。”
“公主快禁声。”杜六叶掩住她的嘴道:“公主细想,贺兰敏之勾引你的丫环,这话如果传出去。对于贺兰敏之来说,大不了被冠一个风流的名声。
而芷晴别人最多骂一声下贱,小小婢女,到最后谁还记得她。但公主你就不同了。你别忘了,芷晴是你的婢女,别人如果说她与人私通那还算好。如果有心人利用这件事说公主殿下与人……最后以讹传讹……”杜六叶话到嘴边,忽然说不下去。毕竟李令月只是个五岁多的孩子。
但李令月已经听得是瞠目结舌,生在皇家,她又哪里不明白人言可畏?
自古以来,平民百姓家的女子都最重名节。而皇家女子了更是万民表率,尚若声名受损。为了顾及皇家脸面,那深宫高墙里可是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李令月额头上已是一层冷汗。
“那怎么办?”她紧紧抓住杜六叶的手。
“最好找到芷晴,再斩草除根。”杜六叶在脖子上狠狠比了一个手势。
※※※
夜色下的长安,在灰暗的苍穹笼罩中寂静无言。巍巍的城墙起伏连绵,亭台楼宇在一片红色灯笼勾细下,若隐若现。
大明宫的甘露殿内。
虽然已是夜深人静,殿内依然灯火摇曳。值夜的宫女内侍皆屏声静气,肃手而立。
武曌歪在美人榻上,望着桌上的一堆奏折,李治病重,时常目不能视。她已垂帘听政多年,许多军国大事就落在她的头上。只是母亲新逝,她理应守孝三年。已有许多大臣弹劾她不守孝道,参与朝政。
将军国大事交给李弘?但是他身子骨也不好,太医说他需要静养。
武曌烦燥不已,这可如何是好?她以手扶额。瞥了一眼桌上还未合拢的一份奏折。
“……武敏之设计欲害吾妹性命……”几个字令人触目惊心。她狠狠的将奏折推翻在地上。“哗啦——”
宫女内侍皆不明所以,吓得赶紧跪了下来。
“母后……”有稚童地呼喊声。武曌一征,立刻调整呼吸。
“母后,你在哪里?”李令月欢快甜糯的声音响起。武曌忙使了个眼色,早有宫女将奏折都悄悄地收了来了。
“月儿——”武曌向李令月招手。“快过来,我在这。”
李令月见到自己的母亲欢心雀跃地扑了过去,抱住她的腰。
“月儿,我看看是不是长高了。”武曌慈爱的摸着她的头,上下打量了她一番。
前次她与圣上回宫,赶到城门口相迎的文武百官众多。她也没有机会好好与李令月说几句话。
“母后,你怎么不早点回来?月儿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母后了。我好想你,也好害怕。”李令月可怜兮兮地眨巴着眼睛,抱着她不停的摇晃。
“月儿乖,不要害怕,母后这不是回来了吗?”武曌将年已五岁多的李令月抱在膝头。“快说说,母后不在的这段时间,你都做了些什么?”
“母后,我每日听夫子讲课。还时常去外祖母家……”李令月说到这里,忽然停住,恐惧地望着武曌。
“怎么了?月儿……”武曌轻轻地拍着她的胸口问道。
“母后,表兄也跟你一起回长安了吗?”李令月抬头,睁着大大的眼睛一团可爱。
“是啊……”
听完这话,李令月却将武曌抱得更紧了。低声说道:“母后,我怕……”
“怕什么?”
“上次,表兄说带我去庙会上买糖绘牡丹,结果出现了好多坏人。他们说月儿已经死了……他们要杀了月儿。”李令月说完,心有余悸的将头埋进武曌衣服,只露出眼睛偷偷打量着外面。好像暗处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野兽,随时会将她吃掉。
“月儿,这件事情,你们有可能是误会你表兄了。”武曌用下巴摩挲她的头。轻轻道:
“他不是那样的人,他怎么会害自己的亲生表妹呢?”
“母后,那姨母和贺兰表姐是怎么死的?”李令月抬起头,一脸认真的望着她。
武曌看着她漆黑的眸子,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仿佛陷入了沉思。半响才道:“小孩子只要快快乐乐的长大就行了,不要管大人的事。也不要听别人胡言乱语。”
许久,母女二人都没有说话,殿中静谧,
只听得见烛台中灯芯炸裂的声音。
第13章 保观策()
许久,母女二人都没有说话,殿中静谧,
只听得见烛台中灯芯炸裂的声音。
“母后,我想外祖母……”李令月呢喃着,似乎快要睡着了。
“我的月儿啊,外祖母年纪大了。总会有离开我们的一天……”武曌哽咽着,温柔地哄劝着她。
“外祖母死后,我连她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母后,我想去玄青观,入观为外祖母抄写经书祈福,祈求她早登仙乐。为外祖母尽孝;也替母亲分忧。”李令月的大眼睛蒙着一层水气。
武曌眼前一亮。如果让太平公主出家为母亲守孝呢?不就可以堵了悠悠众口了吗?自己也可继续垂帘听政,还能腾出手来,料理贺兰氏簇。
“我的月儿真是懂事。那太好了……”武曌紧紧将她抱在怀中,蹭了蹭她白嫩柔滑的小脸蛋。长长地松了口气,欣慰地落下泪来。
“母亲,我只有一个小要求。”李令月伸出小手指,清澈地眼神,纯净无邪。
“哦?什么要求,你说……”武曌现在只有这一个小女儿,她想到了已经死去的长女安定,她亲了亲李令月的小手。
“我要住在玄青观。”李令月郑重说道。
※※※
“听说了吗?皇后娘娘已经下了懿旨了,说是让太平公主纯孝,为表虔诚有心入道观,替皇后娘娘向已故的鲁国太夫人守孝三年。”
“听说了,上午皇宫里的人不是来颁读懿召了吗?”
“那以后太平公主是真的要住在我们玄青观了吗?”
“那我们以后可以天天见到公主了吗?”
几个小道童一边洒扫庭院,一边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咳……”杜六叶看着她们活泼机灵的样子,不免好笑。
“执事,师姐……”她们有的随黄天师学了太极拳,是为同们师妹。有的因为资质不佳,只能做些粗活。
此时她们看到杜六叶,均放下手中的活计,齐齐站好,施礼。
“嗯,不要再背后议论纷纷了,快点将庭院打扫干净,明天公主殿下就过来了。”杜六叶吩咐道。
“是——”众人应声而动。
这是玄青观后山的归真堂。依山而建,顺石而为,苍木灵秀,曲径通幽。
因离前院较远,是最清静的一处所在。听禅打坐,树下抚琴,最合适不过……
杜六叶转过回廊,看到黄逸云手执拂尘,迎面而来。
“师傅。”她立定,恭敬行礼道。
“无量寿佛——”黄逸云颂了声道号。笑道:“之前还担心周国公不会放过我玄青观,日日提防。没想到现在公主入院,为已故的鲁国太夫人祈福。今天已有禁卫军将山脚团团围住,清扫道场。
有了皇家护卫,怕是连个苍蝇都飞不进来了。到是少了许多后顾之忧。这就是你的保观良策吧?”黄逸云问道。
杜六叶但笑不语。太平公主入观?只怕武曌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吧。这样一来,博个好名声,万众归心,她就更有时间去培植自己的党羽了。
“师傅,如今皇上和皇后娘娘皆在长安,天下太平,你又何需太过担心呢?”
这半年来,玄青观一直平安无事,想必与太子殿下有关。
黄逸云见她目光悠远,点点头,绝尘而去。
※※※
翌日,玄观观四处旌旗招展,两队步甲队组成的清游队,率先上山。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玄青观。
皇后娘娘特赐了引驾仪仗,分别由十二位手执横刀、弓箭的卫队。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公主则端坐在步辇上,由宫女内侍手执孔雀扇、小团扇、方扇、黄麾、绛麾、等组成的仪仗前拥后簇着上山而来。
禁军首领紧随其后,他带着骑兵和步卒,配备有弓、箭、刀等兵器,随行左右。
“天家如此重视太平公主,实是出乎我意料之外。”黄逸云小声对杜六叶道。话毕,就领着众人上前接驾。
“参加公主殿下——”众人高呼。
“免了吧。”李令月坐在步辇上,撩起锦绣绡金的帐幔,朝外四平八稳道。
“谢公主殿下。”
礼毕,杜六叶引着太平公主等人前往归真堂。
禀退左右,只留下两个眼生的大丫环在跟前打点着一切。
见杜六叶打量,李令月忙引荐道:“这是岚雾、岚烟。我母后新为我挑选的贴身侍女。
还不见过杜执事,以后在这里的一应吃穿用度全凭杜执事照应。”最后两句话却是对着岚雾、岚烟说的。
“见过执事。”两名丫环彬彬有礼道。
杜六叶见是武曌拨过来的人,也不敢怠慢,微微一笑算是回礼。
“姐姐,你过来。我为你带了许多好东西。”李令月见没有旁人,向杜六叶招手道。
“这……”杜六叶觉得,李令月毕竟是公主,唤自己姐姐,好似哪里不妥。
“姐姐怎么了,快过来啊!”李令月跑了过来,拉住了她的手。“几天不见,姐姐是要与我生分了吗?姐姐对我有救命之恩,我还想禀告了母后与姐姐结金兰之好呢。”
“这……就不必了。私下无人公主这样称呼也就算了。只是人前还望公主守礼,以免招来非议。”杜六叶额头真冒汗。
“是,姐姐。你看……”李令月兴致勃勃的打开自己随身的小箱子。
杜六叶一看顿时傻了眼,有些哭笑不得。李令月毕竟还是个孩子,只见箱子装着胡人的小腰鼓,玉雕的小葫芦……
虽是做工精致,但都是小孩子玩得玩意。
只见她一边显摆,口中还念念有词:“这是我生辰时,皇兄送的……这是个父皇道的……”
李令月因听杜六叶说她从小就是个弃女,想着她肯定没有玩过什么好玩具。就将自己从小珍藏的宝贝都拿出来了,却见杜六叶无动于衷。她有些困惑。
“姐姐你不喜欢吗?”
杜六叶回过神,虽说在唐朝她还只有八岁,但在“前世”已经是名二十三岁的大学生了。她尴尬道:“喜欢,只是这些礼物太贵重了,我可不敢收。小月你自己留着玩吧。”她毕竟是个现代人,不想太拘于礼数。
第14章 拨银钱()
“那好吧,下回我带点姐姐喜欢的礼物。”李令月撇撇嘴,坐在桌边。早有侍女为她们煎上热茶。
“你们也先退下吧,我们说说话。”李令月向岚雾、岚烟道。
这两个丫环看来必定训练有素,并不多问,轻声退出并掩上门。
“姐姐可找到芷晴了?”李令月恢复了镇静审慎的样子。
“还没有,虽然有探子说她就住在周国公府上。但她很少外出,加上周国公府门禁森严。所以,还没有找到机会下手。”杜六叶啜了一口茶,语气带着肃杀。
“姐姐若是找到了她,可否将她带到我面前。我还要将她交给母后处置,母后她好像根本就不相信,贺兰敏之他会害我。”李令月也轻轻地喝了一口茶,连日来她要提防贺兰敏之;还准备出行着装、随行人员,实在太累了。
“可以,我会尽量。”杜六叶放下茶碗。暗暗思量,以你母后的精明,未必不信。只不过想保护你作为孩童的纯真而已。
可是过度保护,人对轻而易举得来的东西,向来不会珍惜。看不见母亲的辛苦,就无法理解。母子之间反而容易离心离德。
李弘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听说她上表为已故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宣城公主和义阳公主求情。希望皇后娘娘放她们出掖庭。
李弘也是,皇后娘娘见他护住太平公主有功,刚奖赏了他。
他却又想进一个台阶,只是,太平公主怎么能与宣城、义阳两位公主相同?亲骨肉与仇人之女的区别,李弘他真的不明白吗?不知他是受何人挑唆,还是想博个仁厚的名声。
只是萧淑妃与武曌当年那可是个不死不休的局面。
如果当年是萧淑妃赢了,说不定现在根本没有李弘、也没有太平公主……
死的有可能是武曌。
李弘却不顾皇后娘娘拼尽性命挣来的荣耀。还对皇后娘娘参与政事颇多怨言。
反正皇后娘娘已是大怒,令太子禁足东宫思过。
此事朝野震动。
“小月,你母后未必不信呢,她既然能当上皇后,居高位,自然手眼通天。你看,你不觉得这次来玄青观,你的护卫增加了吗?”杜六叶再次拿起茶杯,凝望半刻。她怎么忘了,唐朝泡茶,跟现代有许多不同。这茶里放了点盐,幸亏现在已不流行放姜和葱了……
“姐姐的意思是?”李令月思索着。
“那我还偷偷听到,母后不仅不怪罪于他,反而宽慰他。令他建造武氏宗庙,供奉外祖母金身。拨了许许多银钱给他。”说到最后李令月已是气恨地咬牙,拿起茶碗又喝了一大口。
杜六叶失笑,这是最正宗的唐朝茶,还是由公主的侍女所煎。入乡随俗,在别处只怕有钱还喝不到呢。她拿起茶碗,也喝了一大口,仔细回味着……
“皇后娘娘居然还拨银钱给他?”可见武曌还是念旧情的,她是希望武敏之能够有所顿悟,有所改变吗?
“是啊,都没见母后拨那么多银钱给我……”李令月嘟嘴,很是不满。
“小月,钱多了未必是好事。你表兄虽然不仁,但只是碍于你外祖母的情面,你母亲有可能网开一面。端要看你表兄怎么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