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妻子的绯闻 >

第51章

妻子的绯闻-第51章

小说: 妻子的绯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回忆起来,叶星更小的时候的一些合影,他所处的那个场景,就应该是烟霞街那栋别墅,当时应该是个家庭式的孤儿院,也是个小型的音乐学校,因为我当时在照片里还看到了一些乐器,而和叶星合影的那些孩子,应该都是被杜老师收养的孤儿,那个戴着眼镜慈眉善目仪表不凡的老太太,应该就是杜芳华本人了。

    我更加明白了,为什么叶星的母亲在和他父亲离婚后,就远走他乡从来没有回来看过他的原因了,因为他们母子关系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维系的纽带很薄弱。

    叶星被叶家收养时,应该是接近十岁的年龄了,在叶星养父母离婚前,可能他养母对他还是很疼爱的,因为以前听叶星说过,在他母亲离开前,他一直接受钢琴训练,家里也特意为他购置过一台不错的钢琴,从这些细节来推断他们一家的生活那时候还是比较优越和谐的。

    但是,这种和谐的关系在叶星养父母离婚后,就变得支离破碎了,毕竟叶星是个收养的孩子,而且他来到叶家时已经很大了,在这个家庭还算完整的时候,他养母会努力保持着和他良好的母子关系,但一旦这个家庭破裂了,那么他母亲可能就去寻找自己的另一份幸福了,所以也就舍弃了这个和她相处年头并不多的养子,所以她才会离婚后从来没有回来看望过叶星。

    这一切都搞明白了,我心里还有个疑问,就是叶星为什么要向我隐瞒他被收养的这一段经历呢?

    虽然被收养不是什么光荣的过去,但也不至于见不得人吧?以我们后来的恩爱亲热程度,我相信他已经把我当成他心目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了,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关系到了这个程度,他还是不肯向我吐露他真实的身世背景呢?

    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怀着这种心情,我决定这一趟既然来了,不能就这样草草回去,怎么也要见到一些真实存在的物证,我才会心甘情愿地回去,这样想着,我又对杜大妈恳切地说道:“杜阿姨,您看我这趟既然来了,也知道了我表弟以前很少对我们提起的一些往事,那么您能不能给我看一些他们当年的照片呢?因为这些照片对我表弟来说非常重要,也算是一段珍贵的过去,您能不能满足我这个心愿呢?”

    杜大妈看着我,为难地说道:“看看旧照片倒是没什么,我姑姑和她收养的那些孤儿的照片就在我家的一本旧影集里,只是我跟你回去看,我这超市可怎么办呢?这里可就我一个人看店啊。”说着,杜大妈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她这家小超市,言外之意暗示我,如果她跟我回去看照片,就会耽误她的生意。

    其实从我进门来,我就发现她这家超市生意并不是很火爆,我在这呆了一个小时左右,中间只有一两个人进来买过一些便宜的生活用品,但尽管如此,既然人家关门停业是为了陪我去办事,我理应做出补偿。

    于是我想了想,从包里拿出钱包,抽出五张人民币递给杜大妈,轻声对她说道:“这个您收下,也算我和我表弟对您的一点心意。”

    杜大妈假装推辞道:“哎哎,这怎么好意思?”

    我抓住她的手,把钱硬塞进她手里,微笑着对她说道:“本来我这趟来,受我表弟之托,也是准备对您表示一下感谢的,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您一定要收下。”

    听我这样说,杜大妈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着将钱收了起来,嘴中还一边说:“哎,您远道而来看望我就够了,何必这么客气,”然后还一摆手,对我豪气地说道,“关门!阿姨陪你回去找找那些旧照片!”

第130章 照片秘密() 
我跟杜大妈向她的住处走去,他们住的是一座板楼,这栋楼一看上去就有些年头了,楼道里的墙面和台阶都有些斑驳的痕迹,楼梯扶手也是锈迹斑斑。

    杜大妈向我解释道:“这栋楼是我姑姑回国后不久购买的,楼龄到现在已经快三十年了,过一阵子这边可能要拆迁。”

    我徐徐点着头,跟在杜大妈后面向楼梯上走去,最后杜大妈在三楼的一扇门前停住脚步,她一边开门一边又回头向我解说道:“我姑姑当年回国时手里是有一些积蓄的,她除了购买了这座楼用于居住以外,后来就租住了烟霞街那边的一栋老别墅,本来那栋别墅当时她也可以买下来,但我姑姑当时是想着留一部分钱给这些孩子做教育经费和生活经费,所以就和烟霞街别墅的主人签订了一个长期租住合同。”

    我轻轻“哦”了一声,这时候杜大妈已经打开门,将我让了进去。

    这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民居,看上去面积不会超过九十平米,布局就是八十年代流行的普通格局,家具也都是老式的,甚至皮沙发的扶手上都有些剥落掉皮,因为陈旧的关系,所以房间内的光线显得有点暗。

    进屋后,杜大妈又跟我说道:“当时烟霞街那栋别墅那边,除了那些孩子,还有一些勤杂人员,比如生活保姆,她们主要负责孩子们的起居饮食,另外还有两个任课老师,一个教孩子唱歌跳舞,另一个教孩子基础文化知识,我姑姑主要就是教孩子们演奏各种乐器。”

    我徐徐点头,叹道:“杜老师当年对那些孩子可真是尽心尽力啊!”

    听我这样说,杜大妈长长地叹息了一声,颇为感慨地对我说道:“是啊,我姑姑就是把那些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的,在他们身上可是倾注了不少心血啊!”

    这时候杜大妈让我道:“小妹妹,你快坐呀,我去给你沏杯茶。”

    我赶忙对杜大妈说道:“阿姨您不用跟我客气了。”

    杜大妈笑着扶着我的肩让我在沙发上坐下,然后去给我泡了杯茶递给我,我微微起身谢道:“谢谢杜阿姨。”

    杜大妈微笑着对我说:“我去给你取那本老相册。”然后转身去了另一个房间,不大一会儿,就从里面拿出一个诺大的旧相册本子,然后缓缓走到我身边坐下。

    我们并排坐在那个旧沙发上,杜大妈展开那本旧相册,开始给我一一指点。

    里面有一部分照片,我在叶星的影集里见过,所以再次阅览这些照片,我一下了就发现了叶星的身影!

    年幼的他用那双清澈而明亮的大眼睛注视着镜头,那目光里似乎隐藏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就是此刻,我都感觉他那明亮的目光象要直接穿透到我的心里,看穿了我此时的所有心思。

    一边翻看这些旧照片,杜大妈一边给我解说:“你看这些照片里的背景,都是烟霞街那栋别墅,我姑姑当时是按照孩子们喜欢的模式把里面重新装饰了一下,所以你看那墙壁和门窗的颜色都比较鲜亮,墙上还有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图案。”

    我仔细看着那些照片里的背景,确实如杜大妈所说,那栋房子的墙壁颜色是清新的浅蓝色,窗帘也是清新的蓝色打底带着小碎花,窗框和门框则是雪白的颜色,墙壁上还绘着一些海景图案,还有一些可爱的海洋生物,看上去就象是一个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充满梦幻的海底世界。

    “杜老师给了这些孩子他们渴求的一切。”看着那些照片,我由衷地轻轻感慨道。

    杜大妈看着我,赞同地点了点头,喃喃说:“确实是这样,这些孩子们身世都很可怜,所以我姑姑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

    我徐徐点头,然后又问杜大妈道:“杜阿姨,这些孩子被杜老师收养时多大年龄?当时杜老师那家孤儿院有多少个孩子呢?”

    杜大妈思忖着对我说道:“我当时一直在乡下,只是偶尔过来看看,据我所知,这些孩子来时年龄都不大,三四岁的样子,我姑姑办的这家小孤儿院,孩子最多时有十几个吧,有一些是纯粹的孤儿,也有一些是因为家庭困难寄住在我姑姑这里的,后来家庭情况好转时就陆续离开了,到我姑姑病重孤儿院关闭的时候,大约还有八九个孩子,他们都被国家福利院给接收了。”

    我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在那些多年前的旧照片上,看着那些孩子天真可爱的笑脸,我不由得赞叹道:“这些孩子们长得都很漂亮,也很有灵气啊!”

    杜大妈笑着冲我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姑姑收养这些孤儿,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让自己音乐方面的才能后继有人,所以有几个学生是她精心挑选并培养的,这几个孩子不但长得很漂亮,而且都很聪明,可塑性很强,我姑姑在他们身上寄予了厚望啊,”说到这里,杜大妈的语气有点伤感,她喃喃叹道,“如果我姑姑不是那么早去世,如果她能再活个十年,那么这几个孩子一定会按照她的心愿被她培养成为音乐方面的人才。”

    我也跟着轻轻叹息,这时候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那张照片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坐在钢琴前的模样,他穿着雪白的衬衫,还打着可爱的小领结,正在专心致志地演奏着钢琴,虽然只是侧面,但我也能认出他就是叶星。

    只见他演奏的那架钢琴旁边还站着一个扎着两个小辫子的美丽小女孩,她穿着雪白的小纱裙,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微微张着口,看模样是正在歌唱。

    我死死地盯着那张照片,须臾,我抬起头,指着叶星,急切地问杜大妈道:“阿姨,您认识这个小男孩吗?”

    杜大妈低下头,仔细观察着那张照片,然后使劲点了点头,回复我道:“这个小男孩我认识啊,我还知道他的名字叫星星。当时我姑姑还健康时,我从乡下来探望她,因为那时候她长住烟霞街那边,所以我就直接去了那边。那天,姑姑特意让这个小男孩给我弹了一首钢琴曲,还向我夸耀说,淑苹,你看姑姑培养的这个小明星不错吧?将来一定会成为有成就的大钢琴家啊!”

    说着,杜大妈轻轻拍拍大腿,感慨道:“那孩子当时也不过就七八岁的样子,就能轻松弹奏完整的钢琴曲,弹得那个流利哟,我感觉大人也未必有他那个水平,真的是个神童啊,不知道后来发展得怎么样了……”

    听到杜大妈夸赞叶星,我心里非常不是滋味,看着照片里年幼的叶星坐在明亮的大客厅演奏钢琴曲的模样,那时候他的穿着打扮多么的洋气,他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甜美的微笑,但是,后来这些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什么夺走了他眼底的幸福和甜蜜?当年的他,是否会梦到今天这一切呢?

    看我坐在那里沉思不语,杜大妈轻轻唤了我一声,我恍然抬起头,有些不好意思地冲她笑了笑,目光又落回到那张照片上,这一回我的视线定格在了那个站在叶星旁边唱歌的小女孩身上,我指着她轻声询问杜大妈:“杜阿姨,您对这个小女孩还有印象吗?”

    其实,我当时非常怀疑这个小女孩就是后来的杨可馨,因为人可以长大,相貌可以改变,但是眼底眉间那种气质是改变不了的,照片里这个小女孩眉宇间那种气韵,我觉得非常象杨可馨。

    杜大妈蹙眉仔细盯看着照片中那个小女孩,良久,她轻轻摇了摇头,对我解释道:“不好意思,当时我因为不住在临海市,只是偶然过来探望我姑姑,所以对这些小孩印象不深,之所以记得这个小男孩,全因为他给我弹奏过一首钢琴曲,所以对他印象很深。”

    我轻轻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继而又追问杜大妈道:“阿姨,那关于这些孩子的姓名什么的有登记吗?”

    杜大妈看着我,想了想,然后她拿起那本相册翻了起来,最后翻到一张大合影的页面,然后将那张大合影抽了出来,指着相片背面的一些文字对我说道:“喏,你看,这后面有这些孩子的名字,按照前面的顺序对照就知道每个孩子叫什么了,你看,这个叫风树,这个叫宇晨,还有这个叫星雨……”

    可能是觉得这些名字有点太文艺了,杜大妈抬起头来,有点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然后解释道:“这些孩子都无父无母,所以也没有姓名,我姑姑是文化人嘛,所以给孩子们取的名字都来自一些古典诗词,按咱们百姓的眼光看,就是有点拗口。”

    我笑着徐徐点头,这时候杜大妈继续读那张照片后面的名字:“这个叫夜星……”

    听到这个名字,我全身为之一颤,我赶紧将照片翻了过来,对照了一下照片正面的那个孩子,果然是叶星。

    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当初我和叶星在一起时,我猜到他的名字是来自于辛弃疾那首《青玉案》时,叶星的表情会那样惊讶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叶星和名字应该就是杜芳华所取,只不过她取的原名是“夜星”,叶星被叶家收养后,因为他名字的前一个字与“叶”同音,所以就顺用了这个名字,怪不得叶星当时含糊其辞地对我说,他的名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所取,这个长者指的就应该是杜芳华。

第131章 福利机构() 
我在杜大妈家里坐了一个多小时,她给我讲了很多她所知道的杜芳华开设那家孤儿院的一些细节,但是,关于孤儿院解散后那些孤儿的去向,她就不太清楚了,她告诉我说:“当年,临海市是有家公立的福利院的,但因为经营不善,所以里面当时没有几个孩子,相关部门为了节约成本,就将这些孩子一并收到与临海市相邻的月岛市儿童福利院,因为月岛当时那家福利院规模相对大一些,孩子也比较多,所以这些孩子后来应该是去了月岛市。”

    我思索着,我想,如果那个为叶星伴唱的小女孩真的是杨可馨,那么他们在离开杜芳华的孤儿院后,首先去的应该是月岛市的那家儿童福利院,从那里,他们可能分别被杨家和叶家收养了。

    但是,杨家一直生活在我所在的那个大城市S市,而叶家一直生活在几百里外的三叶市,那么这两个孩子后来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再次相遇的呢?

    我知道叶星后来就读的是S市音乐学院,杨可馨也是,但是仅仅因为读同一所大学,他们就在分别多年后再次相遇了吗?

    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先不说他们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