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65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第65章

小说: 农妇山泉有点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商量出个章程来才好。”
  “这是自然。”周敏道,“人情归人情,生意归生意。”
  其实周敏本来是打算自己来做这个生意的,但她根本没有门路,想想还是不掺和了,直接让冬叔跟唐家接洽。
  虽然作为供货商,肯定会被中间商赚走差价,但想想唐家的牌子多硬,有这位唐公子帮忙宣传,东西转一道手,身价必定立刻随之上涨,冬叔能赚的也就多了。
  “这……”听见周敏三两下就替自己拉来了这么一个大主顾,冬叔不由目瞪口呆,“这当真可行?”
  “怎么不可行?”唐一彦笑道,“我和五哥既然都用了这摇椅,只要宣扬出去,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去买别家的。”
  他说着意味深长的看了邱五爷一眼,有他的招牌在,只怕各家的闺秀们都要争相抢购一张摇椅了。
  冬叔想了想,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保证道,“公子放心,我这里的椅子绝不会偷工减料,制作抛光刷漆打蜡都是我亲自来,保证不会出问题。就是速度可能会慢些……”
  “这倒不妨,慢工出细活儿嘛!这样我们才卖得上价钱。”唐一彦道,“那咱们就回屋坐下,商量一下具体的章程。不知道冬叔是什么意思?”
  冬叔有些无措的看向周敏。周敏便上前一步道,“先进屋吧,这会儿太阳出来,有些晒了。”
  进屋坐下之后,周敏直接掌握了主动权,“唐公子,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这边希望能采用入股分红的合作方式。以技术入股,具体的分成再行商量。”
  “技术入股?”唐一彦微微一愣,诧异的看了周敏一眼,道,“三成。”
  周敏这回没有做决定,而是看向冬叔,“这是您的生意,您来决定吧。”帮忙是一回事,但涉及到具体的利益问题,就不好插手了。万一自己答应了,将来冬叔嫌少,帮人不成反成仇。
  冬叔虽然老实,但也不傻,现在不是谦虚的时候,所以他先没提分成的事,而是问,“原料算谁的?”
  周敏都在心里为他这个问题拍案叫绝,的确,既然是技术入股,那原材料就应该共同提供。如果不要冬叔出材料,那么三成的确是很合适的价钱。但之前唐一彦没提,分明有将原料算在三成里的意思。
  连她都差点儿被唬过去了。
  不愧是生意人,唐一彦面色不变的道,“原料自然是另算,分的是红利。”也就是说共同承担经营成本了。这里头不光有原材料,还有他开店请人之类的支出,不过这是应该的。
  冬叔点头道,“我同意。”
  又促成了一桩生意,周敏的心情相当好,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
  唐掌柜跟来,主要就是带了印章文书之类的东西,当下写了一张,各自签字画押之后,这份契书就算是生效了。
  当然,更具体的章程,原料从哪里来,怎么制作,怎么运出去,怎么卖之类,还要仔细商量,不过这些事肯定不会是唐一彦这个老板来负责。他只需要定下大方向就可以了。
  所以签完了字,转头看见周敏笑得那么开心,唐一彦便忍不住问,“我说周姑娘,你这辛苦了一大早上,给别人拉了生意,自己还那么高兴,是什么道理?”
  “乡里乡亲的,冬叔家做成生意,我当然高兴。”周敏道,“再说了,唐公子看到那边的屋子了吧?”
  她指了指齐家原来的屋子,“那是我们家的房子,搬到山上去之后,这里就空出来了,我正愁不知道做什么用呢!冬叔的生意做起来,他们家这点地方就不够折腾了,我打算把屋子租给他,也跟着赚几个钱。再者,既然这生漆那么贵,我就再在山上种些漆树和油桐树,只要你们的生意做一天,我这进项就不会断,难道不好?”
  唐一彦听得目瞪口呆,“周姑娘,我简直怀疑你是不是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怎么赚钱,这念头一个接一个,实在是令人佩服。”
  “其实唐公子是想说我钻进钱眼里了吧?”周敏一笑,“也差不多,毕竟钱怎么都不会嫌少,我要将我家那片山头经营起来,还差得远呢。”
  唐一彦这回是临时出来,不能在这里逗留太长时间,在冬叔家吃过午饭之后,他便准备回去了,不过唐掌柜倒是留在了这里,跟冬叔商量接下来的具体事务。
  所以邱五爷用了自己的马车送他,两人走到门口,登车之前,唐一彦忽然道,“邱五哥,我有点儿明白你为什么别人都不放在眼里,独独对那丫头另眼相待了。”
  “别胡说八道。”邱五爷皱眉。
  唐一彦哼了一声,站住了脚,转头问他,“你敢说对她没有半点非分之想?”
  非分之想……邱五爷琢磨着这四个字,脸上露出了几分苦涩的笑意,“既然知道是非分之想,就该及早收敛。一彦,敏敏不是你能玩弄的对象。我实话与你说吧,我之前向她提亲,被拒绝了。我许的是正妻之位,她尚且看不上,何况你早已有妻有子,回去好生过日子才是正经,别打她的主意。”
  “正妻之位?”唐一彦吓了一跳。虽然他之前信誓旦旦,但真没觉得邱五爷会动真心。对他们这样的人来说,能把人带回家给个名分就是难得了,外头扔着的又不知多少。虽说邱五爷从前没有这方面的传闻,但那是因为他身体不行。所以听到他这么说,顿时大吃一惊。
  邱五爷静静的看着他,没有说话,唐一彦深吸了一口气,咬牙道,“我会让六妹死心的。”
  然后直接登车走了。
  ……
  周敏并不知道这表兄弟二人之间的争执,回到家之后,她将唐家和冬叔谈成的生意说了出来,其他人也都跟着高兴。
  齐老三道,“你冬叔当年在城里学徒,因为为人实诚才被人挤兑回村里,如今可算是苦尽甘来。”
  “这是怎么说?”周敏好奇。
  齐老三摇头,“他没细说过,我也没问。你们往后也别提这事,心里有个数就行了。”
  周敏应了,又道,“回头咱们在山脚种上些漆树和油桐树吧。我听慧慧说,这漆树碰上了就会生漆疮,正好用来做防护林,如何?”之前他们空出了一片地方,是要种防护林的,但目前还没来得及种下,如今正好定下这两种经济树种。
  “也不是人人都会生漆疮。”石头在一旁道,“我就不会。”
  “你去试过?”安氏吓了一跳,连忙拉过石头的手看了看,自然是看不出什么来的,但还是抱怨道,“你这孩子,没个轻重。”
  周敏道,“这只是附加的用处,有最好,没有也不打紧,主要是这两样东西好好打理每年就都有出产。”
  齐老三笑着摇头,“敏敏你最近是不是都在琢磨这些,主意一个接着一个,咱们家的日子没那么难,这些慢慢来就是。”
  “这已经是慢慢来了。”周敏道,“我的目标是将咱们这片齐家山打造成一个什么都有,物产丰富到能够自给自足的庄园。现在才只是刚刚起步呢!要添置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只能一样一样的来。”
  她说完之后一转头,就见石头眼睛发亮的看着自己。周敏原以为他有什么话要说,但石头只是看了她一会儿,却没有开口说什么。
  倒是齐老三道,“野心不小,不过一步步来,相信总有一天能做成你说的那样。”
  “那当然。”周敏道,“等做成了这件事,我就可以彻底歇下来,万事不用操心了。”
  “我看你是天生的操劳命,这件事做完还有下一件,总不会让自己闲下来。”安氏在一旁道。
  周敏本来打算反驳,但仔细的想了想,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是这样,顿时蔫了。不过她还是振奋精神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在且先顾着眼前。”
  安氏欲言又止了片刻,最终还是低下头去,什么都没说。
  依她说,周敏目前该着急的不是这些问题,而是她的婚事!乡下的姑娘们成亲早,哪家姑娘十六岁了还连亲事都没定下?安氏好不容易被齐老三劝得回转了心思,将周敏当成女儿而不是媳妇来看,这件事就成了她最大的担忧。
  偏偏齐老三浑不在意,说什么等十八岁再议亲不迟,反正敏敏这样的好姑娘只会人人求娶!也不想想,等她十八了,还能找到什么好人家?合适的早都已经娶亲了,剩下的不是年纪太小,就是续弦填房,哪里还会有好的剩下?


第55章 杨梅酒
  “黄金米”的事; 周敏说到做到; 种子拉走银子入手之后,便几乎没怎么过问。
  只有石头偶尔会跟她汇报一下进展——村里哪些人家已经被齐老费说动; 准备今年将山地都用来种玉米,顺便套种土豆;唐家楼一场玉米宴来了多少贵客捧场;城里徐县尊又是如何恩威并施; 将玉米种子尽数卖了出去。
  整个四月,天上还是一滴雨水都没有。直到端午节才淅淅沥沥的下了半天小雨,但才堪堪将田打湿,就又停了。
  没有水,水稻就种不下去。
  每一种庄稼都有自己的时令和季节,错过了之后倒也不是说不能种,但能收多少就很难说了。
  譬如水稻; 现在没有水,等到六月里梅雨季时再种也不是不行,但那时就太晚了。且不说种出来的稻子好不好,原本八月能收的谷子要留到九月; 说不定赶上秋汛; 一年辛苦就都泡了汤。
  这个时候,那些种了玉米土豆的人都不由庆幸起来,玉米和土豆这两个月都只是在长叶子; 缺水可能会有一点影响; 但不及水稻那么大,这是旱地作物的优势。
  为着这个,周敏再到村子里去; 路上主动跟她打招呼的人都更多了,脸上都带着和善的笑意。虽说种玉米和土豆是齐老费说动的,但种子却是齐家出,这大伙儿都知道,自然也承他们的情。
  那寥寥几家没种的,这时候心情就复杂了。倒不是说他们种了别的没收成,地就在那里,好好侍弄总不会太差。但是那些东西都无法取代水稻成为主食,想要靠着这些东西撑到明年,显然是不可能的。
  家里有点儿积蓄的还好,又不是没遇上过灾荒,熬过去了下回吸取教训也跟着种就是。那些本来就紧巴的人家,想到接下来的一年,嘴巴里都是苦味。
  万山村里是如此,整个高顺县的大环境也差不多。这两年种了玉米和土豆的人都暗暗庆幸,没种的捶胸顿足。
  好在又过了十几日,五月十五之后,终于下了几场雨,勉强能够将水田没过,趁着这个机会,众人连忙抓紧时间抢种,总算是在雨季之前将水稻种下去了。
  但是这样一来,时间太短,这些秧苗还未来得及落地生根,雨季被水一冲,很多都会直接被冲走,同样会造成减产。不过相较于无法下种的情形来说,无疑是好得多了。
  虽然天旱对推广玉米和土豆更有好处,但周敏也没有无端希望大家倒霉的想法,水稻能种下去,也跟着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钱是赚不完的,总体来说,周敏还是希望这个世界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直这么延续下去。
  不过她今年几乎没出过村子,这些事也只是道听途说。现下人微言轻,真正能做的也有限,与其忧国忧民,不如将自己的日子过好。所以周敏很快将注意力转到了自家那几株杨梅树上。
  这是去年清理这片山的时候特意留下来的,进入五月之后,树上的杨梅就已经开始露出了红色,只是尚未完全成熟。对于这种久违的味道,周敏可谓是十分想念,一天从树下经过几次,眼巴巴的看着,有红得透一些的,就摘下来先尝个鲜。
  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了周敏这种几乎没怎么遮掩的神态,这天石头一早就提着小篮子出了门,下午时分回来,篮子里就装满了又红又大的杨梅,品相非常好,让周敏一看就开始分泌口水。
  “这是从哪里来的?不是还没到成熟的时候吗?”她问。
  石头道,“山上的杨梅成熟的时间不一,跟树种和地势都有关系吧。我跟其他人一起去的,他们知道几棵熟得早的杨梅树,不过就是离得远。”说着将篮子往周敏面前一放,“给你的。”
  他一回来就直接到小楼这边来了,其他人都不知道。
  周敏拎着篮子去小屋那里,用泉水将杨梅泡过。在现代的时候她泡杨梅时还要加盐,怕里面有寄生虫之类的东西,而且人工种植的杨梅,总担心打农药之类的问题。但是这个时代纯天然无污染的杨梅,周敏就不舍得折腾了。用盐一泡,杨梅的味道也会完全被破坏掉。
  野生的杨梅口感会略酸一些,就算尝起来甜其实回味也是酸的,但这种酸却会让人欲罢不能,吃了一个还想再吃。
  不知不觉间,周敏堪堪将半篮子的杨梅给吃了下去。
  石头就坐在她身边,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但周敏能够感觉出,他此时的状态很放松,很惬意。
  她将来装在碟子里的杨梅递给石头,“你吃吗?”
  “在树上吃够了。”石头道。
  周敏很轻易的相信了这种说辞,因为她觉得换了是自己,见到杨梅树肯定先吃个痛快。但一棵树上个头最大、红得最好的杨梅总是有数的,别人吃个痛快的时候,石头正忙着将最好的挑着摘下来呢!
  不过周敏也没有继续吃,她自诩是个成年人,勉强还是能够控制住口腹之欲的,剩下的留给其他人,大家一起分享。
  当然分享的时候,她难免也要蹭上几粒。
  吃的时候不觉得,但是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周敏就开始觉得牙酸了。那是一种牙齿整个被什么东西泡过,稍微一用力就会觉得不舒服的感觉。平常吃起来软糯Q弹的米饭都有些嚼不动了。
  这种牙齿酸软的感觉,在一觉醒来之后变得更加严重。好在安氏体贴的准备了粥,就连食材也都是全部剁碎了扔进去熬煮,不需要用到牙齿。
  不过很快,周敏就吃杨梅吃到完全不想吃了。
  因为家里的几株杨梅树已经尽数成熟,算起来陆陆续续收的杨梅足够放好几个竹筐,送了邱五爷一筐,又分了一些给村里人之后,剩下的看着仍旧让人发愁。如今也不是刚刚穿来的时候,什么都要算计,周敏也没有拿出去卖的意思。
  最后齐老三拍板,这些杨梅都用来泡酒。
  但这么多杨梅,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