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的古代幸福日常-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铺子到手了,就要重新装修了。对装修并没有多少心得的两个人只觉得无从下手,最后还是周琳赶鸭子上架了,她凭着自己的想法建议福生先做三个博古架出来,摆在左右和后面的三面墙边。福生做出来的博古架每个都不太一样,格子也有大有小,摆上去有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周琳不得不承认,她男人对关于木头的东西,总有一种敏锐的直觉,似乎不用想太多,就知道要做成什么样子。
左边博古架周琳准备摆上一些女人用的首饰和衣服上的装饰品;右边是木质的玩具,七巧板、小木屋、小巧的过家家用的锅碗瓢盆等,都是镇上少见的样式;后面的博古架是大气的九宫格,摆上几件镇店的贵重一点的木雕摆件。
这样中间还有一大块空间,周琳跟福生说了自己的想法,她想做一个角度大一些的梯形长架子,像台阶一样一层一层的下来,共有九层,这样四面摆下来,能放不少东西呢。
逛过街的都知道,如果逛得久了,要是在哪家店里看到一个凳子,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啊。因此,她在铺子里还放了两排木箱子,可以装东西,还能供进店的客人歇脚用。
门口旁边自然就是柜台了,相当于前世的收银台,周琳准备在上面放上一些不值钱又好玩的小玩意,做赠品用。要是有门口路过的小孩子见了就有可能会拉着大人进来看了,多少也能增加一点客源。
等铺子装修完,并不能马上开业。主要是福生这段时间太忙,没有多少时间做木工,目前的存货并不能撑起一个店。而且开业要做活动,那些简单好做的东西因为需要的量大,也挺费功夫。因此,终于腾出手的福生之后就一头埋进西间了,不到吃饭不出来。西边那个房间是想给还没影的孩子住的,现在就先给福生做工作间了。
开铺子的事情福生并没有刻意宣传,也就陈氏两口子和周家人知道,蒋大家和蒋三还不知情。福生自然没有想到刻意瞒着他们,而是以为爹娘自然会说的,就没有操心了,他忙得很呢。
陈氏为什么没有说呢,这还要从吴春华说起,这个大儿媳向来是个嫉妒心强的,现在她怀孕七个月了,要是知道了,一个刺激早产了就坏了。再等两个月,老二的铺子开起来的时候,就算瞒不住,老大家的也该足月了,也不用担心闹出点事了。老三她也没说,就是怕他嘴不严,说了出去。
因此,就算吴春华知道福生前段时间忙着十里八村收木头,也只以为福生是担心养不起家里那个娇小姐,拼命挣钱呢,回家还跟蒋大好生笑话了一回,以为抱了个金砖,可没想到这金砖这么烧手吧。她早就看不过这个弟妹的做派了,没分家的时候还装一装,分了家一天就吃起三顿饭了。想她也是怀了孩子之后,才舍得这么吃,难怪福生要这么拼命了,娶了她的男人真累。
蒋大虽然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不过任他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二弟是要开铺子,那离他的生活太遥远了,怎么也不会往那个方向想。更何况吴春华这段时间作天作地呢,一时要吃这个,一时要吃那个,他自己都焦头烂额了,更没心情关心二弟家的事了。
等到进去八月,吴春华随时都要发动,蒋大更是没有精力管别的事了。他早晚三炷香,只求吴氏一胎一举得男。要知道这个孩子来得太慢了,下个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还是生个男娃保险。陈氏和蒋铁林也是差不多的想法,只是没有说出来,怕给吴氏压力。
八月十二这天下午,刚吃了满满一大碗面条的吴春华抱着肚子哀叫起来,蒋大围着妻子转了好几圈,才在吴春华的骂声中去请接生婆了。
接生婆上手一摸,就不当回事地说,“早着呢,今天不一定生得下来。”生怕接生婆真要明天才来,蒋大赶紧塞了几个铜板给她,请她留下来,“要是今天晚上还生不出来,就麻烦婶儿您住一晚了。”住一晚有钱拿有饭吃,接生婆自然没有异议,还贴心地指导吴春华如何呼吸能减少痛苦。
产前的阵痛既然名为阵痛,自然是一阵一阵的,等一波疼痛过去,缓过来的吴春华又对蒋大骂道,“我生的可是你蒋家第一个大孙子,也不见爹娘来看一眼,我不要生了,我可怜的孩子啊,就算出来也是个没人疼的啊!”蒋大这才想起忘了通知爹娘媳妇要生的消息了,急冲冲去报信了。
等陈氏赶过来的时候,吴春华还是没有一点要生的迹象。疼的时候吴春华骂天骂地,有些话陈氏也不跟她计较,她生过孩子,自然知道生孩子的痛。蒋铁林父子俩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了,不过吴春华有“人质”在肚里,他们也不好做什么。
这边刚做好晚饭的周琳还不知道吴春华要生的事情,她净想着怎么才能把福生从工作间里拉出来,多吃上几口饭了。还是蒋三福亮来通知的她,“二嫂,大嫂要生了,娘让我叫你过去看看。”
于情于理,做大嫂的要生了,她这个弟媳妇也得去看看。想着空手去不太好看,就拾了一二十个鸡蛋过去了。临走前她还特意跟福生说了一声,饭在锅里,让他别忘了出来吃。福生不知道听清没有,胡乱应了一声。周琳不敢让婆婆久等,也怕大嫂有说法,就赶紧掩上门出去了。
吴春华这闹腾了一下午,正饿了,看见周琳带过来的鸡蛋,就说要吃糖水荷包蛋,指明要六个蛋。陈氏要去做,周琳自然不敢让她动手,哪有儿媳妇在这里闲着,让婆婆去忙的道理。
等一大碗糖水荷包蛋呼噜呼噜下了肚,吴春华反而安生下来了。半天没听到她叫疼,陈氏就让蒋铁林还有周琳先回去了,她自己跟大儿媳妇一起睡,也好有个照应。因为接生婆晚上要在西边那屋睡,这样蒋大只得在堂屋了打了个地铺,将就一晚,还好八月里还不太冷,不然这样睡一夜可有得受了。
☆、第39章 异想天开
第二天一大早周琳就起来做饭了,吃完还得去大嫂那边看看。她吃着饭还在想; 别现在已经生出来了; 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 要是男孩; 大嫂估计就更得意了。扒拉了几口饭; 筷子一放,她对福生说,“等下你吃完把碗收拾一下; 我去大嫂那边。”
反正福生已经习惯了媳妇做饭他洗碗的婚后生活模式; 很自然地应下了。
到了吴春华家; 周琳发现大门开着; 却没有什么大动静; 进去才看到陈氏和蒋大陪着接生婆在吃饭。她有点疑惑,“娘; 大嫂呢?生了吗?”要是生了,不管是男是女都不该这么安静啊。
果然; 陈氏放下碗跟她说; “她还没起,夜里折腾了半宿; 这会儿好不容易安生一会儿。”她也正好有时间吃点东西; 从昨天忙到现在; 算起来六七个时辰粒米都没下肚,夜里也没睡踏实,现在的精神头也是未出世的孙子撑着呢。
“蒋福军; 你又死哪里去了!给我弄点吃的,你是想饿死我们娘俩啊!”听这声音就知道是吴春华醒了。陈氏听她喊饿,赶紧把灶上温着的鸡蛋面片儿给她端了过来。吴春华接过来尝了一口,感觉不热不凉,就大口吃起来了。
一碗面片儿没吃完,就听吴春华“哎呀”大叫一声,手里的碗都没端住,啪地掉在地上,裂成好几片。陈氏赶紧招呼接生婆来看,自己则把地上的碎瓷片仔细捡了起来,一边捡一边念叨,“碎碎平安”。
接生婆看完终于说,“这就差不多了,开了三指,差不多中午就能生下来了。”果然,吴春华的阵痛越来越密集,叫声也越来越凄厉,只听得周琳头皮发麻。
怕这个没生养过的二儿媳妇被吓着了,陈氏就让她在外面等,自己留在房里帮忙。同样不能进去的蒋大扒着门口望眼欲穿,周琳就去了院子里等着。
直到正午时分,一阵“哇~哇~”的婴啼响起,周琳意识到这回是真的生了。她刚走进堂屋,就看到陈氏抱着一个蓝色的襁褓走了出来,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老大,快来看看你儿子。”
蒋大第一个动作不是接过孩子,而是上前解开襁褓,掀开看了看下面那根小东西,似乎怕自己看错,又上手摸了摸。然后跑到大门外大喊了几声,“我有儿子啦!我有儿子啦……”转了几圈他才想起还没抱过孩子,又赶紧跑回来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好像抱着一个稀世珍宝,生怕一个不小心给摔碎了。
没过一会儿,蒋大的脑门都要出汗了,只觉得手里的孩子有千钧重,赶紧把孩子交给陈氏。周琳就着婆婆的手看了新生儿一眼,孩子真小,脑门上还有没擦干的血迹,脸皱巴巴的,跟个小老头一样,看不出好看不好看。皮肤倒是雪白一片,蒋大还一直夸他儿子青出于蓝,生得比他们两口子白净多了。
周琳只能给他一个怜悯的眼神,等过几天就知道了,孩子生下来的时候越白,以后皮肤就越黑,真的皮肤雪白的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可是红通通的。
看那娘两个看着孩子没个够,周琳想着里面无人问津的大嫂有点不忍心,就推了门进去看她。吴春华平时就不是多好看的女人,这会儿形容更是狼狈,汗湿的头发凌乱地铺散在床头,还有几缕沾在脸上。不过此时周琳丝毫没有觉得她有多难看,对一个刚刚生产母亲她还是怀着一点敬意的。
吴春华抬头看见弟妹进来,苍白的脸上还是泛起一个得意的笑容,“弟妹啊,看见我那小子了吧?生的俊吧!我跟你说啊,这女人啊,还是得有一个儿子……”
瞬间,周琳先前对她难得升起的一点同情都飞到了天外,感情人家根本不觉得男人只看重孩子,不关心她是个多大的问题,这个时候还不忘顺便踩一下她。如果是以前,周琳就当没听见,但是如今这话有点戳她肺管子了,她拉下脸跟吴春华冷冷说了一句,“我看大嫂刚生了孩子肯定累了,早点歇着吧,我家里还忙着呢,先走了。”
周琳一脸不悦的摔门出去,跟陈氏招呼一声就走了。陈氏只觉得一头雾水,把孩子放到吴春华怀里,就随口问了一句,“小琳这是怎么了?你跟她说了什么?”
吴春华赶紧喊冤,“我哪里知道,好端端地就给我脸子看,谁知道是不是嫉妒我生了儿子。没看她进门都快一年了还没动静,谁知道能不能生……”
孙子已经生出来了,陈氏可不惯着她了,“你进门四年没动静,我可说过你一句半句?刚生了孩子就不是你了,还嚼起自家妯娌的舌根了,传出去好听不是?”到时候不知道被笑话的是谁呢,不过不管怎样她的老脸都没光,所以她还是提前堵住了大儿媳的话头,告诫她不要出去乱说。
一碗汤药灌下去,周琳脸色都没变一下,只要身体能好起来,喝再多的苦药汤子她都愿意,怕就怕周叔的话只是安慰她。要是真生不出孩子可怎么办。她不是为了别人的眼光,非要生一个儿子,她只是不想失去做一个女人应有的权利。
福生看媳妇从大嫂那里回来就闷闷不乐的,喝个药就像跟谁有深仇大恨似的,也不敢问她是不是因为孩子的事,怕再惹她伤心一次。想想这几个月他做了不少东西,铺子也该开起来了,就是还没有个正式的店名,不如把问题交给媳妇,好歹她也是个识字的,比自己强多了。
周琳这才意识到,做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就是忘了取店名。不过她本身也没有多少文化底蕴,店铺面对的顾客人群也没有多少特别有文化的,就取个简单朴实的名字吧,“福生,你觉得'福记木工坊'怎么样?”
“这是我们家的铺子,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合适吗?”福生倒是想把两个人都包涵进去,但是想着女儿家的名字不好大咧咧放到招牌上给人看,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总不能用“周福记”吧,不知情的还以为是周家的铺子呢,他爹娘可不会同意的。
周琳则是因为懒得再费脑子寻思了,“那这么说店铺还在我名下呢,有谁的名字没谁的名字又怎样,总归是我们家的,你只说这个店名怎么样吧,念着会不会拗口?”不知道怎么回事,她念了几遍总觉得有点不顺。
“不拗口啊!不过觉得拗口的话,不如试试去一个字,直接叫'福记木坊'会不会好点?”
福记木坊,福记木坊,周琳反复念了几遍,觉得比自己原来的顺口多了,高兴地抱着福生,在他脸上啄了一口,夸了他一句。看着福生从脸颊到耳根到脖子一路红过去,她就觉得有趣。这个男人也就在夜里才会放出内心的猛虎,那种野性让她怎么都招架不住。然而在白天又青涩得跟没开过荤的毛头小子一样,稍微亲密一点的动作就脸红脖子粗的。
最难消受美人恩,福生此刻就是这种感受了。周琳觉得他白天晚上反差大,他还觉得媳妇异于常人呢,上了床跟小白兔一样,羞答答地放不开,下了床就像个小狐狸,总是喜欢撩拨他。如果是在现代,福生肯定要说一句话了:媳妇,不c何撩!
备齐货物,取了店名,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等参加了大嫂家毛毛的洗三,两口子准备把铺子再收拾一下,木件摆上去,选个良辰吉日就开业了。
铺子开业自然不能再瞒着蒋大,毕竟全家都是要去观礼的,因此陈氏就找了时间跟大儿子小儿子说了一声。老三倒是纯粹为二哥高兴了,有个能在镇上开铺子的哥哥,他在小伙伴里也有面子多了。
而蒋大内心就复杂了,从小这个弟弟就比自己聪明能干,但再聪明也是自己先娶了媳妇,带累二弟几年说不上亲,他有点羞愧,还有点抑制不住的优越感,终于压了这个弟弟一回。只是还没得意两年,这个一直说不上媳妇的弟弟居然娶了个嫁妆丰厚的媳妇。好容易自己先得了儿子,没高兴两天,人家又跑去镇上开铺子去了。真是同人不同命,这天底下的好事怎么都被他碰上了呢?
等吴春华从丈夫嘴里得知了这件事后,更是不平,“这是防着谁呢?眼看着铺子都要开起来了,才跟咱们说!”转而又对蒋大说,“福生就这么用弟妹的银子开铺子,不怕别人说他吃软饭吗?弟妹也是,自己生不了孩子,就知道用银钱拉拢男人,也不怕将来人财两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