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富贵芳华 >

第95章

富贵芳华-第95章

小说: 富贵芳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里收的几匹好料子拿出来,给家里孩子们裁新衣,又盯着儿子去下帖子。

    宁绍棠得知此事,并没犯孤拐脾气。得家里这样看重,少年心里其实十分欢喜,只是苦于生平头一次去下帖子,怕搞砸了,捏着笔的手都是抖的。

    梅氏见了笑道,“又不要你请什么贵人,不过是些交好的亲戚同窗,纵写得不好又有谁会怪罪?”

    宁绍棠却摇头道,“二妹妹的字就写得很好,平时没人瞧见也就罢了,若如今帖子上我的字还不如她,只怕人家要笑的。”

    梅氏近日钱花多了,本就有些疙瘩,闻言顿时埋怨起来,“一个女孩子,写那么好干嘛?倒压着兄弟都出不了头了。”

    宁绍棠奇道,“娘你这话怎么说的?姐妹们为何不能把字练好?就因为二妹妹写得好,才逼得做兄弟的更要上进啊!算了,我不跟你说了,我去找二妹妹,让她指点下我。”

    眼看儿子抱着纸笔跑了,梅氏无法,只得去给他打点针线衣物。

    而宁绍棠才到宁芳楼下,正好见几个姐妹都在一楼宁芸宁茵共用的书房里,几人头抵着头,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你们在干什么呢?”

    谁知宁茵一下冲了出来,小胖妞摆成个大字,不让他进屋,“不许看!现在还不许你看!”

    宁绍棠越发奇怪了,宁萱笑吟吟道,“哥哥别为难她们了,她们在给你准备生辰贺礼呢。你是有事?”

    宁茵急得直跺脚,“不说好了,不说的吗?大姐姐你真讨厌!”

    宁绍棠心中一暖,笑道,“她又没告诉我你们做的是什么,我也没瞧见,先谢了啊。二妹妹,你能随我到书房坐一坐么?这有几张帖子,还想请你指点一下。”

    宁芳头也不抬的答应下来,“行啊,你等一会儿就得。”

    宁萱忙道,“那不如就到我书房吧,就在隔壁,省得上楼了。”

    宁绍棠也不想上去碰到南湘儿,谁知一出门就碰到她了。

    南湘儿正要上楼,谁知听见他们对话,忍不住酸道,“当哥哥为了几张帖子,居然还要来请教妹妹,呵呵!”

    就算要请教,也该请教她好不好?

    谁知一向很容易被激怒的宁绍棠竟冷笑着道,“岂不闻,学无前后,达者为师?二妹妹字写得好,我向她请教有什么错?难道不懂装懂,给人笑话?”

    南湘儿一下给噎得脸红脖子粗。

    他这话事出有因,乃是前儿在学堂里,南湘儿为了显摆自己学问高深,故意背了一段很生涩的古文拿去卖弄,结果她用的意思根本不对,结果闹了个大笑话,整个学堂都传开了。

    南湘儿深以为恨,只没想到这个从前只会被她欺负的小弟竟敢讽刺她了。还没想好怎么反击,宁绍棠却嗤笑一声,抬脚进了宁萱书房,摆明不跟她缠斗,南湘儿只得恨恨上了楼。

    宁芳很快帮完两个妹妹的忙,跟了过来,见面就竖起大拇指,“大哥哥有长进,说得痛快!”

    方才的话,姐妹们都听到了,无不偷笑。

    宁绍棠一笑,才打开帖子想请教,却听楼上传来咚咚咚的大力跺脚声。

    是南湘儿心中不忿,便用这种方式来发脾气。偏她正好住在宁萱书房楼上,躲都不好躲。

    宁萱无奈道,“要不哥哥去二妹妹的书房吧?”

    “不必。”宁绍棠斜了楼上一眼,“她愿意跺让她跺去,反正疼的又不是咱们的脚。”

    这回不仅是宁芳,连宁萱都对这个兄长刮目相看了。

    宁芳更是一笑,“那咱们就开始吧。”

 第198章赴约

    宁绍棠的生日且有几天,宁芳帮他参详如何写好请客的帖子之后,先去赴了新任金陵镇守太监,万大有的约会。

    除了下人和伴在她身边的徐妈妈,宁芳没带一个大人。

    倒不是她自作主张,原本宁珂是想约上夏明启跟着一起去,若有什么也好当场拍板,但夏明启却有些犹豫。

    他家是做生意做老了的,最不爱一早就摊开所有底牌。况且他也不想当皇商,若这生意当真要给宁家来做,他一个平头老百姓,何必跑去凑这近乎?

    宁怀璧很赞同这想法,甚至,他都不赞同宁珂去。

    虽说大家都在猜这万大有是来谈合作的事,可万一不是呢?急吼吼的跑去,多惹人笑话。

    所以他倒觉得既然万大有只约了宁芳,不如就让她一个人去。先听听万大有到底说什么,再决定怎么做。

    宁芳原以为她爹的想法太异想天开,就算她脑子里装着后世的部分记忆,毕竟也不过是个未出阁的少女,这样大事,能让她一人去么?

    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宁怀璧的这个提议,居然得到了一致通过!

    大舅不算,连宁守俊都同意了。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自己已经“芳名远播”到这种程度?

    宁芳自然不知,宁守俊原本是不大同意的,可怎么办呢?谁让说这话的是偏偏是宁怀璧?

    人有了官身,到底不一样了。尤其现在宁守仪退了,宁怀瑜又被免职,家中唯一的官身的人,就显得格外有份量些。

    所以就算觉得宁芳个小丫头片子是十分的不靠谱,可宁守俊还是不愿意为此等小事跟宁怀璧唱反调。

    “算了,既然是怀璧提议的,就这么办吧。毕竟人家肯找上门来,也是看在他家的面子上。”

    看祖父似有些想法,原本想跟去的宁珂反倒不争了,“祖父不必忧心,我看二姐儿人虽小些,却是个有福气的。你看自她开始帮家里掌管家计以来,可有一样不好的么?就算是遇着什么事,也总有贵人相助。”

    宁守俊一听,还真是这么回事。

    做生意虽然经验很重要,但再多的经验也敌不过气运两个字。

    宁芳自从陪她娘下乡以来,做的桩桩件件,当真没有半件赔本买卖,无非是赚多赚少而已。

    就算魏国公府那样逼亲,可不还没成么?反还得了宫里那么多贵人赏赐,说不好真个就是有气运的。

    宁守俊如此一想,便也不再纠结,反而挺期待宁芳能带些好消息回来。

    于是,就在这样的殷切盼望下,宁芳接下了独自去会面的活。

    还来不及找找安慰,那个给她找事的爹已经挥一挥手,道一句“爹爹看好你哟!”就潇洒的走了。

    身为代县令,他也是公务颇为繁忙的,哪有那么多时间陪着妻儿老小闲话家常?把该办的事办完,他便扬长而去了。

    且不说宁芳气鼓鼓的瞪了半天眼珠子,辛姨娘更是恨得牙痒。

    直到宁怀璧离开,她都没捞着单独见上一面,表表自己的温柔贤惠,顺便把顺哥儿被蜈蚣咬伤的事说上一说,最好能给她再加几个人手。

    谁知宁怀璧前脚刚出门,后脚夏珍珍便将她叫去训斥了一顿。

    “……别以为顺哥儿给蜈蚣咬伤的事情我不知道,这是因为家里打醮,二爷又有正经事,不想让他分心,我给瞒了下来。你也别给我扯什么山郊野外的,招呼不到。这么多大人看不住个孩子,可见是没用到心!再有下回,你也不用再操心受累,说什么人手不够忙不过来,索性把孩子抱来,我替你把他的心也一并操了算了!”

    辛姨娘又羞又恼,不承认自己有错,反觉夏珍珍抓到她把柄,却没趁机整治自己,定是想玩恩威并施那一套,只她才不会上这种当!

    不过夏珍珍始终是正室,若非抓住她的厉害把柄,还当真要挟不到她。难道以后就总这么被她捏扁搓圆?

    辛姨娘觉得,自己是真该想想办法了。

    且不提她在那里动什么心思,宁芳自去赴约。

    这日恰天光晴好,万大有约她见面的酒楼正在金陵城最热闹的文庙附近,菜价就够贵的,可这位万公公居然豪气的包下了整整一层,让宁芳甚感豪气。

    无事献殷勤,这位万公公所图非小啊!

    可才见面,却见他笑成朵花似的,“啊哟,哪来这样俊俏的小哥儿?”

    为了今日会面,夏珍珍特意给女儿做了一套男衫,把宁芳打扮成男孩模样才放她出门。

    虽说是去见个太监,到底是男人,小姑娘家家的抛头露面的多不好看?所以夏珍珍才把女儿扮成小子,省得人家闲话。

    咳咳,这也是夏老太公娇养女儿,从前小时常这么带她出去玩,夏珍珍才如此驾轻就熟。

    得了夸奖,宁芳挺不好意思的,羞涩道,“让公公见笑了。知道公公刚刚升了官,特特准备了一份小小贺礼,望公公不要嫌弃。”

    眼看她拿出一只寸许长的雕花银棺小香囊,万大有立即笑眯了眼。

    因太监无子,为养老计,本就多爱财之人。而棺材是升官发财的意思,尤其上面雕的还是招财进宝的吉祥童子,虽只有三四两重,但却是极符合他如今的心意。况且打得这样小巧精致,不管自己佩戴,还是日后送礼都是极体面之物。

    再想起上回夏家送的那毫不掺假的金锭子,心中对宁芳好感又添一层,觉得这丫头极会来事。

    “不嫌弃,不嫌弃,姐儿这份心意我领了。快请坐下,来人,上菜!”

    看他没说正事,宁芳自不会提,只是等到菜摆上来,着实吃了一惊。

    万大有请客的菜不多,只有四菜一汤。

    四样菜是水晶虾仁,酥炸刀鱼,酱鸭舌和干烧鱼唇,汤是莼菜豆腐丸子汤。

    要说鱼唇鸭舌不过贵而难得,但那剥壳后仍有一寸来长的河虾仁,还有筷子长的刀鱼就不是市面上轻易能买得到的了。

    尤其是那道汤里的豆腐,竟是切成盛开的菊花模样,光这份水平就不是一般般的厨子能做出来的。

    “公公真是太客气了!”

    看宁芳很识货的毫不掩饰诧异之色,万大有得意笑了,“这些鱼虾原是各地官府送进行宫孝敬四皇子的,只是四皇子办完正事就回京了,这些东西白搁着也是浪费了。听说姐儿喜欢行宫的点心,才借花献佛让厨子做了,请姐儿尝尝。”

    宁芳很惶恐,“这,这不太好吧?”

    上贡的东西,她吃了会不会折福呀?

    万大有豪气的一挥手,“姐儿不必担心,四皇子素来勤俭,若他知道东西搁着白浪费了,才要着恼哩!”

    说着话,他就殷勤的亲自给宁芳布菜。

    那,那宁芳就不客气了。

    鱼虾新鲜,烹制精心,本就十分美味可口,再加上不为了不辜负四皇子的勤俭,她很努力的把菜消灭光光了。

    看她吃得香,万大有笑得更加开怀,又交待上了香茶给宁芳漱口,才道,“姐儿年纪小,肠胃弱,按太医院的养生之道来说,这饭后立即饮茶不好。咱们且说说闲话,回头再正经喝茶吧。”

    嗯,这是正事来了。

    吃人嘴软的宁芳摸摸鼓鼓的小肚皮,很满足的说,“公公上了年纪,又有见识,您说的必有道理,我听您的就是。”

 第199章还礼

    宁芳这一语双关,当然表明的也是宁家的态度。

    万大有听得更加满意,挥手摒退了下人,“姐儿是个聪明人,我就不在你跟前兜圈子了。如今圣上把我派到金陵来,自然是要我好好当差的。可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有心报效皇恩,又怕自己有力却使不上力,更怕使错了力,当然要寻个熟知本地事务的人来帮忙。这不,可巧就认得了姐儿。宁家在金陵多年,又是书香门第,所以我这不就厚颜求上门来了么?”

    宁芳故作天真道,“公公过奖了,要说在金陵有门第又有家世的人家,可不止我们宁府一家。”

    远的不说,魏国公府就比宁家与皇家的关系亲近得多,为何不找他们,却找上宁家呢?宁家愿意合作,但也想知道其中的缘故。

    万大有多精明啊,立即听懂了,嘿嘿一笑,“有门第又有家世的人家虽多,但能投缘又信得过的却是少见。姐儿聪慧,咱们也别兜圈子了,我实说了吧,正是英王府的三公子指点我来的。”

    这个宁芳早有预料。

    可这位公公嘴上说不兜圈子,可说话还说一半留一半的。想想他日后掌管着织造局,宁芳索性如实说了,“既是三舅公有话,公公不妨直说。料来我家情形公公都晓得。虽新近养起了蚕,但也只是赚几个小钱,丝绸买卖还是包给旁人做,做的也只是素绸那一块。若有什么不妥当,还请公公多多指教。”

    好爽快的机灵孩子!

    既痛快点出自家在做的丝绸生意,但也说明宁怀璧并没有违反禁令,身为官员却去从商,而是把丝绸买卖包给“旁人”在做。

    至于是包给哪个“旁人”在做,做好了又要怎么分,既然大面上过得去了,谁又会追究这些细节呢?

    万大有从宁芳话里基本探明白了宁家态度,便也不再藏着掖着了,“指教不敢当,不过有些小小建议而已。劝课农桑一向是皇上看重之事,府上能想着让庄户们在耕种之余,再多养些桑蚕,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料来无碍。至于包了你家蚕丝之人去做素绸,眼光也是不错的。既避开了与官府相争,又有利可图,只唯有一点,恐怕欠缺考量。”

    看他故意卖起关子,宁芳立即打蛇随棍上,“愿听公公指教。”

    万大有道,“那人虽想的是专精素绸,好做民间市场。怎忘了乡人劳作辛苦,难有时间刺绣?倒不如在素绸上织些简单吉祥花色,只怕更好销些。”

    这事宁芳早听夏明启说过,说等家中素绸打开市场,便要寻些能干巧匠设计几种花色来织,可如今听万大有所言,他似乎有这门路?

    “公公所言极是,可与我家合作之人也是才入行,能做好素绸便极不容易了,哪敢贪心?”

    万大有笑道,“那就劳烦姐儿回去带个话了,若不嫌弃,我倒想荐几个人来。都是宫中的老织匠了,极有经验的。只年纪大了,蒙皇上开恩给放了出来,但闲在家里又闷得慌,就想寻个营生。那些复杂的样式织不来,可若是织几个简单样子还是不成问题的。只不知与府上合作的那个‘旁人’用不用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