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娇宠:相公,来种田-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还琢磨这些有的没的,让人知道了,平白说咱们杏花村的姑娘家都不懂礼数!”
第170章 污蔑香雪()
杨国忠说完了那通话,耷拉下眼皮。
刘大爷却是火了,噌地一下子站起来,高大的身材遮住了屋子里的光线,怒道:“香雪怎么了?她清清白白做人,怎么就不懂礼数了?”
别说香雪现在是他的孙女,就是当初只是邻居,他绝不容人这么诋毁香雪。老王头吓了一跳,赶紧也起来拉着刘大爷胳膊笑着打岔:“大兄弟你这是干啥?听村长说完了。指不定是有人在他跟前嚼舌头来着,他说一句,也是为了香雪那孩子好不是?”杨国忠方才话一出口就觉得自己说得急了些,正暗自后悔,想要找个台阶下。
刘大爷这一声质问,又让他有些不悦,当下也沉下脸,“怎么了?这村里村外的人都长着眼睛看呢,谁家一个十几岁的丫头成日里不着家?三天两头去城里头不说,还日日有马车来接。老哥哥,咱们这都不是外人,你拍着心口说,如果这个丫头不是香雪,你怎么看?”
“怎么看?”刘大爷冷笑,“我刘大爷这辈子看人,从来不会走眼。谁是好是孬,谁坦坦荡荡,谁揣着明白装糊涂,自问还能分的清!村长你也说得对,大家伙儿都长了眼睛呢,香雪这孩子什么品性,谁都看在眼里。总不至于有那么一两个嚼舌头的,就跟着胡说八道!”
说完,也不理会杨国忠瞬间就变得阴沉的脸,直接就走了。
“这”老王头觉得实在扫兴。
本来是兴冲冲过来的,一来想着这架水车是件造福乡里的好事儿,要是真成了,说不定自己的名字也能被记在县志上留着后人敬仰呢;
二来,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生计考虑。
本来以为这事儿到村长这里一说就行,谁知道被他一口就拒绝了,还饶着数落了香雪一顿。
要老王头说,也是觉得这杨国忠有点儿过了。
不过人家是村长,老王头也不好说什么,起身也要走。
杨国忠脸上有点儿讪讪的,咳声叹了两口气,一脸无奈道:“让你看笑话了,老哥哥,你说说我这是为了什么?要说这村长当的,也真是没意思!人家找我说了这个,我不跟刘大爷说吧,显见是没拿咱们村里的名声当回事——村里多少小丫头呢,要是都跟香雪学起来,那成了什么了?往后人家还有愿意跟咱们村子做亲的?可我这说了吧,你瞧瞧,里外不是人!”
“那不能,刘大爷兄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老王头顺着杨国忠的话说了一句,“那啥,家里还有事儿,我也就先走了。”
说完,也赶紧出了杨国忠家里。
香雪过半晌回来,就发现刘大爷两口子脸色都有点儿不好。
“这是怎么了?”
香雪看看高奶奶,又看看刘彩霞,不明所以。
刘彩霞张了张嘴,没好说话,朝着香雪使了个颜色,示意她问自己母亲。
怕香雪脸上挂不住,她起身带着锦娘姐妹俩出去摘菜,预备做晚饭。
高奶奶听了刘大爷回来说起杨国忠的话,心里也是窝了一肚子的火。
眼见香雪问,又不好开口说,不说吧,又怕香雪自己在村里听见什么风言风语的难过,两下里一为难,眼圈都红了。
拉着香雪手,叹道:“唉,你说你这孩子,怎么净是遇到这种糟心事儿啊!”一五一十地说了。
刘大爷坐在一边儿,皱眉道:“你跟孩子说这个干吗?香雪,甭管别人怎么说,嘴长在他们身上,爱说啥说啥!”
“你这老头子说的是什么话?”
第171章 龌蹉的人()
高奶奶嗔道,“咱都知道香雪是好孩子,架不住就有杨国忠那样的。不行,我得去跟他们说道说道,凭啥这样诋毁咱们香雪!”香雪听了,不在意地笑了笑,安抚高奶奶:“奶奶,您何必跟那些人置气?他们心里有龌龊,看什么都是龌龊。也不见得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一起来说我的坏话。”
“话是这么说,可你是个女孩子,这又定了亲,万一这话传到人家宋朝阳耳朵里,他能不多心?就算他不在意,难道别人就不背地里笑话他?要不”
高奶奶犹豫了一下,“香雪你把那什么朱少爷的生意辞了?”到底是老人家,觉得赚钱虽然好,但是为此伤了名声,就不划算了。
毕竟香雪姐妹,包括宋朝阳,以后都是在这里生活,没个好名声,几十年都抬不起头呀!刘大爷倔脾气上来了,一瞪眼睛,“辞什么辞?听了危|蛄叫,还就不种田了?
宋朝阳要是因为这个嫌弃香雪,那就是他没眼光!
不过我瞧着还好,他应当是个明白人,不至于人家怎么说,他就怎么信。”
香雪没忍住,噗嗤就笑了,“爷爷说的对!”高奶奶拿这爷儿俩没辙,无奈地嘱咐香雪:“不管怎么说,还是注意些好。”
香雪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心里却想着,要是老太太知道自己已经被人当成养着的外宅了,还不定气成什么样呢!
你说杨国忠那个人,前些年看他还好,这处理村里的事儿,也算是个挺工正的。
你们说说,这架水车,就算是咱们自家也能架起来。
跟他去打招呼,不就是看在一个村的份上,想着让大家伙都得些利?
他倒是推三阻四的,真是刘大爷并不习惯背后讲究别人的不是,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自认为合适的词来形容杨国忠。
香雪抿了抿嘴:“其实我倒是觉得,他的心思挺好猜。”
刘大爷两口子就看着她。
香雪笑眯眯道:“大概是怕您出了这个主意,大家伙儿都来谢您,倒把他一个村长放到脑后去吧。”
“真要是那样,那他这个村长就白干了这么多年!”刘大爷火气上来了,声音也大了,“难道这村里乡亲们的大事,在他心里还不如这么个虚名?”
香雪赶紧倒了碗茶给刘大爷,说道:“您也别气了,他不愿意在村里架水车,咱自己架呗。看着咱们弄的好了,村里谁愿意架水车,都自己弄去,这不是一样吗?”
“自己弄?”刘大爷心里算着架一架水车要多少钱,末了摇摇头,“我们这边儿地少,几亩地也不值当弄水车。你那边儿的地又佃了出去,就算架起来水车也是平白替人家做,不划算。”
香雪想想也是,不过很快就有了主意,笑着说道:“虽然咱们家里用不上,不过宋朝阳他们不是正在开荒地吗?那边都是靠近了山脚,离着咱们这边儿的河虽然不远,但是灌溉也挺不方便。不如跟他说说,从那边儿试试?”
高奶奶听她说起宋朝阳一点儿不羞涩,忍不住点了点她的额头,“你这丫头,好歹矜持些。什么宋朝阳?拿着未婚夫婿的名字这么叫,也不怕人笑话你轻狂?”
“哎呀好奶奶,他自己高兴我这么叫他呢!”香雪挑了挑眉毛,眼角眉梢都是得意,“他愿意,别人爱谁笑话谁笑话去!自己过日子,不就图个痛快?”
高奶奶拿她这个论调也没辙,穿鞋下炕,“我去做饭,你们爷俩好好合计。”说着,就出了屋子。到了晚饭时分,宋朝阳跟林永强一块儿过来了。他如今是每日必到,从不缺席。
吃饭的功夫,刘大爷便问宋朝阳架水车的事情。
第172章 割麦子时节()
宋朝阳道:“我也正想着在那边儿开出来的荒地上试试。虽然春天没赶上播种,下茬儿的玉米是要种的。今年雨水少,有了水车方便些。”
香雪喝了一口绿豆小米粥,歪头笑道:“要是车不上去水,可不许怪我。”
宋朝阳宠溺地笑笑:“不怪你,怪木匠没做好。”话一出口,大家都是忍俊不禁。
二丫没忍住,“噗”的一声把一口粥喷到了碗里。
香雪一叉腰,“不许浪费,都给我吃进去!”
二丫看着碗里的残粥,苦了脸。
刘大爷笑着摇了摇头,看看自己老伴。
那意思很明显,人家宋朝阳对香雪怎么看怎么好,你那担心都是多余的。
次日,刘大爷陪着宋朝阳去找了木匠老王头,说了要在新开的荒地边儿架水车的事儿。
老王头喜出望外,他本来以为这事儿已经算是黄了的,没想到刘大爷还是没死心。
“宋头儿放心,不是我说嘴,这论起木匠活来,这县里县我不敢说,但是在咱们镇上,我要是认了第二,就没人敢认第一!既是要架水车,咱得先去看看地形。”
老王头胸脯子拍得山响。
宋朝阳问道:“新开的荒地里,有些地势较高。老人家,依你看这水车能不能把水车上去?”
老王头咧嘴一笑,“我琢磨过了,咱们这边儿就有好些山地,香雪拿来的图样子给平地浇水不成问题,给高地就有些个不合用。不过宋头儿你放心,我已经想好了法子,略作改动,水深田高的地方也不成问题!”
“你可别吹嘴,这要是弄不好,我这里就不答应。”刘大爷笑道。“那不能!”
老王头起身,“咱这就去,我也得按着地形,看打制多大的。”三个人说走就走,宋朝阳带着刘大爷和老王头,往兵士那边儿的荒地去了。
老王头跟着宋朝阳四处转了一遭,选定了山脚下一处水势比较平缓的地方,用脚步着量了量,心里就有了底。
“宋头儿,这两天把木料备齐了送到我家里去,我叫两个徒弟跟我一块儿干。你放心,不出十天,这水车我就给你架起来。”
宋朝阳一抱拳,郑重说道:“那就谢谢王师傅了。这地里现在都没种什么,倒是不急,您只要记得,工期稍长些没关系,务必是要做好了,我这里必有厚谢。”
“放心放心,一定一定!”老王头打着包票走了。
宋朝阳这边儿新房子已经建完了,就等着里边干燥了,就能搬进去。
清一色的瓦房,一户三间,整整齐齐的六排房子,让村里不少人看了都眼热。
更有一些有闺女的人家,已经开始打听那些兵士的家底儿人品了。
再过几天,就要开镰割麦子,收了麦子还要播种玉米,这段日子是一年中最累的时节了,也是最让人揪心的——这个时候,大晴天,那麦子半天就能变个样子。
要是来场大雨,那多半年的心血可就白搭了。
刘大爷顺路也看了看自己的麦地,他们家里地少,不过三亩,但都是上等田,紧挨着河边儿拐弯处,此时正是一片青黄。
刘大爷站在地边儿上掐了一颗麦粒下来,用手捻了捻,又把麦粒放进嘴里嚼了嚼,看看天上火辣辣的太阳,说道:“再给两三天这样的天儿,麦子就能割了。”
宋朝阳笑道:“到时候我和永强都过来帮忙,有一天的功夫也就完事儿了。”
“那敢情好。”刘大爷往地里走了走,忽然想起了什么,问道,“我看你们那边儿房子也盖好了,你跟香雪的日子,是不是也早点定下来?”
第173章 从小命就苦()
宋朝阳听了,心中不免一喜,又摇了摇头:“要让我定,那是越早越好。不过,总还得香雪点头才行。上回她还说,我们那边儿盖起来的房子她可不去住,要按照她的心思重新起一座。我想着,若是来得及,等过了这个麦秋就问好了她的意思,我再找地方重盖,然后再说成亲的事情吧。”
刘大爷听了,不知道是该好笑还是好气,说道:“你这孩子也是心里实在,一门心思地对香雪好。不过这香雪呢,有时候性子急躁了些,你也别这么惯着她。”
沉默了一下,才又开口道:“香雪这孩子,从小命苦。她娘怀着她的时候,就住在我们家旁边了。那会儿她娘也是个能干的,要不也不能替她挣下不少的家业。只是可惜了,年纪轻轻的,就撒手走了。,这孩子啊,可就吃了苦了。也幸好她娘算是多了个心眼,给闺女留了条活路。要不,赶上那么个狼心狗肺的爹,她们姐妹二个人,这会儿也不能在了。”
说着,叹了口气蹲在了地头。
“香雪的外祖家里,就没人吗?”宋朝阳来了这里这么长时间,便是跟香雪定亲,也没听她提起过外祖家里的事情。
“她娘孤身一个,原本是大户人家的丫头,后来才嫁给的她爹。她娘连自己的老家是哪里,原本姓什么都不知道,哪儿去找娘家呢?”
宋朝阳沉默了。
也是,如果香雪有外祖家里撑腰,那周树根夫妻俩原先也不敢明目张胆地那么欺负香雪姐妹了。
又听刘大爷说道:“香雪性子像她娘,热心肠,带着村里那些小姑娘们一块儿做绣活儿赚钱,出来进去的,也不知道碍了谁的眼。要是有人说三道四,你听见了可别往心里去。要是觉得她哪里做的不妥了,你就直接告诉她。我看着,香雪也不是不能听劝的孩子。”
宋朝阳听到这里才明白了刘大爷的用意,当下正色说道:“香雪的品行我自然是信得过的,决不至于有人说什么,我便信什么,这个您尽可放心。再者,香雪是我未婚妻,若是有人说她不好,我总不会干听着,自然要给那些人长长教训。”
刘大爷听了这话,心下松了一口气。
他心疼香雪,跟心疼自己的亲外孙女没什么两样了。
而且,香雪本身又是个孝顺的孩子,对自己两口子也好,对女儿也是尊重,更别提每每给二丫买了好吃好玩的东西,总也少不了锦娘玉娘和小胖的。
这样的孩子,要真是因为有些人的流言蜚语再受到伤害,那可真是老天爷不长眼睛了。
宋朝阳能这样信任香雪,刘大爷先就放了心,又觉得宋朝阳果然比那个姓赵的不知道强了多少,香雪是终身有靠了。
经过这番谈话,刘大爷对宋朝阳更是赞赏有加,忽然又想到了自己的外甥永强,明明是相仿的年纪,永强就显得跳脱,不如宋朝阳性子沉稳做事妥当了。
或许,给永强定下个媳妇,也能让他稳重些?
刘大爷倒是也有些愧疚起来。
他觉得自己的姐姐姐夫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