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天下珍玩 >

第87章

天下珍玩-第87章

小说: 天下珍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呼风忍不住叫道,“你真是太猛了!这事儿我这学考古的都不知道。”

    接着,呼风不等唐易开口,便又问道:“既然夏朝就能打出等距的孔,你怎么说是商朝的呢?”

    “看纹饰喽!”唐易指着刀上的纹饰说道,“夏朝的阴线纹饰,看起来很明显。而商朝的阴线,但是却偏偏感觉是浅浮雕的阳线。你看这一组三角形的雷纹,这是商代典型的工艺手法,名叫双钩拟阳线。”

    呼风此时实在是不得不佩服唐易了,一连串地说道:“没得说!这东西要是出手了,我分一半的利给你!还有一件事儿,你有没有听说?最近瓷都出了一件重器,闹得圈子里沸沸扬扬!”

第192章 南下瓷都

    呼风一说瓷都出了重器,唐易立即想起,河野平可能已经去了瓷都,而河野平也说过,瓷都可能出了一件元青花人物大罐。

    “你是说元青花人物大罐?”唐易也不遮掩,直接问道。

    “消息够灵通的啊,没想到你知道的还挺清楚!”呼风的笑中略带吃惊。

    唐易沉吟道:“据说绘有当年春秋战国时期人物故事的元青花大罐,本来是设计了四组图案,鬼谷子下山,老子出关,庄子梦蝶,墨子守城。但是,除了鬼谷子下山,其他的大罐连个瓷片都没冒出来过!现在,传言在瓷都出现的这件元青花人物大罐,会不会是其中之一呢?”

    呼风心想,我费了好大力气,才知道一点儿线索,结果你比我知道的还多!“都只是猜测,不过瓷都这么大,关系这么复杂,若是真有这么一件大罐出现,恐怕安生不了了。”呼风的表情,真有点儿杞人忧天的感觉。

    “第一,有没有是个问题;第二,即便有,现在流没流出瓷都是个问题;第三,即便没有流出瓷都,在谁手里、愿不愿意见人又是个问题。”唐易看着呼风道,“看来你很想去一趟。”

    “嗯。”呼风点点头,“我想去,也不全是为了元青花人物大罐。干我们这一行的,有些关系总要走动一下。”呼风又看了看唐易,笑道:“不如一起吧?你开古玩店的,去瓷都拓宽一下路子也好!”

    唐易想了想,其实自己本来就很想去瓷都一趟,一来,就是呼风说的原因,二来,这其中还牵扯到沈松岩的师兄陆知行,这“火圣”仿品的事儿,是他最为感兴趣的缘由。

    “对,我倒是也有去的打算,如果时间合适,可以一起。”唐易道。抛开其他因素,和呼风这种年龄相仿又懂瓷器的人结伴,其实不是一件坏事。

    “这一对八宝贲巴瓶是有人定好了的,不麻烦,只等我三两天,交货收钱之后就可以出发了!这把玉刀,要是能赶紧出手,那就更好了!”呼风说着说着,精神头儿高涨起来。

    唐易又看了看躺在木匣里的玉刀。长片,七孔,四组纹饰,正反相同,十分简单,却又透露出几分端庄甚至威严。深绿色的玉质,和普通的碧玉似乎又有不同;因为有土沁,加上这么多年的风化侵蚀,所以外表很有一种沧桑感。

    唐易眯起眼睛,仿佛看到了三千年前的商代,当这把七孔玉刀刚刚制作完成之时,被一名站在祭台之上的威武男子拿在手中,刀身的苍翠在金色的阳光之下划出一道光辉,文臣武将伏地而拜,高呼“大王”。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这把刀,要是定级的话,估计肯定是一级文物。我建议你不要卖了。这东西,卖好了,不过十万八万,还不如自己收藏了。”唐易定了定神,缓缓说道。

    “这东西,碧玉的玉质还是能看出来的,虽然沁多了些,但是毕竟是商朝的高古玉。而且不是都说商周无大器么?这把玉刀不小了,多鲜活的例子!再结合夏朝的七孔玉刀炒作一下,十万八万可不止。过百万,我觉得没问题!”呼风深谙市场特点,说得头头是道。

    所谓商周无大器,本身是一句俗语,是说商周的玉器没有大型的,都是小玩意儿,这一句俗语在民国之前流传得特别广。后来随着考古的新发现,这个说法慢慢地不攻自破。

    比如大名鼎鼎的三星堆玉器。1929年,天府之国的一个农民,在清理水沟时挖出了四百多件玉器,深夜藏在家中,秘而不宣。数年后,这批玉器流入市场,名震一时。1933年,三星堆开始被正式发掘。

    之后数十年,学者专家、考古工作者,古玩商人,盗墓盗宝贼,都在这里留下了各种各样的足迹。而商周时期的大型玉器也屡屡面世。据说,当年一个农民在挖粪坑时,竟挖出了一尊高达半米的硕大玉彝。

    看着呼风摇头晃脑的样儿,唐易淡淡说道:“小心出事。”

    “出什么事儿?文物定级和这个没关系,既不是偷的,也不是盗掘的,这都是海外回流的,我这里拍卖协议,海关证明都有,没问题。”呼风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东西来路问题不大,呼风既然开了公司,自然知道如何规避风险。

    见此,唐易也不再多说。他算是看明白了,切莫说来路没问题,就算来路有问题,只要赚大钱,呼风一样能铤而走险。

    看到唐易有些沉默,呼风立即又说道,“走走走,我请你吃饭,顺便说说去瓷都的事儿。”

    “我要是去的话,得和我店里的哥们毛逐一起去。”唐易突然想起来,他答应过毛逐,要是去瓷都的话,会一起去。

    “没问题啊,对了,叫他一起来吃饭吧,两个人太少了!”呼风兴冲冲说道。

    呼风比唐易大不了两岁,性子狂傲一些,城府深一些,但是现在,却对唐易的眼力彻底服气了。不少狂傲的人有这个特点,只要遇到比自己牛逼的人,能让自己彻底服气的人,很容易变得特别热情。

    呼风非要拉着唐易和毛逐去吃海鲜,其实唐易不喜欢海鲜,他更喜欢吃肉,不过呼风嚷着海鲜酒楼也是什么菜都能点,愣是开车拉着唐易到阁宝多,拉上毛逐之后又到了海鲜酒楼。

    因为还没和唐易见面,所以毛逐还不知道藏协内部饭局上的事儿,也不知道唐易帮着鉴定七孔玉刀的事儿。看着来店里斗口的呼风对唐易热情有加,心想这小子在店里折了面子,居然一下子就服了!

    吃饭的时候,三人的话题自然是围绕着瓷都展开。瓷都在华夏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如今,瓷都不仅分布这大量的陶瓷厂,而且古玩市场也很繁荣,不仅仅有瓷器,各个门类都不缺。

    “来,为我们三人能顺利南下瓷都干一杯!”呼风意气风发,举起了酒杯。从地理上看,山州在北,瓷都在南,相距较远,从山州到瓷都,说是“南下”,倒也贴切。

    “我看,未必是三个人。”毛逐端起酒杯时说道。

第193章 三人成行

    “嗯?”唐易和呼风同时停止了喝酒,一起看向毛逐。

    毛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拿起一只白灼虾,一边剥一边看着唐易说道,“最近很多人想去瓷都。”

    毛逐说得很隐晦,但是唐易知道,他说的是沈松岩和秦老都有可能去,即便自己不去,也可能安排人去。元青花人物大罐只是一个线索,这背后隐藏的事情,可能要复杂得多。

    呼风一听,心知毛逐不想多言。他想的是,既然出现元青花人物大罐,那自然是各路人马都有可能杀过去。既然毛逐不愿意明说,那他也不会多问,毕竟,他只是想去看看有没有发财的机会,至于能发多大的财,他自己也没数。

    瓷都不是一天建成的。从东汉开始,瓷都就开始建窑烧制陶瓷。唐代,瓷都创烧出青白瓷,号称“假玉器”,大量出口欧洲,这就是名噪一时的影青瓷。明清官窑就更不用说了。十八世纪之前,欧洲人不会制造瓷器,对瓷都之名可谓如雷贯耳。

    去一趟瓷都,本身就是收获。

    呼风本来还想出手七孔玉刀之后再去,但是说着说着,便起了心思,“明天我们准备一下,后天动身如何?”

    毛逐自己没事,主要是看唐易。唐易想了想,无非就是和老爸交待一下,让他帮忙看看店,再就是和林娉婷说一下,于是便点头道:“我和家里商量一下,明天我们再联系,没有意外就定后天的机票。”

    下午回到家中,唐易就给爸妈说了一下。唐中峰倒是很支持,“去吧,年轻人出去历练一下是对的。而且你现在的眼力,已经是专家级别了,我一直不愿意说,怕你翘尾巴,但这终归是个事实。出门更不能骄傲,多注意学习!”

    而老妈易素梅则是更担心唐易的生活问题,“出么在外,注意安全,南方天气热,记得带几盒风油精······”

    易素梅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唐中峰和唐易相视做了一个表情,都感到很无奈。

    晚上,唐易约了林娉婷吃饭,顺道说说去瓷都的事儿。

    林娉婷穿了一件吊带低胸黑色长裙,白花花的让唐易有些炫目,吃饭的时候总是把身子坐得笔直,眼神基本处于俯视状态。

    “看什么呢!”林娉婷用筷子敲了唐易的手一下。

    唐易嘿嘿笑着说,“这大夏天的本来就火大,你这是想让我流鼻血啊!”

    “我这是提醒你一下,出去之后不要把持不住自己!”林娉婷白了唐易一眼。唐易这顿饭吃得有些心猿意马。吃完了饭,唐易又心怀鬼胎建议去看电影。呼呼冒火的唐易其实想更进一步去开房,只是,他知道林娉婷绝对不会同意的,所以便忍住没有自讨没趣。

    看完一场电影,电影的主角叫啥唐易都不知道。

    从影院出来的时候,走在街边,林娉婷面色微红,将头轻靠在唐易的肩膀上,低声呢喃,“是不是该去见见我爸妈了?”

    唐易见过林楚生,也交流过,只是不是以准女婿的身份,而林娉婷的母亲,唐易是一直没有见过。想了想,林娉婷这样的才色双绝的极品,当然是早点儿把生米煮成熟饭为好。

    唐易妄自揣度林娉婷的意思,见了父母,他们同意了,两人在一很可能就不用“玩生米”了,有加水“做熟饭”的前景·······唐易搂紧了林娉婷柔软的腰,“傻女婿总得见泰山,从瓷都回来我就登门拜访!”

    事情定了,收拾也快,第二天,唐易和毛逐分头准备了一下。呼风订好了次日上午的机票,从山州直飞瓷都。唐易还给秦老打了一个电话,告知了行程。

    秦老没有多说,重点强调了四个字:注意安全!

    晚上,唐易的老妈易素梅还包了一顿三鲜馅的饺子,让毛逐一起来吃。出门饺子回家面,图个吉利。

    易素梅的三鲜馅饺子,是唐易这么多年来,唯一百吃不厌的东西。关键还在于饺子馅,易素梅用鲜嫩韭芽、青虾肉、猪前腿肉调馅,适当调入花生油、酱油和各种调料,皮薄馅大,入口鲜香多汁。

    毛逐吃得满嘴流油。他家在外地,平时就一个人在山州,虽说也常自己做饭,但包饺子他不会。再说了,饭店的饺子哪有家里的香?吃完了,易素梅又给他装了满满一饭盒,让他第二天早上出门前可以煎着吃。

    第二天上午,三人在机场碰头。

    现在的年轻人,对古玩如此热衷的,确实不多了,这三个人都算是痴迷者,而且就算水平最低的毛逐,也能玩出个一二三四来。加上都是年轻人,交流起来很方便,所以气氛还是很不错的。

    三人的机票一共才四千块钱,这对唐易和呼风来说,都是小意思,呼风提前订了票,到机场身份证取票就行。唐易也没矫情,只对呼风说了一句“谢了”,没提机票钱的事儿。

    谢天谢地,航班居然没有晚点,三人正点儿登机。

    和唐易、呼风不同,毛逐是第一次坐飞机,多少还是有点儿好奇的。飞机滑行后,加速腾空的那一刻,毛逐有了几分紧张,鬼使神差地想起马航失联的事儿,扭头问唐易道:“这飞机安全吧?”

    唐易笑了笑,“飞机失事的几率,比捡漏还低。”

    “啊?!”毛逐身子晃悠了一下,“要是像你捡漏的几率,那我们岂不是死定了!”

    呼风忍不住笑了起来,“我来帮帮你!”说罢便伸手按动了头部上方的“呼叫服务”。一名制服空姐笑意盈盈款款走来,“先生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呃,我是第一次坐飞机,不会出什么问题吧?”呼风故作一脸紧张地问道。

    “不会有问题的。”空姐随后便将一些注意事项和相关细节介绍了一遍。声音柔婉,态度柔和,虽然是对着呼风说,但毛逐一直在听,紧张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

    “谢了啊!”空姐走后,毛逐小声对呼风说道。

    “拉倒吧,他是想泡妞,你没看他一直色眯眯的看着人家空姐么?”唐易不屑地撇撇嘴。

    呼风不满地看着唐易,“哎,有你这样的么······”话没说完,飞机突然剧烈地颠簸了一下。

第194章 高岭土矿

    一下子,毛逐又紧张了起来。接着,飞机开始摇晃不稳,毛逐的脸色有些不佳了,双手紧紧抓住了座椅扶手。

    “没事,气流。”呼风隔着过道,拍了拍毛逐把在座椅扶手上的手,似乎有些凉。

    很快,广播里传来遭遇气流的提示,提醒大家不要紧张。

    唐易和呼风相视一笑,他们没想到毛逐平时大大咧咧,居然这么惜命。其实,遭遇气流是坐飞机常遇到的事儿,两人轮番安慰了毛逐一下。最后,在两人的建议下,毛逐干脆闭上了眼睛,打算睡觉。

    终于,飞机安全着陆。

    瓷都市,属于瓷州省。虽然不是省会,但是甚至瓷州省的名字,都是从瓷都来的。瓷都机场不大,三人拖着行李出了机场,很快打上了一辆出租车。

    “去迎宾大道的华夏瓷园。”呼风对司机说道。呼风来过一次瓷都,虽然当时来去匆匆,但是对基本情况还是有所掌握的。

    华夏瓷园位于瓷都市中心,里面其实就是瓷都的古玩艺术品市场。

    这个古玩市场规模不小,单瓷器一类就有历代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