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穿越福女:旺夫小农女 >

第14章

穿越福女:旺夫小农女-第14章

小说: 穿越福女:旺夫小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后面三个人是不敢造次的,但云娘说,今天过年不准讲那些规矩虚礼,要么玩,要么出去!这三人这才坐下来。

    年长一辈的包好饺子,也围过来看他们玩。

    一大屋子的人说说笑笑,热闹非凡!

    赵子安玩着玩着就愰神了。

    听着这一屋子的欢声笑语,赵子安觉得陌生,却又正是自己多年来一直渴望的。

    以前在候府,过年都是拜过祖先吃完饭就早早散了,年年都只是陪着母亲,在院子安静地过的。

    三年前母亲死了后只剩自己,过年时就更显孤寂了。

    佟少华也好不到哪去。他虽然是吏部尚书家的长公子,却非滴出!处处受正室夫人打压!

    更是因为占了长子的位子而被她视作眼中钉。

    好不容易,他用自身的才能得到佟尚书的看重。因为不是滴出,尽管自身才华突出,为了不压滴子的风头,佟尚书还是不让他科举,只能经商。

    婚事更是被滴母胡乱配了个名声不好的娘家外侄女,以至他连过年都不愿回家!

    原先他不知自己为什么会在过年时往这来,现在看着一屋的笑颜,他突然明白了,怕只是贪图这里的“没规矩”吧!

    笑笑闹闹玩到十二点,点了爆竹,又煮了饺子吃,就各自去睡了。

第31章 拜年啦() 
大年初一,早早起来,李二柱带着妻女,和后来买的母女俩一起给家里的主子拜了年。

    作为小辈,云娘他门是要出去拜年的。兄妹一排四个,穿着整齐,准备出门。

    尽管不乐意,但周老头和邹婆子还在,第一站定是要先去老周家的,接着里周夫子和村长那。

    赵子安也是要去周夫子和村长那走一遭的。所以约好同行,到老周家,赵了安在外面等一等,再一同去别处拜年。

    佟少华一看,这不只剩自己了?多无聊!就说一起跟去看热闹,带着蓝一就跟上去了。

    这下好了,这一行人是一个比一个俊!周家兄弟还小,长得再好也只是小包子和小正太。

    赵子安和佟少华两个妖孽,不论颜值还是气质,那可都是极品!一路上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于是,到了村东头身后跟了不少或娇羞或含蓄的小尾巴!

    到了老周家,云娘四个进去说了几句吉祥话,干净利落地给周家两老磕了三个响头。

    看到以前在这个家做牛做马的三房一家,分了家,不旦没落魄,日子还越过越好,自家还一点便宜都占不到。

    所有老周家的人是没一个待见云娘他们的!

    所以说这兄妹几个,白磕了三个头,不只一个铜板的红包没得到,连瓜子都没吃到一颗。还听了不少酸话!

    云娘他们也不在意。磕了头,说还要去夫子那,就出来了。

    一行人很打眼地拖着越来越多的小尾巴,把要去拜年的人家一一走一遍。

    从头到尾,赵子安和佟少华也没瞟一眼那跟了一路的姑娘家。

    云娘几个在老周家从小就有干不完的活,从没有时间出去玩,那些年轻姑娘是一个不认识!所以也就没人理她们了!

    后面的姑娘们,看着被几个英俊男子拱在中间的云娘,妒忌得眼都红了!恨不得能取而代之!

    被这么多眼箭瞄准的云娘,却一点都不以为意,一路上依然开心地跟众人说说笑笑。

    去到别人家,云娘兄妹几个少不得被人问到:

    “冬阳哪,这两位是哪来的贵客呀?”

    “云娘,这是你家亲戚?长得真俊!”

    “皓月,没听过你家有这么贵气的亲戚啊!这两位英俊公子从那来的?”

    每听到这样的话,云娘都是标准答案:这位赵大哥是我家邻居,才搬来没多久;这位佟公子是一品香的东家,因为大雪封山,回不去,在我家暂住的。

    这样一来,如云娘所愿的,一品香东家的光芒盖过了新来邻居的八卦。

    诡异地竟是没一个人好奇这新邻居的来历。

    都去震惊一品香的东家在周家过年这事了。

    出去这一圈带来了不小的后遗症,那就是:云娘他们回来没多久,不少家有少女的人家,一窝蜂地带着小辈来云娘家拜年了。

    赵子安受不了那吵吵嚷嚷的,早就溜回自己家了。

    那些人的目标也明确,就是想找机会搭上一品香的大公子!所以也没人留多少注意在云娘身上。

    云娘很没义气的撇下大哥二哥在家帮忙招呼人,自己也偷偷溜到赵子安家。

    听着隔壁传来的喧嚣,云娘感叹:“果然是财帛动人心啊!再加上有权有势,还英俊非凡!几人能挡哪?可不就让是个姑娘都动心吗!”

    赵子安在边听了皱眉,不爽地道:“你也心动吗?”

    云娘送他个白眼:“我才九不对,今天过年了,我才十岁!”

    “嗯,是小些了。”赵子安点点头又道:“你还是小心点,千万别喜欢上他!他家未必就比我家好,他为长却非滴,日子怕没有看上去过得好。”

    云娘奇怪地看着他:“你不说不认识地吗?”

    赵子安很淡定地道:“没见过面不代表没听过,都是京城一个圈了的,多少都知道一些。”

    云娘收回目光也学他淡淡地道:“管他家里怎么样,也与我没关系啊!我与他来往也就为了与他合作,好跟着他挣点小钱,好过日子罢了。”

    赵子安听她这样说,心安了。

    摸着她的头,温柔地说:“你以后要缺银子花,可以跟我说,我虽然离开了候府,但我娘的嫁妆其实都在我手里。里面有不少田地铺子,一直由可信的人打理着,光是租金也有不少。他们除了我的话,谁的也不听,成叔上次回京时他们发现了,偷偷地跟上了成叔,他们一直都是把银子偷偷存进全通宝银号的,我想用可以在各个州县去取。”

    云娘微张着嘴巴,看着他。

    “真看不出来,敢情你还是个大富豪啊!?”

    赵子安看她那样觉得好笑:“嗯,所以你不用客气!”

    云娘傲娇地抬抬小下巴:“我也有啊!银子够用就好了嘛。”

    “呵呵呵”赵子安忍不住笑出来:“对!咱云娘很厉害,年纪小小就能自己挣钱了。”

    “那是!”

    “哈哈哈哈”

第32章 打算种草药() 
本来年初二是要回外家的,因为张氏弟弟,早些年遇外没了,弟媳也已经改嫁,爹娘早两年也相继过世了。所以外家也没什么人要走的。云娘就约好赵子安和大哥一起去县城给张老先生拜年。佟少华当然又是不客气地跟着的。

    佟少华在周家住到年初六才走。说是一品香初八开市,不得不走。

    佟少华走了,云娘一家是齐齐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周大喜和张氏,更甚!

    都觉得同是京城贵公子,这佟少爷一点都没有赵子安的平易近人(人家那是放下身段对你们刻意讨好!)。

    每次他脸无表情地叫叔叔婶婶的时候,他们都有不敢应的感觉。

    佟少爷话少,他们也搭不上话,怕招呼不到让他觉得被冷落了,又怕招呼过于热情又怕他觉得烦。儿女在场时还好,儿女不在时他们根本不知怎么和他相处好。

    更不说,因为他在,家里这几天就没断过人,老周家的,村里熟的、不熟的,大过年的想不招待都不行!

    偏偏佟少华自己不耐烦,除了年初一在这些人前露了几面,后来都避而不见了。

    作为主人家,这些人都要周大喜和张氏呼的。

    真是比去干活还累!

    现在终于走了,周大喜表示:他要好好清静两天,歇一歇!

    佟少华走了,双山村的人也都相信了云娘当初关于大院子的说词。以后都没人敢来她家这闹事了。这也算意外收获!

    因为想到过年其间在外跑的人少,茶寮那在年前收市前就挂出牌子说明了要十六才开,市。

    而周夫子的私塾也是十六才开始上学堂的。

    而且周夫子说兄第两进步神速,只半年比其他人学三年的学得还好。所以以后也不用多学一个时辰了,以后都下午去上学堂。

    所以新年里剩下的时间,一家人倒是过得轻松自在。

    出了正月,雪都化了。

    一家人才真正又忙碌起来。

    张氏带着娘子军忙着茶寮越来越好的生意。

    周大喜带着长工忙地里。

    周家又在外围多买了三十亩地,十亩是后西村一户人家要搬到别的县城去一起卖出来的,还有二十亩又是荒地。

    后面开了一条路,后西村的地就像云娘说的,越来越抢手了。

    听说有几户打算出了二月就起新房的人都在后西村买了成十亩的荒地,打算搬到后村来。

    这天周大喜从自家的地里回来,脸上好像不大开心。

    云娘见了就问:“爹,你咋了?”

    周大喜闷闷地说:“没咋,就是我去看了去年开地后种下的麦子,也不知是肥力不够还是咋的,那麦苖长得一点都不好。”

    云娘还是听不太懂他愁啥:“那就上肥吖!”

    “唉!”周大喜叹了一声接着道:“咱家只有一头牛,没有其它畜口,肥料不够啊!咱家算上没开出来的荒地,可是有五十多亩地了。”

    这时可没有化合肥、复合肥这些,用的都是农家肥,即粪便!

    “嗯,这是个题!”云娘摸着下巴想了想,又道:“爹,咱家的粪池也挖得够大,你这样,带人上山搂些枯树叶丢进去,再去找些湿淤泥倒进去拌一拌,这样枯叶子过个一个月也烂了,就有肥力了。还有以后咱家吃剩的骨头也都丢进去,这样可以增加肥里的磷。”

    周大喜:“闺女,磷是啥啊?”

    “就是一种能让庄稼长得好的东西。”这怎么解释啊?

    周大喜也不深究:“哦,那也不够啊!以后开出的地呢?”

    “不够就在后院起个猪栏,养两头猪吧,反正过年也要吃的,人手不够再招多些长工好了。”

    “行!”所以他有事喜欢和闺女说,啥都能解决!嘿嘿周大喜想着就要去找人搂树叶。

    却又被云娘叫住:“爹等等,我们再说说。”

    周大喜马上转回来:“闺女,说啥?”

    “爹,咱家那么多地,就别全种粮食了吧!留够地,一年可以种够咱家两年的口粮就好了,其它比较瘦的和以后开出来地用来种其它的吧!”

    “闺女,你说,土地不种粮食还能种啥?”

    “嗯咱可以问问张爷爷,他们药房收不收草药,收的话咱种些一年生的草药,不行再想其它。对了,年前我叫佟掌柜让人给我带了些辣椒、花椒和其它一些香料的种子,你空出两亩地让人试种看看呗。”

    “好,我回头让人种。闺女,不是说济世堂一般的药都是司药局进的吗?他会收我们的药?”

    “以我们现在与他的交情,只要我们能保证品相和药效,他会收的!”这话是赵子安在云娘出声前说的。

    “爹,我也是这样觉得的,只是济世堂也只有一家,怕用量不大,也只能小打小闹的了。要今年那两亩地试成了,还是多种点调味香料吧!”

    说了就干!

    第二天,云娘和赵子安一起找到张老先生说了这事。

    张老也干脆,当时就列了几种用量大、又不那么挑土壤的。比如金银花、霍香、防风、柴胡、连翘、板蓝根、甘草等

    还说,只要云娘家自己制出来品相和药效都好,他还可以介绍给京城神医堂。

    那是他二儿子开的,从这里运过去的路费应该比让司药局那此吸血鬼赚去的还少些。

    种子也说可以帮着找人弄!

    云娘大喜!又说定了大概价钱,陪张老吃过午饭,又聊了很久,才和赵子安回去的。

    回去一说,周大喜高兴得一迭声地说:“这样好,这样好,我这就去多请些人把地开出来,哎哟,闺女,要是这边种成了,你那两亩地也种成了,地不够怎么办?”

    “那就不种粮食了,都种这个呗!”适逢今天学堂下学,周皓月和大哥早早回家,也在家听了这事,插口说道。

    “二哥这可不行!农民最大的基本,就是要保证温饱。要是咱家的地不种粮食,食粮还要去买,平时还好,要是与到灾年那就惨了。”云娘歇了歇继续说:“所以咱家一定要一年种够两年的粮,家里要有够两年吃的存粮,才能有所保障。要是你以后当官要管粮也要这样才能保障百姓。地不够就多开些,买不到地,把药种山上好了,那药本来也是山上长的。”

    这一番话,让听到的人都觉得受教了。

    包括赵子安,从这一刻起,他再也不会觉得她是个小丫头了。

    赵子安深深地看着云娘,他正视了自己的心,觉得自己是心动了,要是有生之年能与这样的人相伴,肯定会很美好吧!

第33章 种地忙() 
栽种草药,宜兰县还没人试过,所以一切都靠自己摸索。

    云娘又忙起来了,没事就往山里扎。这次不只是采蘑菇挖药,她还带了个小特意做的小本子,边找边记下要种草药所需要的环境。连日照时间有多长都记下来。遇到金银花也把地方记下,回去就让周大喜带人,连土一起挖回去,移栽到自家合适的地里。

    张老先生是个重诺的人。到二月,就派人送来一大包各种草药种子。还打听到那种要怎么种,写了个大概在纸上一起送来给云娘。

    趁着春耕,周大喜带着人,都种下地里去了。

    然而,毕竟是新摸索的事物。开始肯定有失误的!

    有个别两样种下的种子有半数没发芽,有的芽长出苗了,却太弱,有的易长虫。

    每当发现这些的时候,周大喜就喜欢拖着自家闺女,两人头靠头,蹲在地里讨论着研究问题出在那里。

    四月,除了山上挖来种了一亩地的金银花,种子里只种出了霍香、柴胡、甘草三种。

    成活的不到一半,这次种植算是失败了。

    云娘不服气,又让张老帮着补了种子,总结了上次的失败经验继续种。

    这次,云娘把药地都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