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少帝成长计划 >

第6章

少帝成长计划-第6章

小说: 少帝成长计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让刘恒瞠目结舌的是,刘恒原本的封国并不会被收回,而是移封给次子刘武!

    怀着左右不过是滚回代地做王爷的打算,刘恒轻车简行,不到十日间便从代都平城赶到了长安。

    一开始,事情确实如薄昭带回的消息般顺利,朝臣们也都私下拜会了刘恒,隐晦表达了愿为代王鹰犬的意思。

    唾手可得的皇位,却在三天前的那场变故后,彻底离刘恒远去

    现在,刘恒脑中已完全没有对那九五至尊之位的向往;他只求刘弘能大发慈悲,放过他的母亲,以及妻、子。

    饶是如此,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过去三天里,朝中众臣没有任何一人登上代王府的门槛,几天前还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周勃陈平,也消失在了各自紧闭的家门中,其门房言称家主抱恙,闭门谢客

    更让刘恒胆战心惊的,是刘弘也没有召见他!

    或许在寻常百姓中,这意味着或许可以置身事外;但作为刘邦的亲子,刘恒对这种情况再清楚不过了。

    韩信最开始被吕后囚禁的几年,老爹刘邦也是对韩信不闻不问,全当这人没存在过!

    回想起少年时跟在父亲身边的时光,刘恒嘴边的苦涩更深了些刘氏子孙,但凡还有救,长辈就必然会严厉训斥;若是没有被训斥,就证明被放弃了

    虽然刘弘比刘恒小至少二十岁,但老爹刘邦生前说得很清楚:先君臣,后长幼!

    一杯醇醪áo下肚,随意抹把嘴,将酒樽随手扔在地上,刘恒便靠在塌沿,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不片刻,便有一位目光混浊,约莫二十岁出头的妇人,在侍女的扶持下来到书房内,见刘恒这番颓废的模样,只好悄悄解下身上的粗麻披风,盖在了刘恒身上,随即坐在刘恒身边,唉声叹气起来。

    此时的酒本就度数不高,再加上心中郁结,刘恒本就睡得浅,听见这一声声哀叹,缓缓睁开了眼。

    “呃是窦姬啊”

    扶额坐立起来,刘恒轻轻拉过妇人的手,柔声道:“巫医不是交代了,爱妃之病当多闭目歇养,怎的还乱跑?”

    那妇人闻言嫣然一笑,抽出被爱郎拉着的皓腕,轻抚上刘恒的脸颊,满脸心疼道:“王上已有数日未安歇,妾身担心王上”

    闻言,那股颓然再度爬上刘恒的脸,方才的柔情蜜意也顿然消逝。

    妇人见此,只好微微摆摆手,示意身旁侍女退下,再度拉过刘恒粗糙的双手。

    “王上可是在担心,县官因前时之事降罪吾家?”

    刘恒猛然抬头,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捏住妇人的手腕:“寡人记得爱妃入代之前,曾于长安侍奉于太后左右,当是见过县官的?”

    妇人却是一愣,呆滞道:“妾在宫中时,县官年不过四岁”

    刘恒却是不管不顾,抓在妇人手腕处的力道更大了些:“那爱妃可有故旧仍在宫中,可代为通传??”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刘恒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找机会见刘弘一面,卖惨也好,倚辈也罢,必须要把家人的性命保下来!

    除此之外,他别无所求。

    见妇人微微摇了摇头,刘恒心中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无力的躺回卧榻之上

    书房内就这样沉寂下来;浩大的代王府中,除了几只寒鸦的哀鸣外,就只剩下一阵低沉的妇人啜泣声。

    王府大门外,一总角少年正托腮坐在石阶之上,抬头望着空中的皓月。

    “大兄快回屋休酣啦阿姊该怒啦”

    就见一更年幼些的小正太,正费力的迈过高槛,奶声奶气的冲石阶上的少年招呼着。

    少年却是头都没回,敷衍道:“就回,就回”

    话音未落,少年耳边就传来一声沉闷的撞击声,回头瞥了一眼,少年只好无奈的站起身,来到跌倒在门槛处的小正太面前。

    “唉,阿武啊”哀叹着,便由腋下一把扶起小正太。

    起身后的小正太却只是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紧咬下唇以按捺哭意,糯糯道:“大兄不回屋,阿姊会斥阿武的”

    少年却是无奈的蹲在了小正太面前,轻轻替小正太吹着擦破皮的手掌,嘀咕道:“阿武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小正太却是一撇嘴,鄙视道:“大兄不也才八岁”

    话音未落,就见少年双目一瞪,小正太赶忙住口,低头看着被少年轻吹着的手掌。

    “阿武乖,先去睡,大兄还要等舅祖归府。”

    小正太见少年目光坚毅,只好点了点头,旋即学着少年方才的模样奶声奶气道:“唉大兄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少年被弟弟这幅憨态可掬的模样逗得噗嗤一笑,便从腋下微微托起小正太,将他抱进高槛之内:“快回屋,阿姊若是问起,就说大兄在书房陪父王。”

    “诺”

    微应一声,小正太就迈着小短腿,扭扭晃晃朝着府内跑去。

    少年轻笑着摇了摇头,转过身,还没来得及坐回石阶上,身后就传来一声令他毛骨悚然的喊叫声。

    “阿姊大兄在府门外观月,骗阿武说要等舅祖还教阿武骗阿姊说大兄在父王身边”

    少年面色陡然一黑,着急忙慌朝府内跑去:“阿武!!!”

    ps:别杠啊特地查过了,此时的月亮还真就叫月,太阴是淮南子之后才有的说法,而创作淮南子的淮南王还得过一年才出生。至于别的花里胡哨都是到了唐朝之后,诗词里出现的抽象派比喻。

 第0013章 常朝前夕

    独自一人站在宣室殿外的瞭望台边,刘弘俯瞰着夜空下的长安城,不由心旷神怡。

    整个长安城内,除了紧邻东宫墙的尚冠里灯火通明外,便只有城墙上星星点点的篝火点亮了夜空。

    那一堆堆篝火,隐隐将汉长安城的轮廓勾勒出来,形成一个丝毫不符合建筑美学的斗字形。

    在刘弘身后,老太监则安静的躬立一旁。

    在送走曹岩之后,刘弘终于知道了老太监的来历。

    清河郡人,年四十二,父母饿死在楚汉争霸时的战乱之中,老太监无以为生,只好净身入宫混口饭吃。

    高祖刘邦驾崩之后,吕后记恨戚夫人争宠,恨屋及乌,想要弄死曾经险些取代刘盈储位的赵王刘如意,便召其入长安。

    刘盈得知了母亲的打算,便亲自出城迎接幼弟刘如意,随后出则同车,入则同塌,片刻不离刘如意左右,以护其周全。

    有一天,刘盈约了几位宗室长辈去打猎,年幼的刘如意没能早起,就被留在了宫中睡懒觉;吕后得到消息后,赶忙派了两名贴身侍宦前去,喂小刘同学喝下了一杯毒酒。

    等到刘盈打猎归来时,小刘如意早已死去,尸体都快僵了

    此事虽没相传至民间,但朝中之人多少有些耳闻;刘弘也曾在后世某一本不记得书名的史书上读到过此事。

    但在得知老太监的底细后,刘弘很是吃了一惊那件事的后续,简直让人对仁弱的刘盈刮目相看!

    出于孝道,刘盈没敢前去质问母亲吕太后,只好问留下来照顾刘如意的宦官们:究竟怎么回事?

    见留守的宦官都低头不语,刘盈盛怒,干了一件十分不仁弱的事。

    当日轮值未央宫的宦官,全部杖杀!

    其母吕雉被刘盈的举动着实吓了一跳,便在吃饭的时候试探道:赵王死便死了,吾儿何必牵连那么多无辜的内宦?

    仁弱的刘盈笑意盈盈的抬起头,恭敬的回答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这件事之后,吕后对皇帝儿子起了芥蒂,出于监视的目的,便借口未央宫内宦不足,派了一批宦官前去,名为照顾刘盈起居,实则是替吕后监视刘盈。

    老太监,就是那帮前去监视刘盈的宦官之一。

    在被母亲做出来的人彘吓得怀疑人生后,刘盈心中的踌躇壮志顿然消失,年不及冠而整天沉迷酒色,最终成功把自己作死,享年二十三岁

    出于这个惨痛的教训,吕雉便从那伙负责监视刘盈的宦官中,选了最得力的几人,派到刘盈的长子新皇帝刘恭身边,任务只有一个:但凡有狐媚子敢往小皇帝身上贴,就直接往死里打!

    而在那个名为“替母亲监视儿子”的任务中,因为包庇刘盈到处乱来而被吕后抛弃的老太监,则在刘恭继位后,自发来到刘弘身边,看顾少主存保阳气。

    从老太监嘴中得知这些宫廷密辛后,刘弘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老爹牛批!

    果然,刘邦的子孙都不是什么善茬!

    可惜的是,刘弘依旧没能知道老太监的名字;在被问及名讳时,老太监口称残缺之身无颜面会列祖列宗,不敢复用祖讳,以污家祠。

    无奈之下,刘弘只好学着后世某知名作者,给老太监起了个新名字:王忠。

    被赐名便是确立了主仆关系,王忠自然是喜极而泣,谢恩谢的头都快磕破了。

    但刘弘此时,却是没有精力去想这些事了。

    明日早朝,他将面临两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解决:诸侯大臣共诛诸吕的事,究竟该如何定性?

    原本的历史中,这本来是一件事,但在刘弘活着回到未央宫后,这件事就变成两件事了,即诸侯大臣共诛诸吕,以及诸侯大臣共诛刘弘

    在还没能适应新身份的时候,刘弘下意识的将第一件事排除了共诛诸吕当然是正确的;只是原主被逼杀这件事需要考虑如何处理。

    现在这种局势下,其实刘弘地选择也不多:要么当做那件事没发生,要么只诛首恶夏侯婴,及刘兴居。

    如果当那件事没发生,那刘弘才立起的些许威严就将荡然无存,他就将变成一个泥塑雕像;但会最大限度保证朝局稳定,可以为刘弘赢得足够多的时间苟发育,筹谋将来。

    诛首恶,则定会让其余人兔死狐悲,从而产生一些未知的隐患;但手段尚还算强硬,可以很大程度上赢取军心、民心,和一些墙头草的暂时性呐喊助威。

    权衡利弊之后,刘弘决定采用后一种方案比起朝臣们随时会消失的纳忠,军队的支持无疑对刘弘更重要一些。

    但现在,刘弘反应过来,诸侯大臣共诛诸吕之事,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处理。

    如果诸侯大臣共诛诸吕是正确的,那刘弘就面临着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吕后到底是对是错?

    封建时代的政治就是这样,一个人错,那一切都是错的,一个人对,那哪怕是把天捅个窟窿也是女娲在世。

    如果吕后是对的,那杀了吕氏全族的朝臣就是错的!

    若吕后是错的,那更恐怖:在以孝治天下的汉室,身为孙子,刘弘居然让祖母变成了错的人?

    在汉室,再没有比这更严重的罪名了不孝!

    仔细考量过后,刘弘得出结论:首先,吕后必然是正义伟大神圣的,不然刘弘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其次,为了赢得大部分朝臣的支持,亦或哪怕是中立,也要保证吕氏全族除吕后外,都有罪!

    只有这样,才能替杀尽吕氏子弟的朝臣们擦干净屁股。

    至于什么样的罪过,才能保证硕大一个吕氏宗族悉数有罪,哪怕是襁褓中的幼儿都必须死?

    刘弘心里早已有了答案。

    但他还缺少一样东西,或者说一道程序。

    缓缓回过身,刘弘对王忠问道:“传国玉玺安在?”

    王忠略一沉吟,开口道:“陛下归宫之后,代王便遣代王相至未央宫,前来归还传国玉玺。”

    刘弘点了点头,玉玺在手上,程序就完成了一半。

    至于剩下一半

    刘弘从怀中取出一张小布片,看着上面写着的撩撩数字,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公元前180年冬十一月十九,月亏,无云,繁星当空。

    ps:嗯这次不是科普,是我有个不情之请想让大家帮忙。

    好羞耻的感觉

    那个

    如果各位看官有推荐票这种东西的话,劳烦各位点一下手机屏幕,给我投一下,毕竟第二天就没有用了

    感觉老脸都要丢没了

    不是本人不是本人,我是佐吏的弟弟佐助!

 第0014章 开局不利

    次日天还没亮,刘弘便强打精神从榻上爬起,简单洗漱过后,喝下王忠递过来的汤药,便在铜镜前坐下,任由宫女替自己打扮着装。

    说起来,这还是刘弘头一次看见自己现在的容貌。

    即便是在昏暗的油灯下,那张俊俏的脸都显得异常白嫩,近乎病态;浓眉下的眼角还沾着一粒没擦净的眼屎;鼻梁还算高挺,略微干裂的嘴唇上几乎没有血色。

    在十二旒冠被轻放上刘弘头顶束起的丸子头之上,并将固定用的细绳系紧于刘弘脖颈下后,这张俊俏中略带些阴柔的脸看上去才精神了些。

    随手擦下眼角,刘弘站起身,双臂平展,等待着宫女替自己穿上挂在镜旁的那件玄色龙袍。

    而一旁的王忠却是双目圆睁,目不转睛的盯着正为刘弘穿衣的宫女。

    在龙袍刚被披上刘弘身上的一刹那,王忠便走到刘弘身边,将试图替刘弘系腰带的宫女粗鲁的推开,亲自替刘弘规整着身上龙袍。待等刘弘着装完毕,又躬身倒退回一旁,继续警惕的瞪着殿内的宫女们。

    刘弘倒是没注意到这些,他此时的注意力,已经全部集中在镜中的自己身上。

    汉服华章,即便是在刘弘这个后世人看来,也是相当俊美。

    蚕丝缝制的外袍衣领处,是两条由金丝密缝而成的龙;白色里衣从外袍宽大的深裾间稍稍探出衣襟;右开的衽rèn庄严的宣示着汉人的自豪礼仪之邦,衣冠上国!

    微理一番衣襟,刘弘满意的点了点头,满脸正色的向着殿外走去。

    今天,注定会是艰难的一天。

    王忠则是默默抱起了刘弘遗忘在榻边的白蛇剑,小碎步跟上了刘弘地步伐。

    余光瞥见王忠怀里的剑,刘弘微微侧身,看向王忠眼眸深处。

    只见王忠若无其事般微微躬身,轻声道:“奴婢自作主张,替陛下将高祖皇帝剑带上了”

    刘弘嘴角不自觉翘起,继续向长阶下停着的御辇走去。

    “午后将高祖皇帝剑送到少府,令少府工匠养护一番。”

    “诺。”

    一步步走下长阶,刘弘脸上尽是满意的笑容。

    只有聪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