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金刚经持验录 >

第15章

金刚经持验录-第15章

小说: 金刚经持验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4稳赵缟希呔谷蛔孕谢觯谝埠芸炀陀狭恕

 

七三刀法师

 

三刀法师,唐朝庐陵人,俗家姓曹,原名伯莲,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他自幼奉佛茹素,平日持诵金刚经,随时将经放在竹筒内佩带身上。

 

安史之乱后,剌史刘宁征兵甚为紧急,曹某被派为军中小将,不幸战败亡命而被捕,判处死刑。斩首时一连用了三把刀都先后折断,脖子却丝毫无损。刘剌史感到非常奇怪,问他有何法术?

 

曹说:‘我志在出家,平日诵念金刚径。’

 

刺史问他金刚经在何处?他说:‘被捕时不慎遗失。’刺史派人寻找,果然在数百步外找到了一只竹筒,上面赫然发现三条刀痕。

 

刘宁赞叹不已,便赦免了他,并将此事奏闻皇上,皇上赐号‘三刀法师’,敕住本郡龙泉寺。

 

八乱箭百发,安然无恙

 

唐朝时,浙西府有个官吏名叫徐己,杭州人,家中非常富有。他每天五更就起来持诵金刚经,直到三卷诵毕,才去衙门,从不停辍。

 

有一天,一百多个盗贼到他家抢劫,将徐己捆绑起来,准备将他乱箭射死,徐己说:‘我是金刚不坏身,看你们能对我怎么样?’过了一会儿,大家都看到佛陀出现在虚空中,盗贼们射向徐己身上的箭,百无一中,徐己则安然无恙。

 

盗贼惊异万分,遂问徐己说:‘你究竟会什么法术?要不然我们射出的箭,怎么射不中你?’

 

徐己说:‘我那里会什么法术,只不过是每天持诵金刚经,有三宝护法暗中保佑,你们岂能伤害到我?’徐己劝他们不可继续为非作歹,早日改过向善,以免遭到恶报。这群盗贼亲见佛法的不可思议,又受到徐己的感化。从此弃邪归正,不敢作恶了。

 

九脱枷后,颈上放光芒

 

唐朝,长安县有个死囚,在狱中四十多天,不停地持诵金刚经。行刑那天,刚把颈上的枷锁取下,颈部竟放射出长数十丈的光芒,照耀了整个长安县。县令遂将上情奏报玄宗,玄宗下诏赦免了他的罪。

 

十五色圆光护体

 

陈哲,唐朝临安人,家住在余杭,平日持诵金刚经。

 

广德初年,草贼朱潭率众入侵临安,陈哲携带细软,正准备逃往他处,不幸刚好碰到他们,草贼争相拿剑刺他,每次砍下,都看到方圆五六尺的异光,保护著陈哲,因此屡剌不中。

 

草贼惊叹的说:‘你真是个圣人!’于是相率离去。

 

十一策内无名

 

隋朝仁寿年间,杜之亮任汉王谅府的参军。谅在并州举兵造反失败,之亮及所有的僚属都被关入狱中,之亮恐惧万分,日夜涕泣。

 

有一天,之亮梦见一个和尚告诉他说:‘你只要持诵金刚经,就可以免除此厄。’

 

天亮后,之亮恳求狱卒请得此经,利用寝食之余,不停地持诵,从未懈怠。

 

不久,传来即将行刑的消息,当时所有被捕的官吏,知道随时就有杀身之祸,个个惊惶失措,垂泪悲泣,但之亮毫无恐惧,仍一心持诵。

 

行刑时,被喊到名字的都被抓出砍头。但是名册内没有之亮的名字,因而幸免一死,过了不久,杜之亮就被释放。唐朝显庆年间,之亮卒于黄州剌史任内。

 

十二殿前获宥

 

萧瑀,是梁武帝的玄孙,隋朝时,任官至中书令,封宋国公,他的女儿为炀帝皇后。萧瑀笃信佛法,常持金刚经。

 

萧瑀因为提议讨伐高丽,不合圣意,他和贺若弼及高颖都被监禁候审。萧瑀在禁所八天,念金刚经七百遍,隔天身上的枷锁突然自动脱落,看守的人大惊失色,赶快又把枷锁套上。到了殿上,只有萧瑀一人获得赦免,其余二人受到重罚。

 

他获释回来后,撰写般若经灵验十八条,又雕刻檀香宝塔,用来贮存经典,塔高三尺。有一天,忽然在庭院看到一尊钰石的佛像,将之供奉塔中,获得舍利百颗。贞观十一年,曾见普贤菩萨冉冉向西而去。

 

十三神人嗔目

 

唐朝永泰初年,朔方节度史张齐丘,虔信佛法。他每天清晨起来,必定在佛前念金刚经十五卷,数十年来从不懈怠。

 

有一天,他衙内的小将犯了错,惟恐事机败露,索性煽动数百人谋叛。这天,齐丘退衙,正在厅前散步,忽然看到数十人携带兵刃冲了进来。这时齐丘身旁仅有佣仆,并无护将随侍在侧。他赶快奔向宅门,穿过小厅,刚走了数步,回顾后面却没有叛贼追来,心中不禁起疑。

 

齐丘到了宅门口,听到家中的妻女及佣仆们惊叫道:‘有两个甲士在厅屋上。’

 

此时,衙门中的将校听说有人叛变,率领大批兵士赶来前厅,看到十多个人都直立不动,垂手张口,手中的兵器都已掉落地上,遂将他们一一擒缚。

 

其中有五六个叛徒,由于惊吓过度,根本说不出话来,其余的人都说:‘我们看到两个身长数丈的甲士,向我们大声喝斥,凶猛愤怒的样子,非常可怕,大家就像中邪般的呆住了。’

 

齐丘知道,这是他平日持诵金刚经的感应,因为有佛力护佑,才能保住全家人的生命,从此断食酒肉,持经终身。

 

十四隐现金刚二字

 

计仲伟,明朝吴县至德乡人,幼时志趣超然脱俗。十二岁时,他的父亲要替他订婚,因他极力婉拒,遂告作罢。

 

到了十七岁,他的双亲一心一意,希望他能赶快成家立业,择日就要让他完婚,他坚决不肯,逃入山中潜心苦修,一心持诵金刚经。双亲最后不得已,才辞退婚事,仲伟奉了双亲之命又返回家中。

 

他建造一间净室供佛,每天礼拜供养,虔诵大乘佛经三十多年,深受乡里父老钦敬。

 

清朝顺治壬辰年间,乡里中有个恶霸,名叫李禹吾,诬告仲伟涉及某件命案,受审时,仲伟一句话也不说,被县官判以绞刑。所有的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为他抱不平。

 

次日,亲友们进监探望,问他为何在大堂上,不予答辩?

 

仲伟说:‘当时我昏迷不省人事,根本不知道是在大堂上受审。’大家深觉奇怪,又问他被打得痛不痛?他说一点都不痛,大家格外惊奇,不肯置信。他们审看仲伟的臂部和腿部,竟然毫无杖打的伤痕,隐隐约约有‘金刚’二字在上面,忆起他平日常持金刚经,才知这是持经的功德力所致,大众赞叹不已!

 

过了一会儿,仲伟又昏了过去,他在昏迷中说出凶手是李森先,旁人用力拍他,才又苏醒过来。

 

仲伟的母亲据此向县官陈情,经过再审才真相大白。李禹吾因为诬告被定罪,后来病死在狱中。

 

计仲伟曾著《金刚经解》一书。

 

十五神护诵经人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寿春郡司理,曾经审理一宗谋财害命的案子。

 

那个犯人供称,居住在离城大约有三十里之处,平日以接待客旅为生,如果遇到单身旅客,携带的行李很重,他就利用夜间将客人杀死,前后已经做案多次。

 

有一天,来了一位老妇人,他准备夜深时下手,但是房门打不开,于是在墙壁上挖个洞窥视,看到一片红光中有一个高大的人,身高几乎和房子一样,背向著门站著。

 

他非常骇怕,不禁惊叫出声,差一点就跌倒在地。

 

次日清晨,老妇人的房门打开,他看到老妇人用手梳理头发,且不停地在诵经。问她是什么经?老妇人说是诵金刚经。他才知道夜里出现的原来是金刚神。

 

十六三刀师

 

张伯英,唐朝人,乾元年间,为寿州壮士,生性至孝。由于他的父亲住在颖州,遂窃取官马前往探省。不幸到达淮阴时就被查获。

 

寿州刺史崔昭下令将他腰斩,行刑时,刽子手用力砍去,却伤不了张伯英,又换另外一把利刃,仍然无法伤他,再换一把,也是如此。

 

刽子手惊叫著说:‘我用尽所有的力气,每当刀刃快要砍到他的身上时,突然觉得软弱无力。’

 

崔昭听了刽子手所说,深感惊异,不知其故,就询问张伯英,伯英说:‘我从十五岁开始,就断食荤腥,持诵金刚经至今已有十多年了。自从胡人作乱,我身在军旅,不曾念诵。昨天被捕,自念必死,就放下万缘,一心诵经,刚才问斩的时候,我也只是诵金刚经而已。’

 

崔昭心想,世间果真会有如此灵异之事吗?还是不大相信,就命人去取他所诵的金刚经。

 

打开经函一看,经卷已成三段,痕迹分明。

 

崔昭不禁合掌赞叹说:‘我曾听闻此经有不可思议功德,灵验异常,一直无缘目睹其事,不料今日竟能亲见,佛法无边,实在不是虚言!’遂赦免了伯英。

 

张伯英从此削发出家,别人都称他为三刀师。

 

十七不作御史的陆康成

 

唐朝建中三年,陆康成任京兆府法曹掾,公正廉明,不畏强权。

 

有一天他公暇时,突然见到一位死去多年的故吏,手中抱著一堆文卷,来到他的面前。康成当场楞住,继而询问道:‘你已去世多年,何以能够来到此地?你手上拿著的是什么文卷?’

 

故吏说:‘这是冥府的文簿。’

 

康成仔细的翻阅,上面只写人名,其他什么也没有。

 

故吏说:‘这是来年在战乱中死亡者名册。’

 

‘莫非我也在其中?’康成问。

 

‘是的。’故吏答道。

 

康成一听,大为惊骇,就乞求说:‘你我既是旧交,能不能指示我一条自救之路?’

 

故吏说:‘我就是专程为此而来的,你惟有持诵金刚经,才可以免除此厄。’说罢就消失不见。

 

康成宿根深厚,深信不疑,从此每天持诵金刚经数十遍。

 

到了次年,朱泚造反,要派陆康成出任御史,为康成所拒,并且斥骂朱泚说:‘你这乱臣贼子,竟敢冒犯国士!’

 

朱泚闻言大怒,命令数百位骑士用箭射他,这时康成一心默念金刚经,所有射来的箭都不能伤害到他,朱泚大为惊异,询问康成究竟会什么法术?康成说:‘我只是持诵金刚经而已。’

 

朱泚对于佛法的威灵深为叹服,于是赦放陆康成。康成后来隐居于终南山,不复出仕。

 

十八被番狗解救的王殷

 

唐朝四川有个小兵,名叫王殷,平日持斋念诵金刚经。

 

文宗太和四年,郭钊镇守四川,郭某生性严酷躁急,属下倘若稍有不合他意者,往往立被处死。

 

有一天,王殷用锦绸织成一件细致的铢衣,呈献给郭钊,郭钊看了看,嫌它不好,就命王殷袒背,要用棍杖将他活活打死。

 

郭钊养有一条番狗,平日极为宠爱,出入都跟随著。这条狗非常凶猛,如果不是郭宅的人,都会被他噬咬。这时,番狗狂叫了数声,抱住王殷的背部,怎么赶它都不走。

 

郭钊见状,觉得非常惊奇,朝著王殷看了看,心中的愤怒不禁消除,就赦放了王殷。

 

十九化解宿怨

 

沈二公,宋朝湖州安吉县人,持诵金刚经已有二十年。在金兵尚未来的时候,梦见一位和尚告诉他说:‘你前世杀生的罪业,就快要报应了,几天后,有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持刀破门而入,你就问他是不是燕山府的李立?然后引颈待杀,如果他不杀你,那么这个宿怨就能化解了。’

 

隔了数天金兵果然来了,正如梦中那位和尚所说,那个人问他:‘你怎么知道我的姓名及居住的地方?’沈就将梦中的事说出。

 

李立听了,惊叹万分,他看到桌上有金刚经,获悉沈已持诵二十年之久了。李立也解衣取出一个竹筒,里面有细字书写的金刚经,李立说:‘我诵金刚经也有五年了。’

 

于是二人结拜为兄弟,李立并取出资粮金帛给他,然后就告别而去。

 

二十免受一刀之苦

 

宋朝德祐丙子年,崇政华家山有个人名叫华友,受持金刚经多年,常有瑞应。这时,元朝的军队即将来到华家山,华友为了避难,便虔诚地向佛菩萨祈祷。那天晚上,金刚神向他赐梦说:‘你前生曾经杀人,至今尚未偿命,现世这个人转生在和州历阳,名叫王二,在军中服役,你必须偿还宿业,注定死在他手上,因果循环,定业难逃,你是无法逃避的。’

 

次日醒来,华友心想,既是定业难逃,逃也是没有用,于是决定不逃,端坐在堂中,不停地诵经。

 

中午时分,有两个军人进入华友的家中,将华友缚绑起来,华友大声地呼叫说:‘王二相公!我注定死在你的手上,我不会逃走的,请你让我诵完这卷经,好不好?’

 

其中一位军人诧异地说:‘你怎么知道我的姓名?’

 

华友遂将金刚神赐梦的话告诉他,王二说:‘冤冤相报,何时得了!既然是金刚神托梦,那么我们就解除宿冤吧!’王二留下衣服送给华友,然后离去。

 

他们走后,华友又诵经数卷,然后无疾坐化。

 

唉!大数已定,虽然宿冤已经冰释消除,但华友仍然难逃一死,不过能够免受杀戮之苦,安然坐逝,岂非金刚神救护之功吗?

 

二十一飞渡大河

 

唐朝元和三年,刘祐统率齐德军,讨伐李同捷,将叛军围在德州城。刘祐手下有位勇将,名叫王忠干,博野人,每天持诵金刚经有二十多年之久。

 

当齐德军攻城时,忠干爬上飞梯,一级一级的往上爬,将要到达城上短墙之际,身上已被很多敌军的箭射中,不幸又被檑木击落城下,兵卒们将他拖出,放在护城河旁的岸边。

 

这时天色已黑,刘祐下令退兵,城下箭落如雨,在匆忙之间,未将忠干护送回营。

 

忠干既死,觉得自己好像是在梦中,走在荒郊野地,要渡大河,但是没有船。他仰天大哭,忽然看到一位身高一丈多的巨人,以为是神人,忠干向他跪拜,请求指引。

 

那个人说:‘你不必害怕,我来帮助你渡河。’抓起忠干的腰,掷向空中,过了很久才著地。

 

忠干惊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