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如:“你是xx大学毕业生?我也在xx进修过两年啊。你还记得xx吗?”
“你来自苏州?我出生在无锡,两地近在咫尺。今天得好好聊聊,走,有没有兴趣喝一杯去?”
2。敬慕式
对初次见面者表示敬重、仰慕,这是热情有礼的表现。用这种方式必须注意: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不能胡乱吹捧,不要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之类的过头话。表示敬慕的内容也应该因时因地而异。
例如:“您就是一只流浪狗的心事的作者?我非常喜欢那本书。”
第19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四章问话场景4:人心距离,问话丈量
第二节锲而不舍,由浅及深问到底
迷你场景屋: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如何通过恰当的问话,引起对方的谈兴。
问话故事会:
在一列火车上,李明旁边坐着一位男士。李明想知道他的底细,于是便搭讪道:“对不起,你有火柴吗?”
男士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递给李明。
李明:“谢谢,真是一段又长又讨厌的旅程,你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嗯。”语气中有些不耐烦。
“若看看一路上的稻田,倒会使人高兴起来。在稻谷收获之前的一两个月,那一定更有趣吧?”
“唔,唔!”他含糊地答应着。
“今天天气真好啊,真是踢球的好时候。今年秋天有好几个大学的球队都很出色,你对这件事有关注吗?”
那位男士直起身来。
“你看理工大学球队怎么样?”他问。
“理工大学队很好,虽然有几个老将已经离队,然而几位新人都很不错,对这个球队你也关注?”
“嗯,是,你曾听到过一个叫李小宁的队员吗?”他急着问。
李明顺着他的话说:“他是一个强壮有力、有技巧,而且品行很好的青年。理工大学队如果少了这位球员,恐怕实力将会大减。但是李小宁毕业了,以后这个队如何还很难说。怎么,你认识他?”
这位男士听了这话便兴高采烈地谈了起来。
妙问解疑:
与陌生人在一起,最难熬的便是彼此谁也不说话,或者一方说话另一方并没有说话的兴趣。怎么才能打破沉默,是那个主动说话者最想知道的事。
如果遇到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有与对方说话的欲望,但最开始,那个人并没有予以理睬。这时,进行试探性询问,问对方有没有火柴。这是很常见的搭话的方式,类似的还有:“对不起,可以借个火吗?”目的就是看看能不能和对方聊上几句,勾起对方说话的欲望。但文中那个人很是沉默,只是简单地敷衍。一般人进行了几次试探无果后很可能也丧失了继续说下去的勇气。但更进一步,继续问下去,而且要问得更深,与那个人更加贴近。就像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先是秋季足球赛上大学生球队的情况,再是具体到理工大学。这样的几个问题问下来,对方的谈兴就被激发。
对方的谈话兴趣为什么会被激发?是他耐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当然不是。他寻到了一个可以共同聊下去的话题。
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聊的过程,实际是故事里的沉默者和主动问话者内心由疏远到亲近的过程。从被问起大学生足球队,他的内心就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外部动作上:身体慢慢直了起来,这是在表达一种关注。接着由被动答话变为主动问话,由此,谈话僵局彻底被打破。
可见,人与人相遇,并不是无话可聊,而是没有找到适合双方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常常需要一个试探深入的过程,而要想经历这个过程,就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因为一两次受阻就不再问下去。问得越深、越广,找到的话题就越多。挖掘到对方最感兴趣的话题,让原本陌生的两个人逐渐熟悉起来,谈话气氛也变得融洽。
面对陌生人,为了迅速打开话匣子,可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从对方的口音找话题
对方的口音可以说明他大概的出生地或者居住过的地方,从此处入手,就可询问相关的风土人情、著名人物等问题,激发对方的谈话欲望。
2。从与对方相关的物品找话题
对方携带的东西通常跟他的兴趣和爱好有关,从此处入手,更容易打开对方的话匣子。如果对方拿着一本体育杂志在看,一句“你是喜欢体育吗?”就会让双方的距离瞬间缩短很多。
3。从对方的衣着打扮找话题
一个人的穿着常常反映他的品位,如果就他衣服的品牌交谈,沟通或许会更加融洽。
第20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四章问话场景4:人心距离,问话丈量
第三节做足功课,提前摊牌
迷你场景屋:
面对欠债方,如何成功要回欠款。
问话故事会:
小董是一个公司的业务员,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被派到外地去收欠款。临去之前,小董特意查了对方的资料:实力雄厚,老板为人正直。小董想,之所以钱一直要不回来钱可能是因为是旧账的缘故,业务员换了好几个,程序都接不上了,这次他好好跟对方说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见到欠款公司的老板,小董才知道,他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小董:“您好,您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吧?我是xx公司的业务员,我是为那笔旧账来的,您应该知道吧?”
那人一听,眉毛一横。
“旧账?什么旧账?我从来不欠人家什么。”
没想到对方抵赖,小董就拿出了账单。
“要不您看看?我说得没有错,不然会来麻烦您吗?”
那人看都不看就把账单扔到一边。
“什么账单?我不看,别浪费我时间了。”
小董一看,对方确实不好对付,不能再任由他这样下去了。他不认账,小董就主动问。
“你赖账也罢不赖账也罢,白纸黑字都在这写着呢。2005年的20万块钱的货是怎么回事?你们一个叫李明的业务员从我们公司拉了货就回来了,说过几天就给钱,这都过了多长时间了?钱呢?你可能会说你们公司没这个人,告诉你吧,来之前我都打过电话核实了,人还在你们公司里,哪个部门我也知道。”
“胡扯,根本没有这事。”
“还想抵赖,2005年的6月份还有一笔货款没结,也说过几天。这账单上都写着,上边还有你的签字和指纹,你不会说这些也是假的吧?”
“哪有签字?哪有指纹?”
那人嚷着要抢账单,小董赶紧躲开。
“来之前我已经想好了,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直接跟相关部门汇报。你要是威胁我的人身安全,我就打110,没想到我会这么做吧?还想一直赖下去吗?”
之前一直非常嚣张的欠债人听到小董要报告相关部门,突然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如果被处罚,公司的损失肯定极大,在整个业界的声誉也会非常坏。想到这里,那人就软了下来。
“年轻人,不要太冲动嘛,有事好好说,还用得着惊动上级领导吗?我也是小本经营啊。”
“既然知道做生意不容易,为什么还要为难我们?非得让我这样你才满意?”
“好,好,我还你们欠款,今天下去就办。”
妙问解疑:
遇到一个蛮横的人应该怎么办?当这个蛮横的人又欠了钱就是不还的时候,又该怎样处理?这样的问题让很多人都有挠头之感。
小董本想用和风细雨的方式让对方还钱,但是,小董察觉到对方一直在用这种方法抵赖,而他的蛮横也让小董明白软弱被人欺。小董决定主动出击,将问题在对方问出或者躲避之前一一抛出,让他没有后路。同时,在气势上压倒他。
直到小董说会将欠债的事上报相关部门,质问对方怕不怕,欠债方才彻底服软,先前的嚣张气焰不见了踪影。小董问到了对方的痛处和畏惧的地方,他当然只有束手就擒的分了。试想一下,如果小董不问这样一个问题,对方可能会一直抵赖下去,心理会一直保持强势状态。主动抛出问题,就会打乱对方的心理节奏,让他自乱阵脚,自己也会在对话中占据优势。
有些人的强大是表面装出来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利用假面迷惑别人,外强中干。这样的人,通过外在并不能看出什么端倪,只有通过交谈,才知道他的强大到底是实还是虚。最佳的交流方式之一,就是先将存在的问题抛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问题。
主动质问代表一种强烈的寻求把控权的思维模式,只有有了把控权和话语权,对方的思想才能渐渐被你掌握。掌握了一个人的思想,他的心思还无法看透吗?
第21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四章问话场景4:人心距离,问话丈量
第四节留心关键,反复提问
迷你场景屋:
初次见面的双方,如何通过询问对方话里的关键点了解对方。
问话故事会:
一位面容忧郁的太太走进一家心理诊所,还没完全落座就对心理医生说:
“医生,快帮帮我吧,我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我就要精神崩溃了。”
“太太,你怎么了,你看起来确实不怎么样?”
“我先生每晚都非常晚才回家,回家也不理我,问他做什么去了他说是加班,但我有时闻到他身上有香水味,加班还用喷香水?我怀疑他背着我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你说你怀疑?”
“是,我怀疑。他每天都这样,我已经受不了了。”
“但是你确定吗?”
“医生,是女人的直觉,女人的直觉你懂吗?而且在男女双方之间,只有男人可以有外遇,可以拈花惹草,女人却不行。”
“你说‘只有男人’可以?我好像听出了别的什么意思,你能解释一下吗?”
“这很好理解啊,男人什么事做不出来?在以前,大家都觉得男人在外边找女人很风光,但现在不一样了,男女平等嘛。”
“你的意思是女人现在可以和男人一样有外遇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那可能是气话。我只是想表达,我先生瞒着我做这种事让我很生气,我无法容忍!”
“你是说如果你先生告诉你这件事,你就会允许他这么做了是不是?而为了表达你男女平等的观念,你也会找别的男人是不是?”
那位太太还想否认,但看到医生坚定的眼神,也只好不情愿地承认了。
妙问解疑:
故事中的太太和心理医生是第一次见面,太太是抱着埋怨、发泄不满的心情去的,没想到,最后竟然被医生逼问出令人惊讶的不易察觉的真实意图。医生是怎么做到的呢?抓住对方话里的关键点,着重提问,就可看出端倪。
起初,医生也不知道这位太太的真实意图是什么,但是当他听到“我怀疑”、“只有男人”等字眼时,他就马上意识到,这是个有企图心的女人。“我怀疑”反映出她主观性比较强,会去臆想,“只有男人”则似乎透着某种“醋意”:只有男人可以,我为什么不行?这句话是那位太太的潜台词,她没敢说出来是因为,她是抱着让医生出几条对付丈夫的对策的心理来的,根本没想到自己会出问题。她可以刻意掩藏自己的心意,在对话中却不能做到完全的没有瑕疵,不露马脚。医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抓住了她话里的一些迹象大加追问,终于逼出了她的心里话:丈夫有外遇,我也要有外遇。
不管这是生气时的念头还是蓄谋已久的想法,归根结底被医生问了个正着。女人的心态也由此发生了极大变化:开始的怨恨,受委屈到后来被说破真心后的愧疚和不安。试想一下,如果医生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没有抓住对方话里的关键点追问不止,而是顺着她的话听下去,问下去,对方的真实意图还能被挖出来吗?结果很可能就是否定的了。
这给我们一个提醒:两个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不管对方有着怎样的身份和地位,要留意对方话里的关键因素,多问几遍,或许能问出不一样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才可能带你走进对方的心。
第22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四章问话场景4:人心距离,问话丈量
第五节问话百科:瞬间掌控陌生人的十二种读心技巧
1。根据话题洞察说话者的内心
(1)有些人非常想要打听对方的隐私,这是期待能进一步掌握对方的反应。
(2)有些人对于他人的消息传闻特别感兴趣,这种人很难获得真正的友谊,所以,他们的内心是非常孤独的。
(3)有些人不断谴责领导的过错和无能,事实上是表示他自己想要出人头地的意思。
(4)有人借着开玩笑,常常破口大骂,或者是指桑骂槐,这是有意将积压在内心的欲求和不满设法爆发出来的心声。
(5)喜欢在年轻人或下属面前自吹自擂的人,是不能胜任职务,或者赶不上时代潮流的人。
(6)有人根本不在乎他人的谈话,而喜欢扯出与主题毫不相干的话题,这种人怀有极强的支配欲与自我表现欲。
2。根据说话方式洞察说话者的心理
(1)说话的速度忽然变得比平常缓慢,表示对对方怀有不满或敌意的意思。
(2)说话的速度忽然变得比平时快,表示对方有弱点存在,或者表示说话者所说内容不属实。
(3)凡平时沉默少话的人忽然变得能说会道,表示他内心含有一种想被人知道的秘密。有人常喜欢采用限定句的说话方式,很显然,他是一个有些神经质的人。
(4)说话声调很高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