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

第15章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第15章

小说: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来,裴小郎君也正好可以担负起抄录整理天诗之职责。”

    “不不不,草民实在不是当官的料。”裴绍卿赶紧推辞,“三位阁老的好意心领了,但无论职官还是散官,草民都不是那块料。”

    武则天根本没把裴绍卿的推辞当真。

    沉吟了片刻,武则天道:“那就这样,实授从六品上著作佐郎,再授从五品上文散官朝请大夫,整理抄录天诗之余再到弘文馆读书。”

    “天后。”裴绍卿急了,“草民不想当官。”

    “怎么?”武则天皱眉说道,“嫌官阶低了?”

    “不是这个意思。”裴绍卿道,“草民真不想当官。”

    听到这,刘仁轨等三人暗暗纳罕,这可奇了,别人削尖了脑袋想当官,这位倒好,给他六品官当居然还不要。

    而且还不似作伪。

    看到裴绍卿坚辞,武则天忽然有些生气。

    “你对当官就这么避之不及?”武则天气道,“你是在担心什么吗?”

    裴绍卿心说,这不是废话么,我当然担心了,当官哪有这么好当的,累成狗不说,一个不小心还有性命之虞。

 第32章 守捉司

    裴绍卿是读过资治通鉴的。

    所以他知道大唐的官场生态是很残酷的。

    太宗年间还算过得去,到高宗武周年间,贬官流放几乎就成了常态,几十年间几乎就没有不被贬官或流放的官员。

    苏定方牛逼吧?薛仁贵牛逼吧?

    照样一个被贬,一个流放象州。

    还有李绩,战神一样的存在,照样被贬。

    再还有狄仁杰,这样的大忠臣,也是多次遭到谪贬。

    而且现在还不到最残酷的时候,等到周兴、来俊臣这两个家伙登场,大唐的官场才真的是人人自危,那真的就是官不聊生。

    一句话,唐朝的官是很难做的,武周的官尤其难做。

    但是这样的话当然不能明着说,否则就是在打武则天的脸了。

    “没有没有。”裴绍卿矢口否认道,“只是草民自幼长在合川守捉城,跟那些守捉郎厮混久了,身上难免沾染了自由散漫的习气。”

    “所以,实在是受不得官场的规矩。”

    “与其到时候办砸了差事惹天后生气,”

    “倒不如趁现在就跟天后把话说清楚。”

    “是吗?”武则天目光冷下来,沉声道,“真是因为自由散漫惯了?真是因为受不得官场上的规矩?怕是还有别的原因吧?”

    裴绍卿感到很无奈,武则天毕竟是武则天。

    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知道他是怕麻烦也怕受牵连。

    当下裴绍卿索性心一横,说道:“既然天后都看出来了,那草民也就直说了,草民不只是怕受约束,而且还怕麻烦,更怕差事没办好被流放什么的,所以还是当个皇商,有钱又有势的,过几天富贵日子的好。”

    刘仁轨三人闻言更加瞠目结舌。

    裴小郎君这等人生理想,有些清新脱俗啊。

    “怕麻烦,差事没办好被流放?”武则天冷笑一声说道,“当官有这么可怕?听你的这话意,我大唐似乎已经是官不聊生?”

    “没没没,草民可没有这个意思。”

    裴绍卿心说就是这意思,但是嘴上却是打死也不能承认。

    “你就是这意思,哼哼。”武则天冷然说道,“你这么畏惧当官,孤偏不如你愿,孤还非要你当官不可。”

    “孤不仅要你当官,而且还要给你一个最难当的职官。”

    “孤也不怕告诉你,就算你是文曲星君所选定的凡人,就算你有献祥瑞的大功,可要是差事没有办好,一样办了你!”

    说此一顿,武则天又问刘仁轨道:“刘阁老,孤要设一个守捉司,统一管理边关各个守捉城的守捉郎,可行否?”

    刘仁轨说道:“古今未有这先例啊。”

    武则天说道:“那孤就开了这先河,可以吗?”

    刘仁轨点点头道:“三王不相袭礼,有何不可?”

    “好!”武则天轻哼一声,又把目光转向裴绍卿,“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守捉司丞,专门负责管理边关各个守捉城,主要就是供输粮饷。”

    “你不是大言不惭说一年能赚上百万贯?”

    “好,孤就给你皇商的名义,但是权力和义务是均等的。”

    “你在享受皇商便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这个责任就是替朝廷担负边关各个守捉城的粮饷供应。”

    “近些年来,守捉城之所以乱象纷呈,逐渐有失控之势,就是因为朝廷用度紧张,粮饷供应不上,但只要粮饷能够重新供应上去,相信守捉城的乱象就能为之一清,裴绍卿,这个艰巨的使命就交给你了。”

    “啊,这样也行?”裴绍卿直接傻掉。

    “怎么?”武则天目光冷下来,喝道,“你可是想抗旨?”

    对此裴绍卿只能在心里说一句,我有一句p,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刘仁轨问道:“天后,这个守捉司归属哪个省寺?属员又该如何分派?还有司正、司丞以及一应属官员额为几人,又定为何品级?”

    武则天说道:“守捉司暂时就司丞一人,属官以后再说。”

    “啊?”刘仁轨等三人便立刻愣在那里,这是几个意思?

    整个守捉司就裴绍卿一个司丞?连个吏员也不给安排吗?

    武则天又道:“至于品级,就比照左右诸司员外郎,定为从六品上吧,至于归属,就暂时归在翰林院下。”

    “归翰林院?”

    刘仁轨闻言又愣了一下。

    不过仔细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这守捉司多半是个因人而设的临时机构。

    所以归属于翰林院之下,再是合适不过。

    裴绍卿自己也愣了下,翰林院?这可不是个一般的机构。

    依稀记得,翰林院是培养储相的机构吧?好像还有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潜规则?武则天这是要把他当成宰相培养?

    裴绍卿的脸便垮下来。

    这可真是要了亲命了。

    宰相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武则天的宰相尤其不好当。

    当下裴绍卿一咬牙就准备拒绝。

    然而没等裴绍卿开口,武则天就先说道:“裴司丞,孤不妨告诉你一个消息吧,就在太平遭绑架之后,政事堂就连夜讨论了关于守捉城的问题。”

    “几位阁老一致认为,鉴于各个守捉城越来越成为藏污纳垢的所在,各城守捉郎更每每潜入两京以及地方各州县,绑票勒索,甚至于杀人放火。”

    “此等行径已然严重威胁到两京及地方州县的治安。”

    “所以朝廷已经准备裁撤各个守捉城,所有守捉郎及家眷自谋出路。”

    “啊?”裴绍卿闻言便立刻傻在那里,裁撤守捉城?那岂不是说,合川守捉城三千多口子立刻就要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跟崔九分开之前,他还保证过要让大伙过上好日子。

    结果倒好,合川守城捉三千多口转眼就要无家可归?

    霎那之间,裴绍卿眼前就浮现起一张张熟悉的脸庞。

    把他从四面漏风、冻成冰窖的破窑接到自己家中的崔九,给他端上记忆中最难忘的一碗热汤饼的九婶,宁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把唯一一张胡饼让给他的崔二郎,还有……还有拖着鼻涕虫、像小尾巴似的跟在他身后的十娘。

 第33章 守捉三十年

    不只是崔九一家。

    还有教他做陷阱的秦四叔,还有秦四婶,还有秦十九郎……

    还有教他打鼓的公孙大娘,还有教他刀法的萧十四叔,还有教他们这些守捉郎小崽子读书认字的崔老夫子……

    合川守捉城有太多他的记忆,那是他生活了十三年的家乡啊。

    如果合川守捉城真被裁撤了,他就再也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啦。

    更糟的是,守捉郎的日子已经够艰难了,如果被迫背井离乡,生活就更难,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在颠沛流离的迁徙路上?

    尤其是嗷嗷待哺的老幼妇孺。

    这样的结果不是他想看到的。

    这些可都是他的亲人家人啊!

    有那么一瞬间,裴绍卿怀疑武则天是在诈他。

    因为历史上并没有这么一出,记忆中守捉城并没有遭到裁撤。

    但是话又说回来,历史上好像也没有记载太平公主曾遭绑架。

    因为爱女遭到了守捉郎绑架,促使武则天雷霆大怒,然后痛下决心裁撤守捉城,这也是有可能的。

    总之,裴绍卿不敢冒这个险。

    万一武则天真动了这心思呢?

    这对武则天和大唐来说不过是国策调整。

    但对合川守捉城的妇孺来说,却是生或者死的殊途。

    当下裴绍卿叹息一声,说道:“如果我答应当这个守捉司丞,守捉城是不是就可以不被裁撤?”

    “不够。”武则天摇摇头说道,“你还要当好这个守捉司丞,担负起边关大大小小几十个守捉城二十多万守捉郎及家眷的粮饷供应,使得他们不必再为了有一口饭吃而受人雇佣,潜入两京及各个州县绑票勒索甚至杀人放火。”

    听到这,刘仁轨等三位阁老忍不住交换了一个眼神。

    三人心下都有些不解,政事堂没提这茬啊?国库都负担不起守捉城的粮饷,这又岂是区区一个守捉司所能负担的?

    何况守捉司还是刚刚才设立。

    但是三人究竟还是忍住没说。

    他们想看看裴司丞会怎么说。

    他们觉得裴绍卿一定会提出各种要求。

    再不济,至少要争取一部分国库度支。

    然而裴绍卿的表现却再一次出乎他们的预料。

    好半晌,裴绍卿才一咬牙道:“天后,我需要时间!”

    刘仁轨、薛元超和裴炎闻言便是一愣,只是需要时间吗?

    裴炎更是忍不住提醒裴绍卿:“裴司丞,你对守捉制度可能缺乏了解,需知大唐可不只你们合川一个守捉城,而是足足有三十多个。”

    “我知道。”裴绍卿肃然道,“我还知道,将来随着我大唐疆域继续往外扩张,还会设立更多的守捉城,五十、一百个都是有可能的。”

    “那你还……”裴炎说了半句就不再往下说。

    但是意思已经说的很清楚,你知道还敢答应?

    “天后。”裴绍卿又对武则天道,“我需要时间。”

    “时间?”武则天面无表情的道,“你需要多长时间?”

    裴绍卿略一沉吟后说道:“三年!三年之内不能有任何考核,而且我还要拥有调动全国各守捉城所有守捉郎的权力!”

    “三年?”武则天哂然一笑道,“孤给你三十年!三十年内,不会有任何考核。”

    听到这,刘仁轨三人再次对视一眼,原来这才是天后的真正用意呀,高高举起,却是轻轻落下,这根本是走过场嘛,害我们还白担心了一场。

    但是裴绍卿知道,武则天并不是走过场,而是看清楚了问题的本质。

    事实上,守捉城的问题,是伴随着大唐府兵制的崩溃而逐渐出现的,也就是说,要想彻底解决守捉城的隐患,就必须解决府兵制面临的困局。

    要办这样的大事,当然要绵绵发力,三十年都嫌短。

    裴绍卿刚才说三年时间,只是想弄出个阶段性的成果。

    但是武则天的要求显然更高,她想要的是决定性的成果。

    不过话又说回来,武则天未必就真的指望他能够解决问题。

    武则天或许是想借这个办法捆住他,再顺便试试他的能力,事情办成了固然好,事情办不成她也没什么损失。

    政治人物考虑问题从来不会只有一个选项。

    武则天接着说道:“至于调人的权力,百人以下你尽可以自由调动,超过百人,就必须向兵部报备!”

    裴绍卿闻言大喜:“如此,草民领旨。”

    他现在既是官身又是商人,还能调兵,不得了!

    裴炎再次提醒道:“裴司丞,你现在已经是官身,不宜再自称草民。”

    “哦对。”裴绍卿恍然大悟,旋即一正衣冠又向着武则天长揖到地,“臣翰林院守捉司司丞,裴绍卿,谨遵天后懿旨,从今往后定然为天后鞍前马后,任凭驱策。”

    “错了。”武则天轻哼一声,又说道,“是为大唐鞍前马后,任凭驱策。”

    “是是。”裴绍卿从善如流,又说道,“臣定然为了大唐鞍前马后,任凭驱策,还要为天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则天便忍不住嗤的笑出声。

    刘仁轨、薛元超的脸色却一下冷下来。

    裴炎也是以手扶额,这小本家是个马屁精啊。

    武则天又扭头对高凌松说道:“高公公,你现在送裴司丞过去翰林院,顺便将孤的口谕跟刘学士他们宣读一下。”

    “喏。”高凌松恭应一声道。

    又对着裴绍卿说道:“裴司丞,请随咱家来吧。”

    “臣告退。”裴绍卿向着武则天揖了揖,这才跟着高凌松出了紫宸殿。

    高凌松就是个话痨,一出紫宸殿就说道:“裴司丞,刚才在紫宸殿上,您可真的把咱家给吓坏了,敢那样顶撞天后的,也就是您了。”

    完了又好心叮嘱道:“今后可不能这样了。”

    “咱可不能仗着天后的宠信,就恃宠而骄。”

    “多谢高公公提醒。”裴绍卿直接岔开话题,“说说翰林院呗。”

    “说起这翰林院哪,那可真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高凌松边走边道,“里边可是聚集了大唐的不少能人异士。”

    “能人异士?”裴绍卿闻言便一愣,这画风不对啊。

    “对啊,都是各个领域的能人异士。”高凌松扳着手指着道,“比如药王孙思邈,再比如棋圣王积薪,再比如精擅天文、算学的李淳风,李道长。”

 第34章 翰林院

    孙思邈?

    王积薪?

    李淳风?

    他们也在翰林院?

    李淳风应该早已经死了吧?

    裴绍卿感觉脑瓜子嗡嗡的。

    我是不是对翰林院存在什么误解?

    当下裴绍卿问道:“翰林院不是储相用来养望的清贵所在吗?”

    “储相?”高凌松噢了一声又道,“你是说刘学士、元学士他们吧?朝野倒是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