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天家贵妻 >

第38章

天家贵妻-第38章

小说: 天家贵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看来,倒是不知两人谁上谁下比较好。

    回了王府,桓澈更衣沐浴后,唤来握雾拏云两个,分别嘱咐一番。

    握雾心惊之下,脱口道:“殿下现下就要扳倒杨遂?”

    “如今虽不是最佳时机,但仔细筹谋,仍可成事。”

    桓澈垂首,挥毫修书。

    杨遂民怨过甚,获罪后必被抄家。此之巨贪,家底之丰怕是非一般权贵可比。抄了杨遂的家,至少近来朝中各项开销都有了着落。

    不那么缺钱,余下的事便会好办一些。

    宗承一回会同馆,宗石便递上一封信,请他过目。

    宗承几眼扫完,冷冷一笑。

    “他们自斗他们的,倒把我攀扯进来。”

    宗承将信丢入炉内化了,从宗石手里接过近一月的账簿核看。

    宗石低头垂手,毕恭毕敬。

    叔父人虽在京中,但仍一手掌控海陆商贸并舰队火器等一应大小事务。

    叔父在国朝声名不好,但在海外已是个传奇一样的存在。

    他这辈子都不可能望其项背,能跟在叔父手底下做事,全凭一层叔侄关系,否则他至今都不过只是个四处讨生活的小贩。

    而他尽心竭力为叔父办事,除却出于报偿之心而外,还揣着另一份心思。

    叔父未尝娶妻,膝下亦无子,偌大产业后继无人。但叔父不太可能让外人来接手,算来算去,只有他这个亲侄儿堪受。

    那是多少资财呢?他也不确切知晓。他虽长年为叔父做事,但许多事都是他触不到的。他至今也不知叔父手里究竟有多少钱,他只知道,那个数目是他无法想象的。

    钱财还只是内中一部分,叔父手上的军队、船队、火器亦是不知其数,遑论还有遍布诸国的深厚人脉。

    叔父这么多年都未兴娶妻之意,不知有多少女人挖空心思意图爬床为叔父孕子,亦不知有多少人四处搜罗美人欲献叔父,但叔父挑剔得很。

    他以为叔父此生都会这般独身过着,谁知如今竟忽然有了入眼之人。

    但叔父究竟是只想将美人夺来玩弄新鲜一回,还是认了真,这不好说。

    他倾向于前者,并且惧怕后者。叔父若娶妻生子,承继产业哪还有他的份。

    入夜之后,太子卧于衽席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迩来总是失眠。

    沈家倒了后,他的助力便又失了一层,这还只是远忧。

    他眼下焦虑于一桩事。当初桓澈赴浙时,他得知父皇给桓澈布下擒拿倭王的使命,认为是个时机,便使底下人辗转与倭王那头的人联络,欲借倭王之手除掉桓澈。

    谁成想,倭王好似并无对付桓澈的意思,只一心要救母。后来兜兜转转,倭王竟大摇大摆随倭国使团赴京来了。

    这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他原本全没将倭王放在眼里,什么王,不过一见不得光的海寇而已,给些好处自然帮着办事,何况桓澈是海寇的对头,倭王没道理不想除他。

    可他近来听说了倭王的一些事迹,惊得不能言语。

    他后悔了,他当初应当暗中拉拢宗承才是。

    宗承这样的人,若能来暗助他,他还怕甚?

    可他几番试探,宗承均无归顺之意。而他也终于想起,自己当初粗疏大意,意欲借倭王剪除兄弟的证据,怕也在倭王手里攥着。

    不止沈家,朝中上下,从京里到地方,与海寇交结、暗行走私之事的官宦之家、行商之户遍地皆是,俱因个中暴利诱人,人人想分一杯羹。

    而宗承正是总揽海寇的大头目。换言之,宗承手里握了太多高官巨贾的把柄与财源。

    太子如今直是祈祷宗承不要倒向桓澈那边,不然他的老底可禁不住宗承扒。

    不过他也不能坐以待毙。

    沈家去爵失势之后,沈碧梧的处境颇为尴尬。她镇日深居简出,比从前更为低调,但太子已不再往她这里来,她的谨言慎行也未能使皇帝将她抛诸脑后。

    未久,圣旨颁下,废沈碧梧东宫妃位。

    太子妃既废,自要重新遴选。

    但为太子择妃的圣旨迟迟未下,朝中上下皆对此揣度不已。

    不知是否因着鹤颐楼那件事,顾云容如今看桓澈总能看出些旁的意味来,总觉得跟从前所见有所不同。

    虽则而今搬入了正经的勋贵大宅,但也并不能阻挡桓澈每晚准时赴约。

    顾云容发觉之前的满灌法收效甚微之后,又开始试用系统脱敏法。

    约莫是因为从前的心理伤害过大,如今的施治举步维艰。

    顾云容有些发愁,万一迟迟治不好他,她这笔账就一直还不完。她与他的事另说,但他既帮她将沈家之事敲定,她就想先还上这一份早先应下的人情债。

    这晚,桓澈再度依约而来,言语之间提起了与她的婚事。

    他察觉出她看他的眼神怪异,问她原因为何。

    顾云容踟蹰一下,故意道:“你跟他断了么?”

    “谁?”

    “就宗承你们又约了?”

    桓澈觉得,他跟宗承私下见面之事在顾云容面前没甚好隐瞒的,遂点头:“对,又约了几回。我跟他短期内是不会断绝往来的。”

    顾云容低头。

    国朝这几十年间,男风抬头,且有益盛之势,京师这边已经开了好几家男…妓院,达官显要多有光顾。有钱家户的公子身边养个把容貌秀丽的小厮书童用以狎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顾云容想了一想,还是问道:“你们那日在鹤颐楼的雅阁里作甚?”

    桓澈不好与她说具体的谈话内容,只含混说谈些事情。

    顾云容看他言辞闪躲,又沉默一阵。

    “先不论我们的事,你不是说陛下如今压着你的婚事么?”

    桓澈道:“确实。但等杨遂倒台,抄了他的家,父皇解了燃眉之急,我便可斡旋。”他见顾云容攒眉,问她有何不妥。

    顾云容忽然想起,前世的杨遂直到她死时也还在首辅的位置上待着,难道今生会有所改易?

    她又想起了她前世的死。如果沈碧梧是谋杀她之人,那么现如今这个威胁已经不复存在。

    但若不是呢?

    桓澈先前的分析,她觉得不无道理,虽然有些地方还是不能想通。

    所以要她嫁他,她的顾虑不止一重。

    桓澈忽而抓住她的手,柔声道:“容容,你现下兴许仍不太想嫁我,但我可担保,倘你嫁我,绝不会后悔。你正可趁着这段时日好生想想,我不逼迫你。”

    顾云容凝着他的眼眸,心里忽然有些乱。

    如果他记得前世种种便好了,她想问问他前世究竟是怎么个想法。如他能给她一个合理合情的解释,她心里的疙瘩没了,余下的事便好说了。

    太子年岁既长,东宫妃位不可久空,就在众皆暗揣圣意时,宫中传出消息,太子到御前求娶兴安伯家的嫡出姑娘陶馥。

    小郦氏闻讯便慌了,她的女儿纵要嫁入皇室,也是要嫁给她外甥的。她听父亲说,太子与诸王已是不相容,他日登基定会极力削藩。

    凭她外甥的性子,不会甘为鱼肉。皇帝面上瞧着对诸子一视同仁,但父亲说,皇帝最偏疼的是阿澈这个小儿子。

    那么,她外甥登顶的可能是极大的。

    她女儿若是眼下嫁了太子,她陶家将来焉有好果子吃?

    这叫什么事!

    小郦氏慌里慌张赶往王府,将此事与桓澈说了,求他想法子拦下此事。

    “阿澈,姨母求你,纵看在你母亲的面上,也千万救救你表妹,”小郦氏哭得几乎站不住,“要不,你与陛下说,你与你表妹早定终身,横竖你尚无王妃,不如”

    她后头的话尚未出口,迎头便瞧见外甥霎时阴冷砭骨的眼神。

    小郦氏悚然一惊,立时闭嘴。

    桓澈沉吟少顷,着人送走小郦氏,更服易冠,备车入宫。

    宗承正在会同馆内归总出纳,忽见内侍来传他入宫。

    他略一忖量,问内侍何事。

    内侍琢磨不透陛下对眼前这位是个什么态度,不敢慢待,只笑说不知。

    宗承忽问:“衡王殿下是否也在宫中?”

    内侍心下纳罕,点头道是。

    宗承扔了簿册,沉下脸:“我这便去。”

    半个时辰后,宗承踏上了乾清宫大殿前的丹墀。

    孟冬的风初透凉意,吹拂面颈之上,令他头脑愈明,眸色更沉一分。

    入殿行礼后,贞元帝让他平身,倒也不跟他兜圈子,径直道:“朕闻你漂泊海外多年,却至今未曾娶妻,想来也是瞧不上番邦女子。朕知你仍心向故国,为寇不过迫不得已。不若朕今日为你赐下一段良缘,免除你的后顾之忧,如何?”

第四十三章() 
宗承袖中双手紧攥。

    皇帝这般问;就是已做好了打算;只等他应承谢恩。他若直言推拒;便是拂了皇帝的意。

    皇帝的意是不能拂的。

    他转眼望向一旁从容自若的桓澈。自他入殿;桓澈便未尝开言;仿佛眼前这一出与他无关一样。

    但他不必猜也知道;皇帝忽兴此意;必系他所为。

    宗承心念电转,道:“不知陛下指的是哪家闺秀?”

    贞元帝道:“兴安伯家的姑娘,七哥儿的表妹;可配得你?”

    “配不得。”

    贞元帝一愣,桓澈也偏头看了眼宗承。

    在场内侍宫人暗暗互觑,俱是心下震动;以为自己听岔了。

    贞元帝皱眉;久闻倭王为人狂傲,不想竟已至此地步。

    桓澈眉尖微动:“阁下可是自谦;声称自己配不上舍妹?”

    宗承笑道:“非也;我说的就是令妹配不上我。”

    皇帝的意不能拂;但那是于旁人而言。

    孙吉觉着圣上的威严遭到了藐视;出声呵斥:“放肆!陛下面前岂容你狂言!”

    贞元帝却是摆手示意孙吉噤声;转而询问宗承:“可有何说辞?”

    “想来陛下亦知,我旅居海外多年;手中资财颇丰,游遍各国;经的见的亦不知凡几;寻常女子我是绝瞧不上眼的。区区一个世家小姐,京师遍地都是,如何配得上我?”

    须臾,贞元帝竟是一笑。

    同为男人,他能明了宗承的心思。

    似宗承这样富可敌国又在外见多了世面的,不知阅过多少美人,一般的女子的确入不了眼。若他是宗承,莫说一个世家小姐,给他一沓公主他也不稀罕。

    但明了归明了,这事情还是得办的。

    贞元帝遂问宗承,怎样的女子才堪配他。

    宗承敛眸,眼前浮现出一张明丽绝伦的玉雪芙蓉面。

    他见过多少美人,他自己也说不上来。那些脂粉基本都已面目模糊,庞杂记忆里,唯有这副容颜始终清晰。

    那日荒败城隍庙里的惊鸿一瞥,令他铭心镌骨。

    她不知他身份坐在对面与他攀谈时的神容万变,她到牢里来寻他却没能问到关窍时的失望沮丧,她单独直面他时明明怕得紧却强自掩饰的娇憨意态。

    这些他都记得。

    但他眼下不能在皇帝跟前说出她的名字,他敢肯定,衡王正等着他入瓮。

    宗承垂首道:“不便相告,陛下恕罪。”

    贞元帝眉头攒得更紧了些,俄而,道:“既是不便相告,那便依朕所言。只你身份尴尬,外头的人对你下何考语,你心里也有数。朕有心与你个差事,昭告天下,让世人皆知你这些年客居倭国不过皆为师夷。只你总要对故国表忠,否则朕也爱莫能助。”

    宗承心中冷笑,果真是打着让他捐官的主意。

    他们想以女人与官位拴住他,他还不稀罕。

    宗承面上神容不改,只道皇帝的好意心领了,但旁的却是敬谢不敏。

    贞元帝声音骤冷:“由不得你!”

    宗承自若依旧:“陛下笃信道法,所定年号亦与道融。正所谓‘天有四德,亨利贞元’。物生曰元,长曰亨,成而未全曰利,成熟曰贞,周而复始,循序渐进,揠苗助长总是不可取的。陛下圣心灵通,自有判断。”

    贞元帝锋锐目光在宗承身上扫略,少刻,命众人暂退。

    桓澈听得明白,宗承那番话是提醒他父皇不要意图以一桩婚事、个把官位套取他手里的东西,还是应当按照先前所定那样一步步来,否则欲速则不达。

    只是宗承先前与他父皇说了什么,他不得而知,但可以猜。

    他父皇偶尔提起宗承之事也会烦郁,直想以宗母来交换宗承手中的资财与火器,但被他阻了。宗母这个筹码可以用,却不能一直用,而且不是长久之计。

    他与父皇说的长久之计是,在宗承身边安排自己的人。但他实质上也不过提一提,他知此事极难。

    所以今日没成,他也不觉意外。

    出了宫门,宗承忽转头对桓澈道:“若再有下回,我便径直管陛下要了她,不管你打的什么算盘。”

    桓澈道:“你没有机会了,我们很快便要成婚了。不过我还是得提醒你一件事,你根本无法给她安定的生活,若为她计,便休作妄念。”

    宗承笑道:“关于此,你不必操心。不过,你确定你便能给予她安定?”

    权斗倾轧原本便是一条血路。

    桓澈眉目幽若古井:“不劳你操心。”

    顾云容知道陶馥那件事时,已是三日之后了。桓澈晚间来时也未提及,仿佛与他一毫干系也无。

    听说皇帝后头恼了,给太子另指了一个出身寻常的世家女。

    太子约莫是欲借此事激怒桓澈,逼桓澈出手,否则桓澈回头就藩,他更难对付。

    顾同甫已将大房与二房之事拟言上奏,但皇帝只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让他自行解决便是。

    然而每回顾同甫撵二房走,方氏总是拉着一众儿女哭天抹泪,说顾同甫仗势欺人,她家两个哥儿眼看着明年就要赴考院试,如今却要驱撵他们,让他们露宿街头。

    顾同甫催逼得狠了,顾同远与方氏便说待两个儿子明年考罢院试再说,言语之间又隐隐透出一层意思,倘顾同甫在这之前将他们强行撵出,他们便去顺天府尹那里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