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

第31章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31章

小说: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剩下几十个赵二牛就不给卖了,直接就送给了小表妹张兰兰,毕竟人家也帮衬着拉了人,好歹也得表示表示,又是亲戚给钱也不像样,人又是住县里的,供应也是有限制的,这煤谁家不缺呀?赵二牛也大气,直接就给送了。

    俩口子就高兴得合不拢嘴,觉着占了大便宜,毕竟一分钱没花,就带了几个关系好的朋友来,又不费什么事儿,既给朋友解决了困难,让朋友们欠人情,又给亲戚帮上了忙,合着两头占了个好字,哪儿能不开心呢?更别说还白白得了不少烽窝煤呢,冬天是不怕冷的了。

    又把筐子叠了用牛车赶回村儿里去,赵保国跟张老二就开始数票子了,拢共赚了有二十八块钱呢,这老多了,把俩人给激动的。

第71章 分钱了() 
赵保国就数了二十块儿,剩下的八块两毛七分钱,就推张老二面前:“五块钱是你的,剩下的你给家里做了煤的一人一毛,也剩不下一两毛的了,就那点子你拿着给孩子们买了零嘴儿吃吧,毕竟他们也是帮了忙的。”

    张老二也不客气,利落的揣兜里就往出走,心头那叫个美滋滋,也没咋费劲儿他就赚了五块钱,要放城里头都能顶上临时工一月工资了。

    到时候上交给娘三块,给媳妇五毛让她自个儿存着,剩下一块五还能留着当私房钱,想想就美得很,脚下生风似的走得飞快。

    到了屋里发现除了爷奶,一家子都没睡呢,全都目光灼灼的盯着他,张老二差点落荒而逃,赶紧的奔炕上去,脱了鞋就坐,从衣兜子里把一把子毛票都掏出来堆炕桌上:“就这些,一人一毛!”

    赵翠花就上手数,其它人看着眼馋也不敢动,等着当娘的分润呢!

    “这有三块五呢!”赵翠花惊奇道。

    张老二就赶紧说了:“就一人一毛啊,这里头还有小舅家的份儿呢!”其它人听了脸上就露了点儿遗憾。

    赵翠花就赶紧的数,一分两分三分的,数够了一堆一毛的放着,再另外数一堆放着,拢共数了九毛出来,见媳妇儿子们都眼巴巴的瞅着,立马就把这一堆堆的给揣兜里了,竖着眉毛:“瞅啥瞅?还没分家呢就惦记着了?”

    “哪能呢娘!”张老大就舔着脸笑:“只是好歹给个一两分的手里头花销吗?”

    赵翠花想了想,毕竟都是干了活的,要全收了媳妇儿表面没意见,心里头不知咋想呢,好歹拿点儿出来堵堵嘴。这样想着也避免不了肉疼,又数了六分钱出来,虎着脸一堆:“一人一分,再多也没有了!”

    媳妇儿们赶紧就上手一人拿了两分钱,至于男人吗,要的时候问媳妇要呗,现在让她收着也没啥。张老二又从那堆票子里往出数,数了两毛出来推给赵翠花,道:“爷奶也有份儿呢!”

    “也有份呀?”赵翠花疑惑的问。

    张老二就笑:“柱子哥说了,爷奶算监督咱们的,当然也有份儿了!”

    赵翠花哪能不知道这只是个理由,不过孩子有心孝顺吗,她肯定也不客气呀,直接就揣兜里了,转头对老头子道:“我先收着,爹娘想吃啥用啥了再给买!”

    老头子没意见,就道:“这儿子媳妇儿你都给了,不给我一分?”

    “你想钱干啥?”赵翠花反问:“你成天不是搁屋里躺着,就在搁外头串门子,又不缺你吃缺你喝的,要钱干啥使?”

    老头子就道:“不得买点儿烟丝啥的?”

    赵翠花道:“回头让国富给你买,你啥时候还自个儿跑去买了!”说着就不搭理他了。

    老头子耷拉着脑袋,估摸着自己这辈子,手里头是甭想摸到票子了。

    屋里儿子媳妇都憋着笑,张老二咳了两声,又从那堆毛票里挑出几分,道:“这半月孩子们都有帮忙,国富大点儿,活儿干得又多些,柱子哥说了,给他三分。”说着就推给赵翠花:“娘你帮着收着,明儿个给国富拿着。”也不给他哥嫂拿,毕竟这嫂子是后讨的,钱要进她手里,还能给国富花吗?给了他哥就跟给了嫂子没两样,他就干脆给他娘拿着了。

    赵翠花看了一眼大媳妇儿面色黑黑的,就当没看见似的直接给收了,搁自己这儿放着还能买点儿好吃的给大孙子甜甜嘴儿,要给这媳妇儿估摸着全进国强跟佳佳嘴里头了,明明是大孙子干的活儿,到头来估摸能尝个味儿就不错了。

    张老二又开始分了:“国强国军红英呢,年纪小,活也做不了多少,一人就两分。”说着示意自己媳妇儿收,何大娟看了大嫂子一眼,赶紧的去收了四分钱。

    孙来娣黑着脸收了两分:“咋没有佳佳的?”

    赵翠花就提着嗓门:“能要点儿脸不?佳佳几岁?路都走不稳定呢!帮得上忙吗?下手都没搭过,还想分钱?你是想钱想疯了吧?”

    张老大还狠狠的瞪了她一眼,孙来娣就瑟瑟的不说话,只心里头不痛快,合着他们家还比老二家少两分,国富那兔崽子虽然有三分,但到不了她手里头顶屁用!当下就决定要再多生几个儿子,到时候儿子多了干活儿也多,就能多分钱了!结果后头张老大连着半个月都被拉上炕,差点儿都下不来了。

    张老二又挑了一分给三弟妹方芳:“红梅年纪虽小,但也能端个茶递个水的了,活虽然也没能干着,好歹也有点贡献,一分就意思意思,回头给孩子买几个糖也能甜甜嘴儿!”

    分完了之后他就直接收了其它的毛票:“行了,这里头就没咱们的事儿了。”

    一家子不管是满意的也好,不满意的也罢,都各自回屋睡了。

    第二天张老二就去小舅家,再来了这么一遍,毛票给分了,还剩下两毛钱,这咋办呢?他自己的份早拿了,这两毛再抠着也不像话,想了想转去县里的供销社去了。

    买了一斤硬糖回来,自家留了三两,给了小舅家三两,剩下四两就直接给赵保国了。

    一斤虽然没多少,糖都是一颗一颗的,孩子们虽然多,但分到每人头上,也能有三四颗的。乡下孩子一年都吃不上两颗糖的,这冷不丁有了,高兴得是满屋乱蹿,引得大人叫骂了,这才消停下来。

    赵保国得了最多,都快半斤糖了,就先剥了一颗喂老爷子,这糖他是嚼不动的,但能含着呀。含着也是有甜味儿的,老爷子就乐呵呵的吃着重孙给的糖,美皱纹都快飞了。

    喂了老爷子吃糖,他又分了爸妈一人一颗吃着,自己再含了一颗,又藏了两颗在兜里,免得张国富吃不上,好歹给他一颗甜甜嘴儿。至于其它弟弟妹妹们,都有爹娘看着呢,少不了他们吃的,只张国富有个后妈,爸基本上也不搭理这些事儿。

    其它的糖就让老爷子收在柜子里放好,回头爷俩儿隔三岔五的也能尝尝。

第72章 换粮了() 
北方冬天来得早,尤其是d省一带,一般情况下到了十月份天气就开始转凉,十一月份就大雪封山了。

    今年的冬天又来得格外快,九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凉了,现在才十月中旬,天空就开始飘着雪花了,估摸着大雪封山的日子,比往年还会更早一些。

    张老二就集合了村里的干部们商量,打算把山谷里的粮食搬出来,免得大雪封山路不好走,搁里头白瞎了。

    于是集合了村里青壮年,把事儿给说了,准备连夜去换成粗粮,到时候四千斤水稻,起码能换一万斤粗粮往上的。

    村里人一听吧,就炸了锅了,七嘴八舌的问,热闹得不得了。

    “啥时候去搬呀!”

    “上个月才分了两百斤红薯,这稻谷要换成粗粮,咋地咱一人也能分个四十十斤吧?”

    “那肯定不能少了,这下子别说到明年开春儿了,紧巴巴说不定能吃到秋收了!”

    谁说不是呢,等粮再分到人头上,每人手里头都有两三百斤粗粮了。冬天又没什么活计干,向来都是猫在炕上呢,不干活儿自然就没什么大的消耗,混着肚子不饿就行了。大人一天半斤粮就能打发,孩子就更少了,紧巴着吃开春是没问题的。等开了春后粮也得去了大半,但春天来了,又靠着山,还能饿着肚皮吗?什么野菜都出来了,混了粗粮一块儿吃,怎么着也能混到秋收。

    大食堂里人头涌动乱糟糟的,张老二拍拍桌子:“小声点儿,怕招不来人咋地?”

    这个队长还是很有威望的,一见他脸色不太好看,村里人就慢慢住了嘴,但也免不了有小声交头接耳的,张老二道:“别以为有了粮就能放开肚皮吃了,可是要扛到明年秋收的,自个儿心里头要有点儿数,别瞅着天儿不旱了就胡吃海塞的,到时候没粮干瞪眼,可别来找我张老二!”

    下面就一顿哄笑,就有人说:“大嘴你当咱们傻呀!饿了这么些年,谁还能不省着吃咋地!”

    “你们自个儿有数就行!”

    当天夜里全村人就出动了,连夜把稻谷再给拉到队里的粮仓。

    张老二第二天儿就早早的就出了村儿,往兵团那边儿去了,司务长听了当场就拍板:“就明儿个晚上,我派一个连过去拉。”

    这有要细粮吃,谁爱吃粗粮呀!家里老婆孩子瘦不得拉叽的,每回看着就心里发疼。

    张老二赶紧道:“这到村儿里来,会不会太显眼了,万一被瞧”

    司务长拍拍脑门儿,有了粮太高兴了,所以就没想周全,这有路子弄细粮,可不能给断了,于是想了想道:“靠着火车站林子那边儿的山脚底下,有个隐蔽的防空洞,估摸着是当年鬼子进来的时候,部队给挖的,一般没人去那儿,回头我派个人带你去一趟,你记了路,夜里把粮搁那儿,我再派人去拉!”

    张老二就点头应好,又问:“那村里的粗粮”

    司务长就道:“四千斤粮也不老少,我这一个团也吃不下,毕竟又不是拿来当主粮吃的,不过给老人孩子喂喂嘴,等我再联系一下其它兵团的战友,到时候指定能有人要,粮食肯定是少不了你们的,只是这粗粮可就不大好,没问题吧?”

    张老二立马就道:“没问题没问题!咱乡下人能填饱肚子就成了,这要想着口感啥的,还换什么粮呀,只要能吃,都不嫌弃,您只管换吧,咱都要!”

    司务长就点点头,叫了门口穿着军装的小伙子领张老二去找那个防空洞,又道:“我得跟团长汇报一下,再联系一下其它战友,你先去认认路,把粮食运过去。”

    张老二哎了一声,心大的跟着军装小伙子走了。要说担不担心后团扣下他的粮食,又不给他粗粮,他是半点儿没这意识,毕竟在咱老百姓的心目中,军人等于依靠,那就是天呢!天还能哄他们这些个泥腿子吗?肯定不能!

    司务长赶紧去找团长,把这事儿给说了,团长听了也高兴:“干得好!”又撵了司务长走,自己去联系h省的战友们了。

    张老二找着了地方,又塞给小伙子一把糖,“拿着甜甜嘴儿!”

    小伙子推辞着不收,张老二直接就塞他衣兜子里,腿脚利落的跑了,身后还传来小伙子喊老乡老乡的声音,他听了就跑得更快。

    回了村儿当天夜里就组织人把粮食给运到防空洞里去了,又打发其它人回村儿,叫了赵二牛跟赵老大老二老三留着,几兄弟就搁这防空洞里呆着,一是看着粮,二是等着人。

    干等着也无聊,就开始闲磕牙了,赵老二走来走去,一会子又探头往外瞧,瞧着没瞧出什么来,又悻悻的回了洞里坐着,没一会子又去瞧,这走来走去的,弄得大家伙儿都有些焦躁了。

    “你屁股底下长钉子么?”赵老三被他晃得头晕,就忍不住了:“老实呆着不行啊?”

    赵老二就坐着,问张老二:“大嘴哥,你说,咱能换到多少粮食?”

    张老二瞥了他一眼:“反正不老少,这人民子弟兵,还能坑咱老百姓吗?”

    “我没说呀!”赵老二道:“就是想着能有多些吗?”

    赵二牛就算了算,粗粮换细粮,起码得两倍往上。“看是啥粮了,这要红薯啥的,一万斤肯定得有,要不全是,再加些玉米茬子和高粱茬子大豆渣子之类的,还得再往上长长!”

    “要红薯干啥!”赵老二道:“咱们村儿多了是,最好是弄点别的,也能换换嘴!”

    “有得吃就不错了!”赵老大悠悠地瞄了他一眼:“还挑三捡四起来了!”

    几个人唠着磕儿,时间不知不知的过去,赵老二又坐不住去瞧外头,远远的看着一闪一闪的灯光过来,当场就兴奋了,对着洞里头招手,低声道:“来了来了!”

    其它人一听赶紧就过去,赵老三眯缝着眼瞧:“这光见着亮,也瞅不见人哪,是不是兵团那边的?别是咱走了漏了风声吧。”

    “那不能!”张老二也眯着眼瞧:“司务长说了,这防空洞是三十多年前留下的,能有多人知道?”

第73章 上山玩() 
等光线近了,就看清了来人,好家伙,二十多个军装小伙子,还赶着几辆骡车,骡车上一叠一叠的麻袋鼓鼓囊囊的,大家伙就都兴奋起来,那肯定是给他们的粮食。

    到了洞边儿就开始往下卸了,兄弟们也迎了上去帮手,张老二见领头的是他见过的,就凑过去搭话,问:“小老弟,都是些啥粮你知道不?”

    那小伙子就说了:“就是些高粱茬玉米茬瘪豆子之类的,反正粗粮不就这些个吗,还能有啥?”

    张老二就笑得合不拢嘴了,这粮食越粗越不好吃,那给的份量肯定就越多呀。

    搬了一麻袋下来,又问:“能有多少呀?”

    小伙子指挥着其它人进洞里把粮往骡子车上搬,才道:“团里还几十袋呢,估摸着差不离能有两万多斤,放心吧,肯定吃不了亏!”

    张老二手就开始抖了,那叫个高兴,这二万斤粮呢,够每人分个五六十斤的了,就激动得抓着小伙子的手说谢谢。

    小伙子被他搞得手足无措,连声说不谢不谢,都是换的,还说不是他们这一个兵团的,是几个兵团联合起来的。

    张老二又谢了一回,才算冷静下来,等粮食都装好了车,军人们又呼啦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