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我在大明当暴君 >

第87章

我在大明当暴君-第87章

小说: 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东南这一块,丫的是极度的膨胀啊有木有!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此了。

    他们要更大的权力,例如限制君主的权力,例如大规模开放海贸的权力,例如限制商税等等。

    总之,这里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大明有许多既得利益集团。

    例如勋贵、官员、乡绅和地主。

    勋贵和官员都是权贵阶层的利益集团,他们拥护的是手里的权力。

    乡绅和地主,是生产资料的利益既得者,他们拥护的是手中的土地。

    而东南呢?

    他们的需求是成为大明朝的一个大特区,有特权。

    而这个特区想吸血,又不想给其他地方供养分。

    东南的权力能和平收上来是最好,如果要动武,就必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毕竟,那里的老百姓都是无辜的。

    所以,崇祯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多条线,来抽筋剥皮。

    不急,不要急。

    外面以为的刘宏案已经定案,但实际上真正的好戏还没有开始。

    外面以为的国子监案已经结束,但其实,这才拿到哪?

    昨天,崇祯就给所有大臣出了一个题目,叫做如何看待国子监案。

    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随便写。

    但是皇帝心中已经定了性。

    每一个大臣都要将自己的答案交上来,这就让所有人都蛋疼了。

    这摆明着就是鞭尸啊!

    这摆明着就是让满朝文武发生,继续痛斥国子监这件事啊!

    你看看,这也是帝王手段!

    当然咯,这个题目也发往了南京。

    尤其是南京的礼部,全部要好好写。

    而且现在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韩爌、钱龙锡等人都在猜测皇帝这一次想要借助南京国子监案来打压儒学,扶持新学。

    但是,南京的官员却不这么想。

    南京礼部尚书黄锦则认为,这是北京礼部对南京礼部的一次打压。

    因为始作俑者是温体仁,温体仁的身份就是北京礼部尚书。

    黄锦总结了一点:温体仁想夺权!

    南京礼部虽然只管了南直隶的相关事宜,可是众所周知,南京国子监,南直隶,是大明科举人才的主要供给地。

    北京的礼部一直没有权力来干涉。

    刘宏案表面上尘埃落定,国子监的三十三个学生都关在昭狱中。

    北京和南京至少表面上暂时都还平静,南京的各个官员显然不想引火烧身,暂时装聋作哑。

    倒是最近南京有不少官员开始跟新任的廉政总督察接触,想要拉拉关系,以后好有个照应。

    而正月还有一件大事,将朝堂的注意力全部拉了过来。

    元宵节后,各地的布政使、知府陆陆续续往北京城赶。

    路途遥远的在过年之前就已经动身,例如广西、四川各州的知府。

    一年一度的述职汇报要开始了。

    按照新政的正式称呼应该是每年一度的新政会。

    按照崇祯自己在《国富论》中的说法所说:经济基础一直在发展,对应的上层建筑必须为了适应经济基础而做出调整。也就是说,上层建筑的变革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

    所以,一年一度的新政会,其实就是探讨新政的效果、执行和问题。

    而随着今年新农政的全面铺开,新农政已经完整的走过了两年,崇祯的变革也算是顺顺利利走了下来。

    至少,在按照他的方向走。

    第一个五年计划,应该是可以完成的。

    正月十六日,崇祯看完温体仁的密奏后,便提前召见了几个人。

    一个是河南布政使李岩,一个是湖广布政使邱禾嘉,一个是陕西布政使尹伸,一个是山西布政使赵建极,山东布政使张梦鲸。

    不仅如此,还召见了李邦华和卢象升。

    听完这些布政使关于去年的所有汇报,崇祯颇为高兴。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在正统史书上,王嘉胤等人而起,农民军迅速烧遍陕西和山西,进入河南,一路风卷残云。

    但是,这一切在这三年张凡全力赈灾之后,没有发生。

    这说明,陕西的灾情被稳住了。

    三年,花了三千万两(至少195亿元)。

    按照施凤来报来的明年的预算,陕西的赈灾会减少到600万两。

    而新农政下,山西、山东、陕西、河南、湖广等省份,都在扩大水渠的开凿。

    山西在这两年,开了三条水渠,山东也开了三条,陕西更是开了十条水渠,将黄河的水和无定河的水都往分支引。

    河南也开了四条水渠。

    不得不说,整顿吏治是真的有用的。

    以前那是开一条水渠可能要花个几十年时间,最终无疾而终的,因为钱一拨下去就会没了。

    现在,把钱扔下去,里面肯定还有贪的,至少东西出来了啊!

    不仅如此,在今年农政院强力推行下,这五个省都已经开始建设正规的肥料处理基地。

    不仅仅承包给本地商人在做,为了维稳肥料价格,当地的官府也会制作。

    这些都是新农政的一环。

    在这样的全力推动下,各省今年粮食,比去年普遍增长了30。

    这也是这一次大同镇之灾,山西能定住的原因之一。

    不过,崇祯找他们来,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跟他们说。

 第183章 放权地方,国民生产总值的考核…

    “一、各省的银行必须加快速度落下去,各地要全力配合银行的建设,银行虽然不是各位在管,但朕要你们每个人都背上建设银行的目标,谁完成不了这个布政使的位置也不必坐了。”

    新农政的关键之所在就是重新分配土地。

    许多地主承受不住高额的税,已经相当一部分土地挂出来在卖了,顺天府就是个例子。

    银行的出现就是在帮没有钱的农民来买地,这其实和后世的买房有一丢丢类似。

    而田则是真实的能够产出的东西。

    在新农政时代将银行铺下去,以后的商业时代,发展本地商业,就会事半功倍了。

    但是,崇祯知道,银行真的要推出去,难度是非常大的。

    银行几乎抢了所有钱庄、票号的生意。

    各地开钱庄、票号的都是什么人?

    那都是一个个手里沾血的人,他们不是官府编制,但与各地官员都有关联。

    银行的下沉,都会遇到这些人,所以需要跟这些布政使讲清楚,把目标说出来,让他们强力去往下压。

    这是一场硬仗!

    众人道:“臣等遵旨!”

    “陈子龙,你将今年银行建设的规划给在场的所有人都看一遍。”

    “是。”

    陈子龙手中拿着一堆纸,都是印刷版。

    众人每人一份。

    “诸位一页页看完,记在心里,你们记住,银行关乎国朝未来的兴旺,关乎民生,朕在这件事上没有半点可以商量的余地,谁若是反对,一律杀无赦!”

    众人又道:“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李岩看完河南省的银行规划,说道:“陛下,臣有一个建议。”

    “你说。”

    “银行中都是钱,马虎不得,臣听闻朝廷正在建立新军区,臣以为,地方上的常规军可以跟随银行一起组建起来。一是可以保证银行的安全,二也可以立刻形成有效的编制,三还可以确保地方上的稳定。”

    崇祯笑道:“说得好!你们看看,李大人今年才二十二岁,前年上任,前年政绩就排在了全国第三,今年河南的政绩,除了两京,已经在第二了,仅次于浙江。若是河南有浙江的底子,怕是早就第一了!”

    李岩连忙道:“陛下盛赞,臣愧不敢当。”

    “你刚才说得对,银行里的都是钱,一定要确保钱的安全,要不然大家都认为抢银行简单,岂不是都会来抢银行了。”

    “阎鸣泰,你将你警察总署的规划拿出来各位大人看看。”

    “是。”

    阎鸣泰也是准备了一堆纸的。

    毕竟这年头,跟皇帝开会,不事先准备好东西,是要挨骂的。

    这位爷可不好糊弄啊!

    众人手中又多了一堆的东西。

    大家都仔仔细细看。

    阎鸣泰解释道:“警察总署分为海警、交通警、刑警,分别是护卫海边治安,道路治安和民间刑事治安的。不过,还有一个特殊的,叫武警,是地方维稳警察。每一个州府配置1000人,每一个县配置500人!他们负责维护地方的治安。”

    李岩怔了怔,震撼于皇帝的高瞻远瞩,原来自己能想到的,皇帝已经想到了。

    等众人都看完了,崇祯继续道:“徐大人,将你的水泥制造局的规划也给诸位看看吧。”

    徐光启连忙将手中的纸也都发了下来。

    几位布政使感觉今天接受的信息可真是够多的。

    徐光启解释道:“为了配合水泥路的铺设,在每一个省府都需要建立一个大型的水泥厂,如何建设,我已经写得很清楚,今年就劳烦诸位了。”

    崇祯接过话茬子,将水泥路的整体规划又与所有人说了一遍。

    这就有意思了,今年的任务突然加了这么多。

    还没完,崇祯又道:“朕给你们下放一个权力,让你们自由发挥。”

    众人竖起耳朵听起来。

    “每一个省建立税收体系,以后你们的税收,六成归属省财税,四成上交朝廷。”

    崇祯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

    这可是一次巨大的变动。

    以前是什么?

    以前是中央朝廷一手把控税政收入。

    即各地官府收税,全部上交朝廷。

    若是地方要用钱,就由地方向朝廷申请,拨发。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担心地方拿了钱玩造反的那一套。

    但是现在不同了。

    地方的军政、司法和人事,全部归属于中央朝廷,地方承担的是行政工作,地方保留下来的税,只能用于投入民政建设。

    这是21世纪的双税制。

    即地方要对发展结果负责,结果的好坏,自然与地方财政收入有关系。

    地方要做好自负盈亏的准备。

    这就大大提高了效率。

    不过,地方不能乱收税,因为税法类目都是朝廷裁定的,不是你布政使今天没钱用了,明天就带着一票人去敲人家门的。

    这是行政上的一次重大的改革,这完全是为了迎接商业时代的到来。

    陕西布政使尹伸说道:“陛下,若地方穷困,税收难以为继当怎么办?”

    他说的是陕西的现状,陕西不必其他省,遭受了这几年旱灾,实在太穷了。

    “你问朕怎么办?”崇祯笑道,“这个问题应该是朕问你该怎么办?朕将陕西交给你,权力也给你了,你还来问朕怎么办?”

    尹伸连忙道:“臣知罪。”

    “朝廷现在每年不是给你有扶持么?”

    “多谢陛下。”

    “另外一件事,王永光,你将今年的考核目标给诸位看看。”

    吏部尚书王永光连忙出列,他的纸就厚了不少。

    诸位一张张看完。

    好家伙。

    水泥厂的目标、炼钢局的目标、制造局的目标……

    一大堆新东西,可不仅仅只是粮食生产的目标了。

    例如自行车!

    要啥自行车!

    这张梦鲸就好奇地问道:“陛下,何为自行车?”

    “不必急,等咱们商议完了,朕一人给你们一辆。”

    崇祯颇为得意:“现在北京制造局的自行车制造流水线都已经搭好了,你们都是要去参观的,回各自的省之后,根据各自省的实际情况,看你们是重点扶持香皂类的生活产业,还是想大力制造自行车来售卖。”

    李岩立刻就明白了,皇帝这是打算将北京的这一套,照搬到地方。

    北京有北京制造局,制造了香皂、香水、卫生纸等等生活用品。

    那么河南的开封,河南省官府也可以搞一个开封制造局,自己制造一些,例如也可以选择制造香皂,但也可以选择炼铁去卖,还可以选择制造自行车等等。

    王永光道:“诸位看看生产总值那一行,这就是今年诸位要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184章 真香定律,地方练手(第一更)

    何为生产总值?

    用21世纪的话通俗一点来说,就是GDP。

    为什么21世纪的国家会用GD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大与衰弱?

    自然是有原因的。

    国民生产总值有三种算法。

    第一种:总产出…中间消耗。

    即国民生产总值是各行各业增加值的总和。

    这种算法更偏向于考核一点地方的总产出,是一种比较粗暴简单的考核,适用于产业比较落后的初期。

    第二种: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这就比较细了,已经涉及到社会上好几个层面的事情。

    如果用这个考核,地方官员就会开始关注劳动者的薪酬,企业交的税,还有企业的营业情况。

    一般这种都是一个商业社会有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之后采用的。

    试想一想,李岩的河南省,现在产业结构几乎为零,用这种方法去考核他。

    他肯定一脸懵逼,为了完成任务,他会要求给劳动者加报酬,给企业加税。

    可企业都还没有,加个锤子?

    第三种: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这就更复杂了。

    在落后的农业时代,是很少存在居民真正去消费的。

    农业时代是处于囤货时代,大家一件衣服穿好几年,甚至十几年,一辈子。

    很少会说去买新衣服。

    所以用这种去考核,肯定是不现实的。

    所以,崇祯就只给他们写了一种考核方案,就是第一种。

    这个阶段,就不要搞太多幺蛾子了。

    先考核总量,至于如何把总量堆起来,朕已经教你们方法了。

    粮食是一种,轻工业生产是一种,炼铁炼钢也是,水泥铺路也是,种植棉花、苎麻,生产布料,都是!

    像张凡这种领导,才是合格的领导。

    给任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