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小娘子奋斗日常 >

第17章

小娘子奋斗日常-第17章

小说: 小娘子奋斗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人就已经不多了,剩下的多是卖东西的。
  大多数都把自己的东西给卖完了,兜里揣着钱,心里不慌,屠欣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来吃炒面的就来了。
  三五成群的,揽着肩膀坐到同一张桌子上。他们可能在昨天还是互不认识的两个人,在一起卖了一上午东西,就已经进化成能够一起吃饭一起侃大山的好兄弟了。
  “老板,来上五碗鸡蛋炒面!”他们大声吆喝,屠欣给揪面,刘利负责炒,她当初特地买了两个供刘利炒菜的锅,前两天都没有用到,今天总算是排上了用场。
  准备的桌子凳子占的满满的,等把所有人的炒面都弄上去,屠欣不禁抹了一把汗。
  等到卖东西的人也都走了,屠欣跟刘利又过去擦桌子洗碗,又要接王叔家的院子里的水。
  王叔家院子里是有口井的,是当时在院子自带的,带井的院子要比不带井的要贵很多。
  下午到家数钱,真的是,虽然忙,但收获也是巨大的,今天的营业额是前两天的和!
  总共卖了有二两银子!除去成本也挣了有一两零二百个大钱。
  屠欣把其中一百个大钱推到刘利的面前。“利叔,这些你拿着!”
  把刘利吓了一跳。“小东家你这是干嘛呢?俺的身契还在你手里呢,人都是你们家的,还给俺钱干嘛呢?”
  “利叔你也忙了一天了,怎么说我也要给你点酬劳。”屠欣说。
  没等刘利反驳她又开口了:“叔我也跟你说实话,我当初买人是想找个能信任的人,以后我给你工钱,等你攒够钱了,你能把你自己的身契买回去。”
  几天的相处,屠欣大概也明白了刘利的为人,觉得刘利值得她信任,直接把身契给他,又觉得有点伤人,就想了这么个主意,自己挣钱买自己,还能激发刘利做生意的动力,多好!
  她这么说,刘利就没再推辞,紧紧地撰着。
  他小东家说了,将来他有机会给自己赎身,他要好好干,好好挣钱。
  这天之后,整个县城才算真的都知道,在那个王家铺子门口,开了一家卖肉夹馍跟炒面的店,那个东西啊!还贼好吃。
  有那好吃的,不惜从东城跑到城西来,只为了尝尝她们家的肉夹馍跟炒面,自然有人不喜欢,也有人因此成了他们家的忠实客户,生意也满满步入正轨,不会弄了太多的材料但是卖不完,也不会因为准备的太少不够卖。
  到了二十二,屠欣发的豆芽终于长成了屠欣想象中的样子,白色的躯体顶着黄色的巨大叶片,屠欣觉得格外可爱,她又省下了一笔支出。
  屠欣晚上甚至还做了黄豆芽炒肉丝,只觉得这豆芽格外鲜美,从此把发豆芽列进了自己的每日计划里,屠欣想着能剩下一大笔钱,觉得自己真是个省钱小能手。
  月底,是屠欣家算总账的时间,往日里只有一家猪肉铺子,这就算猪肉铺子的账就行了,如今要再加上屠欣的推车收益。下午回来,关上大门二门,一家人围在桌子旁边,屠大纲先开始报账。
  “这个月,咱们家一共收了三十二头猪!”屠大纲说着,脸上出现一丝骄傲。
  “收猪肉一共花了九十六两银子,卖猪肉一共卖了一百三十两银子,净利润三十四两银子!”
  屠大纲说完,整个屋子都静了。这是他们家生意最好的一个月了,大家都知道这个月他们家生意好,毕竟这个月几乎每天屠大纲都去收猪肉,有时候还能收两只,可也没想到能挣这么多钱。
  在县城里买上一个普通的,不带井的小院子,大概是一百多两银子,不到二百两。这一个月,他们家只是卖猪肉就挣了三十多两,如果每个月都是这样,用不了半年,他们家就能买这么一个院子。
  “咳咳!”屠欣清了清喉咙,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这个月,我支摊子,推车花了十两银子,三个炉子,十两银子,还有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一共花了五两银子,摊子的租金,花了一两银子,这个月大概从王叔那里买了五十斤的面,花了五两银子,从爹那里买猪肉,花了五两银子,买的黄豆,跟青椒,大概花了三两银子。一共花了四十两银子。这个月卖肉夹馍跟炒面,一共卖了二十九两,本还没卖回来。”屠欣最后谦虚了一句,勾起的嘴角却能看出来她的得意。
  她摊子刚支起来的那两天,是生意最差的,每天只挣一两银子,后来就是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多的时候,都能挣三两银子了,而且目前看起来,这个上升趋势还没有停下来。只不过她一个人,卖这么多肉夹馍已经到了极限了,刘利炒面,也没有时间再干其他的了,屠欣这两天还想着雇一个人帮忙擦桌子刷碗,她跟刘利在忙的时候,还真没时间刷碗,她当初碗也没买多少,不够循环。雇上一个人,她跟刘利省了刷碗擦桌子的时间,她们就能卖更多的东西了!
  只是这半个月,她都快把当初扎下的本钱卖回来完了,这足够屠欣骄傲的了,连向来嘴硬的屠老娘面色都柔和下来了。
  屠欣说完了,就该刘氏说了。“咱们家这个月买了三两银子的碳。咱们家这个月没买调料也没买菜,总共支出了三两银子。”说完瞪了屠欣一眼,她的碳都是从家里拿的。
  屠欣傻笑不说话。
  屠老娘又开口:“村子里羊娃家添了个小子,一百钱送中米。”
  送中米也是他们这边的土话,是指给满月的小孩子送礼。
  “对了,纲子,你大爷家来人打了招呼,下个月初八他们家办喜事儿,你别忘了去他们家给杀猪。”
  无论卖不卖猪,乡下基本上每一家养的都有猪,逢上这种大喜事儿,就会请屠户来家里杀猪,做宴。
  去别人家杀猪,别人家是给钱的,不过杀一头猪也就是二三百钱,屠欣家可能并不在乎这点儿钱,但附近村子,只有他一个屠户,这种事情推不掉的,都是乡亲,算是帮忙。
  “嗯,知道了。”屠大纲闷闷地应一声,这种事儿他干的多了,啥反应都没有。
  “还有在咱们家那块荒地上盖的猪圈,一共花了三十两银子,又花了三两买了十只小母猪,两只小公猪,给俩小侄子付了二百钱工钱。”都快完了,屠大纲突然想起来这一出。
  屠欣在心里大概的算了一下,嗯,很好,他们家忙活了一个月,一个个脚不沾地地,最后好像还赔进去了几两银子。
  不过屠欣心里清楚,这些赔进去的钱一点都不亏,现在投进去的,将来都能加倍地给赚回来。
  像投的猪圈,猪崽不便宜,但是比起来成年猪呢?肯定是成年猪好呀!而且屠大纲买的多是母猪崽,还有一头公猪,将来能做种猪的。以后的猪仔也不用买了,多实惠。让两个小表弟帮忙养,甚至连心思都不用花,猪大了过去宰了就行了。
  一家人查完帐,都有点心血澎湃,屠欣在床上翻来翻去,就是睡不着,一闭眼就老是抑制不住地想象将来她买了铺子,又买了院子,日子过得舒适又安逸,还有那个还没进她家门的小丈夫王子阳。
  说不定将来她还会生两个孩子,不能更多了,听人说生孩子很痛。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她都一定要他们读书,不为了科举做官,只为了明理懂事。
  她甚至不会要求她们继承家业,她想要她们能够快乐一辈子。
  对孩子的要求跟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自己,屠欣始终感觉不是自己亲手挣的,花着总是不安心,对孩子,她倒是不会希望他们太辛苦。
  屠欣想了很多,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初一是大集日,屠欣比平日里起的还要早一些,想起来挣的钱,屠欣一点都不觉得累,甚至今天屠老娘都跟着他们一起去了,怕屠欣跟刘利两个人忙不过来。
  事实上确实是这样,今天达到了屠欣支摊子以来人流量的高潮。大集日是整个县的大事情,一个月只有一天,平日里走街串巷的货郎,或者是在各自村头卖小东西的,全部都会到县城里来,人挤人人挨人,摩肩接踵。
  当然,卖吃食的也比平日里多很多。简单点的有背着筐卖馒头咸菜的,复杂点的有占个地方贴煎饼的……各种各样,屠欣看惯了这场面,对自己家的肉夹馍依旧地有信心。
  果然,屠老娘屠欣和刘利,三个人自从开张就没停下来过。
  “娘,我要吃他们家的。”一个小胖墩扒着屠欣家的推车,声音里带着哭腔。
  小胖墩身后的妇人先是尴尬地冲屠欣笑笑,又使劲儿抱着小胖墩走了,屠欣觉得有点奇怪,但也没当回事儿,只以为是她卖的太贵,妇人舍不得。
  第二天,屠欣的生意格外惨淡,炒面还好,肉夹馍基本上没有卖出去。


第36章 另一家肉夹馍
  屠欣今天肉夹馍的生意可称潦倒,潦倒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一大早上过去了,除了王叔家要了几个肉夹馍之外一个都没有卖出去,等到中午,一个肉夹馍一碗炒面,最后再带走一份肉夹馍。
  来的次数多了屠欣也对他有了一点了解。这人是温家的公子,温家是他们县的大户,温家的老太爷曾在朝中任四品官,现下已致士。
  这位公子名唤温健,有一妻子,跟妻子志趣相投,十分恩爱,他每天拿回去的肉夹馍就是给她妻子买的。
  屠欣给刘利帮忙,但本来不到中午饭的时间点,炒面的生意也就那个样子,两个人一起无所事事地坐在凳子上。
  一直到中午,生意才好了很多,半个月了,该吃过他们家炒面的也都吃过了,都知道跟自己家炒的不太一样,喜欢吃的也不少。其中很多人是本来觉得十个大钱买一碗炒面不值得,在吃过他们家的肉夹馍之后也会好奇他们家炒面的味道。肉夹馍卖的这么好吃,炒面总不会难吃,很多人都怀着这样的心理,买了他们家的炒面,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十个十二个大钱一顿饭,基本上县城里每一家都能承受的起,现在不少人都喜欢在中午吃上一碗屠欣家的炒面,甚至有的家中有几个人都喜欢吃,所以直接买个几份,家里就不用做饭了。
  每天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点,刘利就忙的停不下来,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今天肉夹馍生意不好,屠欣就帮刘利配菜,拉面,刘利只负责炒面,两个人忙,炒面的速度倒是快了很多。
  过了上午买炒面人最多的时间点,屠欣看着自己还剩了一锅的卤肉,心里觉得是万分奇怪。
  她卖肉夹馍,很多都是吃过了,觉得好吃就成了她的忠实客户,每天都要过来买上一个尝尝,就算是不增加新客人,只是这些老客人,今天的生意也不该这么惨淡啊……
  屠大纲看了一上午,也发现今天买肉夹馍的人格外少,同样觉得很奇怪,等到中午,生猪肉都卖得差不多了,他跟刘氏打了个招呼,让刘氏看着铺子,也没跟屠欣说一声,自己出去了,他在县城里开了几年铺子,人脉还是稍微积累了一点的,他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知道,像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中间出了什么问题,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为什么了。
  隔壁街上也有人支了个摊子,也卖肉夹馍,屠大纲听人说,那馍都长的一模一样的!其实这家摊子,昨天就已经来了,不过昨天是大集,买肉夹馍的人很多,屠欣没有感觉到。又有很多人不知道那边来了一家这么便宜的肉夹馍摊子,所以还有很多人在屠欣的摊子上买。
  “大纲,你们家不地道啊!都是肉夹馍,你家怎么卖的这么贵啊?”屠大纲问的这人似真似假地抱怨。他也买过屠家那闺女家的肉夹馍,觉得好吃还特别开心地给自己儿子买了带回家,家里婆娘前两天还夸自己呢!结果昨天大集,婆娘带着儿子上街,发现肉夹馍的价钱六个大钱,回来非说他骗人,两口子差点打起来。
  屠大纲听了这话怒火中烧,不过倒还是保留着一丝理智,跟他处的好的人为人都在那里,知道他没其他的意思,笑着回话:“大哥,你还不清楚我的为人吗?你吃过咱家的肉夹馍,你觉得不值这个价钱?”
  说完就急匆匆地走了,他没当场过去给直接砸场子,只是详细地问了那个摊子的地址,打算回去告诉他闺女。
  屠欣听了这事儿倒是没觉得意外,她早就设想过这种情况了,古今中外,只要是挣钱的东西,被人模仿的几率几乎为百分之百,她的肉夹馍又不是那种技术含量很高,别人没有办法做出来的东西。
  她只能苦笑,没想到会这么快而已。她知道她的生意好了,肯定会有人来类似的摊子,只是没想到,她都没把本钱给挣回来就发生了。
  从她开始支摊子到现在,满打满算才不过半个月而已。
  倒是炒面,现在还没人出来卖,毕竟炒面里放的豆瓣酱,算是她的独门秘方。
  其实也不意外,做炒面这个事情她都想了很久了,豆瓣酱是她精心挑选的,这个时代还没有,别人也做不出来的东西,而肉夹馍是屠大纲让她支摊子之后才想起来的,肉夹馍重要的是卤肉。
  她在卤肉的时候往里头放了一些现在不被认为是调料的调料,所以别家的味道总会比他们家差点什么东西。
  要是屠欣,她铁定会选择味道好的那一家,不过别人的想法,她哪里会清楚呢?
  “爹,那你问了没?那家的肉夹馍卖多少钱一个?”屠欣问。
  “问了,六个大钱一个。”屠大纲闷闷地说。想着自己该这么做才能帮到他闺女,想来想去还是无计可施。
  六文钱,并不意外。听到这个价钱的屠欣倒是不怎么担忧了。
  她肉夹馍的本钱,不包括调料,都达到了四个大钱,别忘了,她的五花肉是从屠大纲那里直接拿的,价钱要比别人便宜很多,要是按照市场价拿猪肉,没有五个大钱钱下不来。
  而这家卖的是六个大钱,那就只能证明一个事儿,她们家的成本比她低。她的成本,已经是在保证味道的情况下,缩减的不能再缩减了,但肉夹馍这个东西,要减成本,要么在青椒,要么在肉。
  这个时代,瘦肉的价钱比肥肉便宜很多,在肉上减成本,无非就是变肥肉为瘦肉,但是,没有了肥肉的肉夹馍,是没有灵魂的肉夹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