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德军的进攻在推进到阿克赛河的同时,也开始变的缓慢而低效了,因为在经过了数天的耽搁之后,苏军骑兵第4集团军已经推进到了涅贝科夫,与德军第57集团军下属的第23坦克师发生了激战。
骑兵第4集团军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不佳,这次却把战斗打的异常激烈,最终,迫使仅剩30辆坦克的第23坦克师向友邻的坦克第6师求援。
与此同时,兼程赶来的近卫第2集团军已经抵达了雷奇科夫斯基,从而在侧翼上对进攻阿克赛河的德军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现在,鲍里斯忽然发现,战役的局面显然没有他开始时考虑的那么糟糕,这一方面是因为德军的分兵,导致第57集团军正面面临的威胁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本营方面严厉的举措,使得友邻部队能够及时到位,分摊了第57集团军的压力。
第57集团军最先交战的地区,是比留科夫斯基会让站、“捷尔诺威”集体农庄一带区域,负责坚守该地区的是步兵337师以及步兵351师一部。德军试图通过快速有效的进攻,在这一带区域渡过阿克赛河,建立两到三个登陆场。
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的步兵337师,在战斗打响四个小时后,被迫向集团军指挥部求援。鲍里斯随即调动341师的两个团前去增援,同时,向方面军空军请求了援助。到目前为止,该地区的战斗已经持续了将近11个小时,随着天亮后空军的加入,局势开始变的对苏军有利。
德军现在需要面对一个更大的麻烦,那就是战斗力持续攀升的苏联空军,正在一步步夺取对制空权的掌控。与战争初期的情况不同,现在的苏联空军,已经能够与地面部队进行协调的配合,同时,新战术、新作战方法的采用,也与德军的僵化陈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以无线电的采用为例,在如今的苏联红军中,空军部队往往会在最前线设立三到五个无线电台,其中包含一个主引导电台。空军的指挥员们不再躲在远远的后方,而是在前线位置指挥空中的歼击航空兵作战。
就在鲍里斯指挥的第57集团军内,几乎每个师都设有空军的电台,其目的,就是为了指挥后方的空军部队配合作战。
耶斯洛夫斯基的临时指挥部内,鲍里斯大跨步的走进客厅,他刚刚从比留科夫斯基回来,原因是扎利夫斯基方向的战况不太乐观。
扎利夫斯基是335师的防御阵地,德军的第二波攻势已经在那里打响。德军的突袭发生在昨夜凌晨时分,在随后持续6个小时的战斗中,德军的30辆坦克突破了335师的阵地,并在阿克赛河河湾抢占了一个登陆场。
这个消息令鲍里斯非常恼火,他之前已经给335师的师长克雷什科打过电话,给出了明确的命令,那就是不过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必须将扎利夫斯基的河畔登陆场夺回来,总之,作为师长,克雷什科只有两个选择,要嘛夺回阵地,要嘛上军事法庭。
军职的提升,手下指挥的部队扩大,会给人带来一个最直接的影响,那就是面对士兵伤亡的时候,开始变的麻木不仁,很多时候,为了取得某一场关键性战斗的胜利,甚至会完全忘记考虑伤亡的问题。现在,鲍里斯已经有了这样的思想变化。
回想当初还是一名营长的时候,鲍里斯对下属每一个士兵的损失都感觉心疼,那是因为他的手底下只有那么多人供他指挥,死一个少一个。当然,另一个原因,就是那时候的他不需要考虑战役性的问题,不需要考虑全局,他需要考虑的,只是完成眼前的那一场战斗任务罢了。
而现在,他已经是一名集团军级指挥员了,他指挥着数万人的一支部队,而他需要考虑的问题,也不再是某一场战斗,更不是这一场战斗中的伤亡人数。他需要考虑的是全局性的问题,是由一场场战斗组合起来的庞大战役的胜负,而在这些战斗中,总有几场战斗是关键性的,他输不起,更不能输,所以,某支部队的伤亡已经不再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335师丢掉的这个登陆场很关键,它正好处在第57集团军与近卫第2集团军的结合部上,一旦德军在这个方向上实现了突破,将会直接威胁到整个斯大林格勒外围防线。也正因为如此,鲍里斯才在扎利夫斯基这个正面宽度不过2公里的阵线上,布置了一个整编的335师,这也是整个第57集团军麾下,唯一一个整编的步兵师。
近两万人的一个整编师,坚守不到两公里的正面防线,却在几个小时内被德军突破防线,作为集团军指挥员,鲍里斯发火骂人是必然的,若是换了朱可夫,恐怕要杀人了。
不过,发火归发火,该解决的问题仍旧需要稳妥解决,之所以急匆匆赶回临时指挥部,鲍里斯的目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安排集团军军事委员前往335师督战,另一个便是寻求空军的支援,同时,做一些战略上的调整,以摆脱扎利夫斯基方向的不利局面。
集团军指挥部内显得有些冷清,几位主要的指挥员都下到各部队去了,留在这里的只有几名参谋。
客厅仅有的一张桌子上摆放着军事地图,一名参谋正按照各方面反馈回来的最新战报,对地图做出一些修改。看到鲍里斯走进来,参谋以及工作人员纷纷停下手头的工作,给他敬礼。
鲍里斯表情严肃,他一声不吭,直接走到桌子前面,直着身子查看桌上的地图。
扎利夫斯基的后方,不到30公里处就是马里诺夫斯基,被围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在那里保留着一个突出部,苏军第21集团军和第65集团军正在那里作战,以期削平这个德军的突出部。鲍里斯相信,一旦德军在扎利夫斯基夺得登陆场的消息被方面军知晓,方面军指挥部肯定会向他提出质问的。说不定要不了多久,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就会安排人过来。
“将军同志,第65集团军格列博夫同志来电,”鲍里斯的脑子里才转过这个念头,一名通讯员在门口报告道。
格列博夫是第65集团军刚刚继任不久的参谋长,不到一个月前,他还是上校,不久前刚刚升任少将便接任了目前这个职务。
“报告将军同志,第21集团军片科夫斯基同志来电,”还没等鲍里斯开口,又一名通讯员大声报告道。
片科夫斯基是目前第21集团军的参谋长,他是奇斯佳科夫最得力的助手。
听说是这两个人打来的电话,鲍里斯总算是松了口气。既然是两个集团军的参谋长来电,那就说明方面军指挥部队他这个集团军司令员还是信任的,当然,方面军指挥部也是通过这方式给他施加一定的压力。
skbshge
第138章 赫鲁晓夫的提议()
“嘶嘶嘶……”
“哒哒哒……”
阿克赛河畔的雪原沸腾了,重机枪持续发射导致枪管过热,发出的枪声已经不再是脆响,而是嘶哑的如同撕扯破布片的声音一样。
距离河岸不到1公里处的一片丘陵处,披着白色披风、背着滑雪板的苏军士兵,顶着丘陵高地上德军的弹雨,亡命般的发起一**攻势。丘陵前的坡地上散布着大量的尸体,鲜血早已染红了积雪,随后又冻结成冰,形成一片片血红的冰凌。
河岸上空,黑色的德军战机与绿色的苏军战机已经持续激战了将近两个小时,双方投入的战机数量从最初的十几架,发展到如今的数十架,在某个视线可及的地方,时不时会有负伤的飞机摇摆着逃逸,或是直接坠落地面。
河滩上,触目可及的地方,到处都在冒着滚滚的浓烟,双方被击毁的坦克、装甲车,散布在数平方公里的平原上,就像一团团硕大的篝火。
阿克赛河—扎利夫斯基战役就在苏德双方都没有丝毫准备的情况下爆发了。这场战役发起之初,德军的目的只是为了在扎利夫斯基建立一个登陆场,以打通涉渡阿克赛河的通道。为此,德军在这个方向投入了第6师的主要兵力,而与他们对阵的,则是苏军第57集团军下属的步兵335师。
战况的变化起自苏军的失利,德军成功夺取了这个登陆场之后,苏德双方持续在这一线投入兵力,坦克、飞机,都在这一区域先后参战,战斗规模越来越大,参战兵力越来越多。
一场突击战,打成现在的添油战,这绝对不是德军希望看到的,当然,也未必是苏军愿意看到的,但究其根本来说,情况显然对苏军更为有利,因为就双方的战争体量而言,苏军能够抗的起这种消耗性的损失,而德军则支撑不起。
距离德军占领的丘陵不足两公里处,克雷什科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瞪着血红的眼睛冲自己的参谋长喊道:“右翼,必须加强右翼的攻势,告诉图梅诺夫,让他给我顶上去,11点之前,必须给我拿下337、349两个阵地!”
参谋长是个年纪在三十岁左右的乌克兰人,如今,苏军的师级指挥系统内,有很多参谋长都是这个年龄段的,他们都是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迅速成长起来的。
作为335师的师长,克雷什科之所以规定11点这个时间,是有其原因的:德军正在阿克赛河上架设浮桥,而且是三道浮桥,按照他们的进度来看,11点的时候,应该可以完成。一旦这三道浮桥全部开通,德军集结在阿克赛河西岸的装甲部队,就能快速渡河,投入战场,其强大的突击能力将成为步兵335师的噩梦。
尽管明白克雷什科的意思,可有些话参谋长却不能不说,因为就在几分钟前,他刚刚得到前方传回来的消息,指挥2237团的图梅诺夫已经战死了,他被德军的机枪击中头部,当场阵亡。另外,这个团目前战损高达三分之一,再想让它承担两个高地的攻坚任务,显然是不可能的。
在过去将近两天的战斗中,335师损失巨大,2237团是该师之前准备的预备队,到现在竟然也有三分之一的战损,战斗的激烈和残酷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对于克雷什科他们来说,眼下除了咬牙硬撑之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作为第335师的指挥员,之前的一个错误令他们丢失了阿克赛河的天然防线,现在,如果不能消除这个不利的影响,鲍里斯甚至都不用理他们,自然有人教给他们什么叫“一步也不许后退”。
当然,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既定的作战计划不一定就是一成不变的,指挥员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改作战计划是常态。作为一名师长,克雷什科的级别有限,他并不知道,335师的被动局面直接导致了苏德两军在扎利夫斯基打起了消耗战,因而,顿河方面军指挥部已经临时调整作战计划,准备利用这个关键点,将试图支援斯大林格勒的这一路德军,牢牢拖死在扎利夫斯基。
萨辛诺沃,扎利夫斯基以东不到10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从村子中向西南方向眺望,甚至能看到扎利夫斯基方向的滚滚浓烟,当然,也能听到那里传来的枪炮声。
自从第57集团军夺取这一地区之后,库琴科上尉指挥的一个步兵营就驻扎在这里,他们的任务是清剿这一地区可能出现的德军伞兵部队。
今天,库琴科上尉很紧张,从清晨5点钟,天色还漆黑的时候,他就命令部队紧急集合,然后让穿着厚棉衣的士兵们,披上白色的披风,隐蔽在村子四周的雪原上,时刻保持警戒。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附近出现了德国人,而是因为他所驻守的这个村子,来了大人物,而且是很多大人物。
没错,的确是很多大人物,华西列夫斯基等总参谋部、最高统帅部代表,军事委员会的代表赫鲁晓夫,以罗科索夫斯基为首的顿河方面军指挥部部分成员,以叶廖缅科为首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指挥部部分成员,第24集团军司令员加拉宁、刚刚接替马利诺夫斯基出任第66集团军司令员的扎多夫、第51集团军司令员特鲁法诺夫、近卫第2集团军司令员雅科夫列夫以及第57集团军司令员鲍里斯等等等等。
这次的会议由华西列夫斯基召集,会议的目的,就是敲定一个作战计划,旨在粉碎德军的科捷列尼科沃作战集群,迫使其远离斯大林格勒包围圈。
华西列夫斯基认为,扎利夫斯基地区进行的消耗战,给苏军集中优势兵力瓦解德军进攻态势创造了机会,他决定以第57集团军在该地区正面钳制德军,同时,以快速兵团突击该德军集群的两翼位置。
按照华西列夫斯基的计划,负责两翼突击的部队,分别为近卫第2集团军和第66集团军。其中,近卫第2集团军负责突击德军左翼,主要是辅助性进攻,而负责突击德军右翼的第51集团军,则负责主要进攻任务。
第51集团军序列内,有机械化第13军和机械化第4军,进攻发起后,机械化第13军从阿克赛火车站地域出发,向西方向推进,而机械化第4军,则从多罗费耶夫斯基方向对姜沃斯基发动攻势。
而在两个集团军发起进攻之前,鲍里斯指挥的第57集团军,必须在阿克赛河一线的正面战场上,堵截住德军的攻势。
考虑到第57集团军中缺乏有效的反坦克装备,华西列夫斯基在与罗科索夫斯基、叶廖缅科协商后,将独立坦克234团、喷火坦克235旅以及独立歼击20旅划拨给鲍里斯,同时,航空第8集团军也将调拨部分歼击机、强击机来支援第57集团军的防御。
在召集这次会议之前,华西列夫斯基显然与两个方面军的指挥员都做过沟通,因此,这次的会议进行很顺利,没有耗费太长时间,主要就是给各参战集团军的指挥员们下达命令。
“鲍里斯,你在斯大林格勒做得很好,”村外的雪原上,头发越来越显稀松的赫鲁晓夫背着双手,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小路上缓步而行。他脚上的制式军靴已经沾满了泥污,靴筒靠上的位置,还有一道缝合的迹象,应该是破了又重新修补的。
鲍里斯跟在他的身后,微微低着头,眼睛已经在那个缝合处看了一会儿了——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年代里,整个苏联的国家都是积极向上的,至少主要基调是如此的,类似赫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