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莫笑农门妃 >

第39章

莫笑农门妃-第39章

小说: 莫笑农门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大人来到莫悠悠面前,激动的说道,“贤侄,这这就是你种出来的红薯,一定要留下来做种薯,请将它们卖给叔叔,叔叔替本县的百姓感谢你。“

    “叔叔,我让韩冬来通知你,就是想把这些做成种薯的,您再跟我来,莫悠悠带着刘大人一行人去看自己新栽种的红薯。走了一炷香的功夫,沿途很多大人看着莫悠悠家的棉花地惊奇不已,不时的询问。

    莫悠悠只得停下来,先带大家参观棉花地。此时的棉花地里一片白花花的棉花,里面的汉子们正挥汗如雨的忙碌着。“各位大人,棉花喜阳喜湿,要精耕细作,想必大家是知道的,但是在棉花成树前,也就是种下苗四个月左右,要陆续打顶,去掉肥大和弱小的枝丫,整颗棉花树保持六到八个枝丫就可以了,这样开花多,接桃多。”莫悠悠详尽的说道。

    “怎么可能,这样还可以接桃多?”人群里有人大声嚷到。

    “可不可能,你旁边的棉花地里不就是了,你自己去数一数不就知道可不可行了。”

    很多的文书和村民们真的进入地里去数了,一个个啧啧称奇,没想到去掉好的,还可以多接桃,多棉花。

    文书惊喜的把枝丫树和棉桃树木汇报给了刘大人,当然也估计了产量,是以往的一倍以上,刘大人惊奇的望着莫悠悠:“贤侄是如何想起这样种棉花的。”

    “叔叔,悠儿从小就喜欢种花,很多的花都需要修剪掉多余的枝丫和花苞来保证整棵花的观赏效果,棉花棉花它也是花啊,当然得如此。”莫悠悠悠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大家往前面的山头走去。

    又过来一盏茶的功夫,前面平坦的几座小山坡上种满了红薯,“天啊,这里还有这么多的红薯没有挖完?”人群惊叫到。

    看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的刘大人,莫悠悠赶紧说道:“叔叔,这一千多亩的红薯是刚栽种的,是夏红薯。当初好汉大叔是三月给了我一大麻袋红薯种,我立刻把它种下育苗了,育出的苗于四月份种下了,就是刚才收获的红薯,在半个月前,我让人把地里所有的红薯藤剪成苗种在了这里,这一次约有一千五百亩。红薯不太挑土地,但是即怕干旱也怕洪涝,喜欢高温,一年可以两季种植,春红薯约五到六个月长成,夏红薯只需要四个月就可以长成了,不过产量比春红薯略低一到两成左右。“

    莫悠悠看了看认真聆听的众人,接着说道:“育苗出来的红薯藤,沿着下面的虚脚剪一尺多长就可以栽种了,所以一袋红薯可以种好几亩地的。”

    “好,好,贤侄,你真是我们大周百姓的小恩人啦。”刘大人激动得直拍莫悠悠的肩膀,完全忽视莫悠悠穿着的女装。

    “莫姑娘,能请你把栽种的方法详细说一遍吗,我好做成册子发下去。”一个文书连忙跑过来说道。

    “红薯的种植方法我已经着人写好了,等我们家子铭从学堂回来,就会把小册子交给你的。”莫悠悠笑着说道。

    “莫姑娘原何知道这样扦插?“一个文书认真的请教到。

    开始一听还以为是个找茬的,莫悠悠看着这个一脸认真的人说道:“我们村里娃子经常上山,而我喜欢种花,所以常常会移栽回来,从而发现凡是会长虚脚的藤条都可以扦插。我刚拿到红疙瘩的时候也是直接种下去的,看到红薯藤的时候我才知道是可以扦插的。至于为什么叫红疙瘩为红薯,因为红疙瘩太难听了,这么好吃的东西应该有个好听的名字是不是啊!“

    “莫姑娘所言极是,我等应该多留心周围的事物,何愁没有栽种良方啊!”该文书感慨良多。

    莫悠悠正心虚着呢,哪经得起这么膜拜,连忙邀请县令一行人回家吃红薯。

第86章 处理棉花() 
大家都回到了莫悠悠家里,小小的房间被挤得水泄不通。莫悠悠连忙让韩冬领着其他人去村里堂屋就坐,家里就让爹爹陪着刘大人、县丞、师爷和两个捕头就坐。

    大家一边吃红薯一边不停的赞叹,莫悠悠也是不停的吃,太好吃了,好可惜,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没得吃了。

    “贤侄,你看这红薯要多少钱一斤卖给朝廷?”刘大人不忘正事说道。

    “叔叔是个爱护百姓的好官,悠儿怎么可以为难您呢。悠儿的心愿和大家是一样的,希望天下人都有饭吃,都有衣穿。我看红薯您就一文钱一斤都拉走吧。”莫悠悠说道。

    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看着莫悠悠,爹爹狠狠的瞪了莫悠悠一眼。

    “贤侄,此话当真。”刘大人又激动起来。

    “当然了,这红薯也是用于民,怎可多收钱呢。”莫悠悠微笑着说道。

    “好,太好了,贤弟,你养了好儿女啊!”刘大人对着爹爹赞赏的说道,其他人连忙复和。

    子铭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回来了,立马上来给大人们请安,递上好几本抄写好的红薯栽种册子,让大家再一次开心不已。

    饭后,爹爹送大人们走后,又被族老们叫去了,晚饭后才醉醺醺的回来。

    除了棉花地里还很繁忙,家里渐渐清闲有序了。娘亲看着庄子里堆积的白棉花乐开怀了,整天笑呵呵的。先是给大姐家做了新棉被,又给二姐做了嫁妆被,接着还给家里所有人都做了新被子。

    半个月后,刘大人派人陆续将二十多万斤的红薯拉走了,给了莫悠悠两百两银子。爹爹看着银子有些不太接受,盯着莫悠悠很久,始终不说话,让莫悠悠心里直发毛。

    在韩大人和姜大人的运作下,一封奏折带着几框红薯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快马到达了京城。不多时坐在高位上的人龙颜大悦,立马吩咐司农司着人下去核实。

    莫悠悠抱着新棉被摸了又摸,闻了又闻,这是自己种的棉花啊。棉花可以做什么呢?对了,可以做姨妈巾。莫悠悠正准备行动,娘的脸就出现在眼前。要是让娘知道了,还不得心疼死,天下还有那么多人被冻死,自己可不能浪费棉花啊。算了,自己现在也用不着,那么多的棉花就卖出去吧。

    莫悠悠让韩雪把韩冬叫来:“韩冬,我们家现在生活得还不错了,大家都不愁吃穿,附近村子里也是,以后有了红薯生活会更好。所以我想我们的棉花让莫氏百货以低于市场价的三文全部卖出去吧,这样可以让想买棉花的人可以多买一点就不用冻着了,价钱如果太低了那些专门种棉花的棉农可就要哭了。你觉得可行么?”

    两兄妹再一次惊讶的看着莫悠悠,久久说不出话来。

    “韩东,可是棉花运送困难?”莫悠悠疑惑道,不太可能啊,棉花虽然占地方,但是很轻的。

    “不是啊,莫姑娘,可以运出去的。我已经着人将去了棉籽的棉花陆续运往府城了。”

    “对了,给县城的也留些,不能让眼前的人都冻着了不是?”莫悠悠忽然又加了一句。

    西北

    一行人乔装打扮来到了一座高山上的坟墓前,按下坟头野草下的开关,墓室门缓缓打开,里面是青石铺地,穿过一人高的通道来到大厅,大厅里有很多的桌椅,同时有许多的通道通往各个洞府。

    见到来人,里面的人连忙迎接:“参见主子。”

    来人取下人皮面具,“带本王去看粮食。”

    一行人来到了仓库前,青石地板上铺了一层木炭,木炭上堆着山一样的粮食。

    “主子,这次春粮收购了三百万斤的稻谷,五百万斤各类豆子,五十万斤的麦子,鱼干鸡蛋各二十万斤。其中有两百万斤的稻谷和三百万斤的豆子,鱼干和鸡蛋都来自莫氏女的莫氏百货。同时听韩大人来信,莫氏女家的千多亩棉花地里可产出六十万斤的棉花,正在运送当中,不日将抵达隘口。“

    所有的人听到这话都漏出了难得的笑脸。

    “吩咐其他人可以开始行动了。”

    “是,主子。”所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太好了,终于等到招兵买马扩大的一天,原本以为在西北要十年左右才能立足,没想到老天送了这么大个惊喜。

    “赤焰,告诉孙德才,鼓励穷苦百姓来西北安家,凡是来西北者可分得土地五十亩,房子三间,可领粗粮五百斤,细粮一百斤。“

    “是,主子。”赤焰领命出去了。

    瑞王看着满室的粮食沉思着。这可是自己以前三年才能累计的量,今年的秋粮还可以再翻一翻,也许自己可以再加快脚步。

    “焰一,告诉韩明仁,再给莫氏女一万亩荒地。”

第87章 制作面条() 
棉花开始收尾时,莫悠悠就拿到了粮食银子一万四千两、棉花银子九千多两和府城店铺这个季度的盈利钱四千多两,这么一大笔银钱,把莫悠悠乐得找不到北了。

    这天凌晨,趁大家还没有起来,莫悠悠来到里间的机关处将银钱藏好。然后回到房间里,准备再睡下,忽然发现林婆婆醒来了,把莫悠悠吓得心突突直跳。

    “林婆婆,这么早就起来了啊,您也是要去小便么?”莫悠悠装傻的试问到。

    “嗯,子铭要参加秋试了,这孩子最近总是早起晚睡,我起来给他蒸个鸡蛋,给他补补脑。”林婆婆心疼的说道。

    “子铭哥哥一直想出人头地,读书总是废寝忘食,这样确实很伤身体。”莫悠悠说着和林婆婆一起来到了厨房。

    不多时,鸡蛋羹做好了,林婆婆让莫悠悠给送过去。莫悠悠进了里间的门,看见房里只有小弟睡得正香,于是莫悠悠轻轻的走上木楼梯,来到阁楼上,子铭正在认真的看着书,听见声响说道:“婆婆,谢谢您!放粮仓上就可以了。”

    莫悠悠轻轻的把碗放下,来到子铭身后,看了一眼子铭的书,接着抬头看见了窗外美丽的日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忽然想起一首诗,轻轻的吟诵到: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田边红日向云低,

    万里江山都在望。“

    子铭突然回头看向身后,身后的姑娘在初秋的阳光下,美得那么逼人,就像一道阳光照进了自己幽暗潮湿的心里。

    子铭就这样的望着莫悠悠,楼梯口紧随而来的林婆婆也被深深地震撼住了:想不到一个普通的农女有这样的胸襟和才情,难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屡出奇迹。

    莫悠悠欣赏完美景,回过神来,见子铭望着自己出神了,立马拿手在子铭眼前晃悠着:“子铭哥哥,你想啥呢,不会秀才还没考,你就读傻了吧,来,赶紧喝鸡蛋羹,林婆婆亲手做的。”

    莫悠悠把鸡蛋羹又端到桌子上,催促着子铭吃蛋羹,闻到蛋羹的香味,觉得自己好像也饿了,连忙下楼吃饭了。

    莫悠悠吃完早饭,来到小弟床前,伸手不停地在小弟的包子脸上揉捏,嗯,手感真好,小弟醒的时候可不敢动手。

    “姐姐,你真坏,夫子说了,男女授受不亲。”小弟睁开眼不高兴的看着莫悠悠。

    “小弟啊,男女授受不亲是说女子和外男的,自家的姐弟兄妹是没有关系的,你看你读书都不用心思考,只看到字面上的意思多不好。”莫悠悠一本正经的说道,完全不考虑夫子对此话的感受。

    等子铭和小弟去上学时,莫悠悠还在想,早餐可以吃面条的,自家还有那么多的麦子呢。

    莫悠悠吩咐韩冬把家里的麦子去学堂的磨坊磨成面粉,下午就发酵了准备明天吃面条。这一次莫悠悠拿了个大木盆发了一大盆面团子,放了一些盐和鸡蛋,开始加水揉制,可惜没力气揉,还是韩雪还韩冬轮流上阵揉好面团的,这阵式立马惊动了家里人。

    “悠儿,可是也给茶园的李老一家准备了明儿个的早饭,我的悠儿最是心善不过了。”娘微笑着说道。

    “三妹,你揉这么多面团可是够大家吃好多天的,还是你想把我当猪味啊!”二姐难得逗笑着说道。

    “娘,二姐她取笑我。”莫悠悠抱着娘说道,“我只是看早上家里常吃白米粥和豆子粥,想给大家换个口味啊。不过我觉得很麻烦,你看我现在想吃面条的时候就吃不到,只能等到明天。”莫悠悠苦恼的说道。

    “哎呀,我们家悠儿还是个馋虫啊!”娘笑着说道,接着一屋子人都乐开了。

    “哦,都取笑我。我想把面条做出来晒干,以后就可以想吃的时候直接下锅煮就可以了。”莫悠悠不好意思的说道。

    “三妹,面条还能跟野菜一样晒干储藏吗?”二姐立马惊喜的问道。

    “那么多吃的东西都可以储藏的,为什么面条不可以呢,我们试一试不就知道了。”莫悠悠开心的说道。

    韩冬和韩雪若有所思的对望一样,静静地望着莫悠悠。

    第二天一大早,韩冬和韩雪就来了,积极的开始做面,在莫悠悠的指点下将面条拉成长条后再裹上面粉,切成半尺来长饿样子后开始晾晒,莫悠悠叮嘱大家一定要随时翻晒,保证两面都晾晒均匀。

    等面条晒干后,莫悠悠下锅给大家煮了吃,虽然很多面条都煮断了,可是大家伙还是吃得很高兴,尤其是爹爹,直点头说这比喝粥扛饿,还很方便。

    莫悠悠觉得面容易断应该是盐的多少和揉的力度有问题,最后拉上了好汉庄的几个汉子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的做好了煮了不易断的面条,还在里面加了鸡蛋和各种青菜汁,做成了不同颜色的面条,霎时惊艳了众人。

    莫悠悠将做面的册子交给了韩冬,让他顺便带着家里的面条和鸡蛋去府城的店铺走一趟。

第88章 司农司到() 
莫悠悠自是不知道此时的韩冬带着面条直接来到了知州府,管家直接把韩冬带进了书房。每次韩冬来的时候准是莫氏女有好消息了,心里隐隐期待一会儿的惊喜。

    韩冬进了书房,请安的时候书房里的幕僚们都盯着他拎着的麻袋,在大家的注目礼中,韩冬拿出了各种各样的面条。

    “这是何物,五颜六色的。”一个食客问道。

    “这是莫氏女做出的面条,只要把水煮开下锅,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可以吃了,而且味道还很不错。这些五颜六色的面条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