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五十年代小日子 >

第15章

五十年代小日子-第15章

小说: 五十年代小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批歹徒,被全部集中到了县里关押起来。
  他们都是有前科的惯犯,有的甚至有命案在身。
  对所有参与人员,绝不能轻易放过。
  已构成犯罪的,要公开审判。对罪大恶极的,要从重从严。对那些受到裹挟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和劳动改造。
  消息传来,青沙河流域顿时沸腾起来。
  沿线的大小村落里,都燃放起了鞭炮。
  一时间,“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就像过年一般。
  祸害乡民长达几十年的“匪患”,终于被根除了。
  这一行动,真是大快人心。
  新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也大大提高了。
  上课时,叶抒文特地把“匪患”这个词好好讲解了一番。
  说历朝历代,乡间都是土匪出没。
  而地方官府呢,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不问,任其发展。
  也唯有咱们的新政府,才是真正为劳苦大众着想。
  “春雷”一响,一举歼灭了大股土匪,为一方乡土保了平安。
  徐甜甜坐在下面,静静地听着。
  心说,叶先生的思想觉悟可真高啊。
  这样追求进步,日后是不是能躲过那一劫呢?
  *
  社会秩序好了。
  乡里的日子也更加好过了。
  每到镇上逢集,十里八乡的村民们都纷纷前来。有沿街摆摊卖土特产的,也有专门来买东西的,集市上格外热闹。
  这天一早,天刚蒙蒙亮。
  徐甜甜就爬了起来。
  她唤醒冬娃,给他穿戴一新,准备去虎头镇赶早集。在灶屋里,吃了块黑饼子垫了垫,就和凤芝一手拎着一只竹筐子,随着爹和启康一起出了门。
  这会儿,微微有点凉。
  田间的露水还很大。
  放眼望去绿油油的麦苗上,湿露露的一片,在晨曦中泛着莹润的光泽。
  冬娃穿着蓝夹衣,趴在爷爷背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他很少起这么早,昨儿一听娘要去赶集,说什么也要跟了去。
  徐甜甜没法,只好答应下来。
  她想,让孩子出去见识一下也好。
  现在,街上的治安好了,花拍子、二流子也没了踪影。村里的孩子,大多跟着家长们出去逛了逛。冬娃自小就没出过门,这一回也好好出去瞧瞧。
  到了虎头镇上,太阳已经冒出了头。
  街面上人来人往的,非常热闹。
  转了一圈之后,爹从一家摊子上抱了两只白生生的小猪娃子,放在竹筐子里,让凤芝和启康提着。
  接着,又牵了一对小羊羔子。
  那对羊羔子才满月不久,睁着一双毛绒绒的大眼睛,咩咩地叫着。把冬娃乐得咯咯直笑,非得亲手握着缰绳不可。
  爹见冬娃喜欢,就让他牵着缰绳头,自己在一旁护着。
  路过一家烧饼摊子时,一股香气袭来。
  爹犹豫了一下,还是从怀里掏出了两百元(两分钱),买了五个热气腾腾的烧饼。一人分了一个,让大家好好过了一把瘾。
  徐甜甜一边闻着,一边咬着。
  这是刚出炉的热烧饼,吃着又软乎又香甜,别提有多好吃了。
  她想,以后能天天吃上热烧饼就好了。
  买好了东西之后,爹领着一家人,来到了自家的杂货铺子前。
  这间铺子在背街里面,门前并不算热闹。
  平日里,主要做街坊邻居和老顾客的生意。
  这也是当初上家转手的原因之一。
  爹让启康在外面牵着小羊羔,自己带着家人进了铺子。
  徐甜甜是第一次来。
  看铺面的确很小,也很不起眼。
  可一进门,货架上却是琳琅满目,东西很齐全。启宽大哥见爹来了,赶紧搬了凳子出来,让爹坐下来歇了歇脚。
  未等爹吩咐,就打了两罐酱油和香醋,包了一包咸盐、几块皂角等日用品。又顺手拿了两刀草纸,让凤芝搁在筐子里。
  最后,还从后面拎了两罐黄酒,说是陈年老酿,让爹喝了暖暖身子。
  “爹,要不去后面歇歇?”
  “不了,一会儿还要赶回去咧,这猪崽子和羊羔子得赶紧喂喂,估计饿了快半天了!”
  徐甜甜倒是想去后院瞧瞧。
  这里可是她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怎么也得熟悉一下才成。
  可看爹的意思是想立即赶回去,也只好作罢。
  说话间,见门帘一挑,一位身材矮小的村妇抱着个娃,从后面走了出来。
  “爹!”她站在大哥身旁,低声喊道。
  “嗯……”爹嗯了一声,脸上淡淡的。
  “冬娃娘和凤芝也来了,要不去后院坐坐?”妇人腼腆地说道。
  “不了,嫂子,一会儿还要回村里上课去呢!”凤芝笑着应道,徐甜甜在一旁也冲着嫂子笑了笑,让冬娃上前给大娘行礼。
  对这位大嫂,她印象不深。
  趁着这个机会,悄悄打量了一番。
  见大嫂果然是个麻脸,眼睛小,鼻梁塌塌的,皮肤又黑又糙,的确不好看。尤其是和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的大哥站在一起,很不般配。
  可俩人成婚后,除了一开始大哥闹了一场之外,这十年就这么过下来了。
  平日里,夫妻俩客客气气的,从不争吵,也没听到大哥抱怨过什么。即便大嫂做不好家务,大哥也只是皱皱眉头,就含糊过去了。
  徐甜甜心里一阵感慨。
  看来,启宽大哥还真是个厚道人啊。
  即便心里再不满意,可一旦认了,也就这么平平静静地过了下来。
  这么多年了,也习惯了吧?
  临出铺子前,爹又吩咐道:“启宽,今儿拿的这些东西,都记在账上哈!”
  “好咧,爹!”章启宽麻溜地应了一声。
  这是爹定下来的规矩,无论是哪家哪房,只要拿了东西就得记在账上。
  即便是自己家里,也得守着这条规矩。
  这么做,一是自家心里有个数,每月花销了多少,都一清二楚的。二是便于月底盘账,对那些赊账的,也好追帐,对那些赖着不还的,也有个考量。
  做生意,是盈是亏,得有个准数。
  否则这生意做下来,肯定是亏的。
  对爹和大哥的这套生意经,徐甜甜很是佩服。
  这生意要想维持下去,账面是一定要清清爽爽的。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如此。
  *
  转眼间,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启康拿着个饼子,直接去了学校。
  一家人提着猪娃子,牵着羊羔子出了虎头镇。
  刚拐过一道弯,迎面撞见了叶先生。
  他穿着一身灰色制服,和一位女学生并肩走着,手里还拎着一只小皮箱。
  那女学生剪着齐耳短发,穿着一件月白色的斜襟褂子,一条黑布裙子,一双白袜子和一双黑布鞋,看着格外素雅。
  俩人站在一起,就像一对佳人。
  惹得过往的乡亲们,不错眼地打量着,还时不时地咬咬耳朵。有几个半大孩子,干脆跟在俩人身后,就像看不够似的。
  “章大叔!”见到章存林一家,叶先生主动打着招呼,还特意瞅了瞅那对小猪娃子和小羊羔子。
  “哎呦,是叶先生啊,您这是去镇上赶集啊?”章存林背上驮着冬娃,笑着问道。
  “是啊,去街上逛逛,顺便给她找家客栈住……”叶先生站在路边,客气了几句。又向章大叔一家介绍了那位女学生。
  说她叫林美华,刚从省城那边过来,想在乡里住几天。
  说着面色微红,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徐甜甜一见,就猜出了这位女学生的身份。
  这十有八。九,就是传说中的那位订婚对象吧?
  这是专门跑来看叶先生的?
  可为何又噘着小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第23章 
  (1 )女学生
  徐甜甜顾不上细琢磨。
  就见叶先生朝他们挥了挥手; 准备和那位女学生上路。
  “哎,我说叶先生啊,这镇子上临着水陆码头,客栈里人员嘈杂; 姑娘家的住
  在那边到底不方便。如果叶先生不嫌弃的话; 就让这闺女住咱家吧?”章存林笑着
  说道。
  “章大叔; 那太麻烦了……还是住镇子上吧?”叶抒文有些犹豫。
  本来; 他是想让美华住在村里; 好有个照应; 也不用他再跑来跑去的接人。
  可今儿一大早; 林叔把美华送过来时,崔大婶子正好也在,就笑着给安排了一
  家; 让她和她家大侄女做个伴。
  可美华刚进人家院子; 就捂着鼻子跑了出来。
  说院里太脏了,养着几头大牲口不说; 还有一股子难闻的气味。搞得崔大婶子
  和她侄女很不好意思; 心想这乡里哪能和城里比?
  她侄女家算是不错的; 有五间青砖大瓦房; 亮堂堂的,在村里也是数得着的富
  裕户; 想找条件比这更好的; 怕是很难。
  他见美华犯了小姐脾气,嫌这嫌那的; 瞅着哪里都不顺眼,也有些为难。于是
  哄着她,带她去镇子上逛逛,顺便找家最好的客栈。
  可真让她一个人住在镇子上,到底还是放心不下。
  现在听章大叔这么一说,也有点动心。只是美华太娇气了,去了章大叔家,指
  不定给人家添多少麻烦呢?
  “叶先生,您就甭客气了!咱那院里还算宽敞,让这闺女和凤芝住在一起,也
  好有个伴……再说吃饭什么的,也方便……”章存林笑着说道。
  徐甜甜一听,心说,“爹啊,你可是给咱家找了个麻烦。”
  像林美华那样的嗲女,她可是见得多了。
  这人可不像叶先生那么能吃苦,也不是个好相处的。
  可章存林哪了解这些?
  他是格外敬重叶先生的,觉得这人不但课讲得好,品行也好。乡里乡亲的,能
  帮个忙自然会伸手帮一把。
  更何况,见凤芝一心二心地想学文化,眼前有个女学生不是最好的先生吗?也
  能让凤芝沾点文化人的气息儿。
  而凤芝呢,见了那林美华就直了眼。
  心说,百闻不如一见,这位女学生和叶先生就是般配。心里只有羡慕的份儿,
  哪里还嫉妒得起来?
  听到爹邀请人家来家里住,就高兴得连连点头。
  还上前一步,脆生生地说道:“叶先生,您就答应了吧?让美华姐姐来我家,
  我家院子可干净了,也没喂养大牲口,一点气味儿都没有……”
  “这……那好吧……”叶抒文点了点头。
  他去过章家院子,那个干净非一般农户可比,甚至比客栈还要干净一些。
  想着美华大老远地跑来了,人生地不熟的,一个人住在外面到底不方便。现在
  有凤芝陪着,他也能安心工作。
  见林美华还有些犹豫,就笑着说道:“美华,你就放心好了,章大叔家我去
  过,干净得很呢!”
  林美华瞅着面前这位小姑娘,人长得水灵不说,身上虽然是布衣布裤,可浆洗
  得干干净净的。
  旁边站着的也是位美人儿,无论是气质还是举止一点儿也不像村姑。就连那位
  中年汉子背上驮着的小娃娃,也是白白净净的,漂亮得就像个小仙童。
  看来这家人还算讲究,也就放了心。
  叶抒文瞅着日头已高,一会儿还要去上课。
  就柔声说道:“美华,今儿先和章大叔一起回村吧?后天镇子上还有个大集,
  到时候我再陪你好好逛逛?”
  “嗯。”林美华点了点头,神色也缓和了下来。
  其实,她心里有点后悔。
  来之前,家里怕她吃不了苦,不让她来,可她偏偏不信。这么冒冒失失地跑来
  一看,乡间的景色固然不错,可真要呆下来还真是不习惯啊。
  可人已经来了,再继续闹别扭,会惹得抒文不高兴。
  只好硬着头皮,安顿下来再说。
  于是,她换了一张笑脸,娇滴滴地说道:“日后,就多麻烦章大叔和凤芝妹妹
  了!”一扭头,又冲着叶抒文柔声说道:“抒文,咱得把那住宿费和饭钱一并给了……
  千万不要忘咯?”
  “美华,我都记着呢!跟你说吧,章大叔家的饭可好吃了……”叶抒文哄着她说
  道。林美华的脸上笑着,心里却不以为然。
  乡里能有什么好吃的?
  她主动提出交饭钱,就是为了让她家给做点好吃的。
  不说大鱼大肉,最起码要吃点细米白面吧?
  章存林在一旁,赶紧说道:“叶先生,这乡里乡亲的,收啥钱啊?”
  “章大叔,咱得提前说好了,这住宿费和饭钱一定得收,不然还让美华住到镇
  子上去……”叶抒文坚持道。
  一番推让之后,章存林只好答应收点饭钱。可这住宿费,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收
  的。叶抒文心知乡里人淳朴,就勉强答应下来。
  徐甜甜在一旁,见一家人都同意,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在心里叹了口气。
  *
  一行人上了路,往虎头村而去。
  一路上,小猪娃子不停地哼哼着,估计是饿了。
  而小羊羔也咩咩地叫着,惹得冬娃的兴致上来了,也跟着咩咩。听得叶先生也
  笑了起来,还伸手摸了摸冬娃的小脑袋。
  走在一旁的林美华,却微微皱了皱眉头。
  抒文什么时候喜欢起小娃娃来了?
  看这孩子的五官,十有八。九是那位村姑的。瞅着二人的样子,倒是不熟,甚
  至连句话都没有。
  可她为何感到不踏实?
  是因为那村姑的相貌格外出挑吗?
  可自己的相貌也不差呀?况且文化程度也高。想着人家早已成家,连娃都有
  了,自己这疑心病是不是重了点?
  她不觉有些好笑。
  这离开了城市,怎么连神经都敏感起来了?
  一会儿功夫,几个人就到了村西头。
  可还未进村,就惹来了无数关注。
  一群半大孩子,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他们前后簇拥着叶先生和林美华,还叽叽喳喳喊着:“哎呦,快来瞧啊,咱村
  里来了个女学生,穿得可好看了!”
  几个大娘、婶子,也倚着院门看热闹。
  见叶先生经过,就走出来,笑着打了声招呼。过路的庄稼汉子见了叶先生,也
  停下了脚步,憨厚地笑着,问了声好。
  从村西头到村东头,打招呼的不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