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大雪满弓刀 >

第61章

大雪满弓刀-第61章

小说: 大雪满弓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封信没有落款没有题头,但不需落款不需题头甚至不需笔迹单从口吻上便可看出是谁写的。这封信只有四个字:照顾自己!

    除了自己那个便宜老爹,还有谁会这么扯淡无聊!至少这在狗剩的眼中,相当无聊甚至无聊透顶扯淡透顶!

    狗剩默不作声的将信撕个粉碎,然后随手往床底的痰盂里一扔,道:“累了,老子要休息!”

    王梓丞耸了耸肩,和周亚太起身便走。紫云丫头略微停了停,轻轻替少爷将被子掖好,也转身离去。她看得出来少爷心情极为不好,况且,少爷更需要休息。

    不一会儿,屋子里的人便走的一干二净,狗剩躺在床上睁开眼直勾勾看着房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只看到他的泪水,从眼角滚滚滑落。

    他在想,自己那个便宜老爹当初只怕也是跟那娘们这般说的吧。

    照顾自己。

    真他娘的说的轻松!

    本书源自

第九十五章 天下第一人() 
第九十五章天下第一人

    今晨太阳还没升起,各处城楼五更鼓敲罢,打更的皂夫哈欠连天,离着皇城不远的酒楼茶馆甚至一些不上台面的早点铺便都被满满包场,一些鲜衣怒马作威作福的奴才们再没了往日的风光,而是佝偻着身子站在栏外或楼下,抬起眼皮替自家主人朝远远的皇城望去。不一会儿,皇城前满街的马蹄声、喝道声便渐次响起,一排排的官桥和马车从远处往皇城前先后赶了过来,这东边连朝霞都还没透出红影的天空与底下干净整洁的街道霎时间竟然喧闹无比。京都的百姓们都知道,这是例朝开始了,在京官员四品以上,都要在这个时候朝拜天子,聆听圣训!那些马车和官桥,看着不怎么起眼,但里面坐着的,却无一不是身份尊贵的京官大老爷。

    杜穆今天来的格外早,也没有穿朝服,只是安安静静的坐在一处茶铺里请老东家给泡了碗花茶。一文的价钱,不高但却极为实惠,味道经不起考究,可胜在清新,加上早晨本就有的一股清爽微凉,让一夜未眠的杜穆头脑尤为清晰。他来的早,坐的位置自然也好,微微一抬头就能看到皇城大门。不一会儿替自家主人望风的各处奴才便陆陆续续赶过来,权贵家奴自然有本事去那些更具规格的亭台楼阁,稍次一点的也就只能在茶铺里寻到一席之地。杜穆占的地方,在那些家奴看来自然眼红,有的瞧他貌不惊人,料想也是那些末流官员的家奴小厮,于是便轰斥了一番让他挪个地方。杜穆也不着恼,微微一笑换了一处。这一下一下的换位置,倒将他这第一个来的从四品吏部郎中被挤到了极为狭窄逼仄的角落里。而杜穆却始终连话也不多说一句,只是吩咐掌柜多送一碗花茶来。

    好大会儿,渐次而来的官员们便都聚集在了正门前的一片广场之上。天气较为清朗,众位大人的心情倒也欢畅,趁着这点功夫便活动活动腿脚,跟几位相熟的同僚攀谈起来。要是等一会儿进了宫,那可就有御史台的官员们考评举止风仪了,咳嗽一声只怕都要记录在档。

    谷平夏老大人来的也早,他腿脚不便,却仍旧让马车只送到皇城一街之外,然后步行过来。他来的时候只看到了几位差不多年纪的同僚,彼此寒暄一番作罢。如他这般身份资历,当然不需要再和谁谁攀谈些什么,而能站在他面前言谈如常的,除了内阁那位方老大人和徐老大人,还有哪位?再说圣上体贴老臣,在城门东侧,另辟了一处阁间可供年过花甲的老臣稍作休憩,谷老大人又怎会在城前干站着?

    可这位元老重臣却做了一件令谁都想不到的事情。

    他在皇城前站了一会儿,便踱着步子,轻缓走到了一处毫不起眼的茶铺里。那茶铺的老掌柜在这里经营了多年生意,就算记性再不好眼神再不济,可那一品大员的官服朴子哪里会不认得。只抬起眼皮瞅了一下,便整个身子如同筛糠一般抖个不停。这小本生意只凭着离皇城较近才能够在寸土寸金的京师重地挣扎残喘了几十个年头,哪里敢奢望一品大员踏足?可偏偏这位不知姓甚名谁的老大人来了这里,还笑着对自己说了一声:“掌柜的生意兴隆啊。”一辈子点头哈腰的老掌柜刹那间连站都站不稳了,好险没跌倒在地上,只能将身子弯的如同虾米一般不停的重复道:“好。。。。。。好。。。。。。”比起老掌柜,那些见谁都恨不得横眉冷对的家奴们却没了一点胆量,高叫了声“首辅大人”便纷纷匍匐在地,整个茶铺里除了老掌柜和角落里的年轻客人以及谷平夏之外,竟是再没一个高出桌子的人来。

    谷老大人却没有搭理他们,示意老掌柜该做生意便做自己的生意,然后才踱步走到那年轻人身前,缓缓坐下,轻吐一口气,说道:“花茶怎么样?”

    杜穆笑了,将那碗多余出来的花茶往老大人身前推了推,道:“衬着这天气,格外好喝。原本喝茶自然要开水冲泡才好,但方才我试了一下,凉茶味道更佳,老师要不要试试。”

    谷老大人毫不废话,端起茶碗一饮而尽,竟是像大汉饮酒般干脆利落。喝完茶的谷老大人将茶碗往桌上一墩,嘿然笑道:“你啊,可别想着一碗茶就能收买了老夫。待会上了殿,你该说什么便说什么,老夫可不会多哪怕一句嘴。”

    “学生自然有分寸。”杜穆敏锐的捕捉到了谷平夏不称“本官”而称“老夫”的细节,笑容愈发欢畅,戏谑道:“老师府里可摆好了酒菜?学生下了朝,能否去讨杯酒喝?”

    谷平夏眯起了眼,点头道:“你若是想去,自然能去。反正我要请的人,也是个年轻人,你们年轻人对年轻人,才好说话,我一个糟老头子,酒量胆量都不行,陪不住喽。”

    二人相视一眼,彼此会心一笑。

    可这番言谈,落在了依旧匍匐在地的那些奴才们耳中,却如同天书一般丈二不着头脑。他们可听不懂什么叫“收买”、什么叫“该怎么说怎么说”、什么又叫“讨杯酒喝”。但他们能听懂的,却是谷老大人话里话外透出来的一股随和与亲切!天可怜见,这位老大人官居首辅,在吴国实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恐怖地位,连陛下见他,都要礼让三分,这样的人物,何时对一个毛头小子露出过这样的神态,说过这样的话?简直是天方夜谭好不好!

    由此,一个更为令人心旌摇曳的信息渐渐漫上所有人的心头。

    这位貌不惊人也不穿官服手里甚至还端着一碗花茶的家伙,到底是谁?

    如果这些家伙愿意把狐假虎威横行无忌的时间用来仔细观察一下官场迁谪,或许他们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那么一个科考进士,在四年之内从七品编修升迁到从五品侍讲学士再成为上书房行走又被下放到吏部做了从四品郎中。。。。。。这个人的升迁速度,看似不温不火,但仔细一品,却令人咋舌。满打满算只有四年多官场经历的家伙,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庙堂之上如鱼得水?这放在整个吴国的官吏中,也足以让人皱起眉头好生郁闷外加细细琢磨依旧摸不着头脑。

    而这个人,就是捧着茶碗啜着凉茶跟谷平夏老大人讨酒喝的杜穆。

    是被谷老大人称为吴国雏凤的杜穆。

    是要做天下第一人的杜穆!

    本书首发于看书罓

第九十六章 臣有本奏() 
第九十六章臣有本奏

    入皇城城门,走过建筑风格极为规矩严肃的瓮城,朱红的城墙反射着初晨的日光,让百官稍稍眯了一下眼。正四品以上的官员以左武右文的阵列迤逦成两行缓缓通过中央御道走向巍峨的议政殿,明黄琉璃瓦下尽是躬身低首的文武官员。正四品以下的诸人却都罗列在议政殿南边的明华殿里,官阶较小自然不能面见天颜,但在座诸位谁也不敢大口喘气,那四周站着的,可是目光如炬的一个个御史官吏,稍有不慎,这些有风闻奏事之权的家伙说不定便要扬扬洒洒弹劾某人一个有失风仪的罪名。再说,万一圣上有什么事要提点传达,自己也好从容应对不是。

    但今日的众人之间,却有一个丝毫不懂规矩甚至有点坏规矩的家伙。这家伙姿势仪态上挑不出一丝毛病,但却是没穿朝服,仅仅一身布衣便站在了明华殿内,竟然还目不斜视沉稳如常。。。。。。这这这,这吴国官场上何时出了如此的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角色?有人刚想出言提醒一下这位小大人,可斜眼一瞥,却看到了睁只眼闭只眼的几位御史,当下自觉的闭上了嘴巴——人家管事的都没说二话,自己又去多哪门子的嘴?

    眼色比较活泛的认得这人,此人是从四品吏部郎中,姓杜名穆,到吏部任职还未满一月,不管是从资历上还是从官阶上都尚不入流,不过这人的后台,颇堪捉摸。听说此人原本是上书房的从五品侍讲学士,是跟在陛下眼皮子底下跑腿的天子门生,清贵的身份自然而然赋予了他一丝尊崇的地位。加上多多少少听来的一些小道消息,这家伙甚至连首辅大人都屈尊与之对坐品茗,对待这样的人物,自己还是不要做什么出头鸟的事较好。

    在御史台混了小半辈子的常守云很是纳闷,心想这个小杜大人,怎么今日连官服都没穿?他本是徐中明老大人门下学生,知道老师对这个小杜大人十分看重,但没想到老师寄以厚望的朝堂新贵,竟是这般不着四六。当下走到杜穆身旁,轻声问道:“小杜大人怎么这番打扮?”

    杜穆姿态不变,只是微微颌首道:“穿上官服,早晚也是要脱下来的,不如干脆利落一些。”

    常守云皱了皱眉头,低声道:“这说的哪门子荒唐话,谁让你脱官服来着?”

    “现在没人让脱,待会就不好说了。下官今日,是带着折子的。”杜穆没头没脑的说了句让常守云听得云里雾里的话,然后便不再言语。常守云看了看眼前这位小大人微微下沉的袖口,目光一滞,心道你这折子恐怕分量不轻,都压低了袖子。而后忽的一愣,不禁暗暗咋舌,心想这折子得写多少字才有这等分量。。。。。。想到这里,再想起曾在老师书房里意外发现的江南行商图与江南布防图,脸色骤然大变,脱口道:“你。。。。。。”总算是他浸淫官场多年,懂得谨言慎行,及时的刹住了话头,但神色已然大变,再望向杜穆的眼神便充满了震惊与钦佩。良久,他颤着声音问道:“这风险。。。。。不小。”

    杜穆摇头轻声笑道:“常大人言轻了,何止不小,实在是太大。”

    常守云苦笑道:“你就不怕陛下顾及名声,会杀了你。”

    杜穆眯起眼,微微抬头打量了一下似乎正泛着金光的议政殿,喃喃道:“有些东西,总是要险中求的!”

    常守云轻轻叹了口气,自觉的从杜穆的身边缓缓撤开,心中总算明白了为何老师会如此看重这个资历浅薄年纪轻轻的小杜大人。同时又不得不佩服,朝堂之上,总有一些敢为天下人先甚至不惜一死的家伙。但他终究还是目光短浅了一些,若是他知道当初在军机处的君臣有怎样的一番对话,只怕今日,就不会再说这些废话了。甚至,他还会顿生一种和小杜大人一起放手一搏的冲动。

    可那些脚步轻快的太监并没有给这位御史大人太多思考的时间,当常守云刚刚走开,众人便看到了刺眼的白色御道上,跑过来一个淡青色的人影。离的近了,才发现竟是议政殿的秉笔小太监。他一路小跑,额头上都出现了细密的汗珠,风一般冲到明华殿内,稍稍平复了一下胸口的闷塞,尖着嗓子喊道:“陛下宣吏部郎中杜穆觐见。。。。。。”

    杜穆深吸一口气,躬身道:“臣领旨。”

    起身的瞬间,他做了一个弹指的小动作。

    弹去一身尘土。

    在众人哗然与惊羡的目光中,吴国雏凤杜穆走出明华殿,走向那个所有士子官员都梦寐以求的议政殿。

    吴国雏凤,举步浴火!

    。。。。。

    。。。。。

    今日的朝会比起往日来,多了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和沉默。原本气氛不该如此的,但从谷老大人的一句话上,所有人便都闻到了些山雨欲来的味道。谷老大人官居一品首辅,深受帝王敬重,甚至在威严的朝堂之上,都有专门为之准备的椅子,立在右侧文官第一位。但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大人,非但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椅子上,甚至还像那些资历稍欠火候的官员一样,恭恭敬敬的站在御阶之下,在陛下说到议一议江南诸事的时候,垂手道:“吏部郎中杜穆,有本要奏,求见陛下。”

    这话说的可谓是相当奇怪,一个郎中,充其量不过从四品的官阶,哪里有求见陛下的资格?更遑论让一位阁老代言。就算真有什么事情要面圣陈宜,也应该写下条疏交由内阁转呈陛下,再由陛下批示定夺到底见与不见。而且,这折子的递奏也是有一定规矩和流程要走的,否则这朝会到底是议政来了还是收折子来了?哪里有直接在金殿上递折子的道理?

    谷老大人的这句话实在说的没有道理,但底下众人,却无任何一个敢于反驳。原因很简单,人家经纬朝政,寒暑易节,怎么会连这些规矩都不懂?如今敢提出来,自然是有自己的道理。眼望着连徐中明和方琦两位大人都一声不吭,整个金殿之上便更是鸦雀无声了。只是不少人在心中禁不住盘算起来,这位杜穆大人。。。。。又是哪位?谷首辅的新晋门人弟子?以前倒是从未听说。

    更让众人震惊的,则是陛下的表现。九五至尊的吴国帝王只是淡淡看了谷首辅一眼,便开口道:“宣上殿来。”

    这杜穆,到底是哪里冒出来的家伙?

    一个巨大的问号呈现在众人的心中,但却无人敢出一言以复。眼见得立在御阶之下的小太监跑了出去,诸位大人彼此对望一眼,缓缓摇了摇头,尽皆表示这人听起来他陌生,不是最近官场上的新贵。由是而来,所有人心中更是惊讶。不过那丝好奇,亦多于惊讶,恨不得翘首以盼,好好看看这位杜穆杜大人,到底长什么样,是什么来路。

    。。。。。

    。。。。。

    议政殿铺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