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处世101箴言-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时,大海风平浪静,两人觉得心旷神怡。没过多久,风浪就来了。船有些摇摇晃晃,那个人有些紧张,朋友告诉他说没什么可担心的,这是常有的事情。这个人情绪有些舒缓。果然,没过多长时间,风浪就平息下来了。等他们回到家的时候,那个人对朋友说:“虽然有点惊险,但是还真有些有趣。”朋友呵呵一笑。
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畏惧这个风险,担心那个风险。当时就有过来人告诉我们说,一切顺其自然。事实证明,我们担忧的90%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我们回过头去看那段生活的时候,发现经历了这样的日子,生活才变得丰富起来,连痛苦的经历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生活就是这样,不可能完美,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也没有必要追求完美,追求一帆风顺。我们要追求的是适应和驾驭生活的能力,就像我们在大海上,要做的是适应和驾驭那条摇摇晃晃的船。我们没有办法祈求上天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生活,我们应该依靠的是自己。
我们不要求达到事业的完美。追求事业的完美容易陷入空谈。因为事业的成功关键因素在于你的资源和你的事业是否匹配。没有资源,一切都是枉然,只能陷入空谈。因此我们发展自己的事业,不要想着一开始就做大事。事实上,事业的起步往往是从小事情做好的。如果一个人觉得小事情琐碎,不屑于去做,那么他也不大可能做大事情。任何庞大的机器都是由一个个部件组成,这些部件的运转如何直接决定了机器的运转。大事情也是由一堆小事情有机组合而成,因此人做好小事情,就成为了成功运转大事情的基础。
事业中,想做的事情和能做的事情总有差距,而我们要做的往往就是自己能做的事情,否则容易陷入空想。只有把自己能做的事情一一做好,然后才可能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人的能力也不是一天就培养完全的。因此我们要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不断地完善自己,锻炼自己。
不追求事业的完美,还在于不要想着过于均衡的发展。一个人事业上可能有几个目标,如果你想一并实现,往往是不可能的。因为你的精力、时间和资源都不够。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一个一个实现,实现动态的均衡。
不追求事业的完美,还要学会善于取舍。什么都想做的人,到最后肯定什么都做不了。因为他们分散了精力、时间和资源。我们在一开始选择目标的时候,就应该做好取舍。有人说,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情,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其实很多人一生连一件事情都做不了,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取舍。有一匹马,在没有草料吃的时候,它居然顽强地活了下来。等到有草料吃的时候,它却饿死了。为什么?原来在它面前有两堆草料,它不知道该先吃哪一堆。我们做事情容易陷入这种状况,在我们面前摆着两件事情让我们选择的时候,我们就陷入了困顿。
如果我们过于追求完美,就容易陷入痛苦的思考之中。一种思想,一种追求到底有没有价值,是人们经常容易思考的。追求完美的价值在哪里,对于那些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就是困惑。人们感慨好人没有好报,就是困惑的表现之一。事实上,我们追求道德上的高尚,本身的价值在于问心无愧,并没有说道德高尚的人一定有上天保佑。
成大事者认为,一个有缺憾的人其实是很可爱的,真不敢相信如果他完美了,会变成什么样子。
第17章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成大事者认为,成功在于日积月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人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努力中。
从前有一个人,觉得自己的命运实在太差,不仅相当贫穷,而且一点知识都没有,处处让人看不起。他特别想通过一些事情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始终都不能如意。后来他听说有一个掌握着天下命运的神,他便不辞辛劳地去找那个神。虽然他并不知道神究竟会在什么地方,但是有人跟他说曾经在高山上看见过神,于是他往最高的山去找。他历经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到了山顶,在山顶上,他也终于看到了掌握命运的神。
他万分虔诚地对神拜了三拜后说道:“我只是一个十分平凡的人,一辈子没做过任何大恶,可是我的命运为什么如此凄惨,我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帮助我改变命运?”
神听完后,回答说:“其实这个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难,但是我却不知道你想要得到什么?”这人听了神的回答后立即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他要有钱,有知识,而且必须要有地位。
神听完后,非常温和地问:“那对你来说,现在最想得到的是什么?”这人想了许久,然后说:“当然是钱,我现在已经穷得叮当响。”
神笑笑说:“要有钱,这很好办。只要你现在下山,先把你家的田地十分精心地翻上一遍,然后施肥,播种,把所有可以用的土地都利用上。只要你这样做,到秋收的时候我就给你一笔钱,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很有钱了。”
听了这话,这人十分踏实地回到了家中,用了自己大部分时间将所有的土地都精耕细作了一遍,而且十分认真地施肥,播种,把所有的地都利用上了。等到秋收的时候,他很欣喜地收获了很多粮食。然而他并没有卖掉粮食,他一直都在等神来给他送钱。然而越等越心凉,神好像压根就忘记了这件事情。第二年春天,有一个商人从很远的地方赶了过来,他出了很高的价钱来征粮,这个年轻人觉得自己实在是等不下去了,于是在无限失望中将粮食全部卖给了商人,因此,他得到了很大一笔钱。他刚一拿到钱,就立即怒气冲冲地到高山上质问那个说好了要向他收粮食的神,为什么总是不来买他的粮食。
神听完以后,笑着回答说:“其实我买不买粮食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最关键的是你现在有了一大笔钱。你说你还有两个愿望:有知识和有地位。其实你只要按照你自己如何收获这么多金钱的方法去做,就完全可以实现。关键看你自己愿意怎么做了。每一个人的命运其实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当然也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不是你自己努力,即使是神,也根本没有办法改变你的命运。”
听完神的这些话,这个人才恍然大悟。后来,无论他做什么事情,他都十分相信自己的努力,结果他的命运很快就好起来。
人的命运掌握在谁手中?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一个人习惯性地把命运交给别人掌握,听任别人安排,那么他的大脑就不用思考,而是寄希望于别人的思考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其实没有一个人的命运是可以由别人来掌握的。
我们必须习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进入社会以后,才不会被社会的一些不良观念所影响。
要想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学会从小事情做起,这样才能做成大事情。我们通常会有致命的弱点,例如浮躁,这种情绪最消耗人的精力。可能是受到榜样的影响,又或者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实在太高,有些人一直比较浮躁,不屑于做小事情,而满心指望着能做大事情。
其实,生活是由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构成,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许就像一片片树叶,一点声响都没有,很难引起我们的关注。很多人都习惯于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但却往往忽略了一些不该忽略的东西,结果在很多小事情面前穷于应付。
要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每天都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和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位,久而久之就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人。而如果一个人做事不认真、做事不到位,每天要做的事情都欠缺一点,天长日久就成为顽症,一定是会束缚个人的发展。其实生活中,人是需要不断地等待的,每一个成功都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才换来的,而心浮气躁的人很少能够成功。
成大事者认为,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从生活常态出发,是通往成功的最踏实的捷径。
第18章 该放手时且放手()
成大事者认为,很多东西,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放手是为了更好地获得。
对于教训,固然要汲取,但汲取应只停留在教训本身,而不应该将它变成自己的一种阻碍。如因为急躁冒进,自己犯了错误,那么也应该只停留在汲取急躁冒进的错误上,而不应该因此而停止了去创新,或者将所有的创新都归纳为急躁冒进,毕竟任何创新都是有风险的。要想创新的收益大,所承担的风险自然也大。
对于自己想做,但又一直没有时间或机会做的事情,就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去做。虽然不会因为做了这件事情而变得如何,但是如果不做这件事情,心中就始终会有件事让自己放心不下。每一个人过去都有很多很想做的事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逐渐把这些事情给忽略了。等到我们真正有条件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了动力。人产生一个幻想很容易,产生一个梦想往往需要努力,过去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梦想上,但是到最后不得不中止。所以,在自己的条件成熟的时候还是应该拣起来继续前行,只有这样自己老的时候才不会后悔。人应该争分夺秒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人生才是积极而有意义的。
对于荣誉,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荣誉是努力的副产品,其实在努力的过程中,人们已经体验到了成功。一个领导,他一年的时间苦心经营,把企业治理得井井有条,难道他就是在等待年终的时候员工给的一句肯定话吗?其实在他努力的过程中,员工已经看在眼里。他们能够明白领导的辛苦,因此而加倍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荣誉,产生了认同。有些人习惯沉溺于荣誉中,得到荣誉以后就洋洋得意,沾沾自喜,没有想过继续努力,如此下去的话,最后往往一事无成。有一对父子做瓷娃娃去卖。父亲做的瓷娃娃每个能卖五元钱,儿子刚开始做的时候,他的瓷娃娃只能卖一元钱,后来儿子很是努力,加上父亲总是鞭策他,他的瓷娃娃越做越好,很快就卖到了五元钱。到这个时候,儿子仍然没有放松努力,继续坚持,最后一个卖到了十元钱。儿子有些志得意满了,父亲狠狠批评了儿子。儿子很不服气,对父亲说:“我的瓷娃娃一个能卖十元钱,而你的只能卖五元钱,你有什么资格批评我?”父亲一听,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以后你的瓷娃娃永远都只能卖十元钱了。”最后结果果然如此。父亲年轻的时候也跟儿子一样,因为他的父亲的瓷娃娃只能卖三元钱,等到自己做到五元钱的时候就志得意满了,所以卖了一辈子五元钱的瓷娃娃。
人难免有很多得意与失意。得意不必狂喜,失意不必伤悲。得意的时候应该想到会有失意,而失意的时候更应该明白成功或许就在这失意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外物。很多外物如果不被自己所采纳的话,那么根本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影响。就像历史一样,很多时候历史上的事实不知道比知道要好,知道以后不相信比相信要好,境由心生,人是可以选择的。对于过去来说,伟人和凡人是平等的。对于伟人和凡人而言,过去的都已经成为过去,在新的起点上,要取得成就,就必须有一种成功者的心态,而且不要将过去的经历当成包袱背在身上。每过一段时间,人都要将自己清零,都要学会从心态上重新开始,在新的起跑线上,有动力,没有包袱,最后才能获得成功。
有一个国王,他晚上做了个梦,梦见神人告诉他一句话,说只要记住这句话,就能够得到一辈子的幸福。然而醒后,国王竟然忘记了那句话。国王绞尽脑汁都没有想起来,于是问大臣,有没有一句话,听了以后会让人得到一辈子的幸福。大臣都摇头,好像没有。国王求一句箴言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过了三个月,一个已经告老还乡的老臣求见国王,他对国王说他知道那句话,不过还请国王先给他一个戒指,他打算把那句话刻在戒指上。国王于是给了他一个戒指。两天后,老臣把戒指还给了国王。国王一看,戒指上赫然刻着“一切都会过去”六个字。国王顿时想起,这正是梦中神人说的话。
一切都会过去。请永远记住,每天都应该有一个新的开始,都应该有个积极的心态。千万不要让即成的事实成为一种包袱,既不要因为种种遭遇而垂头丧气不思进取,也不要因为过去的种种荣耀和成就而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成大事者认为,人需要清空自己心中的一些沉淀,这些东西只会成为自己成长路程中的包袱,该放手时且放手。
第19章 机会是找来的,不是等来的()
成大事者认为,机会是找来的,不是等来的。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就停留在原地,抱怨没有机会,他愿意在那里等机会,而不愿意去找。不要把失败当成一种负担。
遇到挫折,要学会善于运用挫折。很多时候挫折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在挫折中你能学到的比平时要多许多。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在挫折中跌倒,但是很少有人在挫折中学习。在这些人看来,挫折是上天对自己不公,他们根本就想象不到,挫折也是上天对自己的考验。人遭遇了一种挫折后,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就有了经验,也就不会在同样的事情上再栽跟斗。在挫折中学习是十分必要的。第一次遇到挫折是因为不知道,知道了以后就不要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栽跟斗。在挫折中要体会那种滋味,很不好受,不是上天故意让你难受,而是它想让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这种滋味你要记住,以后不要再遇到了。如果第二次还在同样的问题上犯了错误,自己也要原谅自己,这次叫不小心,有了这次,以后就再也不要犯同样的毛病了。如果一个人始终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可见他根本没有用心来体会生活,因此再次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