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宦海 >

第85章

宦海-第85章

小说: 宦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亦是一脸惊喜,随即眼中的泪珠儿不停地往下落,忙上前一把抱住了小孙子:“奶奶的乖孙哟,你可算是回来了,也不晓得奶奶天天有多想你。”

    “奶奶,是孙儿不孝,没能回来看您。”此刻,顾云浩亦是有些哽咽了。

    上一世,仅他一人,不论去哪里都是了无牵挂,亦无人思念。

    而在这个时代,他有了家人,不论走到哪里,家中的亲人,永远是他心之所系,情之所牵。

    因为前世的孤独,这一世顾云浩更是珍惜家人。

    故此,虽然离家一年多,算不上多久,但于他而言,却也是想家的紧。

    这个时候,家里其余人也跟了出来,大家一看到顾云浩,当下都是惊喜不已。

    “果真是小浩回来了!”

    在家人的关切之中,顾云浩想起一事,忙从碧翠怀里接过女儿顾澜,又拉着赵妍上前。

    “爷爷奶奶,爹娘,这便是澜儿跟远舟。”

    “好,好,好。”

    看着两个孩子都生的健康可爱,顾明良自是喜欢的紧,当下却是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连连称好。

    这边李氏跟卫氏却是分别小心的接过了两个孩子抱在怀中,一个满面笑意地道‘远舟叫叫一声太奶奶啊’,一个道‘澜儿,我是奶奶,我们澜儿回家咯’。

    “爹,先让孩子们进屋吧,想必这么赶回来,都还没吃饭呢。”顾长荣此刻可以说是家里最清醒的人了,当下便笑着提议道。

    “对对对,先进屋,老大媳妇,再去多炒俩菜,宰只鸡。”李氏亦是反应了过来,当下便向方氏说道。

    方氏自然也是欢喜的,忙一脸笑意地应下:“好嘞,娘,你就放心吧。”

第126章:尴尬() 
自顾云浩上京之后;家里就再没这样团圆过。

    虽然今次他们回乡;是衣锦荣归;带给家里无限的荣耀。但对于众人来说;更欢喜的确实一家人的相聚。

    特别是看到了顾远舟跟顾澜;顾明良跟李氏最是满足。

    四世同堂;大房跟二房的重孙都出生了;这才有人丁兴旺的样子。

    一家人吃过了晚饭,又拉着顾云浩,让他好生讲一讲京中之事。

    毕竟家里人都没去过雍京;自然是感兴趣的紧。

    顾云浩温和地说起了一路上的风光见闻,众人都听住了。

    “小浩,你再说说会试跟殿试的事呗?”听了顾云浩说起京中见闻;顾云涛还是觉得意犹未尽;笑着说道。

    “这”

    顾云浩有些尴尬了,说道:“大哥;你也是参加过乡试的;会试可不就跟乡试的安排差不多么。”

    “那可不一样;乡试是八月;会试是二月;怎么能差不多呢?”

    顾云涛却是笑着不依;说道:“再则,即便会试差不多,但就我一人知晓有什么趣味;爷爷、奶奶又没考过试;大家都想听的。”

    闻言,顾云浩无奈了,他并不想多说会试之事。

    毕竟会试的时候那般冷,又连考数日,对考生的身心都是一种煎熬,即便他现在考过了,也不愿家里人知晓其中的艰辛。

    再则来说,现在他是考完了,今后不必再遭那罪。但还有堂兄顾云涛要继续考呢,这里面的事情,他们两兄弟知晓就够了,没必要让长辈担心。

    “大哥,会试的事就不多说了吧,也没什么好说的。”顾云浩一面说,一面向顾云涛使眼色。

    这时,见着弟弟的神色,顾云涛也立即反应了过来,当下也是暗暗懊悔自己的疏忽,连忙岔开话题道:“那倒也是,你只管讲一讲殿试就好了。”

    众人一听说殿试,当下都来了兴致。

    “听说殿试是能见到皇帝老子的?”爷爷顾明良是个颇有见识的,当下也是好奇地问道。

    而大娘方氏却是在意皇帝的长相,忍不住说道:“小浩啊,皇帝长什么样子?是不是跟传说中的有两个脑袋?”

    “头发长见识短,皇帝也是爹娘生养的,哪里就能有两个脑袋,那不成怪物了。”

    见着妻子方氏说话不靠谱,大伯顾长荣忙反驳道:“今后这些话只能咱们在家里说,可别在外人面前胡言,小心给咱们家两个孩子招了麻烦。”

    顾长荣在衙门当差这些年,才升任了典使,成为编内人员。因而更是懂得了名利场上的那一套讲究,平时行事也谨慎的很。

    “这个我肯定是晓得的,只是这不是小浩见了皇帝,我好奇一问嘛。”方氏不是个蠢人,加上顾长荣经常私下跟她说起这里面的事情,她也知晓了其中的利害,遂忙应道。

    “小浩,我听说新帝乃是一位少年天子?”顾云涛笑着说道。

    “恩,陛下龙潜之时为齐王,乃是太上皇的第三子,今年不过二十四岁。”顾云浩笑着点了点头道。

    闻言,顾云涛便一脸钦佩地感叹:“如此年纪便主政一朝”

    “唉,还是可惜没能看到小浩点状元那情景。”

    奶奶李氏仍是有些失落,说道:“你看那戏文里面,皇上点状元的时候,那多热闹啊。”

    听了这话,顾云浩也有些哭笑不得,少不得含笑解释道:“奶奶,那是戏文里面,点状元之时乃是在皇宫里面,除了文武官员,旁人是进不去的。”

    “哦,原来是这样。”李氏了然地点了点头。

    “太夫人,您说的是状元游街吧?”

    这时候,巴九却是忍不住插嘴说道:“状元游街是老百姓都可以看的,浩哥那天可威风了。”

    “啊,对对对。就是巴九你说的这个。”李氏当下亦是反应过来,连忙笑着说道:“我就说嘛,戏文里面都唱了穿红袍、骑白马的,怎么轮到我家小浩,就没了。原来那是叫游街啊。”

    众人一听说状元游街,都是来了兴致,忙看着巴九,让他细细讲来听听。

    “那天可真是热闹,整个雍京城的百姓都来看热闹,整个朱雀街挤得满满当当都是人,我看那场面,不下几万人,逛簇拥着游街的仪仗和护卫随从,都有一两千人,真的是锣鼓雷动,鞭炮震天。”

    巴九口舌伶俐,又颇会夸张讲故事,当下便绘声绘色地说道:“浩哥自骑着白马,身穿红色状元服,头戴紫金镶玉冠,哎哟,那满城的老百姓都向他身上抛鲜花香囊,啧啧那场面真是。”

    听着他这么一说,众人更是又憧憬又失落。

    “真是可惜了,早知道便是拖着这身老骨头,也该到京城见一见那场景的。”此刻,就连比较稳的住的顾明良,也有些后悔地摇起头来。

    这时,卫氏却突然想起一事,眼珠儿一转,便含笑道:“小浩,你那状元服带回来没?快换上让爷爷奶奶看一看。”

    看着他娘亲那一脸兴奋的样子,顾云浩有些无奈了。

    娘啊,分明是你自己想看吧

    “哎哟,可不是,小浩,我们看不到游街,小浩你穿上那衣裳让我们瞧瞧也是好的。”

    很显然,卫氏的话引起了众人的共鸣,这一下全家人都极力要求他去换衣裳。

    “带回来了的,嫂子说我们这一来一回两个月,那么贵重的东西放着不安全,便随身带了回来。”巴九立马笑吟吟地说道。

    听了这话,顾云浩无法了,只得在众人的催促下去换上了那一套状元服。

    “哎呀,真是气派啊。”

    换好衣裳的顾云浩一出来,大娘方氏便不住地称赞:“小浩穿上这衣裳,看着真是有戏文里说的状元郎的样子。”

    “胡说,小浩可是货真价实的状元,戏文里的哪里配与他相比。”顾长荣习惯性的反驳媳妇一句。

    “哈哈哈,我们顾家的状元郎!”

    顾明良一面抽着水烟,一面咧着嘴笑道。

    “好儿子!”就连不善言辞的顾长光,此刻也是笑着拍了拍状元儿子的肩膀。

    虽然他很愿意让家里人欢喜和高兴,但现在顾云浩也实在是觉得有些尴尬了。

    特别是在看着众人一脸兴奋的上下打量自己,他更是觉得有些绷不住了,当下便推说一路上太累,要早点休息,便逃一般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在卧房里,赵妍一直面上带笑,却是怎么也忍不住。

    “妍儿,你还笑呢。”顾云浩在后面净房洗了个澡,出来见着妻子,一脸无语地道。

    “好,夫君,我不笑。”

    看着顾云浩一脸的无奈,赵妍忙忍住了笑意,说道:“夫君,我可是一番好意,才将那衣裳带了回来,也没想到娘跟奶奶居然想起这一出啊。”

    “都是巴九嘴快,明儿去训训他。”

    赵妍嘴上这么说,但眼中的笑意仍是掩藏不住,很显然仍是在打趣他。

    见状,顾云浩更是无奈了。

    妻子越来越活泼,现在甚至还这样逗他,偏生自己不仅拿她没办法,居然还有些喜欢

    能有什么办法,自己娶得媳妇,含着泪也要疼惜下去。

    巴九那混小子也是越来越不靠谱,今儿坑的自己最惨,但相处多年,早已视为弟弟来看

    能有什么办法,自己买来的书童,哭着也得继续当成家人来待啊。

    不过,顾云浩此刻也是心怀感恩的。

    这一世,正是因为身边有了这么多亲人,才带给他这般多的温暖。

    久久在外的游子,突然回到家乡,自然是觉得安逸非常。

    这天夜里,顾云浩睡得很是香甜。

    待到次日,他亦是难得的睡过了头。

    待起身之时,赵妍早已去了上房。

    因着顾明良跟李氏渐渐年老,家里自去年便买了个粗使的婆子在家伺候。

    回家之后,顾远舟跟顾澜两个粉嫩嫩的小娃娃自然是备受欢迎,家里众人都是抢着要抱上一抱。

    这样一来,碧翠倒是没什么事做,便去了厨房跟那新买的婆子一起张罗一家人的饭食。

    “小浩,咱们这次再办个流水席,热闹上个几天。”

    顾明良原本在院子里锻炼身体,见着小孙子顾云浩出来,当下便拉着他商议道:“状元郎啊,还是要好生办一办的。”

    爷爷还是这般热衷于办酒宴

    想到这里,顾云浩不由弯嘴一笑。

    “爷爷,还是不要了吧。”

    虽然理解他爷爷的心情,但顾云浩还是劝道:“现下我虽然还未授官,但因着这次恩科,不少人已经将目光放在了我的身上,此时此刻,我们还是需得低调一些的好。”

    说到这里,他还是顿了顿。

    虽然朝中情况复杂,但他并不想多跟家人谈及这些,免得亲人担心,故而只推说是一路劳累,且离家许久,过不了几天又要上京,不想办什么流水席,耽误了与家人相聚的时间。

    顾明良亦是思念孙子的紧,当下虽然觉得不能办酒宴有些遗憾,但想了想,也是觉得还是让孙子舒心更重要,便也点头赞同了顾云浩的意见。

第127章:家常() 
虽然决定不大办宴席;但顾云浩考中状元这样大的喜事;还是得要在小范围内聚一聚的。

    因而;顾明良提议说家里就请一下族人跟邻居们吃一顿酒席;并不大费周折;也算是感谢大家对顾云浩的关心。

    想了想;顾云浩也同意他爷爷的说法。

    毕竟村里还有那么多的邻居和族人;大家都在为这件事情高兴,现在自己回来了,也是该感谢一下族人们。

    只是顾云浩再三告知家人;仅仅是族人邻居们一聚,不要过于招摇。

    毕竟现在新帝即位,他又是新帝钦点的状元;还是得了个‘三元及第’的名头;这样已经是风光无限了,实在没必要再张扬。

    众人见他如此说;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

    “小浩;前些日子衙门来报喜;送来了一块‘状元及第’的匾额;外加修建状元牌坊的银子;现在一直在家里供着呢;如今你回来了,便由你做主怎么安置吧。”

    这里顾明良又想起一事,便说道。

    按着本朝的往例;但凡中了进士;朝廷便会吩咐各地按着统一的规制制作进士牌匾,另外专有百两银钱用以修建进士牌坊。

    与举人的木头牌坊不同,进士牌坊乃是需要用岩石建构,故而花费也更大一些。

    自然,状元牌坊的规格更是要气派许多。

    “爷爷,我想着这事还是交给族里商议着去办吧。”

    想了想,顾云浩说道:“另外那块‘状元及第’匾额,咱们家也没处挂,就也挂在族里就是了。”

    顾明良当下便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你也如此说,那便就这么办啊,待会我就去找你琮爷爷,先把匾额挂好,你也能早些上香祭祖。”

    这些年来,他们顾氏一族都颇为齐心,早些年间,族里众人对他们家也很是照顾。

    在这个时代下,宗族亦是比较重要的存在。

    他如今既然要入仕为官,自然也要将宗族的事情看在眼里才可。

    “爷爷,此次回乡祭祖,朝廷特赐下三百两祭祖银子,我想着不如交由族里置办一些族田,用以支助族里的士子们读书科考之用。”

    爷孙俩商议了匾额跟牌坊的事,顾云浩便又提起朝廷赏下的祭银。

    虽然这笔钱是赏赐给顾云浩本人的,但他想了想,还是决定为族人们做一点贡献。

    这倒不是说他不缺银子,而是顾云浩觉得,还是应当回馈亲族才是。

    原本几十年前顾举人为族里置办的学田,才能让顾氏一族的孩子们得以读书。

    他当年能入族学读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族学免学费,这其实也是在受族里的好处。

    而今,他得中状元,自然应该要为族里人思量思量。

    虽然族里已经有了学田,孩子们能够免费上学,但顾云浩还是决定将朝廷赏下的银子拿出来,交给族里置办些族田。

    一则可以偶尔救济下贫困的族人。更重要的则是族里若是有在读书上天资不错的孩子,也可以资助一二,免得让明珠蒙尘。

    要知道,在这个社会下,亲族关系实在是太重要了。

    即便他顾云浩再能耐,偌大一个家族,也不是他一个人能扛的起来的。

    一般来说,一个家族的兴旺,是要好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