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桃放 >

第2章

桃放-第2章

小说: 桃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几个人扮作了平常百姓,或为她的母亲,或为她的父兄,而她是他们口中重病难语四处求医的小女儿。
    一路上穿城过州,在关卡总有重兵严加排查,她亲眼看见有人拿的她画像挨个人对照,不知为何她这个真人站在他们面前时,却无一人识得。她也无法求救,她就被下了药,说不了话外加浑身发软虚弱无力。
    偶尔有一天照镜子她才发现,原来她早已不是她,她的脸被人调换了。
    她现在的样子和以前天差地别,原来她的肌肤娇嫩水润,如羊脂蜜桃色,眉目绝整标致,现在却成了一个掉在人堆里再也寻不出的乡野村姑,肤色粗糙,五官只称得上小家碧玉的清秀。
    她一路上昏昏沉沉的,也不辨南北西东,只觉得越来越冷,他们给她裹上了一件厚厚灰鼠皮的披风,也不见得多暖和。
    终于有一日到了一个人物繁阜的大城,他们就已带着她来到了一个很大的府邸,和一个姓曾的大人一番密谈,给她服了解药,一伙人就扬长而去了。
    那个曾大人对任桃华不同于路上那伙人的爱答不理,对她极是礼遇,言辞客气温和。
    至少她知道了她处在中原腹地,所在的城池是后梁都城汴梁,她问抓她来的原因,曾大人却不肯再说了,只告诉她稍安勿躁,过几日就见分晓。
    曾大人把她安排到一处幽静的院子住下,拔了两个小丫头伺侯她,日常用度饮□□致周到,她的生活水准甚至比在江都家里时还要高上一些。
    这府里下人对她比那伙人的戒备松懈得多,她终于瞅了个机会甩了随身的两丫头,跑出了曾府,不过没跑多远就又被抓了回来。曾大人对任桃华仍是毕恭毕敬的,不过自那以后,对她的自由就颇多限制了,不允许她出她居住的云湖阁,并且在云湖阁门口和周围也布置了不少的守卫,又添了几名身强力壮的仆妇形影不离地跟着她。
    她没有自由,可是别人却是自由来去的。
    曾大人拥有九个小妾和一大群庶子女,偶尔就会冒出来一个好奇的探望她一把,任桃华发现,曾大人海量汪涵,小妾们不只有花容月貌,有珠圆玉润和弱柳扶风也不稀奇,但有五大三粗或瘦小干枯或容貌粗鄙的几只,就不免让人感佩他的多情了,那仪表温文的曾大人一点也不挑食,所谓博采众家不拘一格不过如是。
    时间久了,任桃华就从她们的话里话外听出了音儿,这些妾都怀疑她即将成为第十房小妾。
    她一开始也不相信,曾大人不算老长得也不错,官也做得不小,哪里会看上她现在这个丑丫头模样,可后来陆续阅完了曾大人的繁杂后宫,对曾大人的品味产生了怀疑就难免心有余悸了,她可不想做老十啊。
    于是当曾大人再来探望她的时侯,她就旁敲侧击的问了一嘴,那曾大人却是个在官场上混迹久了的人精,一听就明白了,正四平八稳气定神闲端着茶盏喝着,瞬间那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然后脸色就有点白,他哪敢啊,这是哪来的谣言,传出去还了得?
    曾大人定了定神,就把实情跟她说了几分。
    任桃华听得一头雾水,曾大人说,她过一阵子就要被送入宫,成为后梁皇帝的妃子。她实在想不到何时沾惹了后梁的皇帝,这真是祸从天降,从前想未来嫁入望族官宦人家和几个女人争宠,她都头疼不已,何况是要入宫和三千米分黛抗衡。
    “等皇上从淮水回来,我就会送姑娘入宫。”
    没几天,曾大人终于对她讲皇上回汴梁了,明天一早就会送她入宫。
    任桃华想再不跑,以后一入宫门深似海,怕是再没机会了。
    晚上洗澡时屋内会只剩下一个丫头伺侯她,其它的奴婢会在门口守侯着。
    她指挥染玉把被子铺在地上,染玉不明所以的做了,然后就被她乘其不备用棒槌敲昏,因为铺了背子发出的声音很小,但是仍然惊动了外面的人,有人便出声询问,任桃华装出不悦的声音假装骂染玉笨手笨脚的,外面就没动静了。
    任桃华解了染玉的襦衣换到自己身上,又照着她的头绑了双丫髻,将她放到床上扯被子盖好,又放下了帐子,然后她琢磨着从窗口还是从门口出去。
    还没等她想好,门却砰的一声,被撞开了。
    她大吃一惊,这么快就露馅了。
    她定睛一看,才发现撞进来的并非是曾府的下人,而是一群黑衣又蒙面的人,都手持着兵刃,其中一人迅速的把刀架在她的脖子上,然后在屋里一顿的乱搜,在床榻上找到了染玉,那领头的蒙面人吐出一杀字。
    有人手起刀落,血溅,染玉的人头滚到了地上,任桃华看着那汩汩流血似乎还鲜活着的头,差点没晕过去,这是哪来的一帮屠夫,视人命如割草啊。
    那蒙面人踢了踢染玉的头一端详,说了句错了,不是她,再搜。
    “留活口,问完了再杀。”
    那群蒙面人撤退,只留下了那个把刀架在她脖子上的人。
    “你伺侯的人哪去了?”
    她忽然明白了,这些人是来杀她的,只是她被已被易了一副完全陌生的容貌,照镜子自已都不认得了,连洗脸都洗不掉,曾大人说是那些人留了药,入宫自会给她洗去。现在她又换了丫头的服饰,那些人自然认不得她了。
    她指了指窗子,道,“从那儿走了。”
    那蒙面人道听罢,说了句给你个痛快,举起大刀就向她劈下。
    任桃华闭上眼睛,原来终究难逃一死。
    听得扑通一声后,她睁开眼睛,一身血淋淋的曾府的陈护院出现在她的面前,身边倒下的是那个审她的黑衣蒙面人。
    “走。”陈护院喝道。
    任桃华向外面跑去,一路上触目所及都是血,地上横七竖八的躺着曾府的仆婢,也不知是死是活。她跑出了云湖阁的园子,凭着记忆向西墙的柴房跑去,那处有个狗洞,上次她就是从那儿爬出去,若是曾老爷没发现就不会被堵上。
    前面似乎有人在说话。
    任桃华停下脚,蹲到了假山后,过来了几个人,她捂住了嘴巴。
    “下官没,没说谎,确实在……云湖阁。”这说话的是结结巴巴的曾大人,那个养尊处优气定神闲的曾大人此时声音已是无比的惶恐。
    “那是个假的,再不说,你的儿子小妾全要死。”是那个蒙面人头领略为沙哑的声音。
    “不是,呀……”曾大人一声惨叫,之后没了声息。
    “起火了。”
    他们走远了,任桃华站起来,后面火光冲天,那是云湖阁的方向,任桃华不及多想,继续往西边跑去。
    柴房边的狗洞还好端端地掩在积雪的灌木丛后。
    她扒开了灌木杂物,双膝着地爬了出去,外面是一条长长的窄巷。
    她跑出了窄巷,又进了一个胡同,她专门拣着狭窄的路走,这样就碰不上夜巡的官兵。不过她也看到了好几队官兵跑步着往曾府方向跑去。
    不知跑了多久,她实在跑不动了,才住了脚,倚在墙边坐了下来。
    数九寒天的,北方气温极低,跑时不觉得怎样,这时呆着不动,就觉出冷了。她没力气再动,静静地找了墙边堆杂物的地方,挤了个空隙靠着,先觉得手脚都冻麻了,寒气透过棉衣袭了进来,五脏六腑似乎都直哆嗦,似乎只剩下心口有一点的温度。
    她会死在这里吗?
    她只剩下冷的感觉。
    不知过了多久,身体被冻僵了,她渐渐地意识模糊了。
    醒来的时侯,她发现自已已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有生以来,从没见过这样的破瓦寒窑,房子四面都是凹凸不平又肮脏的黄土墙,也没一样象样的家具,都是陈旧得几乎要支离破碎了的。
    炕上她盖的被子补丁落补丁的,已看不出底色花样。
    见她醒来,一个约四五十岁的蓝花布包头的老妇人挤出了笑道,“大姐儿,醒了?”
    任桃华感激地看着她,“是您救了我?”
    那老妇人流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神情,“大姐儿,是我们夫妇救了你,要不然你也冻死了,我们想请你帮个忙。“
    任桃华道了句大婶请说,人家救了她的小命,且不说结草衔环,这老妇人家里这样穷困,便是不提要求,那真金白银也是该答谢人家的。
    那老妇人笑出了一脸的菊花褶子道,“我们家穷,一个独苗到现在也没娶上媳妇,拿你卖几个钱,你就当报答我们,让我儿子娶上媳妇传宗接代。”
    任桃华差点以为自已听错了,这一惊非同小可,二话不说,就掀了被就下了地,光着脚丫就往外面跑。
    到了门口却推不开,门被在外面拴上了。
    那老妇人又来领她,她不干,便叹了口气,“大姐儿莫怕,待会儿人贩子来了,你要乖乖的,我那个老死头子总想先尝个鲜再卖你,可那就不是那个价了,你要是闹黄了,可就让我那老头子得逞了。”
    任桃华闻言大骇,手脚再也使不出力气来,任那妇人牵了她回去炕上。
    那妇人满意的笑,按她坐在炕沿,一边给她梳着头发一边絮絮的说着话。
    “真是个听话的小姑娘,若不是我那呆儿子一门心思的看上了小翠姑娘,那便把你留下来作媳妇多好,何苦这么折腾。”
    这时,突听外面门响,一个干瘦窄脸的老头和一个满脸横肉五大三粗的汉子进了屋。
    那粗壮汉子一眼看到了任桃华身上,“就是她?”
    那老妇人陪笑道,“正是,这是我的远房外甥女儿,来投奔我,你看我这家穷的,也养活不起,便想把她卖了,也好有口饭吃,别跟着我们挨饿受冻的。”
    那粗壮汉子上下打量了一番任桃华,才道,“这丫头年纪虽小,长相却不出众,卖不到窑子里,只能卖作丫头什么的,可给不上八贯钱。“
    那老头一听就急了,道,“那我开个荤再卖她也是一样。”
    那老妇人一听火冒三丈,啐骂他一句老死头子,转头却对那粗壮汉子扯了个笑脸,“爷,那您开个价?”
    那粗壮汉子给了个六贯五百文的价儿,老头自然不干,那老妇人却一口应承。
    任桃华看了看一脸猥琐的老头儿,赶紧跟着那粗壮汉子走了,丫头就丫头吧。
    老妇人临出门时特地给她蒙上了眼,说是怕她认得家再跑回来,那粗壮汉子笑笑,彼此都是心照不宣。

☆、第3章 长短签

第三章
    汴梁城最近沸沸扬扬地传着,后梁皇帝要五千匹骏马和二个郡去换一名吴国美人,惹得文人士子满腹劳骚气愤填膺,街头巷尾骂声一片。
    在人贩子手中的任桃华也有所耳闻,原来她以为曾大人怕她老想逃回江都,才用这个荒谬的胡话吓唬她,如今看来,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她觉得很迷茫,若不是被劫被卖还被追杀,那她还能回去吗,回去了是不是就被吴主就地起价卖了。
    她是望族的千金,过惯了物质充裕的太平日子,实在没想到有一天竟会摊上这种流亡生活,她最近的经历简直可以写个话本来唱了,还是传奇版本的。
    任桃华和几个卖身的丫头一起,辗转到了卫州,被卖入卫州的一家杨姓大户。
    在杨宅的一间厢房里,她和那几个新来的丫头来拜见杨夫人。
    那白胖富泰的杨夫人打量着她们几个,细细地询问了一番她们的身世。
    任桃华照着她说给人贩子的话又复述了一遍,家里也是书香人家,父母双亡后,被族人侵占了祖产田地,才去汴梁投了亲,却被卖了身;这几个小姑娘的都有一个相似之处,都是识文断字的。
    杨夫人问罢,才对她们说了一番出乎意料的话。
    原来这杨夫人的女儿年方十五,府上一直请了西席教她读书,去年那老先生病辞,又请了一个年纪轻的崔先生,这先生不但满腹经纶学问通彻,生得也是玉树临风貌比宋玉,这杨小姐情窦初开,竟对这崔先生暗种情根,生了一种不该有的心思,长辈们原是不知情的,但不想今年给她议婚,那小姐竟然大胆抗婚,说是此生非崔君不嫁。
    这杨家虽不是望族,也是当地的首富,如何肯让嫡女嫁给个家徒四壁的穷书生,何况这穷书生还有一个疯疯傻傻的母亲和一个药罐子的幼弟。
    只是这杨小姐似疯了一般,寻死觅活的,无奈杨老爷只好寻了崔先生,说了个对策,要给他说一门亲事,那崔先生见此情势也是痛快的应承了。
    杨家夫妇很快就在临县寻了一个家里清贫的良家女子,这良家女子姓俞,父亲是个读书人,自幼也是饱读诗书,称得上是才貌双全,也不辱没崔先生的人品相貌。
    杨夫人把俞姑娘认作了义女,并把她接到了府上,这门亲事很快就定了下来,过了三书六礼,婚礼定在了岁尾。
    坏就坏在这俞姑娘太过貌美,这杨老爷一日饮酒,色授魂消,竟然污辱了这位俞姑娘,俞姑娘开始虽然哭哭啼啼,但是架不住这杨老爷花言巧语和床帏之间的威武柔情,俞姑娘又慕杨府富贵,做了几次鸳鸯后,竟然死心蹋地的要跟随杨老爷做妾了。
    杨夫人虽然生气,但是木已成舟,因出了这等丑事,无法对崔先生交待,便想了个李代桃僵之计,买了几个丫头来冒名顶替。
    杨夫人对她们挑挑捡捡的讲了,很多略去不说,又对她们说了崔先生的情况,人品容貌才学是一等一的好,只是外地来的,没有祖屋田产,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有个疯老母和病兄弟。
    几个丫头听了都是不语。
    杨夫人心中冷笑,本来买你们来,要你们生就生死就死,不过这事是杨府亏了德行,出此下策,才要你们一个心甘情愿。
    杨夫人笑了笑,“这事也要你们自个乐意,我把崔先生请来,你们在屏风后面偷瞧着,指不定就中意了。
    说罢,杨夫人就让人去请崔先生,让她们退到屏风之后。
    大约一柱香的工夫,门声响动。
    “杨夫人。”年轻男子的声音低沉清冷又带着磁性,十分独特悦耳。
    一直心不在焉的任桃华却是如遭雷击,刹那间呆住了。
    那声音虽有了变化,可是对于任桃华来说,这个深入骨髓魂梦牵萦的声音,她是无论如何不会错辨的。
    她把视线移到屏风缝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