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暖文天后木浮生温情佳作全集 >

第178章

暖文天后木浮生温情佳作全集-第178章

小说: 暖文天后木浮生温情佳作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也不知道,她早些时候爹娘回老家了。我后来见孩子老是挠痒痒才发现。”

    “那何时开始发烧呢?”他继续问。

    “昨天半夜。”

    “吃饭可正常?”他又问。

    “两顿没吃下东西了。”

    “是吃不下,还是吃了就吐?”他再问。

    “吃的都吐了。”

    “孩子怕光吗?”

    “这个我们……没注意。”

    老『妇』人被他一连串的问题,越问越心慌:“大夫,孩子的病没什么吧?”

    穆远之没有立即答话,过了一会儿才说:“大娘,孩子无大碍,只是生了黄疮。”

    “我要带孩子进内堂施针。”穆远之扭头对旁边的伙计说,“小伍,你帮个手。”

    小伍应着,就准备放下手中的活,一起进去。

    “先生,我帮你吧。”夏月说。

    穆远之沉『吟』:“闵姑娘,这……”

    夏月侧头有些疑『惑』,她不是第一次随穆远之施针,不知他为何迟疑。“我不会捣『乱』的,况且小伍也正忙。”她笑。

    穆远之也只好随了她。

    内室里,为了避免孩子『乱』动,夏月只好抱着她坐在躺椅上。穆远之取来银针:“我们要把所有疮挑破上『药』,这个过程很痛苦。所以需先施针封住血海『穴』、太渊『穴』、尺泽『穴』三处『穴』位,止住她的痛觉。”

    随即他又开了张方子给小伍:“上面这几味『药』,你尽快碾碎了将酱汁端过来。”

    “先生不用麻沸散?”夏月有些吃惊。

    “是『药』三分毒,麻沸散对几岁的孩子来说『药』『性』太强,若是分量不当会影响他们日后的五感。”

    “叔叔要扎针?”女孩儿有些惧怕地看着穆远之摆在桌子上那些长长短短的银针。

    “梅儿,叔叔只扎三下,扎了病才能好。”穆远之温和地说。

    “痛不痛?”

    “就像被蚊子叮了两下。”

    女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闭上眼,比方才勇敢了许多。

    夏月说:“先生对付孩子真有耐『性』。”

    “孩子一般在陌生人跟前比较坚强,所以我才让她祖母留在外面。”

    穆远之施针之前问:“闵姑娘可会取这三个『穴』位的位置?”

    “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病者屈膝时可取。

    “太渊『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横纹上,拇指根部侧。”夏月在嘴里说,穆远之随之取『穴』落针。

    “尺泽『穴』位于胸前,在俞府『穴』正下方,下一肋间隙中。”

    “那俞府『穴』又如何取?”穆远之问。

    “上前胸,病者正面中线左右三指宽,锁骨正下方。”夏月答。

    三针扎好以后,穆远之又取一针,在一发亮的疹子上看准尖端轻轻一挑,黄『色』的脓汁便缓缓流出。他左手的白帕子将其接住。停顿了稍许,又挑了第二下,在确定脓汁已经清理干净以后,才接过小伍送来的酱汁涂在伤口上。

    就这样一个挨着一个,足足花了半个多时辰才完事。孩子早已坚持不住,哭了又闹闹了又哭,好歹被夏月紧紧制住,并且在四肢都无法动弹的情况下,还转过头去狠狠咬了她一口。

    老『妇』人被唤进来抱孩子。

    “大概哭累了。”夏月将不一会儿就熟睡的孩子交给她。

    穆远之说:“大娘,我将方子交给伙计了。你去取『药』,两日后来复诊,切记不能碰水,不能受风,不要和外人接触。”

    老『妇』人谢了又谢,才出去。

    夏月起身帮穆远之收拾器具,一脸苍白。

    “咬疼你了?”穆远之问。

    “小孩子力气还蛮大的,只是有些累。”夏月擦汗道。

    “昨日的丸子你可有按时吃?”穆远之突然问。

    “啊?”原来那『药』丸是穆远之开的,夏月笑说,“吃过已经大好,先生医术堪称国手,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穆远之看了看夏月,这次却没有笑,眼神有些探究。

    素日里穆远之教她医术,虽然他年轻尚轻,却也异常受夏月尊敬。不过,夏月从小就是一个逗趣的个『性』,偶尔说说笑,穆远之也由着她。

    这次却不同。

    夏月顿觉不妥。

    “先生,是那孩子的病有何异常?”她刚才就有些疑『惑』。

    “怎么个异常法?”穆远之在盆内净手,问道。

    “因为学生有三点不明。先生刚才说是黄疮,可是染上黄疮后患者并不会发烧,为其一;其二,她的脓水挑出来以后黄中带血;其三,小伍做的『药』汁里有贝晗和蔓梓,学生还未见过用这两味『药』治黄疮的。”

    “闵姑娘心细,那确实不是黄疮。这种病我也不确定,症状有些像黑殷痧。”

    “黑殷痧?”

    穆远之说:“这是前几年西域一带流行的一种病,很容易传染,而且多发在几岁孩子的身上,一旦病重极难医治,所以……”

    “所以方才先生才让我避让?”夏月说,“我身体好着呢,风寒也好多了,也不是孩子,没这么容易染上。况且我跟先生学了多日了,好歹也算个学医之人,不该怕这些。”

    说这些话时,夏月神情坦然,并无畏惧后怕之态。

    穆远之眼眸一闪。他的五官眉目无特别过人之处,独独那双眼睛好似两团墨迹。

    “先生可是有话要讲?”

    穆远之迟疑道:“其实,姑娘不必这般自苦。”

    夏月愣了稍许,继而缓缓说:“我虽是女子,也想要有自立的一天。”

    穆远之看了看夏月,平复下去道:“明日是我考《金匮要略》的日子,姑娘莫要忘了。”

    “先生为何不向那位大娘将病情直言?”夏月也接过话题,岔开方才的凝重。

    “那孩子患病不久,如今已无大碍,若是言明,反而让亲属恐慌。”言罢,两个人掀帘出了内室。

    二

    过了几日,老太太又拿出私房钱,敦促夏月带着荷香去做冬日的新衣。夏月笑道:“我有钱。”

    虽说闵老爷一世清廉,却还有些家当。本来除了宅子,大部分东西在他过世前全都变卖了,也不过是为子瑾存个念想,只道是有用得着的地方。可是,子瑾走的时候什么也没拿。

    他从不和她谈这些事情。

    下午在老太太的督促下,夏月和荷香出门上了街。

    成衣店的老板娘刚帮夏月量完尺寸,便有个梳着垂髫的孩子掀帘跑了进来,吓了荷香一跳。

    “去,去,去。子瑾干什么呢,娘在跟客人做事。”老板娘撵着儿子。

    夏月一听他的名字便笑了,蹲下去逗那孩子:“呀,你也叫子瑾呀?”因为高辛宝玉的原因,子瑾二字成了很多人家常见的男孩名。

    孩子点点头。

    夏月眯眼笑道:“我弟弟也叫子瑾。”

    孩子似乎经常和客人打交道,一点也不认生,偏着头就说:“那你下次来的时候,带着他和我一起玩弹弓。”

    夏月莞尔:“那可不行,他已经是大孩子了。”

    从绣坊一出来,便看到斜对面那个金灿灿的“琳琅坊”的招牌。

    这店是帝京有名的首饰店。它怪就怪在从不做宝石玉器,单单只打金饰。那金灿灿、黄澄澄的金子,从他家作坊师傅的手下一出来,便脱了一身俗气,不知怎的就雅致不凡了起来。

    连锦洛的闺阁小姐们也为能有一件琳琅坊的首饰而自喜。她小时候在帝京的时候,娘就在这里请人给她打了一副金锁。后来不小心弄丢了,她还哭了好些天鼻子,直到后来爹又在锦洛新做了一副才了事。

    想着这些往事,她嘴角挂起淡笑穿过街,忍不住朝那铺子走去。

    那店伙计一见两个人进门就热情地招呼着,将一些寻常小姐们爱用的首饰各挑了几件摆出来,随后既看茶又设座的。

    夏月本来就是进来随便看看,可是人家伙计如此盛情,倒也不好走了,只得硬着头皮坐下来。桌子上摆着几个翻开的盒子,里面耳珰、金镯、步摇……琳琅满目。她也是一个爱美的姑娘家,手指一一抚过去,华光耀眼,一点都不动心那是假话。可是,她又哪有这番心思。

    伙计见她要走,急忙又说:“小姐要是都不如意,正巧今天还有一批新样式。”说着便又拿了几个锦盒子,打开给夏月看。

第202章 侧有浮云无所寄(2)() 
其中一件是一只簪子,一头是用金片打制而成的团花。在一个葵花状的花蕊四周,分别有八个独立的花瓣,每瓣中都凹进一层。突出的地方分别用金丝做成网纹,花瓣之后,又以八片花瓣衬托。晃眼一看,就似一朵盛开的山菊,十分清新雅致。

    夏月的目光迟迟没有挪开,忍不住伸手将它拿起来。

    店里伙计是何等精明的人,把买家的脸『色』看在心里,立刻就叫人举着铜镜来给夏月试,同时将簪子以及夏月的眼光和容貌均捧了个天花『乱』坠。

    夏月抬眼问:“多少钱?”

    伙计眼睛眯成一条线,比了个手势:“六十两。”

    荷香心中抽了口冷气,早知道琳琅坊的东西不是凡品,且价格高得离谱,却不想竟是这样贵。

    夏月眼眸微垂。

    她身上不是没有银两,可是如今父亲留下的那些钱都是留给子瑾日后急用的,怎能由她任『性』。

    夏月勉强地向伙计一笑:“我再看看别的。”说着,伸手将那金簪从发间尴尬地取下来。

    伙计忙拦着她,劝道:“小姐您戴着它,美得跟天仙似的,就要了吧?”

    伙计见她继续动作,又道:“而且您可不知,这物件还大有来历,姑娘你可……”

    忽然,身后一个声音骤然响起:“什么来历,说来听听。”

    她一转头看到是尚睿,眉头骤然就蹙了起来,越是厌恶的人,越是经常撞见。

    伙计想必也只是想用些心思留住夏月,没想到被尚睿这么随口一问,倒愣住了,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答话。

    老板却从内堂走了出来,接着伙计的话继续道:“不过是个谣传。据说啊,太祖皇帝少时还未御极,在乡野间偶遇一女子后以一金簪定情,后来结为发妻。我们作坊的师傅无意间得到一图,照着那图废了不少工夫才给制出来。”

    尚睿闻言一笑,自然是不信。

    店家又道:“这种市井传说不过就是图个吉利。姑娘自戴也好,这位公子想要赠人定情也罢,都适宜。”

    夏月本没有要掏银子,又见伙计店家如此热络,也不好拂了人家的热情,正愁脱不了身,见尚睿跟一冤大头似的走进来,顿时松了口气,趁机将簪子放回盒子。

    那老板是何等善于察言观『色』之人,立即将盒子转到了尚睿眼前。

    可知,她对那发饰也是极心动,忍不住侧目又轻轻瞄了一眼,略有不舍。

    尚睿瞧出她的神『色』,淡淡一笑:“多少银子,我买了。”

    夏月听到这话,便带着荷香从铺子里走了出来。

    转过角,横穿正阳街,正巧遇上某位贵胄的仪仗。路人纷纷回避。

    荷香不禁问旁边的摊贩:“这位大人是谁啊?”

    那卖水果的小哥小声道:“是徐大人啊。”

    夏月问:“哪位徐大人?”

    小哥嘟囔:“你们是外地的吧?当朝能叫徐大人的,还能有几个,魏王徐大人。”那人便是尚睿的舅舅——徐敬业。

    他封为“魏王”,又是君前幸臣,盛宠多年,自然车辇马队好不神气。

    夏月和荷香站在人堆中一同观望。

    一干人刚行至面前,对面一位银丝老头意外地从两侧的夹道中冲出去,不顾马蹄车轮,扑到开路的仪仗前,哭诉道:“草民有冤,有冤,有冤哪——”

    “有冤”二字,在老人的口中喊得一次比一次凄凉。

    至世宗皇帝晚年,本朝盛世似乎初见端倪,像这般在帝京当众拦下一品大员的官驾还是鲜见的。

    徐敬业抬手阻止正要叱骂老人的随行士兵,策马至前,和善地说:“老人家,徐某过往也只是武官一名,你有冤屈应当请人写了状纸交到衙门去,冤案等事徐某也做不了主的。”

    他说话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浑厚,在人多嘴杂的大道上,听起来仍然清晰明了,有种威武气魄。

    荷香扯了扯夏月的袖口,低语道:“真有气势。”

    夏月却是一声冷嗤,不过是假仁假义。

    老人却仍旧伏地:“草民的心中之事,只有大人才能决断,不然草民死后也无法瞑目。”

    “哦?”徐敬业颇为疑『惑』,翻身下马,“老人家有何事,当着这么多乡亲的面就说吧。”他颇有耐『性』地躬身下去扶老人起身,却没想到老人在抬头的一刹那居然朝他脸上啐了一口。

    事发突然,周围的侍卫也措手不及。

    老人甩开徐敬业虚扶自己的手,猛然退后几步,仰天长笑。

    “狗贼!你徐氏一门原本不过是我大卫朝养的狗奴才,承蒙先帝厚爱才封你姐妹赐你荣华,你却暗联内宫害我先帝,此乃不忠;你等矫旨不遵,为一己私欲,另立新帝,此乃不臣;你不顾先帝知遇之恩,反灭了太子一门,毁我大卫嫡氏血脉,此乃不仁;如今你残害先帝子嗣,绞杀魏王,还敢觊觎异姓王位,此乃不义!”

    夏月闻言,咬紧下唇,深深地看了那老者一眼,手也不禁捏得紧紧的。老者所言句句扎在她的心中,也将她激得愤愤不平。若不是这些人,若不是他们,子瑾如何会家破人亡。

    却没想,尚睿不知何时也跟了来,站在她的身侧,一同隐在人群中驻足观看。

    老者又道:“你这等不忠、不臣、不仁、不义的『乱』臣贼子居然官拜一品,世袭封号。吾等忠君之士,岂能觉得不冤?天下百姓岂能不冤?”

    尚睿悠然感慨道:“这老先生勇气可嘉。”

    夏月顾不得他说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