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农门妃-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某建议小东家若仙阁可以在这里加大面积,并和城南一样,也是客栈和酒楼。”
“嗯,不错。如果目前账面上的银两够了,你就再买些铺面吧,若是不够就等农忙粮食上来了从里面扣。”莫悠悠笑呵呵的说道。
“小东家,城西住的都是清流人家,若仙阁的生意也还好,很多的人觉得那里清净贵气。莫氏百货比较不错,由于货物齐全、环境良好、价廉物美,很多人家都来这里长期拿货,所以百货也可以扩大一两个门面。”袁掌柜说道。
莫悠悠微笑着点了点头,让他也自己把隔壁的房子或者门脸有时机的时候就买了。
不多时,冯掌柜来,手里还抱着一叠账本,一见到莫悠悠就喜气洋洋的行礼,莫悠悠给他们互相做了介绍,三人连忙相互行礼,其实三人都知道对方,也曾派人打探过对方,但还是第一次打招呼坐在一堂。
“小东家,我们城南的生意特别好,当初后面是客栈,二楼以上是酒楼,虽然都不大气,但是特别的方便。由于莫氏百货许多新货品的缘故,很多的过路行商知道了若仙阁,后来都选择了在这里落脚,为了赶时间请客吃饭也在若仙阁了,所以酒楼和客栈生意出奇的好。行商们走的时候都带了很多店里的物品回去,甚至还有很多的客商直接把莫氏当成了进货的货源。小人已经和左边的房主把价钱谈好了,等小东家您一来,我们就把莫氏百货和若仙阁都扩一扩,我们三个月的盈利就够隔壁的宅子钱了。”冯掌柜徐徐说道。
莫悠悠笑呵呵的说道:“好,好,太好了,下午我就和你一起过去。今儿个难得我们莫氏的掌柜都到齐了,我做东大伙一起吃个饭吧。”
三人连忙笑着道谢,莫悠悠让韩雪去点菜了。
胡掌柜和袁掌柜对望了一眼,眼里也是震惊:想不到莫姑娘手底下也是有能人的。
边吃饭,莫悠悠边说道:“今年家里多了一万亩山地,其中有三千亩开垦成稻田了,再加上家里原来的两百多亩良田,所以估计今年农忙时稻子产量是一百三十万斤左右,加上村里和附近村子的粮食快两百万斤了,到时候路上的运输是个大问题,所以还望各位能够找些会拳脚的人到时候配合韩冬运输。家里有五六千只鸡快下蛋了,鸡蛋的运输和销路也是问题;家里还有六千多亩的豆子和一千多亩的棉花,也是需要运输和联系买家的。你们三个到时候碰个面商量怎么个运输法子。”
三人连忙开心的点头应声,尤其吃惊的是冯掌柜,想不到自己的小东家家里有这么多的地和粮食。饭后,莫悠悠就和冯掌柜去城南买宅子了,买完宅子,莫悠悠就回城北休息了。
而此时的知州府书房里站着的一群人,其中就有韩冬、胡掌柜和袁掌柜。听了三人的分别汇报,韩大人和好汉大叔对望了一眼,挥手让其他人下去了。
“小丫头果然没让我们失望啊,所有的红疙瘩就她种得最好最多,其他人那里我打听了一下,都是一小块啊。”好汉大叔笑呵呵的说道。
“东方,今年的这边的粮食运到西北还有剩余,所以主子秘密在西北建了几个粮仓,而我们得一路建立自己的停留据点。我先着人明着招人运送粮食,只怕到时候得动用你手低下的人。”韩大人说道。
“从今以后老子手下的兵再也不用勒紧裤腰带吃饭了,这得感谢莫丫头。你说皇帝和贵妃为什么这么不待见我们主子,让他一个人在西北自生自灭。偌大的西北,是我们延庆府的十倍大,可是总人口却没有延庆府的三分之一,老子的人一年四季肯豆子,和牛马一样。”好汉大叔愤怒的说道。
“东方,好了,以后就好了,我们不能惊动任何一方的,否则就可能没主子了。主子苦啊,不是也常和你们一起肯豆子吗,以后就好了,大事只能徐徐图之。”韩大人拍拍好汉大叔的肩膀,安慰的说道。
第83章 初见馨兰()
第二天看完账本,吃完午饭,莫悠悠来到了府城最大的首饰店——多宝阁。
莫悠悠在一楼给大姐的宝宝买了一个银制的长命锁和项圈,也买了一个镶玉的长命锁给小弟,因为银子辟邪保平安。给娘和姐姐们各挑了一支金钗,给爹爹买一顶额头镶金饰的帽子,本来想买个翡翠的,可是由于族里都认为金子才是富贵的象征,不过莫悠悠自己倒是想买个玉簪子。
来到二楼,莫悠悠选了很久,才选了一根白色的但是成色不是上佳的簪子,没办法,自己心疼银子,成色好的太贵了。突然听到楼上传来了阵阵声响,不一会儿两个漂亮丫鬟扶着一个绝色美人从楼上下来了,美人从上到下无一不精致,莫悠悠不由得想起无数个赞美词来形容她。
一时间挑选东西的贵妇小姐们都在窃窃私语:“今儿个馨兰小姐来夺宝阁了,要是知道的话我就告诉我儿子了。”
“你儿子哪有我儿子好,我儿子。。。。。。”
在妇人们的互掐声中赵小姐下到一楼去了,莫悠悠恍然大悟,难怪那么多书生围观,果然是个绝色美人啊。
莫悠悠拿着簪子来到了一楼,看着门外的韩雪,也给韩雪挑了一个梅花样式的银簪子,给林婆婆也挑了一支银簪子,和自己先前选的东西一起付了钱就回城北了。这时韩冬也把要卖的书籍也全部买好了,莫悠悠决定明天就回家。
几天后,莫悠悠回到兰溪村,刚下马车,娘和二姐就一脸喜气的看着莫悠悠,“娘,可是去看了大姐,大夫说是个男娃子吧。”
“大夫没说,不过娘希望是个男娃子。悠儿,子铭考上童生了,以后就可以考秀才了,由他带着你小弟读书,你小弟以后说不定也会是秀才的。”娘抱着莫悠悠笑呵呵的说道。
二姐也是一脸喜气的冲着莫悠悠直点头。
“太好了,娘,我就说子铭哥哥能考上的。”莫悠悠立马开心的说道。
晚饭时,莫悠悠把大家的礼物拿了出来,大家都很惊喜,尤其是小弟,特别的高兴,说他看到好几个同窗都经常带着这个,可把爹娘亲心疼坏了,要是早知道是这样,应该早给小弟买的。爹爹把帽子戴上就舍不得取下来了,都不怕热,可见喜欢得紧。莫悠悠把给大姐的礼物给了爹爹,爹看了后点了点头,说洗三的时候就送过去。
红薯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莫悠悠现在经常跑去采一捆红薯梗子回来吃,家里人都说比野菜好吃多了,可是韩雪要大量采的时候,莫悠悠立马制止了,说采多了下面的红薯就长不好了。
当一场一场的春雨过后,夏天的脚步悄悄来临。莫悠悠这几天一直关注着棉花,这天吃过早饭,莫悠悠带着韩冬和韩雪找到了蔡师傅,莫悠悠客气的说道:“蔡师傅,最近挺忙的啊,我找了你好几次了。”
“莫姑娘,你找小的有什么事情吗?”蔡管事停下手里的活问道。
“嗯,我找你是关于棉花打顶的事情。”
“什么,棉花还要打顶?你在开玩笑吗?”蔡管事立马严肃的说道。
“我没有开玩笑,棉花必须打顶,才能有利于接桃的数量。把上面的顶、肥大的枝条和瘦小的枝条全部去掉,一颗棉花上保持六到八个枝丫就可以了。”莫悠悠也是十分认真的看着蔡管事说道。
“把弱的枝条去掉可以理解,可是肥大的为何也要去掉,顶去了棉花还如何长高了,都不长高了如何能多接桃。”蔡管事气的直跳脚,只差没有骂人了。
“蔡管事,一颗牡丹花要想开得最好,还得把多余的花苞掐掉,何况是棉花呢?棉花又不是让它长高,关键是让它多开花,多接桃,它光长个不接桃也不行的。”莫悠悠劝到。
“庄稼怎么能和养花是一回事呢,这不是瞎胡闹吗?”蔡管事可是气急了。
莫悠悠好说歹说蔡管事就是不愿意去打顶啊,怎么办?莫悠悠看着韩冬,韩冬觉得自己真是里外都为难了,看着莫悠悠,最后觉得还是得听她的,不然到时候出来岔子自己和蔡大哥负责不了。韩冬把蔡管事拉到一边劝了好久,最后韩冬出面按照莫悠悠的方法打顶,打侧枝。
打顶的汉子也是一脸的心疼,每打完一颗树,心里想着:又一个兄弟的冬衣没着落了。
一连好多天蔡管事都冷着一张脸不理会莫悠悠,让莫悠悠很无奈啊。
不到一个月,棉花开始陆续开花了,花朵的数量远远的超过了以往他们种过的任何棉花时,汉子们私下早已经议论开了,一个个看到莫悠悠都跟看到了神一样。
而莫悠悠这边开始忙着收拾竹山的鸡蛋,太多了,又不能大规模的运输出去,不知道如何是好?现在几座竹山的鸡都开始产蛋了,每天都有几千个鸡蛋,韩雪看着可开心了,特别有成就感,韩冬再一次放飞了他的白鸽。
第84章 又见农忙()
爹爹最近发愁了,眼看稻子就要收了,可是没有地方晒稻子于是吃饭的时候问了莫悠悠,让她想想办法。
莫悠悠连忙让子铭通知农忙时来做短工的那几百个汉子过来上工了,让来收鱼的管事也准备好运输队。
等汉子们来了之后,莫悠悠照着去年,一座平坦地势的豆子全部割了,空出几百亩地来晒稻谷。
一片忙碌的景象再一次上演,这一次家里虽然牛多了,脱谷机也多了,可是忙得不可开交,一双手希望当两双手用。
家里的三千多亩稻田用了五六天才才收割好,莫悠悠让人把山地那收割的豆苗全部均匀撒在山地稻田里并深耕埋下做肥料,等插好秧苗又是八九天了。
莫悠悠让管事的长工分别称量了新开垦的山地稻田和良田的稻子的亩产量,良田自从养鱼后,亩产量都在六百斤以上,好的接近了七百。而刚开垦的山地稻田只有四百多斤,最好的也不到五百,这个数字让莫悠悠有点郁闷。
在莫悠悠的郁闷当中,整个芩东县的百姓都是满心欢喜,敲锣打鼓的庆祝今年风调雨顺,稻子和鱼大丰收,连荒地也收上了些稻子。
韩冬韩雪的运输队又开始搬运了,今年因为家里的粮食太多了,光自己家里就有一百四十万斤的稻子,府城的莫氏百货早已经准备了三百两的马车运输队伍,气势如虹的让莫悠悠惊艳了一把。
而在府城的韩大人笑呵呵的看着韩冬的书信,今年主子开始在西北秘密修建了很多的粮仓,沿路自己和东方也已经打点好了。虽然刘县令这跟线不敢明着收粮,可是莫氏女和她周边村子的粮食一季就有近两百万,今年屯下五百万斤的粮食绝对不是问题。
眼见家里的鸡蛋也是堆积如山了,莫悠悠只感叹这个时代的交通运输太不发达了。娘和姐姐们愁得也没有办法,莫悠悠只得告诉韩冬,让他加大运输量。
由于农忙结束,娘请了村里很多的妇人,把鸡蛋都编织成条在扎成长方体,等待运输。
附近村子里每天都有人来送稻谷,子铭现在都忙不过来,村子里的押运队也是忙不过来,子铭把那些来农忙做短工的几百个汉子都编入运输队。
莫悠悠这边吩咐着汉子们把早熟的黄豆一次收割了一千多亩,准备送去府城做菜卖。子铭招了很多附近村子的妇人摘豆荚,工钱按毛豆荚计算,十斤一文钱,一个妇人多的一天可以赚三十多文钱,可把她们高兴坏。一麻袋一麻袋的豆子堆积如山,等候着运送。
收割好豆子的山地莫悠悠让人把地再一次深耕、施肥、敲碎土块后,把那一百一十亩的红薯地上的红薯藤再一次按照上次的方法剪下栽种。
这一次所有的汉子再一次傻眼了,但还是十分迅速的按照莫悠悠说的去做了。汉子们五六天就种好了一千五百亩左右的红薯地。
莫悠悠天天叮嘱汉子们看着红薯苗,一定要记得早晚浇水,但是水不要太多。
红薯苗几天就都长精神了,还发出来很多的嫩芽,再一次把大家惊喜了一把。
大家还没有缓过神来的时候,莫悠悠再一次把大家分成了四部分,一部分人在稻田放鱼苗,一部分人开始采摘棉花,一部分人收豆子,一部分人开始收那一百多亩地红薯。
韩冬终于体会到莫悠悠说运输队远远不够的原因了,立马派人快马狂奔去府城把这里的消息送去。
深夜,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正在悄悄接近茶园,在蔡管事指引下,不多时,莫悠悠家里的粮食棉花都不翼而飞了。
莫悠悠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家里的千亩棉花缺人采摘,子铭和莫悠悠不停的招人,还好现在农闲了,来做短工的人比较多。
一亩地的红薯挖下来把所有人惊呆了,一亩地有两千多斤的红疙瘩。莫悠悠连忙吩咐韩冬去给刘大人送个信,询问自己的红薯是否下留下来明年做种薯。
韩冬的飞鸽又一次飞向府城。而莫悠悠则拿了一些红薯回去,准备大显身手,让家里人尝尝红薯的甘甜。
莫悠悠和林婆婆一起在厨房里倒腾着烤红薯,红薯饼,红薯粥。莫悠悠给这一百多个汉子都准备一个红薯粥和烤红薯,让他们可以尝尝自己种的红疙瘩的味道。如果明年的所有的荒地上都种上红薯该有多少人不用饿肚子了。
第85章 参观红薯()
自从吃了红薯,汉子们现在挖红薯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把红薯挖烂了。而挖出的红薯则全部挑到汉子们住的庄子,进门的地方有三个很显眼的大字:好汉庄
第三天辰时末,刘大人带着县衙一行人就出现在了红薯地里,还有陪同的爹爹,和闻风而来的族老、村长和村民们。
来到地里,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红疙瘩左瞧右看。几个文书丈量了一亩地后就开始下令汉子们挖,不停的有人在称量,人群随着称量的数量不停的惊喜惊叫,不多时,一亩地挖完了,重量也称出来了,近两千一百斤。
刘大人来到莫悠悠面前,激动的说道,“贤侄,这这就是你种出来的红薯,一定要留下来做种薯,请将它们卖给叔叔,叔叔替本县的百姓感谢你。“
“叔叔,我让韩冬来通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