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尘-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知道村里村外的留言碎语,现在王嘉韵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
这种日子很快就结束了。王嘉韵没多久就和人跑了,是在一次参加初中同学聚会的时候和人勾搭上的,第二天就走了。
夏尘不知道“跟人跑了”是什么意思,他只知道他没有妈妈了。大家都说王嘉韵走的时候夏尘坐在门口哭了一天,他一点都记不住了。他只记得当时好像在下雨。
长大后,夏尘不喜欢甚至是厌恶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这种厌恶甚至到了病态的地步。后来夏尘怀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没办法喜欢女人,当然也不喜欢男人。
王嘉韵走后,夏尘的处境更加艰难,夏海从来不会主动和他说话,当他不存在一样,有时候夏海就直接在夏奶奶家吃饭,没有人惦记着家里还有个小孩没东西吃。
夏尘开始学会自己找东西吃,农村没有零食,能吃的东西也很少,他在家里翻来翻去,终于在饭锅里看到昨天的剩饭,他拿来自己的小碗,装起来,找不到菜,他就吃光饭。有时候饭实在太凉,夏尘会自己往里面倒点热水。
有时候实在饿得难受,他也会坐在奶奶的家门口,眼巴巴的看着奶奶,但奶奶很少会叫他吃饭。
他没有办法,只能在院子里闲逛,任何能进口的东西,他都会捡起来。别的孩子看见了就会围过来笑话,甚至推搡着把他捡起的东西扔掉,这时,夏尘就会死死的撰着手里的吃的,埋着头,也不出声,等到被逼急了才喊几声,“吃;吃”,等到那些小孩见他实在无趣,纷纷走开,夏尘才会松开手,把那些东西仔细的放进兜里,他已经学会要储备粮食了。
每次当夏海回来的时候,夏尘就会很高兴,吃饭的时候会坐得端端正正,爸爸仍然不会看他,风卷云灿的吃完就走,夏尘想爸爸是不喜欢看到自己的。
后来每次他都等爸爸吃完后才去吃,把剩饭剩菜都集到一起,哪怕是锅巴也不放过,他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了。
从夏尘6岁开始上学识字起,他就对看书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会去翻看他能找到的任何书籍,比如大堂哥夏良德的,夏良德比夏尘大5岁,偶尔会带一些闲书回来,看完后就会扔到一边,夏尘看到了就会硬着头皮去和大堂哥借,看完后就再还回去。
大堂哥带回来的书多数是武侠小说,书很厚,很多字都不认识,幸好里面有很多插图,所以虽然夏尘认识的字不多,但他还是会认真的捧着书看,看不懂字他就仔细的研究插图。
夏尘对这些书爱不释手,但大堂哥的书他不敢拿太久,大堂哥只有在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准他碰他的东西。如果什么时候他忽然想起来要的话,自己还没还回去,大堂哥就会瞪着眼睛质问,所以每次夏尘借到书,总希望能慢慢的欣赏,但他不得不尽快的看完还回去。
有一天,夏尘在夏海的床头底下翻到了更多的书,那些书乱七八糟的被扔在那里,有些书上面都是脚印,甚至有些已经被老鼠啃去了边角,夏尘把他们一一捡起来,摞起来一看竟然有他半人高。夏尘欣喜若狂。
书都是夏尘妈妈买的,大多是通俗易懂的民间故事,夏尘看着他们如饥似渴。征得爸爸的同意后,他把这些书都搬到了自己的房间里,花了一天的时间整理,再专门用一个废弃了的大纸盒把这些书装起来。他终于拥有自己的书了!可以不用急着还,可以仔细的看,夏尘很满足。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这些书成了他的整个世界。很多书甚至都被他翻烂了,尽管他再小心,有些书页还是破损了,一些书的封面皱了,夏尘会拿饭粒把破损的书页黏起来。再用手将皱了的书页一一抹平。
夏尘沉浸在书中,他觉得书里有另外一个世界,那是他能找到的最安全的地方,那里没有父亲无故的责骂,没有奶奶的白眼,没有同龄伙伴的排挤,也没有冷漠。那里只有他和书里的一群人,他感受着书中每个人的幸福和坎坷,为他们的开心而高兴,为他们的不幸而流泪。他甚至会和书里的人交朋友。他觉得他融入了一个真正的世界。那里的人都愿意接纳他,喜欢他。
他找到了他的避风港。每次当夏尘受了委屈,他就一个人回到房里看书,在那里,他寻找到他想要的安宁。
、采石
现在,夏海也走了,因为一次爆炸事故。
夏尘家所在的地方被称为麻石山,是全M省最高的一座山,这座山也曾被当地老人称为石头山,因为几乎所有山体下面都是巨石。
刚开始,只有这个镇里的人会来麻石山采石,但近几年,来采石的外地老板多了起来,采石的程序不复杂,只要看准地方,临时搭建一个采石场,就可以开工了。麻石院子里稍微有些劳动力的人都会被老板叫去帮忙采石,因为山里人干活使劲,不留力气。廉价又好用。
这次,又来了个新的采石队,带队队长是刘建军,当地人当然不懂带队队长和采石场老板的区别,在他们看来,谁给发工资谁就是老板。因此,大家又都称他为刘老板。
刘老板很年轻,才三十多,当兵出身,为人义气又能干,不管是技术活还是管理下属都是一等一的好手,给很多采石老板做过带队队长,他们这次看中的是麻石院子旁边两座山之外的一座石山。
这座石山被当地人称为龙峰。
龙峰在群山中巍然挺立,气势磅礴,蜿蜒而踞。据说是几百年前一条神龙幻化而成,仔细观察,甚至还能辨认出来哪里是龙爪,哪里是龙头,甚至是龙须也是栩栩如生。
而它之所以能被当地人虔诚的称为龙峰,不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像龙,更因为它地势险峻,山中多是巨石堆积的峭壁,几人才能合抱的大树耸立崖上。处处都隐隐透着一股威严。
山体地势复杂,岩体巨大,这也给采石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当时的采石很大程度上依赖爆破,因为山体巨大,炸药的埋藏地点和个数都有讲究,连引线的长短也是经过仔细的计算。而爆破,主要是依赖经验,只有经验丰富的爆破手才能精准的估计出每处爆破点需要的火药量。以免过量的炸药引起山体滑坡甚至坍塌。
因此,采石队通常都会雇佣有经验的爆破手,尤其是工程巨大、山体复杂的采石场,虽然他们的价格是年轻爆破手的几倍,但大多数采石队并不在乎。
即便如此,采石场在爆破山体时仍很危险,常常会发生意外。
这次刘建军请的是有几十年爆破经验的老爆破师,两人已经合作过很多次了,他们去过比这更艰险的深山,爆破过更巨大的山体。所以他并不担心这次的开采。
按照采石的一般程序,这几天刘建军带着副手和老爆破师一直在龙峰山上探查,实地研究山体情况,以备做好爆破方案。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意外情况出现了。
这一天,采石老板的秘书带来一个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戴着一副眼睛,看着很博学的样子,头发中分,用摩斯梳理得服服帖帖。秘书介绍,这是老板的小舅子,一个研究生,专门学爆破的,也是老板专门请来帮忙的。说是帮忙,其实那意思谁都知道,老板是让他来做主爆破手的,刘建军请来的老爆破师只能做他的副手。
那个时候的研究生可不得了,那真是万里挑一,刘建军见他年纪轻轻,自有一股知识分子的傲慢,而现在他们都已准备妥当,临阵换将是大忌。所以并不打算把实权给他,只想着把他带在身边就行了。
没想到小研究生只是看了他们一眼,就背着手开始到处翻看,一副上级领导巡视的样子。同来的秘书讪笑着给刘建军道歉:“你看,他刚出社会,不懂事,您多多包涵”。
刘建军皱眉:“刚毕业到这里来凑什么热闹?这是玩的地方吗?”
小研究生翻开桌上的爆破方案和预算表,看了一眼,很不满。从随身的包里翻出书本做依据,把几人连续一个多星期起早摸黑实地勘察,仔细制定的爆破方案批评得一文不值,“爆破方案太传统,预算也太多!现在国家都在提倡科学爆破!再说,一个爆破手那么高的工资,我那些同学都比这低!”
在场的人都没怎么读过书,在这个年轻的研究生看来,这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字都认不全,更不要谈什么科学了!
刘建军气得当场拍桌子,他十多岁退伍回来上山跟人采石,二十岁开始做带队队长,从选场地,丈量,做方案,到爆破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在爆破中受过伤,更没少见过死亡,血的教训让他深知经验和实地考察的的重要性。而这个年轻人一来就翻出书和他理论?
“你做过爆破吗?你讲的那套根本就不现实,好,科学爆破,科学爆破需要机器,你有吗?就算你有了机器,运得上来吗?就算你把它运了上来,运费就比现在的所有预算都要高!”麻石山海拔高,地势险,从山脚到这里只有一条崎岖的小山路,连他们现在要用的简易工具都是花了一个星期人工背上来的。更不要说那些大型机器了!
“我……我是没做过,可我看过的书比你炸过的石头都多!科学才是硬道理!”小研究生对自己破万卷书很自信。
“爆破是项技术活,经验是一切!你不要来掉书袋子!”刘建军虎着脸走了出去。
谈话不欢而散。
等刘建军到山上看完山体回来,老爆破师已经走了,副手偷偷告诉刘建军,是那个研究生把他辞退的,连路费都不肯给,气得老爆破师直发抖,当下就卷起行李离开了。
刘建军气急,但想到他是老板直接指派下来的,只能一口气忍了下来。
接下来的准备事项刘建军亲力亲为,小研究生很不满,觉得刘建军怕他抢功劳把他权利都架空了,刘建军对他不闻不问。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所有人都到了龙峰,这次的爆破规模很大,有半个山体,刘建军全程指挥,等到爆破的时候,惊天的爆炸声就像春起的惊雷,整个山体都在摇晃。响完6声,刘健军又等了等,预期的第7声仍然没有响,他双眉紧蹙,心中有些隐隐不安,叫来副手问是怎么回事。副手支支吾吾,犹豫了半天才说是小研究生去埋的雷。
刘建军沉住气,叫来小研究生问:“你埋了几颗雷”
小研究生也知道闯祸了说:“8颗”
也就是说,还有两颗没响,刘建军觉得简直心神俱疲:“什么原因知道吗?”
“我把引线拉长了……可书上是这么……说的,安全”小研究生看着刘建军青黑的脸色声音越说越小。
“胡闹!引线长短和线路都是经过计算的!你随意拉长引线,引线经过的地方你看了吗 ?有没有水洼会浸湿引线?有没有杂物会被经过的引线点燃?雷没响是不是引线熄了?它会不会被其他杂物引起复燃?!……”刘健军铁青着脸,“不知道??那你知道这种情况可能会出人命吗?!”
刘建军怒气难平,但更多的是焦急。
小研究生脸色惨白,一脸要哭的样子,“对……对不起”
事已至此,现在只有排弹了,但是到底谁上呢。以前出现了爆破故障,都是爆破师自己上的,现在这种情况要让小研究生去排弹,简直是去送死。
周围的工人都在围观,估量着这次排雷的风险,不少年轻人跃跃欲试。
这时年轻大胆的夏海毛遂自荐说:“刘老板,我上吧,以前有采石队出现这种问题,我也帮过忙。”其实他不过是以前远远看过几次爆破师排雷罢了,他觉得那其实很简单,把没燃的引线剪断就好了,只要眼明手快就不会有危险,而且现在这种情况多数是引线熄灭了,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最主要的是报酬很高。
刘建军见他说得信誓旦旦的,也没有办法,只能点点头就让他去了。
结果,夏海再也没有回来,他还没找到燃断的引线时,炸药就响了,人被炸得血肉模糊,让人都不忍细看。
夏海一出事,就有同院子的人飞快的跑回去报丧了,夏奶奶一听,怔住了,反应过来后,马上跑到夏海家抱起夏尘,跑到采石场哭闹起来。
夏尘呆呆的看着周围对着他指指点点的人,好半天才听清原来大家都在说他好可怜,小小年纪无父无母了。自己还小吗,他不觉得,他觉得自己其实已经很大了,但他还是很害羞,不喜欢那么多人对他指指点点的,他使劲埋着头,四肢缩着,想把自己藏起来。
刘建军也为自己的决定懊悔不已,谁知道夏海会为了100块的排雷费撒谎呢。刘建军边安慰在不停哭嚎的夏奶奶,边等待着去镇里给老板发电报的副手,毕竟有些事他也做不了主。
采石场的开采得暂时停下来,农村人对这个很忌讳,说一定要等过了夏海的头七,他们才愿意做工,而且工资要加倍。
小研究生吓坏了,脸色苍白的站在一边瑟瑟发抖。他也不过是一个刚出象牙塔的人,没见过这么血腥的场面,这和他在书里看到的感觉完全不同……
夏海的尸体被收拾好,放在简易的担架上,上面盖着白布,就停放在采石场的空地上,夏尘的大伯夏河也带着几个本家亲戚赶到了,坐在夏海的担架旁,等着消息。
麻石山地处偏僻,去镇里来回得4个小时,见时间很晚了,刘建军让人做好饭菜端过来,但夏河他们都拒绝了,毕竟等下如果老板给的赔偿款不合适,他们是准备闹事的,现在和采石场这边的人太亲密不好。
刘建军知道他们的心思,也不勉强。只是一抬头,他又见到了那个小男孩,他记得,这是夏海的儿子,听说已经六岁了,但个子实在太小,也很瘦弱,看起来才三四岁的样子,露在衣袖外的手臂就像皮包骨一样,见不到一点肉。他身上的衣服脏兮兮,而且不合身,一看就知道是别人穿过的。不过农村的孩子都这样,一套衣服可以从老大穿到老幺。
他一直很乖巧站在奶奶身边,不哭也不闹。
刘建军走过去蹲在夏尘面前:“你是夏尘?”
夏尘点点头。
“饿了吧?叔叔带你去吃东西。”刘建军说着抱起夏尘,小孩抱起来很轻,软软的。夏河看见,想要阻止:“刘老板,别麻烦,等下回去再吃”。
刘建军不满:“大人饿肚子还能坚持几天,他这么小的孩子,你们也忍心?”夏河看了看周围的人,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