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持验录-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人说:‘你不必害怕,我来帮助你渡河。’抓起忠干的腰,掷向空中,过了很久才著地。
忠干惊醒后,听到贼城上打起三更的声音,他举手抹面,发现眉睫沾满了血迹,才知道自己受了重伤。
忠干拖著疲惫的身子,勉强走了一百多步,又跌倒在地,看到刚才那个人持刀向他喝叫:‘起来!起来!’他又勉强走了一里路,坐下来休息,听到本军喝叫的声音,遂安返本营。
二十二行路诵经
宋徽宗年间,方腊占据钱塘的时候,时常滥捕无辜。当时有一个在都税院做事的人,家住在祥符寺的北方,距离府城有十里路,每天清晨赴衙门的途中,都默念金刚经五遍。二十年如一日。
有一天,他被贼党方腊的侄子方七佛抓住,方七佛命众贼用箭射他,他不停地念诵金刚经,众贼发出的数百支箭,竟没有一支射中他,遂放他离去。
二十三救命的控诉
王崇一,唐朝人,曾任嘉州平羌的县令。平日时常诵读金刚经。
永昌年间,因为被亲戚牵累,遭大理寺宣判死刑,监禁在京里,崇一在狱中仍然不停地诵经。这时,他的婢女真如向都下控告他,御史郑思齐便亲往京中,向大理寺提押崇一,欲将崇一送往都下审问。
当他们一行到达陕州东方十多里的地方,忽然遇到一位和尚阻拦在路中,向崇一说:‘请暂且下马礼拜四方。’但是御史不允许。
和尚就问御史说:‘为何不让他下马礼拜?’御史无言以对,只好允许崇一下马礼拜。
礼拜了四方之后,一眨眼,和尚竟然消失不见。御史心里非常害怕,但又觉得很讶异。
他们一行又继续赶路,到了洛州地界,夜宿洛州驿站的厅上,忽然听到有人向王崇一说:‘你的婢女控告你,实在是要帮助你,为的是使你延续生命。’御史也听到这句话,还以为遇到妖怪。
到了洛州,御史遂将此事奏闻皇土,皇上传唤王崇一亲自审问,问他说:‘你在途中,为何会遇到这些妖怪?’
崇一回答说:‘微臣实在不知,怎么会发生这件事?’
皇上遂将此案交由有关官员,再予细审,不到十天,崇一就被大赦,免除死刑。在平羌县令任上,寿终正寝,享到八十七岁高龄。
二十四只见莲花不见头
李绳之,字受伯,明朝嘉定人,是李玉海的公子。他平日持斋茹素,虔信佛法,每日持诵金刚经、准提咒,从未懈怠。
崇祯辛未年九月二十二日,他偕同朋友汪仲起游城,走过一条弯曲的小径,突然从路旁钻出一个人来,手持巨斧,抓住受伯的颈部,连砍了十几下就抽腿而逃。
仲起赶紧扶起受伯,竟发现他安然无恙,只是左手臂留有两道浅痕而已。这时小路来往的行人,看到这种情形都非常惊讶。
一会儿,受伯的家丁集合起来,将那个持斧头砍杀受伯的人追捕回来。原来是庄里的仆人甘宠,因为欠了租税,自忖不能归还,而起了谋害之心。
甘宠接受官员审问时,官员问他为何不直接劈砍受伯的头?甘宠说:‘我当时只看到莲花数朵,看不到受伯的头,连砍几次砍不著莲花,只得砍根茎,那知竟仅伤了他的左臂。’
二十五经袋护胸
张守诚,明朝杭城人,字不易。他虔诚奉佛,日夜持诵金刚经,外出时都用口袋贮放经卷,悬佩在胸前。
崇祯壬午年间,他随朋友北上经商,途中遇到响马(强盗、土匪,北方人称响马)抢劫,他的朋友受伤,守诚也被响马一箭射中胸前,因有经袋保护,才没有穿透心胸,得以保全性命。
这件事是黄心符参军亲口告诉舍桴庵慧雨和尚的。心符的外号叫定通禅老,年少时遍参儒、释、道三教,晚年专修禅行,平生持诵金刚经,屡次遭遇大难,或是身染危症都得解脱。
第七篇脱刑系枷锁
一被俘获脱
唐朝,南康王韦皋镇守四川时,麾下有个小兵,名叫伍伯。他在西山行营与营中兵士学念金刚经,由于天性鲁钝,学了一天才只学得经题。
当天晚上,他到城堡外捡拾柴薪,不幸被番骑捆绑而去,走了百余里路。这时天色昏暗,番骑将他推倒在地,把他的顶发绑在桩木上,用骆驼的皮覆盖著他,然后睡在一旁予以监视。
伍伯心想:这次被番骑抓去,恐怕一辈子也回不来了,唯有祈求佛菩萨的庇佑,才有脱险的可能。他回忆起白天学得的经题,就一心不停的念诵。一会儿,他偶然抬头,看到前面有一把金铤放出光芒,落在他的面前。他试著移动手脚,发现身上所系绑的东西都已掉落,番骑则熟睡在旁,他赶紧爬起来。
伍伯随著金铤的光芒,走了大约十多里路。这时天色微明,他一看,竟然已经到了他家的附近,而金铤也在此时消失不见,这是他所想不到的,左思右想,不得其解。
他家住在府东的市场边,当他到达家门口,妻儿看到他那种狼狈不堪的样子,起初还以为是鬼魂,直到听他叙说事情的本末后,全家人悲喜交集,庆幸他能安然逃回,都感激佛力慈悲护佑。
五六天之后,他向行营报到,行营正要申报他逃亡,他将被捉的经过说出,起初韦皋也不相信,立刻派人调查他离去的日期及返家的日期,正与所述相符,于是就赦免了他。
二金刚护背
唐德宗时,刘逸准镇守在河南开封,手下有两位虞候,右厢虞候韩弘是他的外甥,左厢虞候则为王某。韩弘与王某私交甚笃,有人因而向刘逸准进谗言,指称两人将不利于他。
刘逸准闻言大怒,马上将他们二人召来讯问,韩弘叩头解释,刘逸准心中的怒气稍稍消除。但是王某年纪已大,吓得说不出话来替自己辩白,刘逸准误以为王某有所图谋,盛怒之下,就令人将王某杖打三十。
新制的红色棍棒,直径有几寸,再以漆好的筋竹捆缚,非常牢固,放在地上也不会倾倒。王某被杖打之后,刘逸准派人将他送回家中。韩弘心想:这么粗的棍棒,只要五六下就可以将人打死,何况王某年老气衰,挨了三十下必死无疑,乃在深夜之际来到王家造访。
韩弘走到王家附近,发现没有任何动静,颇感奇怪,仔细一听,里面又没有哭泣的声音。心想:莫非王家是怕被刘逸准知道,才不敢哭泣,他立刻叩门并询问看门的奴仆。
奴仆道:‘我家大人一直安然无恙。’
韩弘一听,更觉惊奇。他素与王家很熟,便进入王某的卧房探视,看到王某安然如初,就追问其故。
王某告诉韩弘说:‘我读金刚经已有四十年之久,直到今天才见到受用之处,回想被杖打的时候,我亲眼看到有一只像畚箕那么巨大的手,遮盖著我的背部,因此才丝毫没有受伤。’
王某唯恐韩弘不信,特地将背部袒露出来,韩弘仔细端视,发现背部果然没有伤痕。
韩弘素来并不信佛,自从目睹王某被巨棒杖打竟然丝毫没有受伤,才对佛法产生敬信之心,经常到佛寺参拜,礼敬有加,而且每天利用公余之暇书写金刚经,直到他显贵之时,已经写有数百卷之多。
韩弘后来出任中书令。有一年正值炎夏,一位谏官因事谒见,看到韩弘遍体流汗,手中还不停地书写,颇感诧异,就开口询问道:‘如此酷热的炎夏,您为何不休息,反而在此不停地书写些什么?’
韩弘乃将书写的因缘详详细细地告诉他,因为当年在河南开封亲眼目睹王某获救的事迹,故数十年来都利用公暇书写金刚经。
至此,这件灵异的事迹终于传扬开来,闻者对于佛法的灵应以及金刚经的殊胜,莫不深感叹服!
三被陷遇赦的柳俭
隋朝大业十年,柳俭任岐阳宫监,被人诬告陷害,关在大理寺。
柳俭在狱中,一心虔诵金刚经,只剩四页尚未诵完,不知不觉昏睡过去,梦见一位婆罗门僧告诉他说:‘施主!你诵经应该持之以恒,就能获得赦免。’柳俭醒过来后,勤诵不懈。过了两天,忽然听到有人传唤他,到了朝堂就被赦免了。
有一天晚上,柳俭在屋外诵金刚经,到了三更,忽然闻到异香,他起身找寻香味的来源,发现四周毫无烧香之处,遂知这是他持经的感应。
他持经屡有瑞应灵验,昼夜精勤,从未懈怠,他一生总共诵读五千遍之多。
四枷锁自落(一)
裴宣礼,唐朝人,武后时任地官侍郎,崇信佛法,自幼即念诵金刚经,受持不辍。
有一次因案被拘,宣礼忧虑万分,惟有至心念诵金刚经。有一天身上的枷锁忽然自动脱落。掌理刑狱的推官亲来查访,宣礼的冤情终于获得昭雪。御史任植和他一起被监禁,也因念诵金刚经而被赦免。
五枷锁自落(二)
卢景裕,在魏节闵帝时任国子博士,虔奉佛法。因为堂兄卢仲预谋叛乱,遭到连坐,被监禁入狱。他一心持诵金刚经,身上的枷锁都自动地脱落,后来终被赦免。
六亲证金刚不坏身
虞庶颜,清朝金坛人,举人及第。历代以忠孝传家,全家虔诚奉佛,向往山林,无意于仕途,平日以诵金刚经为常课,并礼拜大悲忏。
丁酉年冬天,因仇家诬告陷害,被逮捕送往金陵,大家无不替他喊冤,排队送他的人都哭泣失声。庶颜的神情则湛然自如,只一心不停地诵经。
庶颜入狱监禁之后,虽受到各种刑罚,尝尽痛苦楚毒,然而他有如进入禅定,但见各种刑具齐出,用力拷打股胫,竟然毫发无伤,仅有几道黑痕而已。后来终于获得昭雪,还他清白。
庶颜平时也经常刻印观世音经(法华经普门品),劝人持诵免除劫难,当他刚被逮捕时,有人或许会怀疑佛菩萨不灵,岂知庶颜精诚勤诵,竟然亲证金刚不坏身呢?
七曾遇泰山府君
沈嘉会,唐朝人。贞观年间,任官校书郎,因为犯法被发配到兰州。嘉会远在异乡,内心渴望能早日得到赦免,他思乡心切,遂朝夕礼佛,并且向东南方礼拜泰山府君,祈祷能早日生还。
经过了两百多天,永徽六年十月三日晚上,嘉会忽然看到两位童子,服饰华丽,仪态端庄清秀,告诉他说:‘我们是泰山府君的儿子,府君受你朝夕礼拜,故派遣我们来此迎接你,现在请跟我们同行。’
嘉会说:‘此处离泰山有三千多里,路途如此遥远,何时才能到达呢?’
童子说:‘先生只要闭住眼睛,不要担心路途遥远。’嘉会依照童子的话,闭起眼睛,瞬息之间就来到了泰山。
嘉会看到一座宏伟的宫殿,两位童子在前面带路,嘉会跟著进去拜谒府君。府君延请嘉会入内叙谈,两人对坐谈笑,府君无所不知。
府君告诉嘉会说:‘人生在世,如果犯罪造恶,纵然逃过阳间的法律,死后仍将被冥律治罪,从无侥幸免除的,如能每天持诵一遍金刚经,就可以消灭万罪。’嘉会得知府君姓刘,但不敢询问大名。
府君每天晚上都以佳肴宴请他。有一天,嘉会如厕于小厅东面,看到姑臧县令慕容仁轨执笏而坐,仁轨告诉嘉会说:‘我被府君追到此地,已有六十多天,一直未见审问。’
嘉会转告府君之后,府君命令左右召请仁轨前来,府君向仁轨说:‘你的县下有位妇人阿赵,因被县尉无故拷打致死,阿赵来此控诉,所以将你误追来此。’庭前有一盆水,府君就叫仁轨洗面,并且赐食,又叫儿子送慕容仁轨回去。
这时,嘉会也向府君告辞,府君派两个儿子送他回到兰州。嘉会在泰山度过二十八天,家人只觉得他精神昏昧而已。府君的儿子送嘉会返归兰州后,才恢复如初。
嘉会将此事告诉兰州县官,但是县官不肯置信,兰州长官赵持满后来还为了此事专程派人前往姑臧县去访问慕容仁轨。仁轨说:‘从去年九月得到风疾,手足疼痛,灸灼三十多处,家中人看我神色恍惚,到了十一月初才得痊愈。’计算时间日数,无不吻合。
至于县尉无故拷杀阿赵的事,也经查证属实,县尉患病十多天就去世了。嘉会从此一心持诵金刚经,不久之后,果然被赦免,得以返回故里。
八芳州司马崔文简
唐朝,崔文简任芳州司马,虔信佛法,平日受持金刚经。一日,他不幸被吐蕃抓去,关在一个戒备森严的牢狱里。文简在狱中,一心虔诵金刚经,祈求诸佛菩萨保佑。
过了三天,文简身上的枷锁,突然无原无故的自动脱落,蕃虏以为狱中有内奸,就用鞭子打他,逼他说出真相。
文简告诉他们说:‘那里有什么内奸,坦白告诉你们,这是我平日念诵金刚经的缘故,因为佛力护佑,所以枷锁才自动的解开。’
大家不信,其中一位蕃虏说:‘好!我们现在再用枷锁将你锁住,如果因为你诵经,再度自行脱落,我们就马上放你回国;假如不能解开脱落,那就立刻将你处死。’蕃兵们又用枷锁再将文简锁住,大家站在一旁观看。
文简双手合掌,内心祈求佛菩萨的加被,开始虔诵金刚经,他还没诵完,枷锁果然如其所愿,又自动的解开脱落了。大家目睹亲见,不得不信,都惊奇赞叹佛法的灵异,遂送他出境。
九大关成三折
赵安,唐朝成都人,时常持诵金刚经,每天十遍。太和四年,郭钊镇守四川,有一天,赵安在郊外的坟墓旁捡到一个包袱,赵安认为是无主之物,将它携回家中,被邻居诬告他是小偷,将他捕送官府。
经过审讯,县官见他不肯承认,勃然大怒,命人用大关(刑具名)夹他的小腿,大关却折成三段。因此,又施以脊杖之刑,可是每次棍杖打下去,刚触及赵安的背部就折断了。
县官见状,非常惊讶,以为他有异术,追问其故,赵安回答说:‘我只是平日持诵金刚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