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朝演义 >

第95章

神朝演义-第95章

小说: 神朝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心就是兵源,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就是争夺天下的资本,这是夏正平告诉自己的。

    整个天下,虽然归于平静,但是东北边境,辽王可新罗王朝之间的战争,不断持续着。东北边境的五个郡城,经历过反复几次的争夺,早已经是人去城空了。、因为战争的缘故,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难民潮,涌向了别的地方去。

    虽然那五个郡城已经是一座空城了,但无论是辽王还是新罗王朝,似乎都没有放手的打算。毕竟,辽王封地边境的五座郡城,占据的土地面积,还是相当大的。单单就是这一点,足以让辽王更为重视了。

    更何况,大夏神朝已经灭亡了,他辽王也就没有必要听从申不易的命令了。

    天下最为关键的,自然是申朝一方了。正如落凤坡下,雏凤先生对夏正平所讲的那样,济州周围一州一郡的城池,已经被申不易整合完毕了。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地方两千里的大的诸侯国。

    起初一段时间,这个诸侯国并没有得到各个诸侯王的承认,因为他自称为皇帝,然而却没有得到传国玉玺。正因为这样,哪怕是大夏神朝已经灭亡了,那些残夏遗留下来的诸侯王,也不会买申不易的帐。

    不得已,申不易向着各个诸侯王包括夏正平在内,发出了一份帛书,从此废弃皇帝称号,改称为申王。自此,整个天下,再也没有皇帝的称号了,有的只是七路比较大的诸侯王了,就如同合师院曾经分析的那样。

    这一节,自然是申不易想要得到各个诸侯的认可,才这么做的。如今,天下的这些诸侯,自然要争夺皇帝之位了,谁要是能够实力强大,并且有足够的理由,那么就能够问鼎天下,成为天下共主。

    当然,即便是没有理由,也能编出来。

    这个天下共主,说白了指的自然是霸主了。做了霸主,最终的目的,自然是要成为皇帝的。只不过这个道路有些曲折了。实际上是在通过兼并战争,最终实现扩大自己领土的目的。一次借着一次的称霸天下,最终领土也达到最大,从而富强起来,以至于能够有实力统一整个天下。

    当然,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可能是几十年的时间,甚至可以说是几代的君主。

    昔日,有某个王公九合诸侯,目的就是为了做这个霸主,从而号令天下。这个天下,首先起这个头的,自然是心怀鬼胎的周王了。

    周王连续兼并了周边数个一州一郡的城池后,实力彻底达到了鼎盛阶段,和申不易抗衡起来,两者之间,接连在边境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彼此之间互有胜负。但最终的结果,周王和申不易竟是联盟起来,一起扩张。

    这一条消息,自然让天下的诸多诸侯坐不住了。尤其是西北部的秦赵两国,他们都和申王和周王接壤,如果这两国联手进攻秦赵,纵然是秦赵两国结盟,最终的结果,依然是免除不了灭国的命运。

    秦赵两国的君主,虽然年轻,但是也是极有胆略的。这两个国家,为了对抗周王和申王,当然是结成联盟了。不过,让他们惊讶的是,这两个国家,竟然主动放弃了临近中原的平原地带,将那些土地转让给了临近的燕国。而这两个国家,却退守一座横贯于秦赵燕的山脉,在山脉之上建造起了长城。自此以后,以燕国为缓冲,以长城为屏障,将秦赵两国,彻底的与中原隔了开来。

    燕国自然是愿意得到这些土地的,不过他也有头疼的地方,那就是那一处缓冲地带,明显是一块烫手山芋。不过,燕国自然是舍不得丢弃,似乎和申王、周王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以至于在汉王六年岁末的时候,周王、申王联手大军,不去攻打燕国,反而是原地修整了下来。

    夏正平自然得到了上述的消息,倒是有些如坐针毡了。

    即便这一件事情过去了很久,将近半年的时间,夏正平想起来,也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天下大势变化的太快了,以至于夏正平都觉得,自己可能熬不过这个二十年,就得出兵争夺天下。

第156章 吴越之地() 
尽管夏正平这么想,但实际上,巴州的状况,也是出乎了他的预计。随着改革的深入,大夏神朝曾经遗留下来的祖制痕迹,几乎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事物与制度。

    尤其是科举这一方面,彻底吸引了许多人,挖掘出了一些让夏正平认可的人才。

    现在看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夏正平有理由相信,自己在将来十至二十年之内,必然能够面对诸侯,实践着自己的梦。

    当然这个过程之中,必然会有着一些战争,比如和蜀王之间的。

    汉王七年八月,夏正平得到奏报:“巴江之中,建造战船共计三百搜。”

    这是一个好消息,在提示着夏正平,巴州的水师,初步的硬件条件,已经达成了。而接下来的夏正平所要做的事情,便是要招揽水师人才了。这一件事情,自然也得秘密进行。好在,当初夏正平把这一件事情交给何士元做了,此时正好是询问何士元消息的时候。

    八月十三日,汉王府衙的早朝刚刚结束,夏正平便是将何士元留了下来:“何先生,去年曾经跟你说的那个海霹雳施琢公,具体的消息,现在怎么样了?”

    “主公的意思,下官自然明白。”何士元点了点头,他也在昨日接到了巴州水师战船建造好的消息,自然明白夏正平提施琢公是什么意思,“根据安排在楚王封地的人员传来消息,这个时节正好是东岛国等外藩侵占沿海的时候,施琢公必然会率军迎击。”

    “我已经好几次用了反间计,但是不知为何,这个楚王简直是油盐不进,对施琢公显现的更加信任。”说完这些,何士元脸上就显现出一丝的羞惭神色,他之前是答应过夏正平的,要用计,让施琢公脱离楚王,从而归附于夏正平的,可惜失败了,“主公,您现在就想要让他归附于您吗?”

    夏正平倒是没有注意到何士元脸上的羞惭之色,他只是点了点头道:“越快越好,今年年内最好做到这些。明年一年,让海霹雳训练水师战船,再过一段时间,便能够出征于蜀王,我们便能够出其不意。”

    何士元摇了摇头,道:“主公,恕我直言,这个确实有些难了,您想想看,反间计都不曾奈何楚王对施琢公的信任,要是着急的想要施琢公归附于您,实在是想不什么好的额办法了。”

    夏正平见到何士元面露难色,知道自己有些为难他了。、他也是皱起了眉头,施琢公如果不归附于自己,那么将来如何训练水师呢?夏正平自己虽然接触过兵法谋略,但是却并不懂得训练水师。

    对于政务的方面,夏正平有一套,但是对于兵法谋略,训练水师这一方面上,确确实实是他的短板。

    “要不然这样子,先生您试试如何训练水师?”夏正平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何士元号称雏凤,必然懂得如何训练士兵,“事成之后,我让您来统帅这巴州的水师可行?”

    何士元闻言,直直的摇了摇头,道:“主公说的哪里话,我只会排兵布阵,训练十足一方面,还是交给有经验的将帅才行。我的作用,充其量是个谋士的作用,再高一点,我是不敢想了。”

    夏正平点了点头,明白何士元说的不错。他是一个智囊型的人物,却不是什么能征善战的将军。他顶多做一个参谋之类的官职,而不适合统帅一方大军,进行攻城略地。

    何士元终究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有怎么接触到军队。但是他能够根据敌情,将自己所学的兵法加以运用和转化,从而造就他的名声。

    “既然如此,看样子,本王是有必要前往一下楚王的封地了。”夏正平点了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拜会自己想要的武将,怎么可能不亲自前往呢?这次,何先生您就跟我一道去吧!至于巴州的政务等事情,都交给赵灵吉和左善言处理吧!”

    夏正平最终做出了决定,何士元自然是没有的话说,毕竟他也想要见识见识一下这个施琢公究竟是怎样的人物,竟然三番五次的躲过自己的反间计,而没有被楚王有任何的怀疑。如果说这个人的心机谋略,那一定会是个响当当的谋士专家。

    至少,在鬼谋方面,要强于何士元的。

    “顺路还要办一件事情,去拜会一下神医刘病已,把他也召到巴州之中,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夏正平似乎又想起了一件事情,“我听府衙中的御医说过,我将这一件事情告诉御医后,御医后来给了我一封信,说是本王拜会刘病已的时候,可能用得上。”

    何士元闻言,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这个刘病已是谁,在楚王封地人员传来的消息之中,就是这个刘病已,除去了楚王封地里的一场疫情,从而赢得了些许名声。

    夏正平是个说做就做的人,他在次日交代了赵灵吉和左善言一些事情后,便是带着何士元及南山客,离开了巴州。

    倒不是夏正平不带许千言,而是许千言需要养育自己的两个孩子,一时之间走不开。

    南山客的孩子,自然是跟着许千言一起的,当然这是因为南山客跟着夏正平而已。前往楚王封地,并不是为了游玩,南山客做过亲卫,知道一些要素,这一点也是夏正平带上南山客,而不带许千言的理由。

    跟着夏正平前往楚王封地的,自然还有老车夫公羊假。就如同以往去襄州的时候,车夫公羊假驾车的水平,依旧是值得让人称道的。

    他们没有走直线距离,而是饶过了蜀王封地蜀州,再北上进入吴州越州的。

    之所以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夏正平想要看看如今的蜀州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蜀州的蜀王,在前年的时候去世了,由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然而这个儿子,似乎做得并不好。

    一路走来,夏正平眼中所见到的景象,早已经出乎了他的意料。他已经六七年的时间,没有来过蜀州的。现在来看,确实和六七年前大不一样了。这个大不一样,并不是指蜀州发展的很好,而是这里似乎民不聊生的景象居多。

    夏正平打听过了,这种现象是从新的蜀王登基以后才出现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夏正平才会认为新的蜀王,能力并不怎么好。

    不过,这种民不聊生的现象,倒是给了夏正平一个可趁之机。如果新的蜀王没有什么改变的话,自己到时候一旦出兵攻打蜀王,必然会迎来诸多百姓的顺从。

    夏正平一路考察着蜀州,收集蜀州的各处地理状况,便是出了蜀州。他们的目的地是吴越之地,自然不会在蜀州多作停留的。这一次,夏正平并不决定拜访楚王,而是化装成一个陌生人,以萧正的名字,进入了吴越之地。

    他的目的很简单,拜访刘病已,同时前往吴越之地,会一会这个施琢公。

    吴越之地,专指吴州、越州两处地域。如果以夏正平的眼光来看,这两处地域,都是属于冲积平原,但是在吴州越州的西部地区,却有着丘陵地带。

    丘陵地带之后,便是楚州了。

    吴州和越州,都是临海州郡,因而这里河道众多,可以说是水乡之国。正因为河道众多,又是因为冲积平原的缘故,所以这里土地肥沃,适合种植稻米。

    楚王封地的额粮食,十有八九,都是出自于吴越之地。要不然,身为海霹雳的施琢公,也不可能带兵轻易的击退来敌。

    吴越之地的富裕程度,也是有些出乎夏正平的预料的。他们刚一走进吴州的一座郡城,就听得到处叫卖声音。这是一种介于襄阳郡和巴郡之间的繁荣程度,但总的来说,达到了整个天下各处郡城的平均水平。

    吴越之地的郡城,分散的比较散落,但是数个郡城,基本上都是在一条直线上。这大概跟沿海有着一定的关系,从人类的发展来看,人类倾向于在有水的地方定居,吴州越州,河流众多,又是靠近着大海,自然有着极多的人定居。久而久之,这些郡城也就发展起来了。

    他们抵达的第一个郡城,名叫吴南郡,位于吴州地区最南端的一个郡城,正好建立在海边上。

    夏正平进入了吴南郡,街道上的热闹声音,已经显现出了当地的繁荣状况,不过夏正平并没有太多的留意。他和何士元一道,寻找到了住房,便是住了下来,然后派遣人士,去打听有关于刘病已的消息。

    根据夏正平所知道的,这个神医刘病已,算得上一名游学医生。一边进行治病,一边进行着游历。这一点,自然是汉王府衙之中御医告诉夏正平的。换句话说,就是夏正平现在还不能够确切的知道这个刘病已的具体位置。

    运气好的话,可能就在吴南郡,运气不好的话,可能在吴州最北边的吴北郡,真要是在吴北郡,夏正平就得继续前进了。

第157章 三江湖() 
吴南郡的风土人情,不与其他地方的人一样。这大概是跟他们身为百越民族后代的原因有关,那是历史上存在着的民族,后来随着时间发展的缘故,这个民族逐渐消失不见了。或者说,这个民族实际上和夏族、华族交融在了一起,形成了如今吴州越州的居民。

    夏正平住进馆驿之后,便是让人去打听了刘病已的消息,这需要几天的时间。在这几天之中,夏正平倒是有些无聊了。

    “主公,吴南郡之中,有一些我当初游学所认识的好友,我想去拜访他们一下,不知道主公您是否答应?”何士元一大早就过来请示夏正平,希望他自己能够得到夏正平允许,前往吴南郡的一些地方,进行拜访好友,“若是有可能,我将他们说服,前往巴州,为主公您效力。”

    对于何士元的要求,夏正平自然是没有什么理由拒绝的,毕竟这只是普通的顺带拜访,就像夏正平一样。他原本的目标,是要去拜访一下海霹雳施琢公,只是顺路来看看刘病已的事情,说不定自己能够说服刘病已前往巴州,加入自己的阵营。

    他见着何士元的神色之中,有着一丝的期许,便是点了点头,道:“有朋自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