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为后-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玮磕头道:“瞒不过圣明天子。”
正嘉微微一笑,问道:“那你回乡后可想明白了?”
郑玮道:“卑将想明白了,还是想为君父解忧,为国尽忠。”
正嘉道:“你还是个忠心的人,且敢为了红颜一怒,也是个汉子,你妻得夫如此,是她的幸运。这回你复出,将来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倒也不负此生了。”
郑玮道:“皇上……”
“怎么?”
郑玮顿了顿,沉声道:“我妻……在那件事后,自觉卑将退官是因她而起,所以一直郁郁不乐,已经在三年前下世了。”
“哦?”正嘉颇为意外,蹙了蹙眉后叹道,“不错,也是个刚烈的女子。”
正嘉跟郑玮对话的时候,虞太舒立在旁边,手心捏着一把汗。
直到现在,正嘉才转头看向他:“你举荐的这个人不错,有才干,也有情义,而且知道进退,内精明而外浑厚,是个明白可用的人。朕喜欢他,就按照你们兵部的意思,派他去北边吧。”
虞太舒悬着的心陡然松了下来:“微臣遵旨。”
地上郑玮也磕头道:“卑将叩谢皇上万岁,鸿恩浩荡。”
正嘉皇帝淡淡说道:“不用急着谢恩,只好生办差事就是了,北军是镇守边防的第一道关隘要塞,马虎不得,你去了那边仔细看看他们安不安分,有没有什么居心叵测之徒,胡作非为之举,统统查明白了,别辜负朕的期望。”
郑玮道:“卑将定不负万岁期望。”
“这样就好,”正嘉突然问道:“你妻子三年前下世,你另娶亲了没有?”
郑玮一愣,又忙道:“卑将并未再娶。”
正嘉笑道:“很好。只要你差事办得好,将来朕做主,再赐给你一房好的妻室。”
郑玮好像反应不过来,竟未答话。
虞太舒低低道:“还不谢恩。”
郑玮忙伏身磕头:“卑将感激不尽,一定赴汤蹈火,不负皇上所托。”
正在此时,外头郝宜进来,含笑不尽:“主子,和玉仙长跟宝鸾公主来了。”
正嘉对两位臣子的时候,一直都是阴阴晴晴,纵然笑也只是蜻蜓点水,乍阴乍阳的。
突然听了这句,脸上却浮现出阳光普照的笑:“是吗,还不请进来。”
虞太舒才放下的心,突然又像是清明时节的纸鸢,飘飘荡荡地又浮了起来。
他回头看了一眼郑玮,却见对方只是木讷似的垂着头,并无反应。
虞太舒又看向正嘉,盼着皇帝许自己跟郑玮离开,但心里却又有另外一个念头,——他不想在此刻离开。
突然听到正嘉皇帝道:“既然如此,你回去打点一下,即刻启程吧。”
虞太舒不知自己该喜该忧,正要起身告退,皇帝又道:“太舒留下,朕还有事问你。”
此时有脚步声响起,已经入内。
女孩子青嫩的声音唤道:“父皇!儿臣给父皇请安啦。”
另一个轻柔的嗓音道:“参见万岁。”
这会儿郑玮正应承了皇帝的话,欲起身。
突然见两人进内,他便转身后退两步。
抬头之时,恰看见了那在身边不远的两道影子。
矮小些的自然是宝鸾公主,女孩子身上披着白狐裘的披风,头上还戴着一顶雪白的狐皮帽子,脚下踩着小鹿皮的宫靴,整个人粉妆玉琢,可爱非凡。
身边那个人,仍是一身道袍,装束是最朴素无华不过的,但只要淡淡地往那里一站,便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正嘉这会儿已经不再留意郑玮或者虞太舒,只含笑招手道:“到朕这边儿来。”
宝鸾起身,跑到了皇帝身边,半是期待地问道:“父皇,这是父皇赐给儿臣的衣物,和玉仙长特叫儿臣穿着来给父皇看的,父皇,好不好看?”
正嘉扫了一眼,却又看向她身后的薛翃,笑道:“好看的很。还是和玉会打扮你。这模样,倒像是小仙童一般了。”
说着抬手在宝鸾的头上作势抚了一下,动作倒是颇有宠爱的感觉。
郑玮在旁边看的很清楚,从薛翃出现的那一刻,皇帝的目光几乎就没离开过她身上。
连他第一次面圣的人,也知道皇帝对于宝鸾公主的宠爱,还不及对和玉的十分之一,或许还是因为和玉,皇帝才对宝鸾这样另眼相看。
在这一刻他竟忘了所有似的,直到虞太舒在旁边轻轻一拽他的衣袖。
郑玮微微震动,忙又后退一步,这才悄悄地转身出外了。
在他迈步出养心殿的时候,身后仍传来皇帝笑意隐隐的声音:“和玉,外头这样冷,你却穿的如此之少,难道不怕害病?还是一颗心都只为公主去了?”
薛翃道:“小道这样惯了的。多谢万岁关怀。”
郑玮听见自己心中沉沉地叹了声,头也不回,出门去了。
门口那陪他而来的小太监接了人,还要送郑玮先行出宫,便先行了个礼,悄声问道:“大人,面圣可顺利吗?”
郑玮道:“很好。”
小太监往殿内瞥了眼,喜滋滋道:“你说巧不巧,先前虞大人还说你没福气见到和玉仙长呢,方才偏偏和玉仙长来面圣,你可见到真人了吧?”
“嗯。”郑玮心不在焉地回答。
小太监又笑问:“怎么样郑大人,你觉着咱们仙长人品如何?”
他的眼前浮现那女冠子清绝的容貌,心里想着的,却是另一个人的音容笑貌,刹那间心中竟有些酸楚的潮涌,于是敷衍说道:“自然是极好的。”
小太监自顾自地唠叨道:“不是奴婢多嘴,实在是仙长的人好,您方才也亲眼瞧见了,仙长带了宝鸾公主来面圣,回想起来,自打薛端妃娘娘出事后,这三年里公主见皇上的次数只怕不超过一只手,之前病的都要去了,也没有人管,哪里有今日这样欢喜体面?这都是托了和玉仙长的福……”
郑玮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问道:“端妃去后,皇上一直不管公主吗?”
小太监左右悄悄,低低说道:“发生那种事,皇上哪里有心情管别的?当初没有迁怒公主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郑玮内心冷笑,本还有些话要说,但这禁宫之中,岂是闲话的地方,于是隐忍不语。
小太监见他沉默寡言,便也不再多嘴。
正要领着郑玮下台阶,突然见一队宫人从养心殿旁转了出来,头前两名内侍,中间四名宫女,簇拥着一位衣着锦绣的丽人,身侧左右跟身后亦有十数名宫女嬷嬷们跟随,竟然正是正宫皇后娘娘驾到。
小太监不敢擅动,忙退后一步恭迎皇后,郑玮见状,就也往后退了一步。
此刻何雅语走到跟前,突然止步。
她看一眼郑玮,便慢慢转过身来。
何雅语道:“你、就是兵部举荐的,要去北军巡边的郑玮吗?”
郑玮并不抬头,微微躬身回答:“正是卑将。”
何雅语上下打量他一眼:“郑大人器宇轩昂,一表人才,果然不错,怪不得能得皇上重用。”
小太监知道这位皇后娘娘的心性,一般的人难以入她的眼。
今儿突然对郑玮这种前途未卜的武官如此寒暄……却令人诧异。
“娘娘过奖。”被皇后夸赞,郑玮却仍是那副略带木讷的表情。
何雅语微微一笑道:“本宫的父亲何老将军统帅北军,镇守边关,若得了郑大人这样的能人,必然如虎添翼。本宫心里也十分欢悦,本宫在此就先预祝郑大人此行顺利,马到功成了。”
小太监听到这里,心中这才回过味来:这何皇后的父亲何贯,是继薛端妃的父亲薛大将军后,统帅北军的人,如今皇帝遣郑玮为特使前往巡边,如果查出个什么不妥来,那么……
怪不得皇后娘娘这样“礼贤下士”。
面对皇后含笑的眼神,郑玮面无表情,他抬眸跟皇后的目光短暂相对,然后惜字如金地说道:“卑将多谢皇后娘娘吉言了。”声音里似有几分飒飒冷意。
第61章
郑玮说完之后; 抱拳行了个礼; 倒退几步; 便同那小太监一起下台阶去了。
何雅语回头看着; 冷冷一笑。身边的心腹嬷嬷低低道:“娘娘; 这个人看着像是个不好相与的,这次皇上又是让兵部直接选的人; 去了北边的话; 会不会对老将军有碍?”
何雅语望着郑玮的背影; 低低道:“北边毕竟是老爷的地盘; 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要是连一个特使都拿捏不了,这些年也是白混了。”
嬷嬷道:“其实主要是看皇上的意思……如果是皇上对老将军起了疑心,想要整治的话; 那就不是一个姓郑的问题了。”
廊下的风极大,吹的人眼珠子都有些生疼。
“皇上一向信任父亲,”何雅语不禁微微眯起双眼:“且父亲向来镇边有功,也无差错; 大概是近来鞑靼人不安分,惹了皇上心烦。所以派人去瞧瞧罢了。”
她吁了口气,压下心头忧虑:“不管怎么样; 先把这消息送到北边; 让父亲早做准备; 别留了把柄在人手里就是了。”
“是。”嬷嬷躬身。
何雅语叹道:“走吧。”
当下带了宫人往前而行; 殿门口的太监望内扬声道:“皇后娘娘到。”
何雅语还未进门; 便听见女孩子稚嫩的笑声,透着打心眼里的欢快喜悦。
多少年了,这还是头一次在养心殿听到这种声音。
皇后有些恍惚,瞬间仿佛回到了三年前,每当她去云液宫或者养心殿的时候,时常会听到两位公主承欢膝下的笑。
当然,那时候在皇帝身边伺候的是薛端妃。
这一声清脆的笑让何雅语一刹那失神,脚下也因此失了分寸,脚尖碰在门槛上,身形一晃。
幸而身边的嬷嬷及时将她扶住:“娘娘?”担心地看向她。
何雅语定了定神:“本宫无碍。”
她抬起头来看向内殿,除了站的最近的身着官袍的虞太舒外。
再往内,便是皇帝坐在龙椅上,身边儿站着一道纤小玲珑的影子,正是宝鸾公主。
而在皇帝的左手边,却是那道黑白分明的道袍身影——和玉。
不知道为什么,当看见这幅场景的时候,皇后心里有极大的不适跟不快,甚至比当初看见“薛端妃”伺候皇帝身边还更难以忍受。
相比较皇后暗藏不悦的目光,薛翃自始至终都没看过进门的何雅语一眼。
虞太舒已经躬身行礼:“参见娘娘。”
宝鸾公主也敛了笑,上前拜见皇后:“宝鸾给皇后娘娘见礼。”
何皇后不得不在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公主不必多礼。你的身子大好了吗?看着整个人精神多了。”
宝鸾道:“回皇后娘娘,多亏了和玉治好了儿臣的病。所以今日特来给父皇请安,本想待会儿再去梧台宫给娘娘请安的。”
“看着嘴甜的。”何皇后笑着点头,又上前向着正嘉行礼:“臣妾参见皇上。”
正嘉脸上的笑,就像是燃烧过后的炭火,剩下了一点点暖不起来的余温。
他向着郝宜招招手:“茶。”
才回头对皇后说道:“你怎么来了?”
何雅语道:“年关将至,宫内许多琐碎之事,臣妾心想着,到底要面呈皇上才是。”
郝宜捧了茶,跪地献上,正嘉接了过来,掀开描金莲蕊白瓷盖碗嗅了嗅香气:“内苑的事,同郝宜齐本忠商议就是。朕没空理会那些。”
何雅语道:“臣妾也知道不该贸然打扰皇上清修……”
“既然知道,就不用说了。”正嘉不等她说完,便打断了。
何雅语怔住。
正嘉却自顾自吃了口茶,又目不斜视地把茶杯向左递出去。
郝宜忙绕过来,跪地要接,皇帝却看向薛翃:“尝尝看,这是用白梅花上的雪泡出来的福鼎贡眉,朕没尝出什么香味来,你品一品。”
何雅语的脸色有微妙的惨然。
薛翃看一眼皇帝,终于接了过来,明明皇帝自己方才饮过了,却让她吃剩下的,这种意味……
在场的除了皇后外,还有虞太舒,宝鸾,难为他居然丝毫不避着人,做的如此坦荡。
薛翃低头吹了吹,蹙眉喝了口:“这老君眉的白茶本来就有一股独特的香气,只怕把梅花的香压下去了,下次可用些淡味无异香的毛尖、雀舌之类的搭配最佳。”
正嘉皇帝望着她,嗤地笑了出来,却又斜睨郝宜:“听见了没有?你这蠢笨无用的奴婢,好好的东西都给你牛嚼牡丹似的糟蹋了,以后有什么事,还要仔细向着和玉请教。”
郝宜忙笑道:“奴婢的确是拙笨不知道这些,只知道把最好的东西给主子,没想到反而糟蹋了好东西,以后一定多向和玉仙长讨教。”说着,恭敬地躬身将薛翃手中的茶盏接了过去。
何雅语被晾在一边,这殿内本极温暖,她却觉着脚底下一股寒气儿冒了上来。
直到皇帝又看向她:“对了,你来的也是时候,朕正也有一件事。朕也知道近来内苑事多,何况有近年关了,皇后只怕分/身乏术,先前庄妃的身子已经大好,宁妃也是个心细的人,不如就叫他们两个帮助皇后,共同协理六宫之事,皇后觉着如何?”
就像是头顶上有一个焦雷打响。
何雅语看向皇帝,一时竟然无法回话。
内宫里有贵妃协理皇后行事,一般是在两种情况下,第一,皇后身子不适,无法料理六宫之事;第二,皇后失德、或者失宠。
但现在何雅语身体强健,又是太子生母,皇帝居然下了如此旨意。
让皇后如何能够正常接受。
沉默中,皇帝阖着长睫:“皇后怎么不说话啊。”
何雅语屈膝,声音带涩:“臣妾、自然是感激皇上体恤之意,臣妾遵命就是了。”
正嘉颔首:“既然如此,你先回去吧。”
何雅语一阵头晕,撑着行礼。
转身之时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那道身影,目光朦胧之际,那道影子,竟仿佛又变成了昔日的薛端妃,且正凝眸向着她冷冷地笑。
何雅语定睛再看,那人却只是“和玉仙长”,且也并没看她,反而只看着旁边的宝鸾公主。
皇后退出了养心殿。
薛翃也垂头道:“皇上想必还有正事料理,小道也先带了公主告退了。”
正嘉瞥一眼始终很安静地站在旁边的虞太舒:“是了,朕差点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