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雾霾之上 >

第26章

雾霾之上-第26章

小说: 雾霾之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六把四封信发给女主管经理,也把几次邮箱联系的邮件转发给她。

    也告知她,十六曾给一个邮箱发过这四封信函,这个邮箱的主人可能已经不在她们公司,她可能需要知情。

    十六在邮件里告诉女主管经理:

    本来已经中止协商解约,但是发生了这次不当的退房检查后,要重提解约的协商。

    发完邮件,一直没有收到回复。

    晚上,十六给女主管经理发了条短信,提醒她已经发了邮件给她。

    女主管经理回复说谢谢。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室内。白天。

    十六给她们时间做出反应。

    一周过去了。没有反应。

    离违约时间还有十天左右。

    十六希望房间不要再浪费下去。

    他给女主管经理写了新邮件,提出:

    不管协商的结果未来怎样,自己都愿意现在让渡权利,把房间交给公寓处理。

    不要浪费社会住房资源。

    邮件同样没有回复。

    十六又短信通知女主管经理这个意思。

    女主管经理回复说谢谢。

    十六也打电话给前台,说了这个意思:

    如果他们需要十六交出钥匙,打个电话,十六回去交还。

    前台的销售客服女孩问十六,是不是在和女主管经理“对接”。

    十六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对接’;

    只知道女主管经理给了我邮箱,我给她发了邮件,一直没有得到回复。”

    对接、诉求、项目,看来是经过了培训;

    这些不合适、不合礼仪的词汇,公司里从下到上都会对顾客使用。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室内。白天。

    离违约时间只有一天了。

    仍然没有任何回复消息。

    第二天就是物管可以收回房间的日子了。

    所以十六给女主管经理发短信,询问“您公司”的最后意见是什么。

    女主管经理没有回复。

    十六隐约知道,她在担心十六会利用最后一天对房间搞什么破坏。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酒店式公寓,物管前台,室内。白天。

    到了第二天,物管接手房间的这天。

    十六给前台打电话,告诉他们燃气灶收藏在橱柜里;

    电视、空调的遥控器之类的物件在茶几抽屉里等等。

    省得找不到时有什么误会。

    十六要善始善终。

    前台没有叫十六交还钥匙门卡,十六也懒得多跑一趟。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集团公司,办公室,室内。白天。

    十六重发昨天的短信。

    女主管经理最后回话了。

    她说,项目和十六的联系就是最后的意见了。

    十六思考这是什么。

    新新店长把十六推向女主管经理;

    女主管经理给了十六邮箱地址,实际接收了邮件,发生联系;

    现在又倒回去,说联系前的事是最后的意见。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楼下,室外。白天。

    一辆面包车在楼下停住。

    车子的倒车警报发出声响:“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室内。白天。

    十六很快发出一条短信:

    “好吧。二十年后贵公司还存续的话,欢迎来认错。”

    和“您公司”相比,“贵公司”更疏远、不亲切。

    没有任何回复。

    女主管经理巴不得这件事早点结束。

    十六发现,自始至终,女主管经理没有为自己的公司或员工对十六表示过歉意。

    让顾客对公司的印象从良好、信任变成不信任、反感。

    公司层层反应,一步步犯错,听任一个优质客户反目成仇。

    文明商业社会一个合格的服务公司从开头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

第51章 准五星级小区(八)()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室内。白天。

    十六在安静的新家,楼顶最高的一层。

    从窗口、阳台可以望到公寓的小黑楼。

    本来可以安安静静、舒舒坦坦的,结果又折腾了一个月:

    建议、协商,交涉,转租。

    这种心力的消耗是怎样产生、怎么运行、怎样加剧恶化的?

    十六发过那条短信,觉得可能没有表达清楚。

    他又发了一条“补充重发”:

    “项目只和我联系一次,还把我推向主管经理。

    我给主管经理发了邮件,一直没有得到回复。

    我给时间让你们反应。

    昨天物管收回房间前最后一天,我短信询问主管经理,没有回复。

    今天重发,得到的答复居然是开倒车。

    生活和生意,不需要如此苟且。

    “好吧。二十年后贵公司还存续的话,欢迎来认错。”

    这天是周末,星期五。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室内。白天。

    文明商业社会应该怎样做,才能更有效率、大家更开心?

    十六梳理遇到新新店长以来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什么原因造成的?

    服务意识和态度、质量和原先真有天壤之别。

    为什么从天上掉到地下?

    原先在天上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如果是,错觉是怎样产生的?

    新新店长是不是一个特例?

    把一个职业礼仪极端不合格的人安排到这个位置上,是哪个人做的决定?

    这个人的职业礼仪和社会责任感是什么样的水准?

    允许这样的企业生存,这个领域的行业生态有没有毛病?

    允许这样的行业在这种状态下无碍运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贡献。

    不止一个行业,其他三百六十行,行行是状元。

    我们社会和每一个人是不是都意识清醒地正在支持它们继续如此苟且偷生、运行下去?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室内。白天。

    整个周末,十六不能释然。

    放下又拿起,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

    最后,十六决定,星期一,选大家最忙的一天,给女主管经理发一封要命的邮件。

    至于她会不会心慌意乱、忙中出错、血压升高,都是她应得的。

    能促使她思考一下正义和服务改进更好。

    发送邮件时,十六心软了一下,选择星期一下午发出写好的邮件。

    上午已经忙过一个高峰;下午略微不那么紧张。

    邮件标题里有“潜在诉讼可能”的字眼。

    对于“某月某日”误检事件,十六要求女主管经理所在的公司对十六出具正式的书面调查结论和正式的书面赔礼道歉声明。

    十六保留“通过诉讼”要求对方在第二城市范围发行的主要报纸刊登道歉声明的权利。

    解约的协商,十六表示对方公司限于“意识和知识”,尚不是合格的谈判对手,所以搁置二十年。

    十六写道,诉讼不必是针锋相对的。

    如果诉讼不可避免,十六将委托代理人和颜悦色、笑容可掬地进行一堂诉讼式教育。

    诉讼的目的,是唤醒企业沉睡的服务良知。

    十六提醒对方,在一周内作出反应。

    最后通牒。

    然后十六一年内没有登录邮箱查看邮件。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室内。白天。

    十六专心工作。

    发出邮件后,十六强迫自己不去查看邮件。

    没有收到女主管经理的短信回复。

    那个邮箱他也不再使用。

    十六确实不愿再想起那件事、那些人。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梳理清楚,把垃圾归类、装袋、扎好,扔掉。

第52章 准五星级小区(九)()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室内。白天。

    新家很安静。

    这是一栋新楼。

    每层四户人家,没有共同的墙壁,面积很大,彼此之间都有纵深。

    没有公寓那样的拥挤局促,没有那样的噪声、垃圾打扰。

    有时,从楼下儿童游乐场地传来孩子的海豚音啸叫,反而觉得是一种可爱、美好。

    这一阵发生了几件重要的事情。

    乾国版图,城市交通路上媒体等,平台终端、演播室,室外…室内。白天。

    第三十城市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无信号灯的人行横道上,一名行人年轻女子被两辆机动车先后碾轧,导致死亡。

    第十三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发布人脸识别技术;

    对人行横道上闯红灯的行人予以个人信息披露示众、罚款。

    紧接在第三十城市的那次交通事故之后,显得不合时宜、生不逢时。

    但是国家电视台对第十三城市进行“点赞”报道。

    报道之后再次招来非议。

    有法学家指出该交管部门披露个人信息存在行政违法的嫌疑。

    最近国家电视台似乎频频遭到行业专家指出漏洞。

    一次报道可燃冰的开采时,介绍一个计量单位的可燃冰可供汽车行驶五万公里。

    之后专家计算,只能支持三百多公里。

    分歧的原因在于计量单位下的可燃冰物理性状不同。

    第二城市,城市交通,路上移动媒体等,办公室,室外…室内。白天。

    第二城市的一家移动媒体。

    这次对第三十城市的人行横道交通事故集中着力报道,引发公众讨论。

    起初这家移动媒体的报道对人行横道上的立法和执法认识不清;

    还是呼吁“礼让”,而不是“守法让行”;

    以普通观念推揣行人当时的心理、分散、偏离应关注的焦点;

    而不是集中在严格执法上。

    但是随着报道和公众互动参与的推进,移动媒体终于还是把握住了中心、重点;

    促使交管部门“联合”这家媒体发出倡议:

    斑马线前车让人,违法者将受到扣分、罚款的处罚。

    这就是严格执法。

    原先的乱象都是因为虽有规矩但不执行、不遵守。

    还有一些网络媒体详细介绍怎样才是合格的“车让人”;

    用图解直观演示人行横道上的各种交通形势。

    多数情况下,仅仅是减速让行也是违法,就要扣分、罚款;

    正确的做法是需要完全停下,停车让行。

    这是普法了。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移动媒体,平台,室内。白天…晚上。

    十六的公益网站因为涉及不当泄露个人信息,被勒令停运、限期整改。

    关键时刻不能发力,十六很着急。

    看到大家对人行横道的问题掀起关注热潮,十六既喜又忧。

    喜的是终于有这么多人认识到斑马线严格执法的重要性;

    忧的是秩序一下变好之后,十六没有用武之地了。

    这个担忧的念头有些问题。

    十六注意观察、分析自己的这个想法。

    那家移动媒体一连推出七、八个斑马线专题。

    最近一个专题披露交管局“明日起”严格斑马线执法。

    这个专题发布的当天晚上,暴风骤雨袭来。

    空气清新、甘醇。

    第二城市,公交车上,车内城市交通,路上,室外。白天。

    第二天碧空如洗,天气晴好。

    十六今天要出去看看,第一天的斑马线严格执法下的第二城市;

    看她会变成怎样有序、温情的新社会。

    十六坐在公交车上。

    公交车行驶在第二城市的大路上。

    十六注意外面的其他车辆在斑马线上怎样停车、让人。

    路上不巧,遇到的斑马线绿灯时间很少,看不到太多细节。

    但是终于还是遇到几个。

    车窗外面的其他车辆和往常一样,抢夺行人的绿灯时间,横冲直撞而过。

    自己坐的这辆公交车也是没有变化,和往常一样。

    我行我素。

    十六心里一阵失望。同时也有一些放松。

    一忧一喜,自己还有事情可以做。

    这个念头也有问题!

    要反省;在反省。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移动媒体,平台,室内。白天。

    几天后,十六发现那家移动媒体再发报道:

    “斑马线前车让人,对于不停车让行的车辆,城市交警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然后是普及让行的技术问题。

    十六看出端倪。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就是说,限于人力,这项执法不会马上大范围、常态执行。

    这也是那家移动媒体的尴尬之处。

    这个报道也是下台阶的报道。

    不断普及、倡议才是常态。

    十六自己做这件事,面临的形势和这家媒体一样。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室内。白天…晚上。

    天气晴朗几天后,雾霾再次恢复、安住。

    十六把客厅和阳台的花盆,一盆盆往几个卧室里端。

    傍晚时,他会再从卧室搬出来,搬回客厅和阳台。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室内…室外。白天…晚上。

    小区每天早晚七、八次播放轻柔舒缓的古典钢琴曲。

    这里面有些文化;心理学、社会学,缓和小区住户的情绪。

    新家比公寓安静。

    住在最顶层,没有楼上邻居的打扰。

    同层的其余三家,没有共同的墙壁,电梯间比较宽大,隔得比较远。

    不是完全没有打扰,但是和刚搬离的公寓比起来,少了那些密集的打扰,舒适多了。

    所以,是忽略了少量打扰。甚至是忘记。

    这种内心安静的状态维持了半年左右。

    入住的家户逐渐增多。

    新邻居们的居住习惯交互影响,整体模式产生新的变化。

第53章 准五星级小区(十)() 
第二城市,准五星级小区,家,室内…室外。白天…晚上。

    楼下那家还是清水房,没有人入住。

    但是夜间能听到从楼下传上来的种种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