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我在古代考科举 >

第14章

我在古代考科举-第14章

小说: 我在古代考科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去过了,也不好意思总麻烦他。”

    “怎么会呢……”

    ……

    聊了一路,到分岔口,两人就分开各走各的。

    穿过两条街到了王家,门口停了一辆马车,王复站在马车旁冲他招手。

    “长庚,这里!”

    方长庚加快脚步过去,上了马车,四人会心一笑,开始了府试的旅程。

第25章 客栈

    “嘿!没想到来考试的人竟这么多?刚刚官道上就看到好几辆车经过了。”王复饶有兴致地掀开马车帘子看了一眼,回头时脸上又是紧张又是兴奋。

    方沅君说:“这回府试一共有八个县的学子参加,据说是两千个人里头选一百人呢!”话音刚落他就有些后悔地捂住嘴。

    要命!爷爷说了不让他说出去的,王复本就是四人里头成绩最差的,要是害他一紧张,这府试可就悬了!

    果然见王复大惊:“怎么会有这么多?!我们县也才五十个名额呢!”

    方长庚无奈笑笑:“这参加府试的可不止今年过了县试的考生,往年八个县所有考生加起来,恐怕到时候整个府城要被挤得水泄不通。”

    他们都是第一次参加府试,许多事都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其实原来县里还有一个“提堂”试,由县老爷为通过县试欲考府试的学子再设置一道关隘,选送通过的人去参加府试,然他们县考生人数少,因此就省了可有可无的这一步。

    方万明曾讲过当年府试的盛况,但时局日新月异,如今府试的规模比几十年前只大不少,再一思索,就知道答案。

    王复面露绝望之色:“天哪,夫子怎么没说呢?这,这录取的人也太少了吧?”

    方长庚露出“你慌什么”的表情:“有句话叫做‘趁热打铁’,我们都是刚考过县试的,学的东西都还热乎着,考试的氛围也还没散,用得着怕那些屡战屡败的老‘童生’?”

    这话说出来方长庚自己也有些心虚,但也不无道理。

    考场上提着考篮一脸郁郁不得志的中老年比比皆是,这些人就占了名额里不少份额,可见落榜没准也是有惯性的,真正的竞争者还是产生在年轻学子这一批。

    而且因各地教学质量有两极分化之像,大家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别看录取比例低得吓人,实际没那么难。

    他就觉得大家都学得不错,周其琛更是其中翘楚,以他前世的眼光和经验,府试应该不成问题。

    每个人又七言八语地互相鼓励安慰了一通,气氛就渐渐松弛下来,更多地放在了一路的沿途风景上。

    到了陵阳县闹市,确实比万兴县繁华了许多,周边房屋鳞次栉比,一水儿的白墙黑瓦,商业街上有各种卖笔墨、金银饰、古玩还有布料之类的店铺,就连路上行走的人们的衣饰也华贵了几分。

    王复见识广,家里有族叔在京城做五品官的,曾经见识过京城的繁华,对这些并无兴致。周其琛还是一副对什么都不大感兴趣的样子,只偶尔朝外头看一眼。

    只有方长庚和方沅君比较接地气,一路以来都打量着街上形形色色的人。

    方长庚暗中留意一些店铺,想着考完试买些承受得起的礼物回去。日子过得再苦,也需要一些小乐子的点缀嘛!

    这回他们还是提前一天到的,王老爷未雨绸缪,已经找人预定了离府衙最近的客栈的房间,只是这房费实在令人咂舌。

    方长庚本想宁愿自己一个人住远点,也不要住这么贵的,然而王老爷派出去的仆人回来却说其他客栈不仅离府衙远,房价也没便宜多少。

    考虑到府试是能否成为童生的关键,而住宿条件又是影响考试发挥的重要因素,方长庚还是咬咬牙接受了。

    只要通过府试,王老爷那儿能拿赏银,族里也会有补贴,方长庚就这么安慰自己。

    没办法,眼下人穷志短,就像鲁迅先生笔下那句著名的“窃书不能算偷”,虽是讽刺,但这世道确实对读书人极为包容和爱护,有了功名就多了许多财源,类似于拿学业奖学金和企业奖学金,也算凭自己本事了吧……

    马车驶入客栈所在的街道,一眼就看到远处一块题着“同福客栈”的牌匾。至于为什么这块牌匾这么醒目,因为这家客栈门口的空地上停满了牛车、马车还有青呢小轿,进进出出的有一身锦服的富家少爷,有神情平淡的布衣平民,还有一脸丧气拂袖而出的农家子弟,世间百态,都在一幅画里。

    如果不是有王复,恐怕自己也是夹杂在后者中的一个呢。

    顺顺利利进了客栈安置,下来吃饭时有不少面熟的学子,大多是一个县的,互相也有所耳闻。像方长庚和周其琛这样在县试中名列前茅的自然更加引人注目。

    出于礼仪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大家迎面碰到互相都会点头致意,气氛还算友善。

    而且因明天府试进场程序比县试严格不少,学子又多,到时候要以县为单位轮流入场,所以吃饭的时候饭桌上也不自觉形成了县与县之间的分界,令方长庚有些意外的是,他居然看到了方松。

    没想到这厮竟也能来考府试,还以为他还在县试这道关卡上挣扎呢。

    方松也不是瞎的,更何况他还一直注意着方长庚这边的动静,眼睛不时往方长庚他们那桌瞟。

    坐他身边一位年纪相仿,油腻的气质也相仿的青年眼珠一转,玩笑似的打趣:“听说那个方长庚也是你们村的?才十一岁就过了县试,还是第三,厉害厉害——”

    话外的意思就是你方松都十八了,还考不过同村一个小屁孩,脸臊不臊?

    他是里正家的外侄,名叫刘义学,对方松说话一向没什么顾忌。

    方松脸色发黑:“厉害个屁!我看他府试不跌个大跟头!”

    青年嗤笑一声:“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草包一个,可别把方翠看不上你的火气撒人家身上。”

    ——方翠是方大丫外头的名字。

    方松极度不爽地看了刘义学一眼:“你向着谁说话呢?你还不是一样,草包对草包,相煎何太急?”

    刘义学瞪大眼睛,就要撩袖子:“你!我他娘能跟你一样?”

    同桌的人见势不好,忙把人劝下来,好在这两人确实都是草包,冲动来得快去得也快,又死要面子,不想在别县学子面前出丑,各自别着脑袋谁也不理谁,也算相安无事。

    方长庚几人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方沅君偷笑了一声,安慰似的拍拍方长庚的肩:“这个方松在镇上也是出了名的,本来要来我爹的私塾上学,被爷爷找了个借口推了,说怕带坏学堂风气,果然被爷爷给说中了。这人前年好不容易才通过县试,我看今年的府试没戏!”

    他倒不清楚方松和大丫的纠葛,只道是方松犯了红眼病,嫉妒方长庚的学业呢。

    王复不屑地哼了一声:“用不着怕他们,有我在呢。要是再让我听到他们议论你,看我不揍得他们跪下来喊爷爷!”

    方长庚笑着看了方沅君和王复一眼,不过还真没把这人放心上,只是两人是同村的,难免有好事的人看好戏,更别说那些对大丫和方松的事知情的人。

    “没想到他们还挺有自知之明,不过咱们用不着理会,好好准备考试就好。”

    方沅君听完方长庚的话就收回了视线,决定还是离方松这根搅屎棍远点为好。

    吃完饭,他们就各自回了房间休息,依旧是方长庚和周其琛一间,王复和方沅君一间。

    第二天要起得更早,因此大家都没看什么书,早早睡了,养足精神应对明天的挑战。

第26章 戏弄

    寅时(凌晨三点)的梆子一响,考生们就纷纷起床准备了。

    方长庚和另三人提着考篮准备下楼,不料听到身后熟悉的公鸭嗓,趁前面楼梯拐弯,方长庚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瞥了一眼,看到挂着玄字二号房牌的房间“吱呀”一声打开,可不就是方松么?

    只见他一副呵欠连天的样子,出门时还差点被门槛绊了一跤,在一众端庄风雅的学子中显得十分猥琐。要不是平时在村里装得还算人模狗样,方长庚真要怀疑大丫的眼光。

    这时王复抱怨了一声:“好困,我都怕自己会在考场上睡着。”

    方长庚从装食物的口袋里摸了几下,张开手时手心多了几片薄荷叶和金银花:“你放嘴里嚼一嚼,精神就好了。”

    方启明在这种事上格外细心,主要还是近水楼台,得这些东西方便。

    王复很是惊喜,接过后往嘴里一放:“你怎么什么都有?真服了你。”

    方长庚打趣说:“我哥不是在药房呢嘛,非要让我带这些东西,忙活了半天还不是便宜了你。”

    王复嘿嘿笑着,方长庚索性把剩下的都分了,接下来要考三天,晚上还要在考棚内过夜,保持精力还是非常重要的。

    步行了半柱香时间,就到了府衙附近的考棚,是一座白墙黑瓦的院落,坐北朝南,面积十分广阔。

    考场正门是八个洞门,分别有八个衙差提着纸糊灯笼,上头写着各个县的名字。

    方长庚几人硬着头皮往人流里挤,周围不停传来气急败坏的咒骂声,完全没了读书人的风度。只是这也怪不得他们,方长庚现在就想骂人,觉得脚趾都快不是自己的了,也不知是哪个王八羔子一直踩他!

    好容易排到了本县的队伍里,方长庚刚抹了把汗,肩膀突然被人狠狠一撞,手里的考篮顿时从手心松脱,被那股力量撞飞了老远!

    方长庚心里大叫一声“不好!”,顾不得别的就往前挤,好在前头排队的人立刻反应过来,混乱中捡起考篮和掉在外头的笔墨,递给了方长庚。

    方长庚忙道了声谢,低头检查有没有物品损坏,果然——那块墨已经碎了。

    方长庚心里骤然升起一股怒火,抬眼看了一圈四周,正和方松那双幸灾乐祸的眼睛对上。

    而方松在接触到方长庚目光的一瞬间不自然了一下,随即嘴角扯出一抹嘲笑。

    方长庚目光冰冷,也朝他微微一笑,然后回了队伍。

    方沅君等人连忙询问:“怎么了?可有东西摔坏了?!”

    方长庚叹了口气:“墨摔坏了。”

    周其琛眉头皱得紧紧的:“那怎么办?谁有多余的墨吗?”

    方沅君真心替方长庚着急,一跺脚:“谁能想到还会摔了墨啊,王复,你带了没?”

    四个人里头就王复使银子大手大脚,没准他带了两块呢。

    王复有些烦躁地挠了下头:“没带啊,我比你们可粗心多了,连你们都没……”他声音小了下去,使劲帮方长庚想主意。

    方长庚反过来还要安慰他们:“没事,过会儿考场里头肯定有小贩卖这些东西,就是多花些银子的事。”他嘴上轻描淡写,心里却在滴血,不想也知道考场里买墨会比平常贵上几倍,那可都是宰人不眨眼的黑心商家!

    找到了解决办法,王复这才怒气冲冲地说:“哪个狗东西瞎了他的狗眼,这都能撞到人,我咒他子孙十八代都考不上秀才,啊不,童生!”

    连好脾气的方沅君也动了气:“这根本就是故意的,咱们都排好队了,不是有意根本就碰不到咱们。”

    方长庚倒也没说什么,只叮嘱他们:“你们可把自己的篮子看好了,别跟我一样。”

    “放心,抱着呢!”

    “那就好。”

    经过与县试差不多的搜身和验明身份的流程,所有人都先等在龙门外,等龙门开了就能入厅领取试卷。

    方长庚趁这个机会去旁边的“小卖部”买了一块新墨,竟花了一两银子!

    方长庚郁闷得快要呕血,恨不得把方松抓来狠揍一顿。

    然而看看自己还没发育细瘦的手臂,方长庚又是一阵心塞,新仇旧恨,总觉得这口气不出非得憋坏不可!

    “方小相公!”

    方长庚正埋头想事呢,不远处忽然传来小声的呼唤,他抬头一看,居然又是那位乡绅刘老爷——正朝他乐呵呵地笑呢。

    因为有衙差把持纪律,没人敢喧哗,刘老爷只是示意了一下,方长庚忙带着礼貌的笑做了个揖。

    这位老爷还真是没架子,有点可爱。

    大约等了快一个时辰,所有考生才检查完毕。

    轮流领了卷子,考生们按照卷面上的钤印就座,而方长庚和周其琛是县试佼佼者,要求提坐堂号,即专门为他们设置了一片区域进行考试,如果知府有意,还会另行面试。

    虽然这给考生带来了很大压力,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学子入围院试的几率也高了许多。

    分别走到自己座位前,方长庚和周其琛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紧张的情绪,只是这么一来,方长庚反而有些释怀了,兵来将挡,这还只是府试,以后还有更大的阵仗,若是这就怕了,还怎么对付接下来的局面?

    只过了一会儿,知府大人到了。

    方长庚暗中打量了一下,前世他可没见过市长这么大的官,没想到穿越到古代反而做到了,真真有些奇妙。

    只见知府不过中年,神情严厉肃穆,头戴乌纱帽,身着正四品绯红团领衫,素金束带,不对比不觉得,一对比县令的官服就寒酸多了,考虑中间品级足足差了三级,也情有可原。

    方长庚想起看的过的杂书记载,本朝知府品级根据缴纳税粮分三等,二十万石一下、十万石以上是中府,他们永州府就是中府,因此知府是正四品,再往上一级就是从三品了。

    向知府行过礼,待他宣布考试开始,考生们就纷纷低下头开封试卷,开始答题。

    第一天并没什么特殊的,主要仍是考校记忆力和字迹,为保证卷面上没有错字或涂改的痕迹,方长庚一律现在草稿纸上做一遍,然后再誊写到试题纸上,否则碰到变态的批卷人,直接批不过也是极有可能的。

    知府始终环绕周围监考,目光如鹰隼般犀利,不少人想寻着机会作弊,然而知府强大的气场让人压力山大,就是有再牛叉的作弊手段都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