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最好的短篇小说大全集 >

第75章

最好的短篇小说大全集-第75章

小说: 最好的短篇小说大全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邪念就会开始萌动。若认为是大有希望的恋爱,反而容易产生断念之心;这一不可能实现的恋爱,就会像平湖之水一般停滞、掩住地表,没有流逝而去的迹象。

    上人急切渴望再度观瞻御息所的芳容,然而他深恐业已幻化成巨大莲花的女人的幻影,会在下次的相逢中不由分说地幻化、消失。其实一旦幻灭,上人就真正得到了拯救。从今往后他将完全获得解脱。然而上人对此深感惧怵。

    这种孤独的恋爱,终于进展到欺蒙自己的程度,使他采取了出人意料的举措;当他下定决心去与御息所相会时,上人感到折磨着自己老迈之身的疾患,一大半都痊愈了。上人自身几乎把下定决心之际异常的兴奋,误解成了逃离恋爱而得到的宽慰。

    五

    一位老僧,手拄鸠杖,落魄无比,默然而立于御息所宅邸花园的一隅。他人见此情形,一般会大不以为然。毕竟修行者或者乞儿站在显贵门前乞求喜舍,已是屡见不鲜了。

    一位侍女向御息所报告了上人的到来。御息所兴之所至透过绣帘朝外面打量。但见庭内的绿叶下,一位形容枯槁的老僧颓然而立。御息所认真注视了一会。当她发觉来人是在志贺湖畔见过的上人的身影并确认无疑时,不由得大惊失色。

    御息所稍许迟疑了一会。由于一时无法决定该怎么办,她吩咐下女暂时别去理会。侍女应诺,就没再理会上人。

    御息所的心中生出了不安。头一次产生这种感觉。

    舍弃现世的人,倒是见过无数;而将来世弃之脑后的人,还是头一遭。这是一种不吉之兆,有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惶恐。这位贵妇人失去了在上人对她单相思时所带来的空想中的愉悦。若是上人为了她而拱手让出了来世,那么来世是绝不会不带瑕疵就来到她身边的。

    御息所看了看自己华丽的衣饰与美丽的纤手,再看看伫立于庭中一隅的僧人老丑的脸容与不整的僧衣。这一结合隐含着来自地狱的诱惑。然而这与曾经描想过的瑰丽的梦幻迥然相异。上人乍看仿若来自地狱之人。在他身后已不存高风大德之貌,和那闪耀着净土圣光的风采。那让人早先幻想过的净土的光环都从他身上消失殆尽。跟在志贺湖畔见过的上人相比,虽无疑是同一肉身,但却判若他人。

    京极苑的御息所,带着宫闱中人的常习,有谨防自己产生冲动的倾向。当令人激动不已的事情降临时,她总是秉持这种态度。当她看到老僧如此思恋着她,而眼下就是确凿无疑的明证,她觉得那一直旷久思慕的无上荣光的恋情,竟是如此凡庸难耐、叫人汗颜。

    当志贺寺上人拄着锡杖终于踏进京都地界时,已将疲劳弃之脑后。一想到悄然进入京极苑御息所的府第,想到那绣帘后有一个他恋慕着的女人,就从所有自诳伪饰的谎梦中觉醒了过来。

    当爱情选中这一圣净无垢的形式时,来世又再次开始迷惑上人。上人从未对净土产生过如此纯粹、如此真切的印象。对净土的憧憬,竟是通过这种官能上的方式。余下的就是必须前去会一会御息所,这样就可以舍弃可能成为后世滞碍的今生的妄念。只有这一道打开爱的大门的手续了。就只剩这些了。

    老迈之身依杖而立,站久了是十分劳顿的。五月明媚澄净的阳光,透过疏枝碧叶,斑驳地洒在上人头上。上人几次差点目眩,但还是坚持站在那里。御息所若早些觉察到并热情接待他,那么这一手续就可以马上结束。一扇净土之门也就将静候于此并徐徐打开。上人静静地等候着,依杖静候着,借以支撑几乎令他休克的疲惫。阳光终于滤下了阴翳。夕辉遍洒大地。还是没有来自御息所的音信。

    御息所呢,自然无法知会上人在她身后描画出的净土世界。透过疏帘她几度观望庭前。上人站在那里。斜辉洒落。上人仍站在那里。

    御息所感到了惶恐。她觉得她见到的是一个妄执的生灵。她为来自堕落地狱的恐怖所袭慑。既然连如此高德的圣僧都受到了迷惑,那净土是绝不会迎接她的,迎接她的将会是地狱,她为这一世间常存的恐怖所慑惧。这时的她所梦想的至高无上的恋爱已经完全毁灭了。被人爱本身就是一座地狱。跟上人正好相反,通过上人她看到的是地狱。

    不过这位自尊自大的贵妇人是善于跟恐惧鏖战的。她狠了狠心,借助了残忍天性的一臂之力。上人终究会倒伏于地的。等到他倒在地上就成了。快了,快了,可是往帘外一望,他仍旧默立不动,她不觉渐渐焦躁起来。

    夜幕已落。月辉如银。上人站立着的身姿,恍若白骨孓立。

    京极苑的御息所惊恐得难以复加,无法成眠。就是不再朝帘外张望,将背朝着外边,她还是感受到上人在凝视着她。怎么说这是平庸俗气的恋爱呢!从被爱的恐怖与堕落地狱的恐怖中,这位贵妇人转而开始强烈地向往净土。她要用心保护自己所思慕的净土,不让它受到任何损害。她的净土与上人的净土不一样,是与上人的慕恋毫无瓜连的净土。若是跟上人谈清楚,她所思所念的净土就会土崩瓦解。上人的恋情已与她没有任何联系,上人只是一个人在任性地相思;既然如此,他自然一点也没有失去迎接她进入净土的资格。

    如此思前想后,夜已深更,凉气彻骨。如果上人就此倒毙了,她是不会不动心的,她是没有这种自信的。

    上人仍伫立不动。月光消隐了,乍看似姿形奇迥的枯木。

    我跟那个影子没有任何联系,御息所在心中呐喊。到底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确实超乎御息所的意想之外。奇迹发生了,在她如此转念的一瞬间,她顿时将自己的美貌全然忘却了。说得恰当一点,或许是刻意抑制了。

    不久,苍穹泛出了熹微。

    黎明之光中上人仍伫立着。

    御息所彻底失败了。她唤来侍女,吩咐将庭中的上人招至疏帘前。

    上人已臻抵忘我之境,全然不顾体之枯朽。在期盼静候时,什么御息所、什么来世都已经不存在了。当看到侍女下到拂晓的庭院中并向自己走近时,他也没有觉察到自己所等待的佳信终于来临。

    侍女传来了御息所的佳音。上人口中发出了令人惶惶不安的喊叫声。那几乎不能称之为声音。

    侍女欲伸手搀扶他。上人却闪避开了。接着他以异乎寻常的坚实的步履,朝帘前迈步走去。

    疏帘里仍很幽暗,从外面看不清御息所的丽影。上人在帘前屈膝而跪,以双手掩面而泣。

    哭泣时间很长,没有一声言语。他一直泫泣着,只是垂泪不止。

    这时,从破晓时昏明的疏帘下,徐徐伸出一只雪白的玉手。

    志贺寺上人用双手紧紧地抱住自己心爱的人那惹人心怜的手。然后将她贴在额前,贴在双颊上。

    京极苑的御息所感到自己的手接触到的是异样彻骨的冷手。过一会手又被一滴滴热辣辣的东西濡湿了。御息所对被他人之泪弄湿的手感到一阵不适。

    随着天色转亮,当亮色透过疏帘渗入室内时,贵妇人那颗信仰弥笃的心中,忽然为一种世间珍奇的灵感所震撼了。触摸我的手的这位从未见过的老手,难道不正是佛之御手么?!

    一刹那间,在御息所心中,幻想之光复明了。一切都訇然苏醒了,那里有净土世界中的琉璃,鳞次栉比的七宝楼阁,演奏着梵曲的天人的身姿,平敷着水晶砂的黄金池,宝光摇曳的莲花,迦陵频伽的丽声。这样的净土若能为己身所有,而且事实上她一直是这么信奉的,接受上人的恋情也无尝不可。御息所期盼这位有着佛手的男人请求她,“请把帘子揭起来吧!”上人也许会这样请求的!那时疏帘将会自然揭开。一张在志贺湖边见过的、京极苑的御息所那无与伦比的美丽的姿容,就会闪现在眼前。上人会被招进室内。御息所等待着。

    可是志贺寺上人,什么话也没有说,什么期愿也没有。这位紧握着御息所的玉手的年迈的手,不一会就松开了。

    只有一只雪白的玉手,独自留在微晓的曙光中。

    上人站着退走了。御息所心似冰冻。

    数日之后,传来了志贺寺上人在草庵内寂化的消息。京极的御息所向他奉献了无数瑰丽的宝卷。它们分别是无量寿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弥足珍贵的经文。

    汪正球译

    作品简析

第五章 栗良平() 
栗良平(1943—)本名伊藤贡,日本着名作家、演讲家。生于日本北海道。曾经从事过十多种职业。在综合医院任职十年,高中时代曾翻译安徒生童话而引起对口述童话的创作兴趣。他利用业余时间收集四百多篇民间故事以各地方言亲自巡回讲述。主要作品有纺织公主、又听到二号汽笛、穿越战国时代的天空,而以一碗清汤荞麦面而成为儿童类畅销作家。

    一碗清汤荞麦面

    日本人在除夕之夜都要吃荞麦面,称“年越荞麦”。长长的面条寓意人们缘分长久,幸福常在。

    对于面馆来说,最忙的时候,要算是大年夜了。北海亭面馆的这一天,也是从早就忙得不亦乐乎。

    平时直到深夜十二点还很热闹的大街,大年夜晚上一过十点,就很宁静了。北海亭面馆的顾客,此时也像是突然都失踪了似的。

    就在最后一位顾客出了门,店主要说关门打烊的时候,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六岁和十岁左右的两个男孩子,一身崭新的运动服。女人却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

    “欢迎光临!”老板娘上前去招呼。

    “啊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女人怯生生地问。那两个小男孩躲在妈妈的身后,也怯生生地望着老板娘。

    “行啊,请,请这边坐。”老板娘说着,领他们母子三人坐到靠近暖气的二号桌,一边向柜台里面喊着,“清汤荞麦面一碗!”

    听到喊声的老板,抬头瞥了他们三人一眼,应声回答道:“好咧!清汤荞麦面一碗——”

    案板上早就准备好了面条,一堆堆像小山,一堆是一人份。老板抓起一堆面,继而又加了半堆,一起放进锅里。老板娘立刻领悟到,这是丈夫特意多给这母子三人的。

    热腾腾香喷喷的清汤荞麦面一上桌,母子三人立即围着这碗面,头碰头地吃了起来。

    “真好吃啊!”哥哥说。

    “妈妈也吃呀!”弟弟夹了一筷子面,送到妈妈口中。

    不一会,面吃完了,付了150元钱。

    “承蒙款待。”母子三人一起点头谢过,出了店门。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老板和老板娘应声答道。

    过了新年的北海亭面馆,每天照样忙忙碌碌。一年很快过去了,转眼又是大年夜。

    和以前的大年夜一样,忙得不亦乐乎的这一天就要结束了。过了晚上十点,正想打烊,店门又被拉开了,一个女人带着两个男孩走了进来。

    老板娘看那女人身上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就想起去年大年夜最后那三位顾客。

    “这个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

    “请,请到里边坐,”老板娘又将他们带到去年的那张二号桌,“清汤荞麦面一碗——”“好咧,清汤荞麦面一碗——”老板应声回答着,并将已经熄灭的炉火重新点燃起来。

    “喂,孩子他爹,给他们下三碗,好吗?”

    老板娘在老板耳边轻声说道。

    “不行,如果这样的话,他们也许会尴尬的。”

    老板说着,抓了一份半的面下了锅。

    桌上放着一碗清汤荞麦面,母子三人边吃边谈着,柜台里的老板和老板娘也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真好吃”

    “今年又能吃到北海亭的清汤荞麦面了。”

    “明年还能来吃就好了”

    吃完后,付了150元钱。老板娘对着他们的背影说道:“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

    这一天,被这句说过几十遍乃至几百遍的祝福送走了。

    生意日渐兴隆的北海亭面馆,又迎来了第三个大年夜。

    从九点半开始,老板和老板娘虽然谁都没说什么,但都显得有点心神不定。十点刚过,雇工们下班走了,老板和老板娘立刻把墙上挂着的各种面的价格牌一一翻了过来,赶紧写好“清汤荞麦面150元”。其实,从当年夏天起,随着物价的上涨,清汤荞麦面的价格已经是200元一碗了。

    二号桌上,在30分钟以前,老板娘就已经摆好了“预约”的牌子。

    到十点半,店里已经没有客人了,但老板和老板娘还在等候着那母子三人的到来。他们来了。哥哥穿着中学生的制服,弟弟穿着去年哥哥穿的那件略有些大的旧衣服,兄弟二人都长大了,有点认不出来了。母亲还是穿着那件不合时令的有些褪色的短大衣。

    “欢迎光临。”老板娘笑着迎上前去。

    “啊清汤荞麦面两碗可以吗?”母亲怯生生地问。

    “行,请,请里边坐!”

    老板娘把他们领到二号桌,顺手将桌上那块预约牌藏了起来,对柜台喊道:

    “清汤荞麦面两碗!”

    “好咧,清汤荞麦面两碗——”

    老板应声答道,把三碗面的分量放进锅里。

    母子三人吃着两碗清汤荞麦面,说着,笑着。

    “大儿,淳儿,今天,妈妈我想要向你们道谢。”

    “道谢?向我们为什么?”

    “你们也知道,你们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了八个人的钱。我把抚恤金全部还了债,还不够的部分,就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

    “是呀,这些我们都知道。”

    老板和老板娘在柜台里,一动不动地凝神听着。

    “剩下的债,本来约定到明年三月还清,可实际上,今天就可以全部还清了。”

    “啊,这是真的吗,妈妈?”

    “是真的。大儿每天送报支持我,淳儿每天买菜烧饭帮我忙,所以我能够安心工作。因为我努力工作,得到了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