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剑斩情丝-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寻见何晏之魂不守舍的样子,便道:“小兄弟尽管放心,皇长子的伤,我治得好。”
何晏之眨了眨眼睛,见江寻这般笃定的样子,不由得喜出望外道:“真的?”他握住了江寻的手,坐在马车上便给他施了个大礼,“若能治好杨琼,前辈便是我何晏之的大恩人。大恩大德,没齿不忘。”
江寻哈哈一笑:“在下这些年来离开冷月山庄,浪迹天涯,便是想躲开无谓的纷争。”他神色凝重起来,缓声道,“我那兄弟,江望江有余,小兄弟想必见过几次吧。”
何晏之颇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数面之缘。数面之缘。”
江寻含笑道:“当日在玉山山麓,你们本可以生擒江有余,最终却因为有人施了障眼法救了他。那紫色的烟雾来得蹊跷,小兄弟可知道那是甚么吗?”
何晏之恍然大悟:“原来救下江有余的,便是前辈了。”
江寻点了点头:“那种草药名叫紫山云雾,遇火生烟,烟雾缭绕,可半日不散,且有浓郁的气味,虽然没有毒,却能叫人呼吸不畅,乃是我们冷月山庄独有的名药。其实,当时林子里的那两个老前辈也略知一二,大约他们顾念着先人的旧情,遂放了我兄弟一条生路罢。”
何晏之不由得笑了笑:“前辈与你那兄弟江有余,性情倒是截然不同。”
江寻的神色凝重了起来,许久,长叹了一声:“江望误入歧途,多半也是因为我未尽到兄长的责任。可惜他越陷越深,只怕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也。”
何晏之听他话中有话,不知从何问起。江寻又道:“我只有这么一个兄弟,可惜如今却是势同水火。若论起天资,我兄弟江望比我可要聪明多啦,但是我是长子,父母自小便要把衣钵传给我。江望便不大高兴,后来不知为何还恨上了我,竟然偷了家传的秘笈,一走了之。”他黯然道,“他偷了秘笈,顶着冷月山庄二公子的名号在江湖上结交匪类、招摇撞骗,与丰城双鼠这样的渣滓败类称兄道弟。江湖上的同道不免耻笑父亲教子无方,我父亲因此气得吐血,又觉得愧对列祖列宗,从此一病不起,竟然就此被活活气死了。他临终前的遗训,便是要我杀了江望,替冷月山庄清理门户,如此他才有脸去见祖宗,才能在九泉之下瞑目。”
何晏之同情道:“前辈,你爹也太难为你了。要杀也是他自己杀,他自己下不了手,又畏惧人言,怎么就把这烫手的山芋扔给你了呢?难怪你连冷月山庄也不想待了,宁可带着女儿在江湖上飘泊,也不愿回青州去做庄主。”
江寻颇有些目瞪口呆地看着何晏之,许久,笑了笑,道:“小兄弟真是快人快语。不过,我确实是因为此事而深感心灰意冷,可怜我那夫人又青春早逝,若不是因为还要照顾年幼的女儿,我早便想出家皈依佛门,从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他的目光落在静静躺着的江明珠身上,“如今,我唯一的牵挂,便也只有小女明珠了。”他又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些年来,我一直留心江望的动静,他投靠归雁山庄,又依附于大院君在江湖上的爪牙,实在是叫我忧心忡忡。皇室的纷争本就难免殃及无辜,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怕是避之唯恐不及。我一路循着我那兄弟而来,又出手救了他,只希望他能够迷途知返,而他偏偏是执迷不悟。”
何晏之笑道:“前辈心中果然还是放不下手足之情。”他又转念一想,“那么,前辈来到陈州,难道也是跟着江望一路而来?”他暗想,若是江望到了陈州,自然是沈碧秋知道了杨琼的下落,那便是大大不妙了。
江寻却摇了摇头:“我在玉山和江望别过之后,便再没有见过他。”他随着夜色中疾驰的马车慢慢摇晃着,缓缓说道,“我与陈州通判西谷连骈早些年颇有些交情,心想既然已经到了通州地界,不如顺道来陈州望望故友。”他又冲何晏之一笑,“小兄弟不必草木皆兵,陈州天高皇帝远,反而是边臣的权力极大。陈州刺史怀远侯田蒙,便是在西北坐拥一方的土皇帝。当年江南道司政史谢婉芝曾上疏,提出州道分治案,撤刺史,分设太守和通判,通判名义上是太守副官,听命的却是兵部,以固皇权。”
何晏之道:“如此,陈州的通判岂不是成了田蒙的眼中之钉?”
江寻点了点头,道:“州道分治案提出后阻力极大,尤其是燕云十六州。怀远侯田蒙的先祖原是察合台旧主,我朝太/祖年间被武侯刘向天所破,归顺大清而后封侯。朝廷不敢轻易动田家,只得保留了田蒙的刺史之位,再派京官来任通判。那时候,陈州在一年之内曾换了七个通判,有怀远侯田蒙在此坐政,再无人敢来陈州。后来,太子少傅西谷连骈被贬黜出京,才委命通判代职。西谷连骈蛰居陈州数年,颇被田蒙所忌,但却收拾西北军旧部,如今已蔚然成势,竟能够与田蒙分庭抗礼了。”
何晏之若有所思:“这样说来,这个西谷连骈倒是人中龙凤。”
江寻笑道:“西谷连骈曾是戊戌年的三甲第一名,状元及第,文武双全,才貌不凡,当年名满天下,圣上原本很是器重他。小兄弟竟然不知道?”
何晏之抓抓头:“不瞒前辈说,晚生自小流落江湖,沿街卖艺,也没有读过几天正经的书。这些朝堂风云哪里会知道?”他颇为尴尬地笑笑,“一介乡野村夫,以前连皇帝的名讳都不知道呢,更不要说甚么状元榜眼,不过知道些戏文里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野史罢了。”他嘴里这么说着,心中却想,这西谷连骈果真不是常人,难怪杨琼如此看重了。念及此处,不免心生忧虑,但听江寻又道:“说到野史,坊间倒是颇为流传,当年圣上曾想给岷王杨玲珑赐婚,招西谷连骈为驸马。可惜西谷连骈恃才傲物,竟违抗皇命,再加之他是皇长子杨琼所举荐的士子,终被大院君所忌,也就不了了之了。”
何晏之“哦”了一声,颇有些闷闷地坐在角落里。马车在夜色中疾行,江寻挑起帘子向外看了看,回头道:“前边便是骁骑营了。”何晏之想起莫测的前程,又想到杨琼,便腆着脸问道:“前辈既然已经答应替我朋友疗伤,只是现在身在陈州城内,咱们如何才能入城呢?”
江寻笑道:“小兄弟果真是关心则乱。你入不了城,我却是无妨。”
何晏之嘿嘿一笑,江寻又道:“其实,说起来杨琼所受的伤,我本不想插手。那瘴气虽然厉害,但是大内藏药颇多,杨琼若是回到宫中,他的皇帝老娘富有四海,自然会想办法治好他,本不必我这江湖郎中出马。况且,我要是治好了这瘴毒,江望只怕心中不服,必定又要捣鼓出甚么更要命的□□来,若是再伤及无辜,便是我的罪过了。”
何晏之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只觉得哭笑不得。听江寻话中之意,仿佛同皇家有莫大的过节,这江寻、江望两兄弟性格虽然迥异,但行事都是一根筋,果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江寻又道:“所以,昨日西谷大人来找我给杨琼治伤,我便一口回绝了,不料今日却承了小兄弟的情。”他微微笑道,“你救了小女明珠,我若不治好你的朋友,便是知恩不报,于心不安。江望那些用毒的手段,我略知一二,他能制的毒,我必定能想出解毒的办法来,只是需要点时间。”
马车渐渐停了下来。赶车的士兵挑开车帘,何晏之侧身向外望去,只见几步之外是一处幽静的院落,在夜幕之中闪烁着零星的灯火。“此处便是留庄,是西谷大人的别苑,周围都是骁骑营的人马,安全得很。”江寻回头对何晏之道,“小兄弟,如今危机四伏。我本想劝你速速离开陈州,但如今追兵正紧,你不如在此先避一避风头,待到外面风声过了,再走不迟。通判大人也正是此意。”
何晏之一听竟是西谷连骈的主意,心中极为不痛快,他虽然还未见过此人,但已经存了芥蒂,便脱口道:“我绝不能一走了之,而抛下故友知己于不顾!”心中却是暗自吃惊,若是西谷连骈的主意,莫非也是杨琼的授意?
江寻哪里明白何晏之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兄弟,你真不必担心杨琼。姓杨的从来都不会是甚么省油的灯,何况他本就是西谷大人的旧主,如今真正处于险境的,倒是你自己。”他收敛了笑容,神情肃穆地看着何晏之,“你莫要意气用事。眼下你若是回陈州城内,便是投鼠忌器。小兄弟,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方是俊杰。”
132。决断()
西谷连骈面沉似水地下了马,府中的仆役迎了出来; 他将马鞭递给小厮; 便径直走了府门。诸人见通判大人今日面色阴郁; 无不噤声,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后; 近身的侍从上走前来,躬身禀告:“大人,曹参将和孟副官正在议事厅等候。”西谷连骈点了点头:“我更衣后即来。”他匆匆走到穿廊边,正要拐去偏院; 却停住了脚步,踟蹰了片刻; 转身屏退了众人,独自进了东跨院,往庭院深处走去。
穿过两处花园,西谷连骈轻轻推开一扇雕花的青檀木门; 屋内隐约有琴声传来。他站在廊下仔细整了整衣冠; 才脱去外靴,走了进去。屋内焚着香; 隔着香云纱的屏风,杨琼正端坐在书桌前; 神情凝重地轻抚琴弦。西谷连骈轻轻走到近前,恭恭敬敬地施礼道:“臣拜见殿下。”
杨琼停下了手; 他的面色比前些时日要好了许多; 只是头发依旧泛着灰白之色; 颇觉憔悴。西谷连骈笑道:“殿下今日觉得如何?”他打量着杨琼,欣慰道,“江寻果真是当世神医,才不过两日而已,殿下的精神较之前日已然大好。”
杨琼一笑:“金针圣手江有情,自然是名不虚传。”
西谷连骈的目光落在杨琼手边的乌木琴上,便道,“这把琴的音质太过普通,不过是寻常之物,配不上殿下的千金之躯。臣那里有把七十年前著名琴师萧紫烟亲手所制的苦水琴,明日便叫人给殿下送来。”
杨琼淡淡道:“不必了。”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琴身,“虽是寻常之物,但贵在情真。”他沉吟道,“这把琴,我很喜欢。”他的唇边泛起浅笑,“常言道,千金难买心头好。”
西谷连骈点头称是,杨琼抬起头来,示意他坐在自己的对面,开门见山问道:“田蒙这两日有何异动?”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可是有些不好对付?”
西谷连骈正襟危坐,道:“田蒙此番失了独子,恨不能将一干人等全部给他那宝贝儿子陪葬。我今日在府衙已经同他翻了脸。”他从怀中掏出一封书函,“田蒙修书密报上京,所幸被我半路堵截了下来。”西谷连骈的神情肃穆道,“最麻烦的是,田蒙似乎已经知晓了殿下的下落,只怕大院君那里已经收到了风声。”
杨琼打开信函,细细看了几遍,紧抿着唇,一言不发。西谷连骈却站起身,朝杨琼拜了一拜,道:“殿下,照如今的形势,臣下以为,唯有把何晏之交给田蒙。否则,田蒙若狗急跳墙,祸水只怕会引到殿下身上。”
杨琼端坐不语,稍许,缓声道:“田蒙死了儿子。晏之若是落到他的手里,自然是死路一条。”
西谷连骈道:“田家世袭怀远侯,在西北关塞经营数十载,势力不容小觑。田蒙若归于大院君麾下,对殿下则大大不利。而今牺牲一个何晏之,先平了田蒙的丧子之怒,也能给殿下争取一丝喘息的时机,以图后事。”
杨琼颔首道:“你说的很有道理。眼下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他用指腹轻捻着薄薄的纸张,神情淡然,语气却是极为坚定地、一字一顿地说道,“连骈君,我的目的,却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何晏之。”
西谷连骈道:“臣本想找一个身形相貌肖似何晏之的人冒名顶替。只是,田府上下见过他的人太多,而田蒙又老奸巨猾,只怕瞒天过海不成,反而会弄巧成拙。”
杨琼负手走到窗前,用手指轻叩着窗棂,喃喃道:“那么,可有办法将他安全送出陈州?”
西谷连骈道:“在陈州方圆百里之内,臣可以暂时保他无虞。但出了陈州,难免又会落入田蒙的彀中,况且,何晏之杀人重罪,田蒙已然列入有司卷宗,一旦上报刑部,便是全国通缉,任他逃到天涯海角,也会被官府捉拿。”
杨琼冷冷一笑,挑眉道:“陈州府衙尚未审过的案子,也能够上报刑部?”
西谷连骈道:“臣今日在府衙正是为此同田蒙起了争执。田蒙借口何晏之所杀乃是朝廷命官独子,绝了侯门贵胄宗嗣,要将此案列为谋逆大罪。”
杨琼骤然变色:“谋逆大罪,乃是要判凌迟处死,株连九族。”
西谷连骈垂眸道:“正是。”
杨琼冷笑了一声:“而你方才还提议,要将何晏之交于田蒙。”
西谷连骈双膝跪地,仰头看着杨琼:“殿下,臣不想您有一丝一毫的危险。无论如何,臣只希望殿下能够安然无恙。”
杨琼冷冷道:“你的忠心,很让我感动。”他盯着西谷连骈,“但是何晏之,是绝对不能牺牲的人。你可明白我的意思么?”
西谷连骈默默地点了点头,杨琼在屋中来回踱着步,双眉深锁,缓缓道:“决不能让田蒙有机会将此案过三司,提交刑部。”
西谷连骈跪在地上望着他,眼中闪动着幽暗的光:“殿下,眼下唯有两条路可走。其一,便是臣方才所言,牺牲何晏之,臣再按照原定的计划护送殿下从益州穿过河西长廊,自渤海旧界入关东。”他顿了顿,目不稍瞬地看着杨琼,“其二,便是破釜沉舟,让田蒙永无机会将卷宗上交刑部。”
杨琼止住了脚步,目光凛然地看着西谷连骈,低声道:“难道再无其他之法?”
西谷连骈道:“殿下若执意要保住何晏之,如今之计,唯有反客为主,先下手为强,杀了田蒙。”
杨琼的声音冷了下来:“若杀了田蒙,则再无退路。”他缓缓道,“你这是要我勤王?”
西谷连骈叩首道:“几日前,臣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