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盛唐陌刀王 >

第139章

盛唐陌刀王-第139章

小说: 盛唐陌刀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丛芳显露出醉态哼笑了一声:“我能有什么计策?仅仅有一点儿的小主意,将军可以听,也可以不听。”

    “但讲。”

    “这大石城中驻着第三十四折冲府的三个团,由城使兼押官执掌,如果将军与这位押官关系不错,可从他手上借调一个团的兵力,护送着我们去碎叶,这样即使入城后,突骑施人突然暴怒动手,我们也可以借一个团的兵力刀枪结阵从容退出。”

    赵校尉随即又笑道:“这也不是什么完全之策,如果贺莫达干铁了心要叛唐,一个团两百多人,面对碎叶城中数万敌军,估计也是逃不出去的。”

    李嗣业呵笑了一声,这赵丛芳校尉再也让他提不起半点儿兴趣。他伸手端起酒盏一饮而尽,他从案几前站起说道:“今天吃饱喝足,明日清晨出发,我这就去找这大石城的押官要人。”

    赵丛芳坐在酒案前怔了半晌,他只不过是随便说说,没想到这李嗣业还真去要人,没有都护府军令只能碰一鼻子灰。

    他径直离开了房间,走出馆驿去大石城的城楼官邸处,要求见一见这大石城的军事及行政主官。

    站在门外执守的亲兵朝他叉手后,立刻到城楼中通报。

    片刻之后,城使兼押官亲自跑到门外迎接,颇为恭敬地叉了一记手:“卑职蒙余参见圣使。”

    李嗣业倒是没有想到,身上带着皇命授册还有这点儿好处,见官大一级。不过这蒙余职官上虽与自己同级,但散官他不过是五品的怀化郎将,就算不是圣使,按规矩他也得给自己行礼。

    “蒙将军不必多礼。”

    蒙余亲自邀请他来到城楼上议事厅中,这里倒是光线敞亮,空间很大。十六扇木门次第敞开,外面便是城楼墙垛,可遥望远方的勃达岭。

    “圣使请。”

    李嗣业在台上屏风案几前坐下,蒙余跪坐在下首,叉手说道:“圣使此番该是前往碎叶镇悬赏册封突骑施可汗吧。”

    “没错,”李嗣业双手按着膝盖道:“突骑施黄姓恃功自傲,不服王化,贪得无厌。此次前往碎叶宣旨册封风险颇大,希望怀化郎将能够给我派人,保护本使的安全。”

    蒙余脸上露出几分愕然之色,硬生生地敛住了笑容,低头用公事公办的语气叉手说道:”大石城所处之地位置险要,不可有任何闪失,我城内的三个团也只是堪堪够用。圣使若是有节度使下发的调兵公函,属下自当遵从,若是没有军令,请恕蒙余难以从命。”

    “那我若是有调令呢?”

    蒙余叉手的动作凝固,神情紧张地从指缝中悄悄抬起眼,去看李嗣业脸上表情,似乎想判断出对方语调的真实性。

    他犹疑地说道:“那……就请圣使出示调令。”

    李嗣业从怀里掏出硬笺纸,伸手递出去:“这是调令,你自己取来看。”

    蒙余双手撑住膝盖,倒吸半口凉气,仿佛得到了与预料中相反的判决结果,却又难以置信。他犹豫地从地上站起,缓缓伸出去的手悬浮在半空中,仿佛这张笺纸就是伸在空中赤红的烙铁。

    他最终屏住了呼吸,一把将笺纸捏在手里,双手撑开了神色变幻不定,但终究还是抑制住了那股子狂喜的劲头,肺中憋攒着的浊气沿着鼻息缓缓排出。

    “原来只调一个人啊。”

    盛唐陌刀王

 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调段秀实

    怀化郎将蒙余去看这调令上的人名,确实是他大石城麾下第六团左旅右队麾下什长段秀实。此人好像在军中挺有名,是个不世出的神弩手,不过他就算再有名,也只是一介兵卒,怎能比得上大石城全体军士的身家性命。所以蒙余此刻的想法就是,赶紧打发走眼前这位圣使让他快些上路。

    他立刻招了招手:“来人!”

    一名亲兵来到厅中,叉手领命。

    蒙余把笺纸交给亲兵,对他吩咐道:“这是都护府发下的调令,将段秀实调离大石城,前往龟兹跳荡营,你去把他叫到这里来。”

    亲兵领命而去。

    ……

    大石城第六团驻地,段秀实提着酒坛子站在弓弩靶场上,擘张弩被单手平端起,望山略微朝上,瞄准了远处的箭靶。

    箭靶的前方用红色丝线吊挂着一枚通宝,在风中微微摇晃飘荡。

    他眯上了一只眼睛瞄着,突然扣动手指应声而发,弩箭如闪电般射出,在空中划出长长的弧线,准确地落入到箭靶的红心正中。

    “旅率,我赢了,刚才押的钱也都该归我。”

    披甲持弓站在一旁的旅率咬牙抽动了一下嘴角,对身边人说道:“去检查一下靶子。”

    “喏!”一名兵卒刚要跑过去,段秀实却喊住了他:“韩十四郎,我的弩箭可是有特制记号的,你可别给我作弊给换了。”

    韩十四郎的肩膀哆嗦了一下,回过头来神情发冷地看了他一眼,随即朝着标靶跑去。

    段秀实对此毫不在意,他也最是看不过这些溜须拍马之人。他一边端着坛子饮酒,风格独立自傲,旅率等另一方人站在另一边,与他一人形成对峙之意。

    韩十四郎直接把箭靶给端了过来,小跑到他们面前,挠着幞头有些尴尬地说道:“旅率刚刚射的那一箭,正中靶心,但是没能射中丝带吊挂的通宝钱。段……”他怨念深重地看了段秀实一眼,才把箭靶给露出来,靶盘正中戳着的矢箭头上镶嵌着一枚铜钱。

    “看到了吗,今日的比试也是我赢了,每人五十钱,拿来吧。”

    段秀实好不惬意地伸出了手掌,旅率阴沉着脸把一串铜钱塞到他手心,其余参加比试的人,也都取出铜钱递给他。

    队正满脸煞气地站在他面前,抬起手指怒道:“段秀实!认为你自己有能耐!我告诉你!就算你刚刚立下大功,也跑不脱这大石城第六团!只要旅率还在你的头顶上,你就算升任为队正,日后也照样能把你给撸下来!”

    段秀实脸上带着几分恳切笑容,口气不咸不淡:“多谢队正批驳,你骂得对,但是钱还得给。”

    “好,我给!你别后悔!”

    队正怒气冲冲地从怀中掏钱,抓出一串摔在了段秀实面前的地上。段秀实抬脚一踢一挂,再踢,把这铜钱踢到空中伸手接住,嘿声笑道:”谢过队正了。”

    队正刚要怒而离去,却见旅帅带着一名城使的亲兵到来,那亲兵把手中的笺纸递给他:“都护府给你的调令,押官让你到城楼议事堂去。来自龟兹的中郎将亲自点名见你。”

    旅帅和队正惊愕地睁大了眼睛,真没想到这段秀实时来运转,竟然直接脱离他们大石城,得到了来自龟兹的中郎将的青睐。人生之起伏果然不能以常理来论之。

    段秀实很快来到了城楼议事厅,看见坐在台上的李嗣业,连他们大石城的押官都得恭敬地站在下方。没想到当日指挥他们里应外合的李校尉,如今已经如此高不可攀了,这也验证了他的判断,这李嗣业确实不是一般人。似他这样读书万卷孤傲的从军书生,在其面前也傲不起来。

    “李将军,你要的人给你带来了。”

    段秀实立刻躬身叉手道:“卑职段秀实,见过李将军。”

    李嗣业点了点头:”不错,跟我走。”

    段秀实跟在他身后走出了议事堂,昏黄的阳光照射在城墙道的楼梯上,两人一前一后,各自沉默不言。

    他领着段秀实走进了第八团众人聚集的民房内,这中间有他熟识的人,倒也不觉得太陌生。他也能隐隐感觉到,李将军怕是把参加过怛罗斯夺城的人,全都召唤到一块儿来了,这足以说明这李嗣业重感情念旧。

    刚才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不方便问,这会儿倒是毫无顾忌地问了出来:“我们这是去哪儿,到龟兹去吗?”

    李嗣业答道:“暂时不去龟兹,本将如今为朝廷的宣恩使,即将前往碎叶城汗庭王帐,册封突骑施可汗。”

    段秀实摇了摇头,又倒吸了一口凉气,反问李嗣业道:“我现在回第六团还来得及吗?”

    “想都别想,安西都护府的调令已下,你就老老实实地跟着我,干完这一趟差事后跟我去龟兹。”

    段秀实顿时有一种被逼上了贼船的感觉,接着又叉手行礼,问了一句他关心的问题:“敢问李将军,我们总共多少人去?”

    “我带了麾下兄弟三十余人,押送封赏财物的队伍也有三四十人,总计不足百人。”

    段秀实叉手再问:“将军可有了应对的办法?”

    “办法倒没有,不过是奉上谕宣旨罢了,到时候随机应变即可。”

    “善,为今之计,没有应对之策,才是最好的办法。”

    一帮人面面相觑地看着他二人在这里打哑谜,总感觉很高深的样子。

    李嗣业挥手对众人说道:“今夜都好好休息,明日动身前往顿多城。”

    翌日清晨,大石城的城门缓缓朝两边打开,李嗣业手执陌刀牵着战马走出城门,身后是他的全部班底三十多人。校尉赵从芳意兴阑珊地带着押送车队跟随在最后。

    队伍缓缓渡过城对岸的葫芦河,河水清澈水底均是温润的卵石,人踩在水中堪堪能够淹没膝盖。从这里往北走,草原上有不少这样的河流。

    第三日,他们来到顿多城,这里只驻扎着唐军的一个团,与大石城的三个团同属第三十四折冲府。团校尉亲自出城恭迎,至少要比大石城的蒙余将军恭顺多了。

    李嗣业在城中进行了修整,不必要带的东西全放在城中,留下一个人看守。只能携带铠甲兵刃和衾被出行,携带一个月的压缩饼干和腌肉,虽然他有足够的智慧应对突骑施人,但也必做好轻车简从逃命的准备。

    他们再度出发,沿着唐军过去进攻的路线前往冻城、贺猎城和叶支城。押送的队伍人心惶惶,距离碎叶城越近,兵卒们心中的惶恐也就越重。李嗣业也没有兴趣给他们鼓舞士气,本来就不是去打仗的,只是宣旨和送奖赏,惶恐不过是心理素质太低而已。

    你看人家田珍,明知前方有大凶险,该吃酒该喝肉怡然不惧。

    清晨天色淡蓝,雪山围绕在热海湖水左右,森林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湖面不断向上升腾着雾气,缭绕凝结在空中雾气遮住了湖水。

    李嗣业领着众人在湖边饮马后补充水源,然后继续向北前进,经过佩罗将军城,最终来到了碎叶城下。

    盛唐陌刀王

 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争

    战争的阴云虽然才刚刚散去,碎叶城依旧是丝绸之路上热闹繁华的集镇,来自大食呼罗珊,来自拂菻的商队在此处建立了商号,源源不断地与东方进行商品交易。

    唐王朝的封赏使节队伍来到碎叶城下,押送着满载丝帛铜器的车队形成长列。

    李嗣业身披乌锤甲,头戴翻耳兜鍪,陌刀被他背在了身后,腰间挂着角弓弩,骑在马上缓缓朝着城墙接近。他身后的兵卒们也都身披甲胄,全副武装,腰间配横刀,慎重程度堪比混入怛罗斯城那夜,紧张程度则远远超过。

    突骑施人早已得到朝廷使节前来的消息,特地将南城门打开清扫街道,驱散闲杂人等,所有来往客商都被赶到了其余三个门。

    贺莫达干的三个儿子亲自到城外迎接,穿着交领左衽皮袍骑在马上,身后跟着手执长枪的骑兵方阵。

    他们朝着李嗣业抱胸行礼道:“我们替父汗前来迎接圣使,恭迎圣使入城。”

    李嗣业抬手抱拳:“那就请三位特勤带路。”

    可汗长子一挥手,骑兵方阵分列为两队,把使节队伍夹在中间。押送队伍的兵卒们神情紧张,悄悄握住了腰间的刀柄。三位特勤则骑马跟在李嗣业身后,从现在起,他们就已失去了退路,一只脚踏入了龙潭虎穴之中。

    队伍穿过幽深高大的门洞,街道两旁的土坯房门口站着傻笑的牧民,李嗣业目视前方,每路过一座房屋和毡帐,都有牧民抱胸行礼,给予圣使崇高的敬意。或有孩子奔跑着追着队伍。他们都以为朝廷使者带来的是好消息,但失望之后,谁知道会什么反应。

    距离汗庭王帐越来越近,立于王帐前的白狼皮大纛在东风中飘荡,突骑施人在道路两旁列队仪仗,兵卒们或手执长枪,或以钢刀拄地,看上去颇具威慑力。

    唐军士兵们一面牵着马,押着车辆前进,一面警惕地用眼角的余光扫视左右,判断着对方的实力,猜度一旦双方闹崩后,有几成的把握能够冲逃出去。

    他们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安西军,就算猜测出最坏的结果,还能强撑出气场昂首阔步地往前走。赵丛芳更是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挺胸抬头气势暴涨,宛如前来收租的包租公,随着他起伏的步伐,腰带下方的袍肚发出啪啪的拍击声。

    莫贺达干精神矍铄红光满面,头上的辫子一根根垂在胸前,白色交领袍子表面镶嵌了金纹饰,身后牙旗杆上挂着豹尾。

    以白狼皮做大纛,以豹尾饰牙旗,这是突厥十姓可汗才能有的规制。老贺莫觉得自己这把稳了,把所有配套设施都搞了上来,甚至在汗帐的西方搭建了祭台,一旦敇旨颁布下,他便要杀畜生祭天以告天下。

    他的儿子们也认为父汗圆梦就在今日,况且这些唐军敢堂而皇之地走进来,还敢如此昂首阔步——他们带来的必然是好消息。

    李嗣业拉住马头停在莫贺可汗三丈远处,抬手命众人翻身下马,他也身背陌刀跳下马来。

    莫贺达干心情大好,对着李嗣业抱胸行礼道:“莫贺代表突骑施各部欢迎圣使到来。”

    “莫贺可汗不必拘礼。”李嗣业也抱胸回了一礼,这莫贺并不认识他,更不知道他一年前不过是与他一同出征的安西军中小校尉,也不知他知道后会是什么感想。

    他从背后取下竹筒,里面是册封可汗用的册书,而且是用金漆涂过的仿古风的竹简,以表示皇帝对臣下的重视。不过突骑施人哪里懂得这些道道,更不关系册书的规格,他们只关心里面的内容。

    “突骑施黄姓处木昆部莫贺达干接旨!”

    贺莫立刻带领众人单膝跪地,单手抱在胸前行礼承接皇命。

    “门下!圣德柔远,兵威伏敌,王化教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