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冥铺刻碑人之后-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默念养气心经,修炼一夜,第二天一早,陆言又出门了。
来到一家书馆,买了几本关于陶朱之道的书籍,扭头就去找蓝颜新。
跑来广和楼找人,由于衣着太过寒酸,人家都没想让他进去,结果直接半两碎银让其乖乖传话。
“蓝颜新,有位先生找你。”
“先生!”
“出来说话。”
陆言把蓝颜新带到隔壁巷口,把几本书递给他,嘱咐道:“这些书,务必熟读,都是关于经营之道的书。”
随后又塞给他一两碎银:“拿去吃些好的,收好,莫叫他人瞧见了。行了,回去吧。”
“谢谢先生!”
蓝颜新满心欢喜的离开后,陆言又跑到对街,豪掷五百两银子把那挂售的铺子盘了下来。
路上,行人们都在谈论,运河上的游船画舫查封,甚至运河两岸的航运都开始戒严。
京城之中,随处可见提着喷壶戴着口罩手套的太医院的人,大街小巷喷药消毒。
大头瘟病源自滇南大理府。
这是只有陆言知道的线索,虽然不清楚和杨英龙是否有关联,但是他这一次通风报信救了京城,让京城伤亡减到最少,咱也算是做了件大好事不是?
第二十三章 荧惑守心
到了傍晚时分,夕阳西沉。
陆言再次拿到了新的碑文,关门,又来生意了。
拿过碑文打眼一瞧,一位京城的风水先生,名叫任世东,江湖人称“任半仙”。
按照碑文上所说,这位“半仙”是犯了大事,做了不该做的,触怒了天威,这才被抓进东厂,活活折磨一番,然后斩首示众。
刻碑之前,陆言点火上灯,油灯的灯焰时断时续,烧得很不稳定。
他见状,心知有问题,赶忙取出硬木手臂,保险起见,还是远程操控着刻碑为好。
果然,中间有几次,碑中怨气没镇住,直直冲向陆言,幸好被他身前的铁盾牌给挡下了,不得不说这铁盾牌质量真不错。
过程有惊无险,墓碑还是磕磕绊绊地刻完了。
碑林图浮现,一面无字石碑亮起,任世东的生平走起。
任世东生在京郊雾灵山附近的一座小镇上,由于是母亲与人私通生下的野种,故而一出生,就被抛弃在山边。
幸好被山上雾灵观的老道及时发现,心怀慈悲,收养了他。
任世东跟着老道在山中修行,所谓山中无甲子,这一待就是十数载,修身养性的同时,习得一身道家风水相术。
后来老道羽化,他不得不下山谋生,依凭所学,给人看相算命,勘察家宅风水,逐渐在燕京城中混出名气,因为算得准,又被尊为“半仙”。
任半仙的名气越来越响,来找他办事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晋州乔家专程找上他,说是最近有一门生意,极其需要懂风水堪舆的先生。
晋州乔家,在燕京的分部就叫乔氏票号,乃是京城鼎鼎大名的晋商商会,乔家靠着延安府的煤矿起家,背景和资金都无比深厚。
“受雇于商会,以后便不能云游四方了。”
任世东自由自在惯了,本来想拒绝,但最终还是答应了,因为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拿钱办事,任半仙跟着票号大掌柜来到京郊,来到了熟悉的地方。
雾灵山。
话说前些年,京郊雾灵山的一座偏峰中,采石过程中无意炸出一座古矿。这古矿之中的石头,基本次次出料,质地也好,直接将京城的赌石风潮带到了顶峰。
由于这座古矿是乔氏票号最先发现,开发权自然也归属于乔家,但其中利润实在让人眼红,引得朝廷插手,官商共同开发。
人是贪心的,这样的矿自然也是越多越好。
为此,朝廷请来了钦天监的老监正,结果老监正打眼一看,说其他几座峰必然也有矿藏,但是具体位置,还得请真正精通堪舆风水的人来看。
一群人说请呗,结果请了好几个,都是江湖骗子,不懂装懂。
老监正又发话了,真正懂的人大多隐居深山或藏身市井,需请这些人出山才行,可偏偏这些人又清高,钱帛难动。
朝廷心说上哪找去,人家也没把“高人”两个字写脸上,上哪请都不知道,这事只能作罢,直到任世东的出现,让一众人看到了希望。
且说这任半仙被请来,一番勘察,果然没叫众人失望,测出其他几座山峰矿藏的具体位置,几铲子下去,果然有料。
这是立大功了,任世东摇身一变,成了京城商圈官圈都尊敬的“半仙”,地位极高,一般人请他,不去,富贵人请他,也得三上门才行。
曾有一位官绅置办新宅,就因为上门请任世东的时候礼数没到位,被任世东记恨,指点家宅风水的时候下了套。
人家院门一过,就是一面影壁,他就出馊主意,说影壁上浮雕刻花鸟太俗,要刻群山,取“会当凌绝顶”之意,但这群山山顶不能尖锐,否则会冲撞族运,让把山顶全部改成一道弧线。
山顶变圆,一道道起伏连绵的矮土丘,这可不就是坟包子嘛,连成一片,就是乱坟岗,门前刻一座乱坟岗,寓意死全家。
夺笋呐,熊猫都快饿死了!
可这官绅不懂啊,虽然觉得看着有些不对劲,但人家是行家啊,行家的话要听,就改成了一座座坟包子。结果自此,全家老小伤病不断,后来才知道被坑了。
任世东干了这么一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逢人就说,事情传开,大家都知道他气量小不容人,但又不敢轻易得罪。
外面谱摆的再大,最后还是得听金主的。
前几天,票号掌柜又找上任世东,问既然这几座偏峰都有矿藏,那主峰有没有?
任半仙早都看过了,主峰自然也有,且就在雾灵观的观址之下。
可雾灵观是自己长大的地方,毕竟有感情,开矿就要推平道观,他一直于心不忍。
然而随着掌柜许以重利,任半仙最后一丝良知也泯灭了,略一沉吟,就道出主峰矿藏的具体位置。
来到主峰,一众杂役把道观推倒,然后顺着原址往下挖。
挖了十丈,都没见着矿藏的影子,一群人也不禁着急上火起来。
后来有一个小厮,一铲子下去,“哐当”一声。
众人激动,这是有了?
结果挖出来一瞧,一块方方正正的大黑石头,上面四个血红色大字,似乎是古时代的文字,请来懂行的学问大师一看,才认出来。
荧惑守心。
所谓荧惑守心,乃是星占学上的一种天象,是诸多天象之中最凶的一种。
若只是一次极凶天象的记载,倒也罢了,关键是这种星象,往往是帝王驾崩的前兆。
把帝王驾崩写在石头上,哪管是不是你写的,这玩意一旦出世,就是意味着有人小命不保。
胆挺肥啊,你这不是明着咒皇上死么?
果不其然,消息传到京城,传到圣上耳中,龙颜震怒,下令彻查,查到了乔氏票号。
乔家说这玩意是任半仙找出来的,和我们无关,加上商会在朝中背景很深,耳边吹点风,皇上耳根子一软,行吧,那就把这个任半仙杀了吧。
反正江湖术士,祸乱朝纲,死不足惜。
可怜可恨这欺师灭祖的任世东,啧啧,一人背了全部的锅,百口莫辩,推到西市,“咔嚓”一刀就给砍了,小命休矣。
第二十四章 八宅明镜书
任半仙的生平结束了。
陆言从无字石碑中退出来,碑林图给出这次刻碑的奖励。
评级相当高,极品九等,八宅明镜书。
四品之中,陆言还是第一次获得极品奖励,虽然只是极品的末等。
一本薄薄的册子,讲解的是风水堪舆之术,关于家宅风水的布置。
陆言挑灯夜读,等到天光熹微之时才彻底读完,书本遇光自行燃烧,化为飞灰,他的脑海中则充斥着关于风水家宅的知识。
按照书中所说,气的流动和汇聚,和风水布置有关。
一个人的气凝聚谓之“精”“神”;而一国之气的凝聚则叫“运”,也叫国运,老百姓常说气数已尽,国运衰亡,就是这个意思。
家宅的布置,关乎一个人的气,聚气的布置曰“四象”;而国运,则系于一国都城的布局,曰“三垣”。
书中详尽阐述了“四象”和“三垣”的布置,按照“四象”所说,青龙代表木,朱雀代表火,白虎代表金,玄武代表水。
这四象,位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代表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个易象。
青龙少阳主春,朱雀老阳主夏,白虎少阴主秋,玄武老阴主冬。气自木属青龙东方始,自水属玄武北方终,四季转圜,是为一个轮回,养一载之气。
陆言只需按照四个方向所属布置铺子,就能自行聚气,是他纳气的速度大为增加。
“这是好事啊!”
按照书中的意思,陆言只需要布置好“四象”,以后每天闭着眼默念养气心经,就能轻松纳气,知道蜕变为“炼精”。
用他的话来说,只要世界不毁灭,自己能苟到天荒地老。
次日一大早,陆言就出了门,去花鸟市场和典当行置办了一大批东西。
林月霜见了,问他发什么神经,陆言却道,你不懂,这叫改善居住环境,过日子!
几盆松柏盆景,一缸锦鲤,几件当代的鎏金玉器。这就是陆言新置办的家当。
木属的盆景放在东边,南方则有生火做饭的灶台,水属的锦鲤鱼缸放在北边,金玉之属则放置在西边。
四象布局,成了!
陆言瞬间感受到一股难以言明的气息则朝着自家铺子聚拢,甚至用望灯术都看不真切。
坐在铺子中央默念养气心经,只觉浑身的气运转起来比平时顺畅许多。
同时,脑中升起一股明悟,明白了气的基础运用之法,比如御气护体,以气御物,仿佛就是无师自通一般。
但是他很清楚,这是四象布局带来的好处之一,增强人的悟性。
运行一个轮回,耗费两个时辰,气则增加一载。
算上之前吃饭修养积累的,陆言现在已有两载之气傍身了。
“以后既要养气,又要养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看来要忙起来了。”
陆言一个四季轮回运转完毕,睁眼打开门,发现已经日上三竿了。
他心说下午绕着京城转一圈,主要是为了勘察燕京城的“三垣”布局。
“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分别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其中“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则是象征繁华街市。
午后,京郊。
陆言站在一座小山之上,远眺整座燕京城。
此时他脚下踩着的山,叫景山,乃是一座人造山。
昔年乐皇自金陵府迁都燕京,为完善燕京风水布局,便采用宫殿中轴东移之法,使前朝皇宫原中轴落于西方,处于风水上的“白虎”之位,以此克煞前朝“皇气”。
后来,又凿掉原本中轴上的御道盘龙石,拆掉周桥,这才建设人工景山。如此,便形成了景山、紫禁城以及永定门外的朝案山,三点一线的风水布局。
也就是说,三者合并构成燕京城的“紫微垣”。
至于“太微垣”,是紫禁城外的南区,文武大臣处理政事的公署集中地;而“天市垣”,则是紫禁城后面建造的前朝和后市。
整个燕京城,果然是按照“三垣”布局所建造,看来当初指点建城的那位风水大师相当厉害。
陆言感觉,那位大师的水平,远在自己之上,至少城中还有布局,他虽然看不懂,但能感受到那股气在运转。
站在景山之上,陆言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比自家铺子更强的气在燕京城周遭循环流动。
这应该就是大宣的“国运”了。
往后的日子里,陆言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上午运转心经养气,下午出去钓钓鱼,晚上刻刻碑,拿拿奖励,日子好不自在。
这些天送来的碑文,陆言一瞧就知道,都是统一的礼部格式,死的是一些大头瘟病人。
这玩意虽然传染性强,但并非治不好,而且太医院出手,政府包治疗,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都能救回来。
但像是当初那位小娘子,那种早已病入膏肓,明显没几天活的,神仙出手都不一定救活,放在太医院还是死。
死了,就由礼部管烧管埋,完了之后让手下冥铺的刻碑人刻碑。
陆言满共分到三个份额,其中就包括当初那位小娘子,还是忍不住让他心底一声叹息。
以陆言现在的刻碑技术,一晚上就把三个碑刻完了,反正三人死因都是意料之中的病死,也没什么怨气,很顺利。
碑林图给了三个奖励,都是凡品的,两个八等,一个九等。
伪身术,龙精虎猛丹,高唐大法,其中高唐大法是九等。
伪身术,说白了就是女扮男装或者男扮女装,这玩意实用性很低,陆言估计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用上。
龙精虎猛丹,提高自身精力和耐力,服下之后,陆言感觉自身的体质变得更加强健了,别的倒是没什么,作用聊胜于无。
高唐大法,说俗点叫房中术,教人如何行房事的,其中技巧讲解之丰富,堪比前世的几位岛国老师,但是陆言估计自己仍然用不上。
这一晃眼,就在平淡的日常中,两周过去了。
陆言这些天闲也闲够了,该忙起来了。
无他,只因京察的日子,终于到了。
第二十五章 多事之秋
盛夏已过,八月未央,一片落叶送来秋意。
燕京城到了秋天,要出两件大事。
一是秋闱,也叫秋试。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大宣朝的秋试,可以说是寒门步入仕途、青云直上的唯一途径。
通常的秋闱,多是在各州府城设立贡院为考点,三场考试一连九日,考生都必须待在考棚内不得出去,吃喝拉撒全在里面,甚至还会有虫蛇鼠蚁之流。
在这种高度紧张的气氛中,让人压抑