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乔布斯-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⒉恍枰谒簧贸さ牧煊蚶镏甘只牛廊荒芄换袢∷枰南附谛畔ⅰK饕ü诵耐哦永垂芾砉荆ㄋ辈皇币不嵴偌拔蛔罡叩那�100位员工开会),周一早上的高管会议是一周工作的关键。大部分时候,他的放权策略效果良好。比如,在财务方面,“在我需要他的时候,我会让他参与进来。”安德森回忆道。史蒂夫既要感受到公司发展的脉动,又不能让过于强势的管理阻碍公司的发展。
史蒂夫也需要一个小伙伴,让他在工作之余能有个开玩笑的对象。在他回归的最初几年里,麦克斯莱德扮演了这个角色。斯莱德自己也承认,他不像克劳或沃兹,并不是什么富有创意的“天才”。但他实战经验丰富,敢于直抒己见,性格随和但不失独立,能抛开所有顾虑与史蒂夫深入交流。他也明确表示不想担任苹果的任何高管职位,因此与史蒂夫来往没有任何顾虑。他们有时会在清晨一起慢跑,斯莱德还与史蒂夫和劳伦一起去滑冰。
第60章 也许他们已经疯了(7)()
斯莱德每周一和周二会从西雅图飞到库比蒂诺,没有人向他汇报工作,史蒂夫也告诉手下员工斯莱德手里没有任何权力。但当他出现在苹果总部时,几乎与史蒂夫形影不离。周一早上高管会议结束后,两人一起去食堂吃饭,然后再去设计实验室。斯莱德也会参与讨论。“乔尼艾维会对史蒂夫说,‘史蒂夫,我不确定设计语言是不是合适,你觉得呢?’”斯莱德笑着回忆道,“然后我会插嘴,‘挺棒的。我能喝点可乐吗?’他们会问我,‘这台机器的透明度是否合适?’我脑子想的是,‘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当然,斯莱德肚子里的墨水比他承认的要多得多。史蒂夫很喜欢他的幽默和现实主义,和他在一起比和核心团队成员在一起要轻松得多。“斯莱德就像个小丑。”鲁宾斯坦说道,他和斯莱德后来也成了好友。
大部分周一,看完乔尼艾维的设计实验室后,两人会去看阿瓦特凡尼安和他的团队开发新操作系统osx。这一颠覆性的操作系统带动了苹果未来10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孕育了ilife软件应用套装、iphone和ipad(苹果平板电脑)的ios操作系统,也催生了专门为苹果设备编写app的全新软件行业。
苹果的硬件夺人眼球,为硬件开发的软件同样重要。史蒂夫经常说苹果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出整机,硬件和软件的整合让客户拥有无与伦比的体验。在个人电脑行业,硬件和软件技术往往来自不同的公司,有时并不能很好地兼容,即使是ibm、克隆机生产商、微软和英特尔之间有时也无法兼容。
如果开发不出能超越windows的操作系统,麦金塔就无法真正复苏。麦金塔用的还是15年前为第一代机器开发的系统,无论是外观还是感觉都已经过时了。
还在工作时,阿瓦为普通用户开发了一版操作更为简便的unix操作系统,但却保留了unix世界一流的运算环境。最初的目标同样是推出整机,因此这版操作系统原先是为cube开发的。但后来,不得不把重心全部放到软件上,阿瓦深知想要提升os的销量,就必须吸引其他品牌工作站的用户,比如太阳、ibm和索尼,甚至可以卖给个人电脑用户。因此,阿瓦和他的团队为各种不同的机型开发了不同版本的os操作系统,包括使用sparc微处理器的太阳工作站,使用英特尔奔腾处理器的工作站和个人电脑,以及使用powerpc微处理器的苹果麦金塔电脑。在“移植”os操作系统的过程中,阿瓦所积累的经验让苹果具备了两方面的优势。首先,无论将来麦金塔电脑使用哪种微处理器,阿瓦和他的团队都可以应对自如。苹果以前换过一次微处理器,史蒂夫认为如果将来有必要的话,不排除再次更换的可能。的程序员已经掌握了好几种微处理器的技术特点,能帮助史蒂夫更明智地决策是否要更换微处理器。他们一定会选择最利于操作系统发挥的微处理器,以打造一台最佳整机。这是史蒂夫的制胜法宝,未来几年将发挥巨大作用。
其次,的磨炼让阿瓦拥有了一支一流的团队。他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将操作系统变得更加符合潮流,但不能牺牲操作系统的强大功能,而且改良后的版本必须与麦金塔最初使用的系统足够相似,让用户能够尽快适应。第二个目标是新版操作系统必须与老版操作系统macos9的软件应用相兼容,至少在短期必须兼容。最后,他们还必须开发出工具,让软件开发商更新或重新编写原有的软件应用,以适应osx操作系统的性能。
尽管osx操作系统只是把一套现有的操作系统进行“苹果化”改良,但依然困难重重、任务艰巨。史蒂夫理解这一点,他并没有为开发团队制定不切实际的完成期限。史蒂夫的耐心与急切让他在强有力地推动项目进展的同时,也赢得了尊重。最后的成品既体现了史蒂夫对普通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力,又有世界上最杰出的编程团队作为技术支撑,保留了苹果始终引以为傲的个人化特点,正是这一特点吸引了无数无比忠诚的果粉。
史蒂夫特别在意操作系统的外观和使用体验。在斯莱德和史蒂夫共同参加的osx操作系统会议上,直接向阿瓦汇报工作的每一位负责人都会进入会议室,无论他们负责的是操作系统的哪一块内容,都要向史蒂夫展示最新的工作进展。“我们会一遍遍地讨论,”斯莱德回忆道,“每一个像素、每一个特点、每一个界面都不放过。精灵效果(即点击按钮之后,视图会被吸进某个地方)应该是这样的吗?dock栏(停靠栏)图标的放大功能应该把图标放到多大?应该用什么字体?每一周,史蒂夫都要审批操作系统中每一个细节的外观和使用体验。”
第61章 也许他们已经疯了(8)()
“操作系统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得到史蒂夫的批准,”斯莱德说道,“苹果的行事风格与微软完全不同,微软主要依靠长达500页的技术规格文档(文档列出了软件开发者必须达到的每一个要求),苹果也有技术规格,但史蒂夫从来不看,他只看最终的成品。”
史蒂夫一旦发现有不喜欢的地方,就会让用户界面设计师巴斯奥尔丁(bas)按照他喜欢的方式修改一下。“巴斯就像一位巫师,”斯莱德说道,“他只要花90秒时间捣鼓一下,史蒂夫想要的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他就是上帝。史蒂夫经常会开玩笑地说,‘巴斯化正在进行中。’”
程序员必须要确保新的操作系统能够兼容在原有系统上运行的软件,这一点让osx的开发变得更为困难。向后兼容对任何电脑公司来说都是最大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苹果就曾遇到过这个难题:appleii的用户发现原有的软件在appleiii上无法运行。
史蒂夫相信苹果的用户更愿意去适应新的操作系统,因为他们对麦金塔的热爱远远超过微软用户对个人计算机的热爱,史蒂夫相信即使麦金塔用户最终需要重新购买所有的硬件和软件,他们依然愿意使用新的操作系统。他的想法是正确的。未来10年,为了让os操作系统与时俱进,苹果逐渐不再支持原有的一些深受喜爱的功能,这让一小部分粉丝非常不满,但大多数麦金塔用户都认为牺牲是值得的。
当然,史蒂夫和阿瓦还是竭尽所能消除操作系统变更给用户带来的不便。他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提供软件更新的方式:随着电脑联网越来越普及,苹果直接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软件的更新和补丁,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和其他所有应用软件。不仅是最终用户,软件开发商也比较认可这种方式,因为软件开发商在“编完”一个软件后,很喜欢随时对软件进行修修补补。阿瓦和他的团队是率先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更新的主流操作系统开发商,这一方式将改变上亿人对软件更新的期待,从公司的it(信息技术)主管到普通的智能手机用户,都希望在第一时间下载到最新的软件版本。
苹果在2000年9月发布了osx操作系统,公司称之为“公测”版,表明开发还没有完成。osx的定价为29。95美元,一般操作系统软件重大更新的价格比苹果的定价要贵5倍。定价低与苹果采用的营销策略有关,让早期购买的用户放低心理预期,遇到故障和问题都是正常现象。测试版的发布还给了苹果一段时间,尝试如何管理在线软件更新。那段时间里,阿瓦的团队通过互联网发布了无数osx的软件更新,这种软件更新和维护的方式很快就成为行业标准,也改变了用户的预期,用户再也不用花好几个月的时间等待软件开发商解决一个问题。
imac的成功给苹果赢得了足够的时间,操作系统的基础技术架构是通用的unix,再加上阿瓦团队所拥有的杰出编程能力,成功是理所当然的。osx正式推出后,麦金塔电脑能完成个人计算机无法完成的事,让粉丝们无比兴奋,比如用鼠标拖动窗口时,视频还可以继续播放。osx的界面也很漂亮,自带3d效果,前面的窗口会在“后面”的窗口上投上阴影。新的操作系统能够兼容大部分旧版本软件,用户只需从网上下载、安装更新后就能继续使用。操作系统的技术架构是unix,也就是极客们最喜欢摆弄的核心操作系统。
苹果终于拥有了真正强大的操作系统。麦金塔对软件病毒似乎拥有免疫力,崩溃的频率比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个人计算机低得多,一个程序中毒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基础文档系统不仅查阅方便,用户还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查看、定位文档。史蒂夫未来几年推出的产品都将以osx作为软件基础。
正如鲁宾斯坦所说,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拯救苹果。到了21世纪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史蒂夫和他的团队不仅重塑了公司的硬件,还推出了现代化的操作系统。员工士气高涨,使命感油然而生。更重要的是,史蒂夫作为一名领袖、一名经理人,显然比以前要出色得多。回苹果后的三年半时间里,他逐渐意识到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能帮助公司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从而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但财务状况依然不尽如人意。2000年9月,苹果公布了惨淡的业绩报告。尽管苹果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但依然无法阻止销量的下滑和股价的暴跌,股价从9月初的63美元跌到了年底的15美元。cube的销量尤为惨淡,其他产品也不尽如人意。史蒂夫似乎已经做了所有应该做的事,他恢复了产品线的生产,补上了阿梅里奥留下的漏洞,让员工的工作回到了正轨,使苹果实现扭亏为盈,但要真正让苹果改头换面,他仍然需要像过去那样,打造出全新的产品,打破产业均衡,创造全新的商业机遇。但在2000年财年末,苹果的季度销量比他刚回苹果时更低,由于他的回归而带给股东的财富增值已经消失殆尽。我为财富杂志撰写的一篇报道将苹果比作一个日渐萎缩的王国,而他是王国里那位垂垂老矣的王子。必须要做出改变了。
第62章 跟着直觉走(1)()
2000年1月5日,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消费电子展上,比尔盖茨率先描绘出了苹果的蓝图。当然,他原本的意图是想描绘微软的前景,并非苹果,但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
消费电子展在当时很受欢迎。以前,参展商主要是生产汽车扬声器、音响系统、电视机、电子游戏和家庭监控系统的厂商。电脑生产商的到来让消费电子展彻底改头换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技术展览,吸引了15万观众前来观展,每年1月都会让拉斯维加斯这座“罪恶之城”交通瘫痪一周。苹果没有参加消费电子展,史蒂夫更喜欢在他可以掌控的环境里发布新产品。
微软当然无法掌控整个展会,但微软的到来让其他厂商黯然失色。盖茨在2000年把ceo的头衔给了史蒂夫鲍尔默(steveballmer),只担任微软的董事长,他已经连续8年在展会上做主题演讲。盖茨是展会上当仁不让的明星演讲嘉宾,他也充分利用了演讲的机会。在2000年,微软就等于电脑产业。世界上90%的个人电脑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不仅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使用windows,就连服务器使用的也是微软的操作系统,包括大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服务器。无论是atm机(自动柜员机)、收银机、航空公司办理登机手续的柜台,还是航母的甲板,世界上最复杂技术的实现都需要依靠微软的软件。如果说消费电子行业将经历大变革,还有比盖茨更合适的演讲嘉宾来介绍这一个变革吗?
那一晚,拉斯维加斯希尔顿剧场座无虚席,盖茨向3000名观众讲述了微软将如何“开启‘消费电子+’时代”。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个人计算机将成为“家庭媒体中心”的核心元件,能够联网,能够与安装了微软软件的其他消费电子设备互联互通,甚至与家电互联互通。对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好消息,他们能够“连通一系列消费电子设备,包括电视机、电话、汽车扬声器和掌上电脑,从而以个人化和便捷的方式听音乐、看新闻、看照片、发邮件、进行娱乐活动”。
盖茨的演讲是预言,是警告,也是一幅蓝图,他描绘出一系列发展趋势和家庭的未来:设备与设备之间将实现互联互通,用户可以从网络上下载数字内容和程序,可以在家里玩全新的交互式电子游戏,电子产品将使用触摸屏和智能软件。盖茨告诉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这就是数字技术给消费电子行业带来的影响,无论你们是否愿意,这一趋势都无法逆转。你们这些守旧的微波炉、汽车扬声器、电视机和耳机生产商赶紧跟上潮流,让我们共同开创属于我们的时代。
这就是微软的实力,微软是当时电脑行业无可争议的统治者,微软已经彻底渗透、掌控了数字技术的方方面面,每位参加消费电子展的观众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微软想要的未来一定能实现。还有一点虽然盖茨没有直接提,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微软将是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