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 >

第4章

每天懂点奇妙问话术·读心术·心理掌控术-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花献佛,醉翁之意不在酒。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可学着这种方法邀请别人。为自己办事。

第14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三章问话场景3:求人办事,巧嘴问话洞悉人心

    第三节反复催问,不给对方拖延之机

    迷你场景屋:

    所求之人并不是个好说话的人。

    问话故事会:

    赵普是宋朝的大臣,他曾经做过太祖、太宗两朝皇帝的宰相,是个性格倔强的人。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位官吏:“皇上,孟飞是一名难得的贤臣,他已为官多年,您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他晋职的事情了?”

    因太祖平常不喜欢这个人,对赵普的话没有理睬。赵普没有灰心,他觉得自己是一心为公,并没有做错。第二天上朝,赵普又向太祖提起这件事,请太祖裁定,太祖还是没有答应。

    赵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来:“皇上,孟飞的事您考虑得如何?”

    赵普三天接连三次反复地提,同僚也都吃惊了。太祖这次动了气,将奏折当场撕碎扔在了地上。

    令人吃惊的是,赵普默默地将撕碎的纸片一一拾起,回家仔细粘好。第四天上朝,赵普话也不说,将粘好的奏折举过头顶立在太祖面前不动。

    太祖真是无可奈何了:“若我不同意,这次你会怎样?”

    赵普面不改色:“有过必罚,有功必赏,这是一条古训,谁都不能更改。皇帝怎么能以自己的好恶而无视这个原则呢?”

    听了这话,太祖知道没法不答应他了,只好准许了赵普的奏请。

    妙问解疑:

    求人办事历来是件难事,尤其是面对“难啃的骨头”的时候。有些人之所以难以请动,肯定有某种原因。例如故事里的宋太祖,赵普向他推荐的人正是他讨厌的,面对这样的人,他怎么能够轻易答应呢?但赵普又是个非常执著的人,不答应他,他就使出了反复催问的一招。

    反复催问就是紧抓一个问题不放,没有获得满意的回答,就一直问下去。

    在求太祖准许自己的奏请这件事上,赵普一共追问了四次。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追问的程度越来越深。他之所以这样不放弃,是因为他知道不能给太祖一点拖延的机会,一拖延,事情成功的概率就会很小很小。而求人办事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就是抗压,遇硬不怕,逢险不惊,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喜怒不形于色。

    当然,赵普也摸清了太祖的心思。太祖之所以不答应自己,不是因为孟飞的能力不行,而是因为他不喜欢孟飞。因为个人的好恶而断送一个人才的前程,是赵普不希望看到的,这也是支持他不断追问下去的原动力。

    赵普对太祖的四次追问完全是对事不对人的,没有丝毫的恶意,只是想给国家推荐一名良臣。太祖最后答应他,也是因为看懂了他这份心思。

    生活中求人办事的时候,遇到一时的阻碍在所难免,此时万不可气馁,像故事中的赵普一而再、再而三地锲而不舍,事情就总有办成的一天。

第15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三章问话场景3:求人办事,巧嘴问话洞悉人心

    第四节他人之口问出的真言

    迷你场景屋:

    新人怎样向领导问自己想知道的事。

    问话故事会:

    小张是刚上班不久的新人,这一天因为工作需要,他得向另一个部门的王主任询问某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小张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开口,自己毕竟是新人,直接问领导某事显得不恭敬,但是项目的事今天必须得问清楚,小张就只好硬着头皮问了起来。

    “王主任,有件事想问您一下,您现在手头上的这个项目进展得怎么样了?”

    一看是小张,王主任就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敷衍道:“快了,快了,急什么?”

    “不是我急,是公司急,所以能不能把项目的进度跟我说一下?”

    小张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催,王主任就是一副怠慢的样子。就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小张想起了赵经理,就又跟王主任说道:“王主任,可能我刚才没说清楚,是赵经理让我来问项目的事,他很急,您看能不能跟我说一下?”

    一听是赵经理让问的,王主任马上不一样了。

    “噢,赵经理啊,好,好,我跟你说一下。其实也不是怠慢你,只是我也很忙,你知道的。”

    “行,那就麻烦王主任了。”

    “不麻烦,不麻烦。”

    妙问解疑:

    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跟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新鲜感和陌生感,这个时期说话就要注意分寸。面对领导,尤其是求领导为自己办事时要特别注意。

    例子中的小张是个工作不久的新人,他尚未打通各种关系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有些棘手的问题:向一位领导询问项目的进展情况,即让他向自己“汇报”工作。按常理来说,项目进展得如何,是由领导问下属的,这种关系颠倒就给小张带来了麻烦。一五一十地问,有可能得罪领导,不问又完不成任务。

    开始,小张硬着头皮去问,效果不佳,王主任根本不怎么理他。原因只有一个,他资历太浅,根本引不起对方的注意。当他假说是赵经理让他来问的时候,王主任就大变了模样,突然变得积极、配合了起来。赵经理是自己的上司,他哪敢怠慢呢?

    在这个过程中,王主任有一个由不配合到配合的心理变化,变化的诱因就是小张搬出了赵经理这张大牌。“一物降一物”,如果不提赵经理,小张不会很快得到对方的答复。

    这里面有一个逻辑:当遇到一些确实难办的事情的时候,不如借他人之口,行自己之事。小张问王主任工作,是“颠倒”级别;赵经理问,则是顺理成章。王主任的心理变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可以对新人不重视,却不能对领导不尊重。

    假借他人之名,虽然是假的,却不是欺骗,是为了让问题尽快解决。有时求人办事不方便直说,就让第三方替自己说。借帆好远航,学会这点,求人之时就会少了许多麻烦。

第16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三章问话场景3:求人办事,巧嘴问话洞悉人心

    第五节激将法里的心理攻防术

    迷你场景屋:

    面对傲气十足的人的时候,运用适当的激将法,达到让其为自己办事的目的。

    问话故事会:

    美国房地产商约翰逊打算盖一座写字楼,手里的资金不是非常充裕。想来想去,他决定先用已有的100万美元开工建设,剩余的300万找银行贷款。

    100万美元很快就所剩无几了。一天,他正好和某著名银行的主管一起吃饭,约翰逊就说起了贷款的事。

    “我之前已经和你们银行的高层领导谈过,他们说我的贷款没有问题,不知进展如何了?”

    “领导还在考虑,毕竟300万不是个小数目。”

    “我现在急着用钱,最好今天就能得到消息。”

    “你在开玩笑吧,我们还有很多程序没进行呢。”

    他边说边点起一支雪茄,用手指了一下桌子上的一摞纸,眼神里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喏,这些是需要填的申请表,你一张都没填啊。”

    听了这话,约翰逊笑了笑:“你不是贷款业务的主管吗?300万对你来说应该不是大数目吧?我只是想知道最新的进展而已,你连这点权力都没有?”

    听了这话对方心头一震,他竟然说自己没有足够的权力。约翰逊看出了对方的变化,心中暗喜。

    “如果你真没有这个权力,我也不难为你了,我还可以找别人是不是?”

    “等等。”对方猛吸一口雪茄,“我去给你问问,你在这等着。”

    过了一会儿,那个高傲的主管微笑着回来了。

    “还是主管的权力大,我刚把你的事说出来,那人就说办得差不多了,三天之后应该可以了。怎么样,这次你知道我的能耐了吧?”

    “那是,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点。”

    妙问解疑: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性格的人说出的话也不尽相同。求人办事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这点。即使开始还摸不透对方的秉性,也要在交流一段时间后仔细观察,抓住对方性格里的弱点,以语相激,办事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事中银行主管是个性格高傲的人,自以为坐在权力之位上就可以让所有人按照自己的程序办事,被人求时更是如此。房地产商约翰逊最开始也是好言相求,但效果不佳,之后就变相地说其权力并非想象中大,意思是高看了对方。

    高傲的人最难忍受被人轻视,尤其是原本求自己的人。银行高管内心发生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他的自尊受到伤害,权力受到挑战。说他不行,他就偏证明给对方看,而这正是对方所期待的。

    激将法是一种心理战术,是用刺激性的言语变相地鼓动对方做某事的技巧。求人办事的时候,如果遇到难缠、难以说话的人,就可以从尊严、名声、能力等各方面给予必要刺激,让其“短暂性发怒”,不自觉中顺着我们的意思办事,他可能还不知,而我们办事的目的早已经达到了。

第17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三章问话场景3:求人办事,巧嘴问话洞悉人心

    第六节问话百科:求人必备的几种语言妙法

    求人办事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但不管你是送礼或别的什么,你必须表达清楚你的意思。人们不难发现,同样的请求内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出来,得到的结果常常是不一样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被求者乐意答应你的请求呢?下面介绍几种求人语言的具体技巧,也许会帮助。

    1。以情动人

    一般用于比较大的或较为重要的事情上。把对人的请求融入动情的叙述中,或申述自己的处境,以表示求助于人是不得已之举;充分阐明自己所请求之事并非与被请求者无关,以使对方不忍无动于衷、袖手旁观。

    2。先“捧”后求

    所谓“捧”在这里是指恰到好处、实事求是的称赞,并不包括夸张的吹捧。任何人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美,所以求人时说点对方乐意听的话,也不失为一种求人的好办法。

    3。互利承诺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求人时也要注意互利原则。在求人时不忘表示愿意给对方以某种回报,或将牢记对方所提供的好处,即使不能马上回报对方,也一定会在对方用得着自己的时候鼎力相助。配以互利的承诺,让对方觉得他的付出值得,同时也会对求助者多一分好感。

    4。寻找过渡

    倘若向特别要好和熟悉的人求助,可以直截了当、随便一点。但有时求助于关系一般的人、生人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时,则常常需要一个导入的过程。这个导入过程可长可短,需视情况而定。

    此外,还要尽量防止自己的话无意间冒犯了对方。所以,在有求于人时应事先对对方有所了解,若无意中冲撞了对方,就会前功尽弃。

第18章 上篇() 
上篇:问话术:如何说别人才会听,怎么听别人才肯说

    第四章问话场景4:人心距离,问话丈量

    第一节求同存异:认同与被认同里的玄机

    迷你场景屋:

    陌生人第一次见面说第一句话时。

    问话故事会:

    一个严冬的夜晚,两个人初次见面。

    对话一:

    “今天好冷啊。”

    “是啊。”

    “”

    “”

    对话二:

    “今晚好冷!像我这种南方人,尽管在这里住了几年,但对这种天气还是难以适应,你感觉怎样?”

    “是啊,我父母虽是北方人,但我也是从小在南方长大,在这里还是很不适应的。”

    “你也是南方的?你是南方哪儿的?”

    “我是南方”

    妙问解疑:

    以上两段对话均来自两个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情景。在第一段对话里,两人见面说的第一段话非常普通“今天好冷啊”、“是啊”。从字面上就能判断出双方的聊性一般。

    第二段对话则不同。第一个人见面就说自己是南方长大的,对北方的寒冷天气很不适应,然后又问对方感觉怎么样。对方虽不是纯正南方人,但也是在南方长大,自此,两人有了共同话题,你来我往间,彼此就会越来越融洽。

    从第二段的话中可以分析到,尽管见面的两人一个是纯正的南方人,一个只是从小在南方成长,父母是北方的,但主动问话者故意忽略了这种差异,只强调双方的相似性:都在南方有一段成长经历,对北方寒冷的冬季极不适应。因为有了相似的经历,话题才会越来越多。

    心理学认为,人往往会因为彼此间的相似性或者经历走到一起,在认同和被认同的过程中,慢慢由陌生变得熟悉。没有人希望与自己对话的那个人是个和自己没有丝毫共同点的人,那样的话,两人很难有聊得来的话题,甚至有可能爆发矛盾冲突。这也就是第二段的问话人求同存异的原因。

    因为有了相同的地方,第一次见面的两个人才会渐渐有亲切感,慢慢放下戒备的心。消除陌生感的方式还有以下几种:

    1。攀认式

    赤壁之战中,鲁肃见诸葛亮的第一句话是:“我,子瑜友也。”子瑜,就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是鲁肃的挚友。短短的一句话就定下了鲁肃跟诸葛亮之间的交情。其实,任何两个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难发现双方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

    例如:“你是xx大学毕业生?我也在xx进修过两年啊。你还记得xx吗?”

    “你来自苏州?我出生在无锡,两地近在咫尺。今天得好好聊聊,走,有没有兴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