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他顾云浩再能耐,偌大一个家族,也不是他一个人能扛的起来的。
一般来说,一个家族的兴旺,是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只是他现在虽然考中了状元,但根基尚浅,也暂时并不能支持族里多少,但顾云浩还是决定将朝廷赐下来的祭银费用,悉数交由族里置办族田。
“好,这些都你拿主意就是了。”
顾明良原本就信任孙子,更何况现在孙子还是状元,自然是一切都听顾云浩的。
爷孙两人没说一会话,便见有人上门了。
“哎哟,我就说嘛,昨儿那个时候虽然天暗了些,但就是看着像咱们状元郎回来了,我们家那口子还说我眼花呢。”
顾云升他娘这一大早就提了一条鱼上门,笑着说道:“五叔,这是我们家云升昨儿在河里网的一条鱼,拿来给云浩补补身子,这一路从京城回来,可是受罪了。”
“劳烦你们惦念着,家里什么都有,可别在提东西了。”
顾明良忙笑着推辞道。
“不就是一条鱼嘛,也不值个什么,只是一个心意罢了。”顾云升他娘忙笑着说道:“云浩这次考上状元,可是把我们高兴坏了,都盼着他回来呢。”
见她如此说,顾明良也不好再推,只得唤了李氏出来应酬。
顾云浩自然含笑道谢,在得了好一通夸赞之后,便由着他奶应酬这些事情。
这一上午,状元郎回乡的消息,跟飞似的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子。
这一下倒是好了,不仅顾氏族人和邻居们,就是一些离得远点的村民,甚至隔壁村乃是整个紫云里的百姓,也都巴巴地往顾家跑,只为看一眼传说中的状元郎。
这倒是让顾云浩有些哭笑不得。
怎么感觉像是前世观光动物园一样
这一日,顾家开办乡宴,以家常的酒水宴席招待顾氏族人和邻居们。
众人自然是热闹非凡,骄傲不已。
毕竟虽然大办宴席更有排场,但此时此刻,对于青坪村的这些百姓来说,他们还是更为感念这一场的乡宴。
这可是状元郎家办的宴席,旁人都不请呢,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参与,这才是有面子呢。
没想到中了状元,居然还这样将他们这些乡亲族人放在心上
一时间,村里众人更是推崇顾云浩。
大家凑到一处,话题永远离不开这位新科的状元郎。
即便是每一家人私下闲聊说话,都要将顾云浩夸上一夸。
自然,顾云浩是不晓得这些的。
他这些天还是挺忙的,首先在处理了家里诸事之后,在家呆了几天,便又要去一趟县城,拜谢了曾经的学师梁成业,又拉了楚毅聚了一聚。
而后便是要准备带着赵妍去一趟洛省,见一见岳父岳母。
毕竟赵妍这一次再跟着他进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
再则,也该是让岳父岳母见一下两个外孙。
只是因着洛省来回时间比较久,所以顾云浩跟赵妍商议了下,决定到临行前再去,去到了洛省,便可以不用再回淮安,而可以直接在那边等着跟季航和岳鸢他们汇合上京。
细细地安排了一下行程,顾云浩发现,虽然说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但其实相聚的日子并不多。
大妞他们三姐妹,此时亦是得到了消息,都带着丈夫孩子赶了回来。
一家人难得如此团圆,李氏跟顾明良更是满足极了。
顾云浩更是份外珍惜跟家人相处的时间。
只是因为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在上任之前的几天,都还需要到吏部报道,为着路上不赶,亦是思虑到孩子,顾云浩他们也不得不提早启程。
在家呆了十来天的样子,便又要准备返京了。
临行之前,卫氏将顾云浩跟赵妍叫到了一处,拿出一张银票和一袋银子。
“这是去年跟今年家里收来的租子,一共有两百三十两,虽然不多,但你们拿着带在身上,到了京城花销大,别苦了自己跟两个孩子。”
说罢,卫氏就要将那银子银票塞给赵妍。
“娘,这使不得。”赵妍慌了,连忙推辞道。
见卫氏如此坚持,顾云浩忙解释道:“娘,你们留着吧,今次我取中状元,皇上赐下了一百金,足够我们在京城的花销了。”
本朝开国以来,每科取士之后,为了以示恩赏,皇帝都会赏赐考中三鼎甲的士子。
有的是赐下一处宅子,有的是赏赐珠玉。
而元化帝知晓顾云浩乃是出身寒门,便直接赐下了一百金。
要知道金子那可比银子值钱多了,一百金大略能换到一千两银子。
原本顾云浩已经跟赵妍商议好了,用这一笔钱在京中买一处院子,只是因为要祭祖,所以还没来得急罢了。
“即便有皇上的恩典,但多带银子在身上总归是没错的。”
卫氏坚持道:“这钱放在家里,我跟你爹也没什么花销,不如你们带在身边,也让我们安心一些。”
见他娘这般坚持,顾云浩索性直接说道:“这样吧,若是您跟爹觉得花不了这么许多,便将多余的钱置办成田地就是了,只是咱们家现在条件好了,你们二老跟爷爷奶奶都万不可亏待了自己。”
进士名下有两千亩的免税额,他们家现在田地才两百多亩,自然是可以置办产业的。
见着儿子这般说,又想到顾云浩手头有皇帝赐下的赏银,卫氏也不再强求,亦是觉得置办成田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银子是死的,买了田地还可以多一些收入。
“那便依了你的,只是若是你们在京城缺了银子,可是要带信回来。”
卫氏先是再三要求了两句,而后又道:“至于你爷爷奶奶那边,那便尽管放心。”
其实,自顾云浩考中举人之后,他们二房的收入水平就明显要高出许多,而大房的日子也过得不错。
因着日子越来越好,家底越来越厚,大家更是不会为那么一些小事计较,一大家人都相处的颇为和气。
两房的人又都不是小气的,除了顾明良跟李氏的养老田收入之外,大房跟二房都时常另有孝敬。
家里子孙出息,妯娌又相处和睦,顾明良跟李氏也是高兴不已,除了思念两个孙子和重孙们,老两口也不必操心别的,日子过得很是舒心。
看着家里越来越好,顾云浩只觉整个人都轻松不少。
他们这一家子,总算是活出个样子来了
第128章:返京()
因着回京的日子越来越近;顾云浩跟家里人在经历了相聚的欢喜之后;众人的情绪又开始低落了下来。
加上此次上京;今后顾云浩更是难以再定归期;大家都很是不舍。
“哎哟;我的小重孙哟。”
这些天来;奶奶李氏更是抱着顾远舟和顾澜不撒手。
“来;澜儿到曾祖这里来。”顾明良看着眼热,又是从顾长光的怀里,将顾澜夺了过来。
虽然只才半岁左右;但两个孩子都生的健康,只抱过两回,两个孩子好似都记得住一般;也不怕生;当下便在李氏跟顾明良的怀里笑着挥动小手。
见着孙子孙女自己抱不上,卫氏自然是有些遗憾的;但也不至于跟公婆去抢孩子;索性便安心帮着儿子媳妇收拾行李。
待到临行之前;顾云浩看着家里收拾的满满当当的行李;也不由呆住了。
看着堆在那似一座小山一般的行李;顾云浩只觉上次进京赶考之时;简直不要太轻松了。
“娘,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啊。”
看着妻子赵妍亦是一脸无奈的笑意,顾云浩只得硬着头皮问卫氏:“我记得我们就带了些随身的衣物和细软啊。”
“你这孩子;东西多一点又怎么了;你不是说了嘛,今次回京,还是跟你那好友一起包船,那到时候找个马车运到船上也就是了,又不费什么功夫。”
卫氏一面打着包袱,一面故作埋怨地说道:“再则,这里面好些都是你奶奶让准备的,她老人家也是一番好意。”
闻言,顾云浩细细看了看那堆行李,当下更是哭笑不得。
这简直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除了衣物鞋袜之外,还有卫氏跟李氏做的各色小食,甚至连家里的腌菜、晾晒的菜干等都包了好些。
“娘,这些东西京城都能买到的。”
顾云浩叹了口气,说道:“何必费这么多功夫,不如好生在家休息。”
“胡说什么呢,外面买的能跟家里做的一个味道嘛?”卫氏不悦地道:“料着你要回来,我跟你奶奶早早地便开始准备,偏生你还不知好歹不领情。”
看着他娘有些不高兴,顾云浩忙笑着解释道:“我真不是怕您跟奶奶累着么。”
“这又不下田又不挖地的,有什么可累的。”
卫氏没好气地埋怨了儿子一句,又似突然想起一事,忙起身道:“差点忘了,你奶奶说你喜欢吃家里的辣椒酱,先前准备了好大一坛子密封着,说等你回来好带上。”
言罢,就见卫氏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见着这个情景,顾云浩只得跟赵妍无奈地相视一笑。
这样的关怀,即便会有诸多不便,让人颇觉无奈,但却是最为让人心暖。
特别是对于顾云浩而言,他原本就经历过孤苦一人的日子,眼下能有家里人如此为他操持,这种感觉,简直令他有些沉醉其中。
这边是‘家’的感觉
虽然也觉得行李太多累赘,但一想到是家里人的关怀和心意,就觉得心里甜甜的。
特别是在上次离家之后,天知道他内心对这个远在乡下的小院有多么的思念。
罢了,行李多便多吧,大不了路上多费些事而已。
他简直是不愿放开这一股温情。
在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少了,顾云浩亦是满面的愁容和不舍。
他实在是舍不得家,舍不下家中的亲人。
即便现在他们家里日子过得不错,并不一定需要他在官场上去拼搏,但人活一世,总归是要有些理想和目标。
从前顾云浩的目标仅仅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但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读书越来越多,他更是觉得抵挡不住内心的那股激潮的涌动。
顶着前世的记忆,穿越到了这个时代,自然是不愿平庸一生,既然选择了读书科考的道路,那便要竭尽全力,成为那朝堂中心的人物。
而且经此殿试一文,他仍是被元化帝点为状元。
作为一名臣下,能得遇一个有着共同追求的明主,实在不容易。
即便是为了元化帝的知遇大恩,顾云浩也决定要放手去做一些事情。
好男儿志在四方,即便心中牵挂家人,但亦要胸怀天下。
****
离别的日子总是格外伤情。
这一次顾云浩提前了几天离家,一则是要到府城辞别恩师,二则也是因着还要陪赵妍回一趟洛省。
由于他们的行李太多,在头一天,巴九便去了县上租回两辆马车。
家里人又是好一通忙活,才七手八脚的将东西拾掇好。
待到离家这天,众人都是满面的心事和愁绪。
“爷爷,奶奶,朝廷官员每三年可于除夕前后轮休一次,到时候我就又可以回家了。”
看着家里人的愁容,顾云浩强打起精神,笑着安慰道傲。
“三年啊”
奶奶李氏一听到三年,又是感叹三年能回家一次好,但又叹息三年见不到孙子,一时间竟是也说不出悲喜,只是满面的复杂之色。
“你到京城一定要谨慎小心,那里大人物多,咱们家又没什么背膀,可别得罪了人。”顾明良抽了两口水烟,想了想,还是一脸不放心地嘱咐道。
知晓他爷爷这乃是关心之言,顾云浩当下也只是点头应下。
他自然不会说自己现在的处境,免得家里人担心。
“爷爷奶奶,爹、娘,大伯、大娘,你们一定要好生保重身体。”
临行在即,顾云浩一个一个的唤了一遍。
“放心吧,咱们身子都硬朗着呢。”卫氏点了点头,又是一脸担忧地看着儿子,却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好儿子。”顾长光也是个不擅言辞的,当下红着眼眶,只拿手不住地拍顾云浩的肩膀。
最后还是大伯顾长荣稳得住情绪,上前说道:“小浩,进京之后,就托镖局送一封信回来,也让你爷爷奶奶安心。家里的事情你不必操心,有我跟你爹在呢,而且云涛也在府城离得不远,完全能照顾过来。”
“好的,大伯,您在衙门亦要谨慎行事。”
听了顾长荣的话,顾云浩又想起一事来,便当下又道:“现在咱们家开始慢慢起来了,说不定族里就有一些人容易得意,若是惹出祸端,那就麻烦了,大伯,您跟爹在家里,平时也要留意着些,免得让人抓到了把柄。”
顾长荣在衙门当差这么多年,自然晓得其中的利害。
“放心吧,有我们看着,必不会让族里出什么乱子。”只见他当下便拍着胸脯应承道。
现在他们家好不容易出个状元郎,全华朝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侄子身上呢,这个时候万不可让族里出事,扯了侄子的后腿。
“浩哥,都收拾的差不多了,上车吧,船应该已经在县上码头等着了。”巴九将最后那个装辣椒酱的坛子抱上了马车,便上前说道。
在家人的殷殷嘱咐之下,顾云浩恋恋不舍的上了马车,一路往县城而去。
一路上,他并不敢掀那马车的车帘,也不敢回头去看。
直到走了许久,同车的顾云涛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小浩,咱们已经离开青坪村了。”
顾云涛原本就是陪着顾云浩一起回家的,此次自然又是跟着他一起前往淮安府。
“大哥,家里要你多费心了。”
感受到堂兄的关心,顾云浩此刻也收拾了下心情,说道:“我看林儿是个聪明孩子,在过两年便要开蒙了吧?”
“这孩子就是有些坐不住,我也准备早些让他开蒙,约束着些他的性子,免得后面怎么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