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宫阙有韶华 >

第65章

宫阙有韶华-第65章

小说: 宫阙有韶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鸾斟酌了一下:“那……那就你在的时候请吕太医来。否则王院判与吕太医都时常出入纯熙宫,一瞧就不对劲。”

    “好。”楚稷点了头,转而就笑了,手指一碰她鼻尖,“我哪天不在?”

    顾鸾一愣,脸颊泛了红,别开眼睛不理会他。

    他死皮赖脸地搂着她的肩:“是不是每天都在的?你快夸夸我啊!”

    顾鸾绷着张脸,努力了半晌,还是笑出声来。

    。

    入夜,宫中再一度地归于安寂。这几日后宫因为竹园的案子纷扰不断,流言蜚语此起彼伏,连颐宁宫都不得安宁。

    太后懒得多理会这些事,后来就索性闭了宫门,招些歌舞姬来看歌舞。

    但这歌舞看上一整日总归也累,晚上清净下来,太后竟有了种“浮生偷得半日闲”的感觉。

    她于是屏退了宫女,自己坐在妆台前动手摘去珠钗,从这寻常小事里觅得了几分舒适惬意。

    闻得门声一响,太后从镜中看过去,是她身边的一个嬷嬷进了殿来。

    她近前的嬷嬷共有四位,都要比她还年长几岁,是她嫁进宫时就跟着她的。二十多年相伴下来,主仆间熟得像是家人,太后一瞧她脸上似笑非笑的神情就跟着笑出了声:“怎么,这是有喜事了?”

    嬷嬷行至她身边欠身,笑道:“是有个喜事,也有个坏事,不知太后娘娘想先听哪个?”

    太后垂眸:“那哀家情愿先听坏的。”

    “竹园那日的案子的结了,仪嫔……庶人张氏身边的宫人招出了不少事,张氏自己也认了罪。为着这事,宫人折进去了七八个,皇上下旨赐她一死,这会儿……白绫鸩酒与匕首应是已送去葳蕤宫了。”

    这话的前半截,太后听得心平气和。至了后半截才神色一颤,扭头看向嬷嬷,露出几许讶色:“赐死?这样的绝?”

    “奴婢原也以为让她进了冷宫便罢了,皇上许是气急了吧。”嬷嬷回道。

    “也罢。”太后凝神想想,叹了口气,“从前的倪氏便是留了一命进了冷宫,后头就又闹出了波折。后宫朝堂都是这个道理,不赶尽杀绝总会有后患。仪嫔……”她摇摇头,“他能安抚好允国公府就是了。”

    “是。”嬷嬷颔了颔首,“皇上已下旨晋封欣和县主为翁主,交由皇后抚养,以示对允国公府的器重。”

    太后品着这句话,笑了声:“真是长大了,越来越滑头了。”

    晋封翁主,交由皇后抚养,既是安抚,也算是个质子。

    如此恩威并施,甚好。

    太后又瞧了眼镜中:“那喜事呢?”

    嬷嬷面上的笑意瞬间深了些:“佳嫔娘娘有喜,恭喜太后,又要添一位孙儿孙女了。”

    太后一愕,半晌没敢信:“……这么大的喜事。”她觉得不对劲,“稷儿竟没下旨封赏?”

    她一时想着莫不是帝王多疑,竹园这事他还是疑到了佳嫔头上,以致关系疏离?

    她的儿子可不该那么傻。

    却听嬷嬷道:“说是佳嫔娘娘谨慎,不肯这么早让旁人知道。又想让您高兴高兴,这才遣了人私下过来禀给您听。”嬷嬷说着放轻了声,“奴婢想着,您也会愿意帮佳嫔娘娘瞒着吧。”

    笑意在太后面上漫开,沉吟片刻,更显欣慰:“这丫头真是个通透的。”

    宫妃有孕大多都会谨慎,她当年怀楚稷时也藏了一阵子才敢说出口,生怕说得太早易被人下手,孩子不明不白地就没了。

    可那个时候的太后也是先帝的生母,且母子连心未有嫌隙,她却没想过私底下跟太后报个喜。

    诚然,这种喜不报也罢。不论谁是太后,只要跟皇帝一心,都会体谅嫔妃的这份顾虑。

    但这喜报了,就是在尽孝、在示好,在告诉她这当婆母的,佳嫔心里没拿她当外人,防天防地都不防她。

    太后若不细想这些,只把事情当个添人丁的喜讯来听,心里就舒坦。

    想清这些,心里更舒坦。

    她便吩咐嬷嬷:“你去库里找一找,哀家的嫁妆里有一对尚好的和田玉如意,还有个雕花臂搁,拿去给佳嫔赏玩吧。”

    嬷嬷一滞,面显迟疑:“太后您……”

    “糊涂。”太后从镜中斜睃着她,“旁人问起来,只说是哀家体谅她在竹园一事上受了惊,拿去安抚她的。”

    嬷嬷恍悟:“诺。”

    “去吧。”太后催着她去,却仍无意叫宫女进来帮她梳头,径自接过了木梳,慢条斯理地梳了起来。

    。

    翌日天明,纯熙宫的宫门终于不再紧闭,“消失”多日的佳嫔也又露了脸,规规矩矩地到栖凤宫问安。

    仪嫔没了,舒嫔按资历就排到了右首最尊的位置。顾鸾的座次挪到了左首,与舒嫔相对。

    “佳嫔已故”“佳嫔受了重刑”的消息沸沸扬扬地在宫里传了这么多天,见她毫发无伤地出来,众人的神情多少有些复杂。

    顾鸾全作未觉,只离席朝皇后深福下去,恭顺地解释:“前些日子皇上为着竹园一案烦忧,马是臣妾的,臣妾难逃嫌隙,又恐节外生枝,只得自请禁足不出。是以一连数日未能向皇后娘娘问安,娘娘恕罪。”

    “快起来吧。”皇后一如既往的和颜悦色,“张氏糊涂,害得你与贤昭容无辜受累,能查清案子让她恶有恶报便最要紧,虚礼不必在意。”

    顾鸾落座回去,道了声谢。皇后看看众人,又言:“倪氏在前,张氏在后,可见苍天有眼,胆敢作恶就必遭报应。你们日后都别再犯糊涂了,人都难免有私心,但这私心也当加以约束,别等惹出大祸追悔莫及。”

    这话说得沉肃有力,众人皆搭着宫女的手起了身,福身应道:“诺,臣妾谨记皇后娘娘教诲。”

    这日皇后无心多留大家,离开栖凤宫,顾鸾就回了纯熙宫去。刚至宫门口,就觉院中比平日多了些人,气氛亦有些压抑,她抬眸,即有个宦官上了前,向她揖道:“娘娘,下奴是宫正司的。这……案子虽结了,但娘娘的马素来是杨茂照料,出了这样的事他有失职之过,宫正女官下令……杖二十。”说着他有了些难色,赶忙又道,“女官知道这是一直为您办差的人,一应药品都备好了,娘娘放心。”

    顾鸾听得出,宫正司这是在照章办事之余多有奉承讨好之意,否则大可不必有那末一句话。抬眸看了眼已被押出屋来的杨茂,她道:“你们按宫规行事,罚便罚了。回去告诉宫正女官,本宫没有那么小心眼儿,只要有章可循本宫不会记仇,让她不必这样紧张。”

    “诺。”面前禀话的宦官松了口气,顾鸾复又前行几步,在杨茂跟前停住脚:“忍一忍,回头留在纯熙宫养伤。”

    “谢娘娘……”杨茂垂眸低声,待得顾鸾进了殿,他就被押出了纯熙宫。

    竹园一案至此便算彻底了结。天气很快又冷了一重,转而连下了几场大雪。常言虽说瑞雪兆丰年,可雪时时不停,顾鸾为着身孕也不敢出门了,日日在纯熙宫里又不免闷得慌。

    楚稷看她实在无聊,索性命人将柿子牵到了纯熙宫来,在正殿后头的院子里盖了个马棚。顾鸾一看,这样也好。

    一则柿子养在驯兽司太易让人动手,仪嫔便是摸准了它喜欢吃苹果才先用香致其疯狂、再一路以苹果味的倒流香将它从驯兽司引到竹园的。倘使柿子一直在她的纯熙宫里,仪嫔自始就失了动手的机会。

    二则柿子来了杨茂便也可跟着调来,以免她得宠有孕遭人嫉恨连累得与她相熟的人再吃暗亏。

    又过不多时,入了腊月。

    柿子渐渐对纯熙宫熟了,杨茂也已勉强能下床走动,新一年的柿饼亦在此时做好。顾鸾着人去鸿胪寺递话让杨青得空时可进宫一趟,杨青便挑了个天气晴好的日子进来。

    他进宫时,顾鸾正在廊下温着酒。说来也怪,她原不是个爱喝酒的人,这两天却总想着,又因有着孕不敢喝,只得这样拿小炉温一些,闻闻味道解馋。

    杨青行至跟前见礼,她抬头一看:“你来了。”说罢就让人去取柿饼来给他。

    杨青道了谢,自拿了柿饼来吃。顾鸾又吩咐霜白:“去告诉杨茂他弟弟来了,问他想不想出来走走,若想就过来。”

    “下奴去看他吧。”杨青道。

    顾鸾摇摇头:“他也该出来透透气,没什么可拘礼的。”

    话音未落,余光就见一道枣红的身影屁颠屁颠地从殿后绕了过来。

    柿子近来过得真是太惬意了。纯熙宫不像驯兽司牲畜太多,个个都只能关着。这边就它一匹马,也不见猫狗,顾鸾索性由着它满宫溜达。它通人性,脾气又好,宫人们见了它都高兴,直让纯熙宫里的笑声都多了些。

    眼下它拐到殿前一看,见到久违的熟人眼睛都亮了,立刻就朝杨青走来。杨青背对着它和顾鸾说着话,也没注意马蹄声渐渐凑近,只觉耳边忽而影子一晃,转瞬之间,手中的柿饼就被叼走了。

    杨青吓了一跳,回头看去,柿子正仰头将柿饼吃下去。

    “哎你!”杨青气得瞪眼,“你吃什么柿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柿子固然听不懂这句诗,却看出他在生气,嘴巴一咧,一副幸灾乐祸的面孔。

    “我揍你啊!”杨青作势撸起袖子,柿子见状扭头就跑。跑却也跑得不快,马蹄小步小步地落地,速度不疾不徐,端然就是在逗人。

    就这么一个跑一个追,绕着殿前的院子跑了两圈,杨茂拄着拐从后头过来抬眼看见,咬着牙训斥弟弟:“杨青!你在纯熙宫有点规矩!”

    “它抢我柿饼!!!”杨青气得大吼,“你别跑你站住!”

    院子里旁的宫人早已笑成一团,顾鸾也笑得绷不住,朝他招手:“还有呢,别跟它较劲了,来吃!”

    言毕又吩咐燕歌:“端去大家分分,尝尝看。若是爱吃,来年可再多做一些。”

    燕歌笑吟吟地应了声诺,就端起瓷盘绕着院子给宫人们分柿饼去了。

    楚稷迈进宫门的时候便冷不防地撞见一派轻松,院子里仿佛在开茶话会。见了他,一众宫人赶忙见礼,颇有几个一时间反应不过来手里的柿饼该往哪放,还有一个直接把柿饼都掖进嘴巴里的。

    “……”楚稷神情复杂,边走到廊下拉住顾鸾的手边吩咐,“都回房吃去。”

    众人忙不迭地告退,杨青端着余下的柿饼随杨茂走了。顾鸾随着楚稷进了寝殿,他果然又是立刻回身,蹲下盯着她的肚子看。

    最近他都是这样,对她有孕一事无比好奇,每天都巴不得看出些变化来。

    “哪有那么快……”顾鸾摸摸尚自平坦的小腹,哭笑不得,“你又不是没见过妇人怀孕!”

    “我是见过,但你这个不一样……”楚稷还是蹲在她面前,认认真真又看了会儿,见确是看不出什么才站起身,小心地扶着她往殿里走。

    顾鸾拧着眉看看他:“有什么不一样的?”

    “你这个……”他噎声。

    ――你这个孩子我上辈子没见过,不知是男是女长什么样。

    他把这句话咽回去,笑说:“我总怕你有什么不妥。”

    顾鸾衔笑:“我挺好的,你别这样紧张。”

    “好,不紧张。”他说着扶她坐到茶榻上。榻桌上放着柿饼,他想起旧事,滞了一滞,伸手拿起一个。

    从前,她可不高兴他吃她的柿饼了。做好从来不主动拿给他,他悄悄溜进她院子里,她还要说他偷吃。

    小气鬼,一把年纪了还计较这口吃的。

    楚稷边想边咬下去,心里又说:吃你两个怎么了!

    伴着几阵寒风,年关一天天地近了。自腊月十五开始君臣都不必再上朝,宫中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了过年的事宜。尚仪局照例备下了洒金的红纸以便皇帝书写福字赐给妃嫔朝臣,这些东西原都是送到紫宸殿,楚稷又着人尽数拿到了纯熙宫来,厚厚一沓压在榻桌上。

    顾鸾伸手比划了一下,足有一乍之厚。每年这个时候她看着这些红纸都觉得手发酸,楚稷再来时她便已备好了热水,水里还配了舒缓筋骨的要汁,好让他写完泡一泡手。

    “……不至于。”楚稷听说她备了这些就笑,边笑边端坐到榻桌前,重重沉息,提笔蘸墨。

    顾鸾无所事事地坐在对面,托腮看着他写。

    头几张写完就送去了太后和皇后宫里,再提笔时,他抬眸看看她,忽而起身出了寝殿,不多时又回来,绕着寝殿转了一圈。

    “怎么了?”顾鸾怔怔。

    楚稷:“数数你这里一共有多少扇门窗。”

    顾鸾:“……”

    最后纯熙宫便从宫门到正殿的每一扇门窗都贴了御赐的福字,连柿子都得了一张“马到成功”,贴在它的马棚里。

    顾鸾看着这一屋子的御赐福字,深感这实在太过夸张。她从前听说过一些宫中传闻,说有些手头不宽裕的嫔妃、宫人会想法子倒卖宫里的东西,其中就以御笔亲书的墨宝最为值钱。

    而她这一屋子的福字,不仅都是御笔亲书,还加盖了玉玺。落到寻常百姓家中,这就是会被装裱起来让祖祖辈辈供奉的东西。

    若她真有心去卖,怕是立时就能家财万贯吧。

    。

    再过几日,除夕终是到了。六宫上下仍是自清晨便忙了起来,顾鸾先去向太后问了安,又去拜见皇后。皇后备了茶点邀六宫小坐,除此之外还陆续有外命妇与几位长公主进宫问安,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衬得栖凤宫里一派喜气。

    但其实,嫔妃们并不好与外命妇们多打交道,这样的应酬素来是当家主母的事情,旁人有几句恰到好处的附和也就罢了。

    反倒是从栖凤宫告退的时候,顾鸾退出宫门就见到了和安翁主。和安翁主今日穿了汉装,顾鸾冷不丁地抬头一瞧险些没认出来,倒是和安翁主先笑了,朝她福身:“佳嫔娘娘安好。”

    几个月不见,她的汉语似乎说得好了些。

    顾鸾还了一礼,笑问:“翁主是来向皇后娘娘问安?”

    茉尔玟摇头:“晨起已问过了,现下不过随便走走。”

    顾鸾会意,便与她同行。她身边还跟了个姑娘,与她年纪相仿,看五官也是莫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