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 >

第4章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第4章

小说: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楚了谁家有红白喜事。

    等她理清了头绪,又请守真、守拙等几个年长的坤道下山去做法事。所得不多,却也足够糊口。

    黄逸云还发现,杜六叶经常熬制一些中草药给那些病弱的孩子们喝。不仅如此,她还将药送给山下那些久病无医,家境贫寒老人喝,常常分文不取。

    而且,必定是药到病除。

    黄逸云偷偷查看了药方,发现虽然奇特,却也极妙。她就将冶炼的丹药也拿了出来,让杜六叶保管,只要不浪费,令她可以自行支配。

    自那以后,黄逸云在冶炼丹药的时候常常让杜六叶在一旁帮忙,而杜六叶也每每必语出惊人。

    就这样玄青观的灵丹妙药声名日显,就有商贾员外,甚至宅门府第来求符,求药……

    后来,黄逸云还发现杜六叶小小年纪,却爱关注朝政时事。

    借着赠药,送符的机会与高门府第的各路管事,甚至是有诰命在身的贵夫人关系都极好。

    像这次,之所以能及时向太子殿下报信,也是因为太史令的夫人从中帮忙。不然哪有这么快。

    黄逸云见杜六叶有如此才能,而玄青观经过杜六叶几番经营,如今不仅香火鼎盛,道徒也众多。

    故设一执事。将观中一应大小事务统统交给看起来年仅八岁的杜六叶打理。

    自己本就是个唯道集虚,虚者心斋,纯素之道,唯神是守的之人。

    平时除了潜心修行练道。还遵师嘱,想将师傅许宣平的一套长拳发扬光大。

第8章 落泪人() 
因为师傅已归隐山林,不问尘事。但曾再三叮嘱黄逸云,不要让他老人家的太极长拳失传。

    要说这太极长拳,讲究水至柔,石至坚,阴阳缠绕,刚柔相济。善于使巧力,故不分何式为先何式为后,只要将每式学会,打起来可以相继不断,绵绵不绝。

    既可强身健体,还可御敌。

    杜六叶一见便欣喜万分,吵闹着要学,还给这套长拳取名为——太极。

    黄逸云见这个名字大有深意,还待细问,杜六叶却支支吾吾不肯再说。

    她只好答应杜六叶暂时保留了这个名字,还想着待来日再细细诱她说出原由。

    黄逸云以前只教守真、守拙几个。杜六叶来了后,却带着新收的一些小道童,一起练……

    黄逸云见她们身体日渐强壮,也颇感欣慰。

    ※※※

    此时已是初冬,青色城墙、巍峨的楼宇,矗立在灰蒙蒙的天幕下,虽是大气磅礴,恢弘严整。却全无往日朝气。

    寒风凌冽,似乎晚来欲雪。

    东宫太子府,丫环仆妇皆是小心翼翼步履匆匆。有太医屏声静气地进进出出,听说太子又病了。

    “怎么样了?”李弘扶着额头,有气无力地问道。

    “回禀殿下,只因最近操劳过度,风疾又发……”太医眉头紧锁,低着腰不敢抬头。

    “可有无大碍?”李弘揉着脑袋,不耐烦地打断。

    “回禀殿下,并无大碍。只需按时吃几副药,好生静养就行了。”太医额头上直冒汗,太子这病与圣上到是有几份相像,只怕是从娘胎就带了……

    “行了,退下吧——”李弘一挥手,和衣躺在榻上。

    太医如遭大赦,行了一礼,就谨慎地退了出去。

    “殿下,詹事府少詹事有要事禀报,已在门外候了很久了……”内传轻言细语的通禀,唯恐惹恼了他。

    “就说本王病了,不见……”李弘说完咳嗽了起来。

    话刚落音,又有内传急急忙忙地跑进来,“噗嗵”一声跪下,高声唱道:“启禀殿下,公主已经几日不曾进食了,此刻又在发脾气,吵着要皇后娘娘……”

    “你这个奴才,不见——”李弘说完剧烈地咳嗽了起来,宫女忙递水上前,动作轻柔地替他拍了拍背。

    “更衣。”李弘将手中的杯盏狠狠地撂下,气极败坏道。

    ※※※

    “出去,我不吃,我要见母后……”伴随瓷器着地的碎裂声,丫环们唯唯诺诺小声的赔着不是。

    李弘还没有入后院就听见李令月撕心裂肺的叫喊声,乍进内就见到满地的杯盘狼藉。

    他一挥手,令众人退下,丫环们战战兢兢的从内室鱼贯而出。

    “怎么回事?”李弘怒气冲冲地大声斥问道。

    李令月自从从玄青观回来,就像受了刺激,无论如何也不肯回太明宫的含元殿。

    一定要随自己回东宫居住,想着她年龄小,父母不在身边,兄妹住在一起也有个照应,他就答应了。

    只是近来李弘自己身体也不适。加上政务繁忙,哪有空理会李令月。想着她不过几日就好了。谁知内侍三天两头前来禀告,不是说她不肯进食;就是说她吵闹着要见皇上和皇后。还说她每每用被子裹住头,惊惧交加,不允许别人靠近她……

    李弘见她满面泪痕,双眼红肿,圆圆的小脸都瘦的有些尖了。

    心中一软,怒气已消大半,轻声哄道:“月儿——”

    “皇兄,为何父皇母后还不回来,我要见母后……我要见母后……”李令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喊道。

    李弘看着有些心酸。李令月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从小受尽父母兄长疼爱。不曾受过一丝委曲,更不要说被人挟持,还差点送了命……

    想到这里他又愧又急,想不到在自己监国期间发生了这样的事。他武敏之果真是胆大妄为,是欺负自己地位不稳,年少无知吗?

    他心疼万分,将李令月抱在怀中。

    “月儿,你不要害怕了,如今你已回家。哥哥一定不会放过贺兰家那些败类,一定要为你讨回公道……”说到最后李弘咬牙切齿,因为情绪太过激动,忽然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殿下,您不要再动气了……”他随身的内侍宫女又围了上来。

    “哥哥,你怎么了?”李令月见状,一边伸出小手帮李弘顺着胸前;一边泪眼婆娑地哭道:“哥哥,我想父皇和母后……”

    “月儿乖,不要哭了,我马上写信给母后,叫她们快快赶回可好?”武敏之毕竟是皇后娘娘亲封的周国公,赐姓武,为其母族后人。所以,没有其母首肯,就算他贵为太子,也奈何不了武敏之。

    加上妹妹如今日夜啼哭,吵闹要寻找母后,模样实在可怜。不如写信让父皇母后早日回宫。

    虽说父皇母后看了月儿的模样会难过,肯定还要责备于他,没有照顾好妹妹……

    可作为太子,他人前风光。实际上他现在的身份非常特殊,压力也非常大。加上病来如山倒。如今稍有不慎,地位就有可能不保。身后还有三个虎视眈眈的同胞族弟。

    尤其是雍王李贤……

    他愈气咳得愈激烈……

    正当兄妹二人抱头痛哭,乱作一团之际。又有内侍禀道:“……卫国夫人到了。”

    卫国夫人于昨天就递了贴子,想要到东宫来看望太平公主和太子殿下。

    “快请进来吧!”李弘忙擦干眼泪,令人道。

    不多时,一位白发苍苍,年过九旬,满脸皱纹,身材微丰的老妇人。便在众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了进来。她正是卫国夫人杨氏,因夫家姓武,故又称作武杨氏。

    只见她双眼发青,无精打采。可见整晚都没睡好。

    “老身拜见太子、公主殿下……”

    “外祖母,快快免礼!”李弘道。

    早有宫女将卫国夫人搀了起来。端上锦墩,恭恭敬敬地扶她坐了下来。

    “奴婢拜见太子殿下,公主……”一众奴仆行毕礼,站在旁边。

    “公主……”卫国夫人唤道。

    她话未说完,只见李令月连滚带爬地扑了过来,放声大哭道:

    “外祖母——你怎么才来,表兄他要害我……外祖母救我啊……”

第9章 实可恨() 
“我的乖儿……快起来,地上凉。”只见卫国夫人武杨氏,在一众丫环内侍的帮助下牵起趴地上的李令月。由丫环将她抱上榻。李令月看都不看一眼跪在地上的夕萝。

    卫国夫人武杨氏一边帮她擦眼泪,一边劝道:“我的乖儿不要哭坏了身子。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向你母亲交代啊?”一面向李弘使眼色。

    李弘会意,随即禀退左右闲杂人等。只留了几个贴身心腹。

    武杨氏未语已泪先流,拉着李令月的手,诉道:

    “我的乖儿,你敏之表兄怎么可能害你。自你失踪之后,我们就派了人四处寻你。唯恐你有不测……

    后来,听说你已经安全回到太子府上,我们就放心了。

    你敏之表兄他已经派人查过了,原来是他府上一个不知死活的管事。因喝酒赌输了钱,就想着绑了我的儿,去讹几个钱。你表兄现在已经将他们打得半死。”

    李令月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望着卫国夫人武氏,好似看到了什么怪物一般。

    “外祖母你就相信他说的话?那芷晴那个贱人去哪了?”李令月难以置信地摇着头。

    “我的乖儿,我不信他,我又能怎么办?我一生只有三个女儿。无子为后。长女武顺也就是你姨母嫁给贺兰越石,生下你表兄这个独子。偏偏你姨母带着你的表姐,过逝得早。

    二女儿就是你母亲,还有个小女儿也是个不中用的。

    如果你表兄万一有个什么事,我们武家就绝后了啊……”武氏说完也不顾老脸,就嚎啕大哭起来。

    “要说芷晴那个丫头,也是跟寥管事那贼人有了首尾。如今只怕被打死了。”

    “外祖母……”李令月泪盈于睫,哽咽道:“自问我母后待他也不薄,每每为他封官进爵,可他听信小人谗言,将姨母和表姐的死归咎在我母后头上,暗暗怀恨在心。差点要了我的命啊——祖母。”

    “我的儿,你不可瞎说,且不说你姨母的死与皇后没有半点关系。再说,你表哥也不是那不明事理之人。不过是那寥管事,谋财害命,勾搭了你身边的丫头想讹几个钱而已。”武杨氏说完哭得不能自已。

    李令月因太过委曲,泪水也像决了堤一般。

    “外祖母你快别这样。月儿……”李弘见这一老一小个个哭得跟泪人儿一样,真不知如何是好。

    武杨氏见状忙拉住李弘的衣袖,高声祈求道:“太子殿下,请你看在你们本是表兄弟一场的份上,再加上老身年迈,又无子孙嗣。你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太子殿下……”

    “不——贺兰敏之是不会放过我的。”李令月高声叫道。

    “外祖母亲,谋害当朝公主,兹事体大,我也不敢善做主张。我看还是写信请父皇母后早日回长安,待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定夺吧?”李弘扶起武杨氏,帮她擦干眼泪,命人重新赐坐摆茶。

    但李令月气得钻进被子里蒙住头,再也不肯出来。

    武杨氏直叹气,哪里还坐得住。只得告辞出宫。

    “公主,你出来吧,可别捂坏了身体……”夕萝一直跪在地上,此刻见众人已经退去。她抽泣着劝道。

    李令月哪里肯理她,气鼓鼓地将被子裹得更紧了。

    “公主,我求你,出来吧。你要打我,罚我都行。公主……”夕萝拉着她的被子,祈求道。

    “你滚开,你为何不死在卫国夫人府上?你还回来做什么?”李令月因身边的丫环与外人沆瀣一气,气得小脸通红,猛地拥着被子,就坐了起来,狠狠地瞪着她。

    “公主,奴婢该死。皇后娘娘曾交代奴婢,不可离开公主半步。但是公主,不知是何人告诉卫国夫人,奴婢煲的乌骨汤好喝。就有人撺掇卫国夫人,让奴婢做来试试。

    没想到……”说到这里,夕萝泣不成声。

    “你出去跪着,没有我的准许,不得起来。”李令月冷声道。

    “是,多谢公主殿下!”夕萝自从被皇后拨到公主身边,还不曾受过如此重罚。但她也知道,只要还愿意罚她,这就表示气消了。她忙退了出去,一声不吭的跪在院中。

    ※※※

    卫国夫人府。

    寿松院中,武杨氏歪在靠窗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个福禄雕花填漆暖炉。望着外面阴沉沉天空,冬风凛冽。院中几棵青松苍翠,两只鸟雀跳跃着觅食。

    室内因有火墙,暖意融融。

    她以手支头,沉思了半响。抬头向当值的大丫环玉榴问道:“表公子呢?这几天可有过来?”

    “没有,听说带着人将冀王府的一个管事的腿打折了。”玉榴一边小心地回答着,一边轻轻地为武杨氏捶着肩。

    “这个孽障,他就不能消停几天吗?每日不给我捅娄子,就浑身不舒服。我这大女儿也是命苦啊,为什么去得那么早啊……”她哽咽着以帕拭泪。

    “老夫人,您快别难过了。表公子他还年轻,不懂事。等他长大了就好了。”玉榴见状也伤心。她接过帕子,帮她擦着眼泪,耐心地劝道。

    “那个叫芷晴的贱婢呢?”武杨氏恨恨地咬牙道。武敏之虽然是他外孙啊,但李令月也是她的外孙女啊。这个贱婢,居然帮着孙子害孙女,主子们年纪小不懂事。她个做奴婢的也不知道劝着点,还煽风点火的。

    并且她这外孙女还是当朝圣上的女儿,她哪里开罪得起?

    突然武杨氏似是想起什么重要的事一般,忙不迭声吩咐道:“快,快,备车马”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玉榴忙问道:“老夫人,这么晚了,你还要去哪里?芷晴只怕还藏在表公子府上呢。”

    “赶快备车,我要去洛阳。快去——”武杨氏急道。

    “老夫人,此去洛阳山高水远的……”玉榴不解,以为她上了年纪的人,难免糊涂。

    “少废话,叫你快去准备,啰嗦什么?”武杨氏一向温和,她发起怒来。丫环仆妇也是忌惮三分。

    “是,老夫人。只是您看今儿个天气晚了。不如等明天早上起来,再从长计议如何?”玉榴小声道。

第10章 魂归处() 
“你当真我老糊涂了是不是?如果不赶在太子书信之前到达洛阳。去面见皇上、皇后。谋害公主,一旦皇上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