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芳华-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一份故人情谊吧。”
夏明启这才收了,宁怀璧又把宁芳叫来,把事情跟她说了。
宁芳听得总算松了一口气,并主动承认道,“我原先还想让山雁去打听这事,只没想好怎么安置,谢谢大舅舅和爹,比我想得周到太多了。”
夏明启抚着她头,慈爱道,“就知道你这丫头心事重,只怕放不下。不过往后可不许干这样事,万一给人抓个现形,你到底是个女孩儿,可怎么好呢?”
宁芳仰起小脸,甜甜一笑,“大舅舅辛苦了,不如坐下来让我给您捶捶背,拍拍马屁吧。”
夏明启哑然失笑,宁怀璧却取笑女儿道,“就捶几下背,便哄着人帮你办这么大的事情,你羞也不羞?”
宁芳还没开口,夏明启先护着道,“没事没事,她一个小孩子,能有这份孝心,已经不错了。”
宁怀璧才想说不能这么惯着孩子,却是城中书画铺的伙计送来一封信,是那万大有终于托人带信,想约宁芳三日后在城中某茶楼见上一面。
宁芳忙把那日跟万大有见面的情形一说,夏明启听得一头雾水。就算再怎样赏识宁芳,一个公公怎会约宁芳这样一个小丫头片子来见面?
可宁怀璧却猜到几分,“如今案情已了,四皇子便要带着毛延福回京了,万大有只怕是要留下来接掌镇守太监一职,负责往后的江南织造。如今他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而我们家刚好开始涉足这个行当,他可不就先找上来,想打听打听了?”
反正宁芳年纪小,却又足够聪慧,就算她做不了主,让她带个话儿,搭上根线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么?
宁芳意识到之后,倒是有些小激动了。
啊呀,这可是个好机会啊!若能跟宫里搭上线,那她们家的生意还用发愁吗?
可夏明启却变了脸色,“接宫中的生意?那岂不是做皇商?”
看他一脸为难,宁芳奇道,“大舅舅,若是做皇商不好么?难道你怕官家不给钱?”
须知三房的四老太爷宁守俊盼着能做皇商盼了十几年了,每回说起来就满脸羡慕,可见是个肥差。
夏明启苦笑,“皇商生意自然是好,却不是我们这样没有根基的人家敢轻易做的。说直白些,你家那位珂大爷若是做皇商,跟官府要怎么打交道,他一应都是熟的。可我们去了,就是两眼一抹黑了。况且咱家这门生意最初定位就是在中等人家,贸然去接官府生意,只怕做不来不说,还要担责任。”
呃……
宁芳羞愧了。她到底还是年纪小,缺了阅历,所以光想着好处,却忘了风险。
不过夏明启也道,“眼下都是猜测,不如你先去听听他是个意思,回头咱们再商量。只是此事却是要知会珂大爷一声,毕竟这生意里也有他的一份。若他实在想接下这皇商生意,咱们再看要怎么分吧。”
这,竟是要拆伙?
第196章画饼
有多大的脑袋,戴多大的帽子。
夏老太公的教训夏明启可不敢忘,所以他的态度很明确。他跟宁家合作丝绸生意可以,但若是宁家决定去做皇商生意,他就要退出了。
这样可能会让宁家一时有些为难,但从长远来说,却是对大家都好。
因为一旦涉足皇商生意,肯定是宁家主导,夏家只能做个跟随者,便失去了话语权,那夏明启还掺合在一起干什么?不如投点份子,只当个分红的股东好了。
怕宁芳不懂,他还刻意解释给她听,“不是大舅舅撂挑子,而是这做生意,就跟读书做学问一样,都得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儿,极限是什么。若硬要勉强,就如让关公学绣花,小狗去学爬树,再努力再有天份,也不可能学得好。”
宁芳挺佩服大舅舅这份壮士断腕的勇气。
意识到不适合自己了,就立即撒手,并不贪图可能会带来的巨大利益。这份定力,当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怪不得外祖会发家。
只因宁珂不在,宁怀璧便亲自前去,把此事跟宁守俊说了。
他从前便答应过替三房找个皇商的路子,不可能为了和大舅兄的私情,就言而无信。
果然,宁守俊听了十分激动,表示若真有机会做到皇商,他一定会全力争取。如果夏家要拆伙,大家也可坐下来好好商量。
那夏明启就得多留几天了,只在夏明达跟前,就得有个合适的理由糊弄过去。
此时,便轮到宁怀璧出马了。
主动找到小舅兄,向他这回的厚礼表示了感谢,又向小舅兄家人表示了关怀。夏明达还以为终于找到机会,提起亲戚们的亲事了,谁知宁怀璧却忽地话锋一转。
“……如今还是能力有限,能为亲戚们做的不多。象大舅兄那边,只是给存俭送进学堂,还不知哪年哪月才能供出头来。二舅兄那边,娘倒是替侄女们相看了几户人家,可条件好的,高攀不上,条件略差些的,又不好委屈了侄女们,是以十分艰难。如今只好把大舅兄留下,一起参详。”
夏明达听着一愣,赶紧打听,“那你们打算给侄女们选个怎样的亲事?”
若知道了自家侄女的择婿水准,他也好给亲戚家的孩子们做个参考啊。
宁怀璧告诉他,“如今倒是相了两个,一个家世颇好,但家道中落,若嫁过去,少不得要操一大家的心,只指着丈夫日后能考出功名。”
夏明达听着心凉半截,问,“那另一个呢?”
“另一个倒是家世单纯,还是我家远亲,只有个寡婶带着两个侄女儿需要他供奉。只出身贫寒,日后恐怕没什么助力。”
这,这简直一蟹不如一蟹!
他在家中可是夸下海口,说就算找不着宁怀璧这样的,起码也不能差太多。可听听这些歪瓜裂枣,谁稀罕哪?
夏明达也有些不满了,“我家好歹也是肯出嫁妆的,怎么都挑出这样人来?”
宁怀璧道,“这也没法子,能读书上进的子弟本就不多,在金陵这块儿地方,更加受人青睐,要不是两个侄女嫁妆丰厚,这婚事只怕谈都没得谈。”
然后,他扫一眼夏明达的神色道,“若是要嫁些普通的商户之家,倒是门当户对,可那就指望不了改换门庭了,与二嫂之前的期望也不太相符。唉,这也是时间略急了些。若能再等上十年八年,兴许我家能再有些进益,到时也能谋些更好的亲事。”
夏明达一听,顿时心里打起了小算盘。
十年八年,亲戚家的孩子是不能等,但他家孙儿孙女们却是刚好啊。再说,人情是做一次少一回的,与其便宜外人,为何不便宜自己?
宁怀璧说得也挺有道理,如今他只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儿,就算出身宁家,确实不够风光。妻子娘家若想靠上来,只怕就借不着什么力了。
但若是等到他做了县令,做了知府甚至更大的官儿呢?到时夏家再往旁人跟前一站,岂不就是现成的舅爷?
再说还有宁芳姐妹几个,瞧这回芳姐儿得了几件御赐之物,就把夏家荣耀成什么样儿了?若等到她们姐妹几个嫁了人,攀上高枝,他屋里的孙儿孙女再来攀表姐的这根高枝,岂不更加荣耀?
人一有了贪念,就算明知宁怀璧只是画了张大饼,也十分欢喜。
夏明达想明白过后,不仅不生气,反倒觉得自己找到条好门道,这回的礼也送得十分得宜。
“妹夫你不必着恼,如今做官就跟咱们做生意似的,哪有一日就做到宰相的?且慢慢来吧。姐夫可是一直很看好你的哟!往后家里有什么难处,只管跟姐夫开口,千万不要不好意思。咱们至亲骨肉之间,可不比外人。家里二嫂那边,我回去也会帮着劝劝。如今咱家就这样门庭,可不是拿着钱就能买到女婿的。能有个知道上进的,已经很不错了。”
“舅兄真是通情达理,你这么想,我也能安心不少了。对了,那两个我说的后生,正好今年春天都下场府试了,考出来便是秀才。舅兄要不要多留几天,也见见他们?”
“不必了!”
重新树立新目标的夏明达哪是真心关心侄女?若看了,回头嫁得又不如意,保不齐还要怪到他头上,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还是继续交给大哥来做吧。
“有大哥看着,我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如今你也要赶回任上了,我便不在府上打扰了。这有张银票,你拿着。去给我几个外甥外甥女都扯几身新衣。再给安哥儿打个长命锁,他既记到我妹妹名下了,我这当舅舅的自然要尽些心意。”
于是,等书房门打开时,夏珍珍就见自家四哥笑容满面的跟着宁怀璧出来,然后便说要辞行了。
等夏珍珍安排妥当,回房问起宁怀璧,她相公却径直塞了张三百两的银票给她。
“这个不用交到公中,你留着使吧。别忘了给安哥儿打副长命锁,算你四哥送的。”
夏珍珍更稀奇了,“四哥居然又送礼了?你到底答应了他多少事?”
宁怀璧却指着自己的脸,斜睨了她一眼。
第197章请教
在夏珍珍红着脸撒了好一会儿娇之后,宁怀璧才把自己如何忽悠夏明达的话说了。
夏珍珍听得摇头叹息,要说她四哥也是个精的,怎么落到妹夫手上,就被骗得团团转呢?
“你呀,真是越来越象我爹了!”
宁怀璧微怔,“此话怎讲?”
夏珍珍抿嘴笑道,“都是奸商!四哥也不想想,若你十年八年后还是个芝麻小官儿,他可就亏大喽!”
这么说,似乎倒也没错。
宁怀璧哑然失笑,只看到妻子笑得娇俏可爱,忍不住把她一把抱到床上,“既是奸商,自然不能做亏本买卖。才给了三百两的银子,娘子不如就卖身给我吧!”
夏珍珍羞得脸通红,“你又疯言疯语!”
宁怀璧一笑,吹灯上床。
闺房之乐,又岂止几句疯言疯语?
夏明达次日辞行之后,宁怀璧也要赶回去赴任了。
不过走之前,他却要跟夏明启好好把戴齐两家的事情说一说。
他说给夏二太太两个孙女的亲事,可不是忽悠人的。而是宁四娘经过反复观察比较,觉得比较有可能成功的。
因为夏家有钱,也不太在乎男方家世,只想招个有功名的夫婿,日后好守着钱财,不被人夺了去。那么戴良和齐瑞萱的哥哥齐瑞华,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唯一的区别只在于,戴良模样一般,家底太薄,但胜在人口单纯,姑娘嫁过去,不怕被人拿捏。所以适合宽容大度,愿意跟戴大嫂及两个侄女和睦相处的姑娘。
而齐瑞华长相好,门庭好,但家里关系复杂,婆婆又精明能干,儿媳妇要掌事且得熬上十几年,所以更适合温柔安静有耐心的女孩。且姑娘嫁妆只怕是要补贴家用的,万万不能是个小气人。
夏明启听得如此仔细明白,连忙道谢。
世人做媒,顶多看下门户家世,少有象宁四娘这样,细心体贴的。不仅如实给出对方的情况,连适合怎样的家庭性格都做出了充分的考量。光凭她花费的这份心意,夏家都要道谢了。
只此事夏明启还不能轻易作主,表示要亲自相看一番。
宁怀璧道,“这个倒是容易,二人皆在府试,料来都必是中的。等这两日放了榜,那戴良必来我府上请安,到时让人引着你们见见。至于那齐家小子,他家前些时日曾请了我家二姐儿出去踏青,这回咱家就下个帖子,把他家小子丫头都请来做个客,你就都能瞧见了。”
夏珍珍道,“何必如此麻烦?过几天正好是绍棠生日,我看芳儿正在给她大哥哥做寿礼。不如就摆几桌酒,请他们一起来热闹热闹。大哥到时随我去坐坐,便不显得尴尬了。只那戴良如今可是你的小师爷,走得开么?”
宁怀璧道,“无事,我放他几天假便是。你跟大嫂商议一下,让绍棠去把帖子发了。那孩子性子有些孤拐,是该让他多跟人接触接触。”
夏明启看着他们夫妻有商有量,十分和谐,也是暗自欢喜。
从前这个妹妹在妹夫跟前,更象是个孩子,什么都只知道听他的。哪象如今,还有这许多主意?偏又听起来好极了,足见宁家对她的包容关爱。
夏明启想及此,已暗暗打定主意,如果宁珂决意全盘接下蚕丝生意,就算他一番心血要付诸东流,还是彻底放手吧。省得给宁家留下疙瘩,影响到妹妹妹夫不好做人。
回头夏珍珍当即把要给宁绍棠过寿的打算,去跟婆婆请示了一番,宁四娘也十分赞同。
“这主意很好,小孩子就是要热热闹闹的才好。再说兴哥儿今年十二,算是个整生日,又许多年没在家里过过生日了,很该庆祝一番。”
夏珍珍得了准信,便去跟梅氏说了。
梅氏听了也很欢喜,只担心儿子脾气不好,闹出笑话。
夏珍珍道,“我看兴哥儿就很好,前儿去打醮,还知道去陈大夫那里帮忙。后来替他姐妹们布施,也办得有模有样的,连三清观的观主都赞了的。”
梅氏听得微微脸红,她上回一心想着替丈夫卜卦解运,可是一文钱都没出,眼下便道,“既是给兴哥儿做生日,还是我出钱吧,只劳你帮着打点一二便是。”
夏珍珍笑道,“那可没有这样规矩。家里平常虽不给孩子们做生日,但兴哥儿却得例外。他是大哥,也是替我们芳儿还人情,自然都得算到公中的。大嫂子不如拿钱先替孩子们裁几件新衣,到时收拾得体体面面的,才象个样子。”
这个当然,梅氏答应下来,又客气着说要帮宁芳姐妹也都裁一件。
要说他们一家回来,夏珍珍也是拿了私房银子给侄儿侄女们裁过衣裳的,所以并不跟她客套,只道了谢便自去张罗了。
倒让梅氏好一阵无语。
她本就没钱,又想供着丈夫体面,哪有闲钱做这么多人的衣裳?可眼下话都说了,不做又不好。只得把自己箱子里收的几匹好料子拿出来,给家里孩子们裁新衣,又盯着儿子去下帖子。
宁绍棠得知此事,并没犯孤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