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妻慈母-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着华贵的太后坐在主位,她年过五旬,面庞却显得十分年轻,身旁是皇后与宫中的妃嫔。
景昭齐身为最受宠的小辈之一,就坐在不远处,俊朗的面庞丝毫不见半分颓色,仿佛之前并从未被圣上禁足。
正殿中精于调香的女子不少,足足有二十多人,周清只是其中一个,只不过她怀胎九月,看起来与众不同了些。
太后微微叠眉,看向景昭齐,问道,“你说的周氏女就在殿中,哀家瞧她的模样,再过不久便将产子,此刻入宫,万一是个立不住的,恐怕会早产。”
景昭齐并不清楚周清怀孕一事,他怔愣片刻,歉声道,“孙儿不知此事,还请皇祖母恕罪。”
盯着孙儿懊恼的神情,太后也知他并非有意,道,“来都来了,便瞧瞧她调香的技艺,若真不成,周真元的脸面怕是丢尽了。”
景昭齐没有接话,他注视着同样跪坐在蒲团上的刘凝雪,凤目中浮现出丝丝柔和。论起调香的天赋,凝雪称第二,便无人敢称第一,就算周清身为周真元的女儿,单论技巧怕也比不过她。
太后略抬了抬手,内侍便尖声开口,“带诸位师傅去到香房,各自分开,免得香气混杂,不利于品鉴。”
大周朝上至达官显贵,下到平头百姓,多数人都酷爱调香,太后更是其中翘楚,虽调香的手艺并不精湛,但她身份尊崇,这些年不知嗅闻过多少好香,只稍稍一品,便能分出高下来。
陛下纯孝,在寿康宫修建了一条香廊,其中有二十三间香房,可供二十三位师傅同时调香,只要走到香房门口,便有宫人将竹制的隔板掀开一条缝隙,使得香气溢出,无需亲自入内。
周清跟在宫女身后,她手中拿着十二的号牌,好巧不巧,就在刘凝雪隔壁。
进了香房后,女人跪坐在蒲团上,从袖笼中取出瓷盒,将早先从家里带出来的香丸置于盘中,慢慢碾碎。
周清并没有带宣炉入宫,只用了最普通的瓷炉,但即便如此,当将香料焚烧时,炉盖上的孔隙便溢出了缕缕青烟,香气如寒天雪地里的腊梅,味道虽淡,却绵绵不绝,后劲十足,让人嗅到鼻间,便仿佛满饮陈年老酒,恨不得醉倒于当场。
*
过了一刻钟,景昭齐与皇后一左一右搀着太后的手臂,走到香廊之中。
今日进宫的师傅都是女子,虽然在香道上有些造诣,却比不得成名已久的调香大师,太后一连走过了十间香房,面上不见一丝满意之色。
眼见着到了第十一间,景昭齐神情和缓,低声道,“祖母,沉香亭的老板就在其中,她年仅十六,便能调制出种种异香,今日带入宫中的是产自广延国的荼芜香,此物可使骨肉生香,久久不绝。”
能进宫的都是人精,此刻皇后淡淡一笑,状似无意的说,“看来成郡王与老板十分熟稔,否则也不会对她这般了解。”
景昭齐并未反驳,凝雪是他这辈子见过最特别的女子,不贪权势、不慕名利、一心追寻香道,轻灵如山中风,纯粹似云间雪,若能娶她为妻,此生无憾也。
宫女抬手提着竹板上的圆环,荼芜香霸道的气味登时四散而出,如山洪奔涌,极为霸道地侵占了众人的感官,馥郁非常。
太后嘴角微勾,缓缓道,“此女年纪轻轻,竟能将荼芜香焚烧至此等境地,果真天赋绝佳。”
景昭齐与有荣焉,继续开口,“凝雪虽是京城人士,但她心存仁善,寻访香料时不忘帮助当地困顿的百姓,远比一般闺秀要强。”
“既如此,便唤她出来,让哀家瞧瞧。”若此时此刻还看不出昭齐的心思,太后也无法在深宫中走到这一步。
宫女将香房的门板打开,刘凝雪慢步往外走,低垂眼帘,奋力隐藏着自己激动的心绪。躬身给诸位贵人行礼,她缓缓抬头,露出了那张清丽如仙的面容。
太后颔首道,“不错。”
虽只得了两字的夸赞,但对于刘凝雪而言,却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毕竟她只是个商户,即便本朝商户子能够科举,地位也与士人完全不同,此刻得了太后的称赞,就算那些官小姐身份高贵又如何?还不是比不过她?
正当女人万分得意之时,众人继续往前走,宫女将第十二间房的竹板掀开,一股浅淡清冽香气慢慢透了出来,味道虽不浓郁,却彻底涤去了猛烈的荼芜香,沁入鼻间,令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只觉得肺腑都清透了不少。
皇后面露讶异,有些好奇的问,“这是何种香料,怎的如此特别,仿佛置身于一片梅林之中,无比畅快。”
太后眸中蕴着点点笑意,开口解释,“此香名为月支,产自月支国,或许比不上荼芜香珍贵,却对技艺的要求极高,若非真投注于香道之人,根本无法彻底发挥它的香气。早年哀家曾经嗅闻过此香,那味道令人印象深刻,却还不如现在。”
周家只是普通百姓,之所以会有月支香,还是谢崇派人送过来的。
香料点燃后,如梅花绽放,香袭百里,可避疫气,更何况周清的血还能提升品质,兼具安神之功,两者相合,自然远远超过刘凝雪调制的荼芜香。
接你()
周清跪坐在香房中;并不知太后等人就在门外;还是有宫女走进来;躬身耳语几句;她才注意到此点。
扶着后腰缓步往外走;她无比恭敬的福身行礼;略一抬眼;便对上了刘凝雪愤恨的眸光,不由哑然失笑。
说起来,刘凝雪的运道倒是比自己好多了。污浊之事从未沾手;但绝品香器却被巴巴地送到近前,再加上前世里入宫调香的时间比现下延后几年,她技艺越发精湛;调制的荼芜香味道浑厚;比起早已成名的大师都不差分毫,怎会得不着太后的青眼?
但这辈子没了宣炉;刘凝雪手艺又未达至圆融;荼芜香的气味便无法彻底挥散出来;自然比不得上辈子那般惊艳。
如此一来;想必太后也不会当场赐婚;让她成为郡王妃。
周清的容貌生的艳丽无比;因为入宫,她还特地施了一层薄粉,皮肤雪白剔透;配着身上浅碧色的袄子;显得十分出众。
太后的目光落在女人高高耸起的小腹上,眼带关切道,“你怀有身孕,本就不该入宫,好好回去待产,等出了月子,再来寿康宫给哀家调香。”
对于太后的吩咐,周清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她点头称是,不去看景昭齐复杂的目光,也不在意刘凝雪又妒又恨的神情,由宫人引着往外走。
还未等走出香廊,便看见昭禾郡主快步而来。三月以前,昭禾产下一女,如今身体彻底恢复,腰身纤细,面容娇美,倒是比和离之前更加明艳了。
眼见周清平安无事,她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冲着太后等人请安。
“昭禾,你对香料一窍不通,今日怎么过来了?”皇后笑问道。
“回娘娘的话,侄女虽不喜调香,却与清儿交好,得知她入宫了,便过来凑个热闹,哪曾想已经结束了。别说,这股梅香当真清冽好闻的紧。”
昭禾虽然单纯,但好歹也是皇室中人,自然清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太后让周清入宫调香,是她的福分,若将深宫视为龙潭虎穴,那岂不是不识好歹?
太后拉着她的手,笑道,“未曾结束,今日拢共有二十位调香师傅,周氏拿了十二的号牌,她身体不便,哀家便让她先离开。”
“既如此,孙女呆在皇祖母身边,也跟着长长见识。”昭禾道。
周清垂眸,知道郡主无法跟自己一块离宫,微微颔首后,便缓缓走出了寿康宫。
天边飘着细碎雪花,风一吹就拂在面上,她并不觉得冷,甚至额间还冒出细密的汗珠儿,小腹坠痛彷如刀绞。
方才调香时,有人用了麝香,分量虽不多,但对于一个临产的孕妇而言,此种刺激着实算不得小。
周清脚步虚浮,两手却死死握拳,一声不吭。
也不知走了多久,她终于到了宫门口。只见身着飞鱼服的男人站在马车旁,快步上前,那张俊美的面庞透着浓浓焦急,甫一看到周清,他根本顾不得所谓礼数,直接将人打横抱起。
宫女扫见这一幕,骇的脸色惨白,战战兢兢道,“指挥使,这是太后娘娘请进宫的调香师傅”
周清勉强一笑,“姑姑不必担心,小妇人与指挥使本就相识。”话音刚落,她只觉得铺天盖地的疼痛翻涌而来,几乎将她淹没,忍不住闷哼一声。
谢崇呼吸停滞,根本不敢耽搁,一言不发,兀自将人抱上马车。
事急从权,周清也没有矫情。
驾车的侍卫出身镇抚司,清楚周家的位置,长鞭一震,直接往香铺的方向赶去。
上辈子生过一回,周清好歹还有些经验,知道此刻羊水未破,她还有的熬。
“您、您怎么来了?”她有气无力的开口。
车中放了火盆,原本谢崇肩头积了薄薄雪花,此刻缓缓融化,将外袍打的半湿。
“镇抚司的人一直盯着郡主府,你哥哥去找了昭禾郡主,我便来接你。”
见女人嘴唇都失了血色,谢崇心如刀绞,胸膛不住起伏,眼珠子里也爬满血丝,那副模样委实骇人。
周清皱眉点头,等马车停在香铺门口时,谢崇再度将她抱在怀中,大阔步走到了后院。好在今日时辰已晚,风雪交加,店里并没有多少客人,此举并未引得他人注意。
从周清进宫时起,周家人便一直等在堂屋中,听得动静,丝毫不敢耽搁,径直冲了出去。只见她面上不带一丝血色,那副强忍痛意的模样,明显就是要生了。
席氏急喘几声,赶忙冲着于福吩咐,“快去将稳婆叫来,快!”
灶台上不缺开水,但周清羊水未破,还需再走动走动,生产方能顺遂。刘婆婆端了一碗鸡汤过来,她也顾不得烫,大口大口地吞咽着。
隔着薄薄的门板,谢崇看不见屋里的情况,他剑眉紧皱,仿佛被定在原地一般,一动不动。
他并非周清的夫君,也非孩子的父亲,对于周家人而言,他谢崇就是个外人,即使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依旧不能破门而入,陪着清儿渡过难关。
瞥见指挥使阴晴不定的神情,周良玉硬着头皮上前,拱手道,“多谢大人送舍妹回来,如今天色不早,您不若先、”
话没说完,便被谢崇抬手打断,“本官在这等着。”
周良玉噎了一下,略有不忿道,“大人,舍妹是罗家妇,为了她的名声考虑,您也不该留在此处。”
谢崇充耳不闻,黑眸紧紧盯着紧闭的房门,并未答话。
“既然您不愿离开,便先去堂屋坐一会,女子生产须得耗费数个时辰,您在此处,恐会影响到稳婆等人。”说实话,周良玉也不太懂,不过他担心妹妹,特地去问了母亲,这才知晓一二。
男人犹豫片刻,倒也未曾拒绝。
*
周清不知道自己究竟熬了多久,等到稳婆进屋时,她羊水终于破了,耳中传来淅淅沥沥的水声,席氏扶着她躺在床上。
令人昏厥的疼痛一次又一次涌来,但此刻的痛苦却让周清无比欣慰,也尤为真实。她的铮儿终于要出世了,这辈子她一定会好好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再也不让他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突然,她的身体好似被撕裂一般,稳婆满脸喜色,叫道,“夫人,再添把劲儿,孩子就要出来了!”
牙齿几欲将巾子咬破,周清只觉得有什么东西被挤了出来,她累极了,眼皮仿佛有千斤重,不到片刻,便沉沉睡了过去。
稳婆拍打了几下,婴孩扯着嗓子嚎哭着,呆在堂屋的男人听到动静,手上一抖,灼烫的茶汤倾倒在身上,他却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周良玉迫不及待想要看看小外甥,谢崇紧跟上去。进房后,待看到孩子又红又皱的脸蛋时,剑眉紧紧拧起。
清儿五官无比艳丽,罗豫虽令人厌恶,却也生的不差,怎的这娃儿竟如此丑陋?
席氏怀里抱着外孙,笑的合不拢嘴,连声道,“瞧瞧你外甥,模样生的多俊啊。”
周良玉面色古怪,艰难道,“这也叫俊?”
“你懂什么?刚出世的孩子全都如此,等过上一段时日,就长开了。”
感激的望着谢崇,席氏抻直胳膊,将孩子递上前,缓缓开口,“指挥使,您救了这孩子,也救了他娘,便抱一抱吧。”
谢崇从未跟这种柔弱不堪的婴孩打过交道,此刻他浑身僵硬,小心翼翼地将襁褓接了过来,大掌托着孩子的后颈,另一手扶着腰际。黑眸盯着那张通红的小脸,不知怎的,他心底竟浮起丝丝柔软,心中暗忖:就算这小子是罗家的种又如何,日后还不是得管自己叫爹?
这么一想,先前盘桓在胸臆中的嫉妒与愤懑倒是消散不少。
*
等周清醒过来时,已经是第二日了。
铮儿被放在床里侧,席氏手里端着鸡丝粥,探了探温度,这才递给女儿,“孩子都出世了,是不是得派人去罗家送个信儿?”
“娘,我跟罗豫真的过不下去了,当初在普济寺,罗新月两次想要害我性命,他只轻飘飘的责骂几句,若我带着孩子回去的话,再来一次,想必连性命都保不住了。”
说话时,周清心里十分平静,并不难过,毕竟她对罗豫的情意早在前世就已尽数磨灭,如今选择和离,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铮儿。
席氏恍如雷劈,全然没想到罗新月竟会如此狠毒,罗豫也糊涂不堪,缓了半晌才道,“罢了,和离便和离吧,只是你能舍下孩子吗?”
细腻指尖戳了戳铮儿的手背,周清神情坚定,“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把儿子送回罗家,罗豫也不配提出这种要求。”
不想再提此事,她抿唇一笑,道,“您说孩子叫铮儿如何,铁中铮铮,铁坚则声异也。”
真相(捉虫)()
自打进了长夏侯府;对于罗新月来说;就如同陷入到了可怕的梦境;无法挣脱;无法逃离;只能在心中暗暗渴求;希望老天爷别那么心狠;将她这辈子彻底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