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美人醮-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场磅礴的大雨,气温降低了很多,顾言倾睡得比较熟,只是做了好些梦,一会梦见溪石被蛇咬了,一会梦见沈溪石在战场,到处是血淋淋的残肢断臂,一会又梦见杜姨不见了,信笺石沉大海。
等顾言倾再醒的时候,脑门上沁了一层细密的汗,头也有些疼,天已经黑了,雨还没有停,只是小了一下,淅淅沥沥的,让人无端添了一点恼意。
荔儿问道:“主子,要不要先吃些糕点或喝完羹汤垫垫?”
顾言倾摇头:“沏一碗玫瑰红茶便好。”
她睡得久了,嗓子有些不舒服。
顾言倾这一等便等到了酉时正,没有等到沈溪石,宫里派了个小黄门过来传话,说沈枢相去了外地。
顾言倾听到这话的时候,惊得手里的茶碗都掉到了地上,从溪石出门,她便开始惶惶不安的心,在这一刻终于平静了下来,顾言倾抓住荔儿的胳膊,尽量平缓了声调道:“再去问问那小公公,看可能套出什么话出来。”
正说着,小福儿过来禀道:“这是相爷留给夫人的。”
沈溪石接过来一看,是一个荷包,看着有些眼熟,倒像是昨夜大皇子给她的那只,当时被溪石接了,她也没要过来。
顾言倾打开荷包,发现了一枚龙形白玉佩,不由一怔,这玉佩赫然是那日在广元寺后山上大皇子给她的那一枚,荷包里还有一张小纸条,上头只有三个字:西北,安。
字迹潦草,却是溪石的字,想来溪石走得匆忙。
“西北”,顾言倾隐约觉得是杜姨那里出了事,只是什么事会如此紧急,让溪石连回家一趟都来不及,只给她留了三个字。
除非是战事出了变动,且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顾言倾想到这里,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胸口有些凉意。外头忽地又是一声闷雷。
顾言倾让小福儿招了传信的小黄门过来,亲自问了溪石是何时走的,那小黄门是桂圆公公的干儿子万绪,言辞颇为恭谨,“回沈夫人,枢相是巳时末一刻出的宫。”
溪石从家里过去的时候,是巳时正,也就是说溪石进宫面圣约半个时辰,便出发去了西北。
外头原本渐小的雨,忽地又大了起来,顾言倾让许伯安排万绪用了晚膳,等雨停了再走。
自己坐在窗前,看着这缭绕的雨雾,隐约觉得事端要起了。
杜姨那边出了问题,溪石过去定然是救火的,这一去是功是过且不论,她现在担心,溪石会不会和拓跋部的人正面碰上,再者,明远伯府手里的永庆军虽被打得四处溃散,但是到底还有残余势力,若是见到了溪石,未免不会下暗手。
顾言倾知道,纵使自己再担心溪石的安危,眼下也不知道人在哪里,唯一能做的,就是替他稳住汴京城这大后方了。
这般想着,又拿出了溪石留下的那个荷包来看,她不明白,溪石在临走之前,为何独独将大皇子给她的荷包留了下来,这里头的玉佩难道还有什么暗喻不成?
玉是好玉,摸上去手指沁凉,是龙的形状,别的顾言倾也看不出来什么,想着大皇子还未离京,不如直接去问他,这玉有什么暗喻?
第70章 远行
沈溪石一去半月都没有消息; 顾言倾一边忙忙碌碌地在汴京城各勋贵家附近开羊汤店,一边换着花样地在家给沈溪石做荷包、袜子、箭套,忙得也没空想别的。
这一日荔儿拿了一封信过来; “主子; 是越王府那边送过来的,说务必要交到您手上。”
顾言倾放下手中的荷包; 拆开封蜡,看了一眼; 寥寥几句; 是希望她去送行; 没有落款,顾言倾猜测大概是越王殿下。
大皇子婚后的第二日进宫,就被封越王; 只是这些日子汴京城都在讨论后宫两位妃嫔有孕的事儿,一个不受宠的皇子要离京的事儿,并没多少人注意。
其实说起来,顾言倾和大皇子在小时候; 还是有几分交情的,虽然这次再见,大皇子总让人有些琢磨不透; 但是至少他对她没有恶意,此次大皇子去滇南,许是一辈子都不会回来,顾言倾倒也觉得该去送一送。
想到小时候红着眼睛、鼻头; 软萌可爱的小豆丁,顾言倾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刚看了信,魏静晏就过来了,魏静晏一看厢房里铺陈的这些荷包绣线儿,就调笑道:“人走了不过半月,等回来,你这四季的衣裳都要做好了!”
她这些日子两三日过来一趟,和顾言倾之间已经颇为熟稔,见她打趣,一旁的荔儿抿唇笑道:“可不是,昨夜我家夫人还想着纳鞋底呢!”
顾言倾瞪了荔儿一眼,“别瞎说了,去将我今早做的千层酥糕装一碟子过来,另外再备些玫瑰花饼。”她只是希望自己忙碌了一些,这样就不会有空去担心溪石在西北的情况了。
一时忽地也有些无趣,轻轻抿了一口茶,问魏静晏:“你时常过来,侯府里老夫人会不会有意见?”
顾言倾问的是景阳侯府的老太太,魏静晏的婆母,魏静晏笑道:“没有,世子娶了新妇回来,老祖宗正稀罕的紧,三两头招在跟前陪着说话,我索性将侯府的中馈都交了出去。”
老太太最是疼爱景行瑜这个长孙,一直怕他在继母手里受了委屈,眼下老太太见她识趣,对她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顾言倾默然,国公府邸的嫡长女嫁到侯府做继室,不争不闹,中馈说交出来就交出来,顾言倾隐约觉得,当年静晏嫁到侯府,大约也是与侯爷或侯府老太太做了交易的。
一个寻求安身之所,一个娶回魏家嫡女做继室,门楣增光。
顾言倾想到自己回京以后,一直都没有关心过静晏的事,心里一时有些过意不去,低声问道:“阿晏,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
顾言倾的眼里有深深的自责,魏静晏心头一片柔软,“别担心,我好得很,我很早就中意景阳侯了。”魏静晏没有说,她能嫁进景阳侯府,是做了交易的。她答应老夫人,一辈子不会生自己的孩子。
于景阳侯府而言,她不过是挂着侯府夫人名头的富贵闲人。
魏静晏想到这里,眼神有过一瞬间的暗寂,很快又恢复如常,望着言倾道:“阿倾,你要和沈枢相多生几个孩子,日后等我老了,我还想着厚着脸皮去找你收留呢!”
她说这话的时候,虽是笑着,可是顾言倾还是感觉到了她周身散发出来的寂寥,轻声应道:“好!阿晏一定要来找我!”
魏静晏望着她认真的小脸,用力撑开眼睛,阻止眼泪掉下来,许久,才轻轻笑道:“阿倾,我真高兴还能再见到你。”这一辈子,她相信的,和能够依靠的一直只有阿倾一人。
想到老夫人前几日又提出来给侯爷纳妾的事,心里竟奇异地不觉得堵得慌了。
这时候荔儿和藿儿端了糕点和凉茶过来,魏静晏看到玫瑰花饼,想到自家三妹最爱吃这东西,淡道:“说起来,凝萱那丫头和沈肃的婚期也定了,就在年底呢!沈家原说是十月,我娘觉得太急了些,好说歹说,推到了年底。”
顾言倾自那次后,也一直没见过魏凝萱了,想到那天那个仓惶又寂廖的背影,忍不住问道:“你家三妹最近可还好?愿意嫁吗?”
魏静晏点头:“先前要死要活的不愿意,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想通了,这些日子倒也乖觉,安安静静地在家中做绣活呢,我看她那样子,倒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魏静晏想到妹妹的模样,也有些唏嘘,对于这个妹妹她的感觉有些复杂,有艳羡,也有几分排斥,只是现在看她像没了水分的小花儿一样,又有些心疼。
顾言倾想到魏凝萱不能怀孕的事,不知道要不要告诉魏静晏,魏凝萱眼下这个模样,大约是想嫁给沈太后在意的娘家长孙来报复沈太后的。正犹豫不觉得时候,魏静晏笑道:“阿倾,我有时候不讨厌这个妹妹,大约也是她身上有几分你的影子。”
顾言倾脑子一没留神,话便说出了口,“阿晏,太后给凝萱下了毒,她不能怀孕了!”
“哐”一声,魏静晏手中的茶盏掉到了地上,厢房里铺了地毯,声音倒也不清脆,只是那滚落的茶水,染湿了魏静晏的裙子,好在是茶放了一会,微凉,并不烫。
荔儿立即进来轻手轻脚地收拾,魏静晏拒绝了阿倾让她换身衣服的提议,拉着阿倾的手,微微有些颤抖,“阿倾,你和我说实话,凝萱知不知道?”
顾言倾低头,“是她在议亲的那一段儿,有一次一个人跑来沈府说想见我,然后和我说的,让我自己小心提防些。”
魏静晏神色恍惚地又坐回了椅子里,双手不安地绞着,呢喃道:“她自幼就被家里惯坏了,做事没轻没重的,心眼儿还少,”顿了一下,又道:“可是,阿倾,我是希望她能够这么没心没肺地蠢一辈子的。”
顾言倾也不知道怎么说,她能理解魏静晏对魏凝萱复杂的感情,实话说,她也不是很讨厌魏凝萱,一直觉得,那就是个没经过事的小女孩子。
在这个时代,不能生育,一个女人的一生都被毁了。
顾言倾握住了魏静晏的手,两个人都默然。
半晌顾言倾扯开了话题道:“明日大皇子带着家眷就要离京了,我想去送一下东罗郡主,你要是有空儿,和我一起?”
魏静晏没有多问,轻轻点了头。
***
越王离京,虽然在早些时候便已传出了消息,但是来送的人并不多,倒是后宫妃嫔的母家都派了些人出来,大概也想做个面上一团和气。
魏静晏陪着顾言倾一起到了南熏门,却不准备往这些人跟前凑,对顾言倾道:“我去那边的茶楼等你。”
顾言倾点头,直接跟着荔儿和藿儿到了东罗郡主的马车跟前。
东罗郡主的马车在杨幼榕的后面,顾言倾看到杨国公府的人几乎都来了,挤挤嚷嚷,热热闹闹的,东罗郡主那边只有萧蓁儿和都亭驿的使臣。
看到顾絮来的时候,东罗郡主微抬了抬眼皮,顾言倾这才发现,不过两月,先前那个神采飞扬、钟灵毓秀的女子,瘦削了好些,眼睛下头一片青紫,该是好些天都没好好睡过觉了。
见到顾言倾,扯了下嘴角,神色疲惫地对着她点了点头。
一旁的萧蓁儿看到她,倒是十分高兴笑道:“顾姐姐,你来了。”
顾言倾接过荔儿递过来的包袱,笑道:“知道郡主要去的地方远,我备了些常用的药和干粮。”
东罗郡主轻声道了句“谢谢”,让身后的女使接过了顾言倾手里的东西。
前头越往传话过来,要出发了,东罗郡主忽地抱了一下萧蓁儿,将一个鱼形的口哨递了过来,“如果,你还能够回去,帮我把这个交给我的父王。”
说罢,也不等萧蓁儿开口,便登上了马车。
萧蓁儿拿在手里,不由红了眼睛,顾言倾轻轻拍了她的背,萧蓁儿手捂着嘴,呜咽道:“她知道她这一辈子都回不去了!”
顾言倾微微叹了一口气,从南院大王同意了将女儿嫁给大皇子的时候,应该就预料到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可能的命运,自然也该知道,作为这个皇子侧妃的女儿,也会一起遭遇这样的命运。
那边杨国公府的人也忽地传出了哭声,顾言倾看了一眼,便见到是杨国公夫人,正歪在杨叔岱的怀里,用帕子掩着面,大约是舍不得小女儿。
顾言倾这时候才想起来没看见大皇子,不由抬眼四处看了下,不期然地在城门的西北角看到了骑在马背上的赵慎,也正直直地看着她。
离得远,顾言倾看不清楚大皇子眼里的神情,想到小时候追着她喊“顾家姐姐”的小豆丁,常常被她欺负得哭鼻子,长大后,也无缘无故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忍不住朝他挥了挥手,轻轻地用口型道了句:“一路平安。”
她后来没有去问大皇子关于玉佩的事,她想着,大约也是和宫廷秘辛有关,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少,或许她更安全一些。溪石不在,顾言倾不敢随意行事。
大皇子望着顾言倾的方向,看见她朝他挥手,看见她悄悄地做出的口型,此时正是辰时初,汴河上面的船帆来来往往,有送货,有客船,而他要去的地方是滇南,赵国最南边的地方,无征召,不得擅自回京,他已然知道自己此行其实是被流放。
赵慎轻声道:“顾姐姐,我走了以后,你万要保重。”今天没有风,他的话并不能传到顾言倾的耳朵里。
身下的马似乎也察觉到了他的异常,有些躁动地踢着前蹄。
大队伍已经开始逐一地出城门,赵慎十几年的人生里,从来没有这样恨自己的无能过,顾姐姐的身份这般敏感,不说沈溪石的政敌,便是太后那边,也不会轻易放过她。
沈溪石远在西北,生死不知。
他这一生了无牵挂,放在心上的,也就顾姐姐一人,眼下,一别,约莫一辈子都难再相见。
第71章 陈荨
赵慎是在顾言倾的目送中; 缓缓地骑在马背上出的南熏门,彼时东边的云霞刚刚爬上云层,一层胭脂红; 一层桃花粉; 日光一点点地给它们染上淡淡的金边,倒映在汴河河面上; 灿灿生辉。
晨间清泠微爽的风,轻轻地吹皱了河面的画卷。
顾言倾让车夫将马车赶了回去; 带着荔儿和藿儿往茶楼的方向去; 路过杨家的三辆马车旁; 听到断断续续的抽噎声,她似乎听见杨叔岱在哄着:“娘,妹妹早晚会回来的; 等姐姐孩子生了以后,我们一起去滇南看妹妹。”
微弱的女声哽咽道:“滇南是那么好去的吗?”又道:“一个两个,都嫁了进去,再也出不来。”
顾言倾似乎都可以想象得到杨国公夫人说这话时微微摇头的模样。顾言倾是可以理解杨国公夫人的; 生了两个女儿,虽然说可能寄予的希望没有儿子大,但也是娇宠在心尖上的; 大女儿进了宫,逢年过节才得以见,好在身边还有小女儿这朵解花语,现在小女儿跟着不受宠的大皇子去了滇南; 离得比那一座宫墙还要远。
顾言倾不由也微微叹了口气,为杨幼榕,也为魏凝萱,这是勋贵之女的命运,娇宠十几年,一朝卖与他家。
顾言倾到茶楼的时候,魏静晏身边的女使芦烟将顾言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